袁桂蘭
中國的漢字經過我們的先祖一代一代地創(chuàng)造、使用、實踐、美化和升華,進而形成了我們獨特的中國書法藝術,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中華文明的標志,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意義,正確認識其審美特性和審美價值。
中國書法書法藝術民族文化中國書法藝術如何穩(wěn)定、健康地傳承和發(fā)展,如何使這項古老的書法藝術在今后仍然能夠不斷地發(fā)揚光大,是我們當前應該思考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都在飛速前進,書法界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筍,書法隊伍的壯大更是史無前例。但是,我們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書法的知識知之甚少,對書法的基本概念尚不十分明確。所以確立書法藝術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標準的討論,應該拿到議事日程中來。正像北京大學教授張辛先生講的:“書法究竟為何物?其特質和意蘊何在?進一步說,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書法的審美特征和藝術價值?這首先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學術課題?!?/p>
一、中國書法的基本概念和定義
書法是什么?如何對書法做簡明的解釋?元代郝經說:“書法即心法也?!?/p>
近人宗白華說:書法是“一種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p>
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沈鵬和韓國書法界權威權昌化的書法合集“序”中說:“書法屬于一種典型的表現型藝術,它是在漢字之具有先天麗質的形體結構的基礎上以相對簡單的技術,以抽象的線條,以相對模糊,朦朧的形式來啟示一定的生命意識,抒發(fā)一定的情感因素的藝術。
安徽大學博導黃德寬教授認為中國書法是:“將漢字形體構造的美學內涵進一步突出發(fā)展,就產生了源于漢字的獨特藝術?!笨偠灾?,它應該是藝術家用來表達自我的審美追求,抒發(fā)個人情性的產物。是將“漢字構形美的升華和再創(chuàng)造。”打個比方:它就是我國歷代藝術家“用心”打扮起來的漢字“新娘”。
二、寫毛筆字與中國書法的區(qū)別
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文房四寶”任意書寫的漢字和中國的書法藝術不是一個內容,不能同日而語。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早就說過:“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缺一,不為成書也?!彼€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钡鹊?。不難看出他對書法的要求非常明確,上述三者缺一不可。對作者的見識、學問、功力同樣要求的非常嚴格?,F代的書家也有這樣的觀點,明確指出書法本身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要以藝術創(chuàng)作的普遍規(guī)律來創(chuàng)作書法。書之有法方為書法,因法生藝,無法無藝之書只能叫寫字。他們認為真正的書法應該:“結構形象生動……線條曲直撇捺變化多姿。操刀控筆,力量有輕重變化;起落運轉,節(jié)奏有快慢分別;墨跡干濕不同,線條粗細差別,筆畫則有肥瘦潤澀之異,遂形成一字有一字之格、一篇有一篇之貌,手書作品于是顯得千姿百態(tài)?!?/p>
從以上可以看出真正的書法藝術作品是非常講究的。對它的各方面的要求都要有一定的高度。絕非隨便的,沒有任何法度的,用中國毛筆寫的字就叫做書法去濫竽充數。我們讀過一些文章,他們把毛筆字嚴格的區(qū)別開來分為三類:(一)毛筆字;(二)書法;(三)法書。尤其對法書的要求標準非常高:“要具有高級藝術技巧,強烈書寫風格,且已成為一種公認的流派,足以為萬人楷模的書法則視為法書?!?/p>
三、書法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
所謂的審美意識,其實就是觀者對書法作品鑒別優(yōu)劣的眼光和學識,或者叫欣賞水平。早在我國魏晉時代,人們對追求書法的美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尤其是文人對書法的愛好已經成為一種自覺的精神活動。他們對書法的審美意識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直至近代許多專家學者、大文人對中國書法藝術都有過有關“審美”方面的精辟論述和觀點。然而當前在這文化大繁榮的時代,仍有很多人對我們引以驕傲的中國書法藝術沒有最起碼的審美欣賞能力。這其實是一種悲哀!所以培養(yǎng)人們的自覺審美意識就顯得尤其重要。
提到審美標準,歷代古人對各種不同的書體都有其專門的論述。如清代學者康有為對魏碑書體就有:“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tài)奇逸”“精神飛動”“興趣酣足”“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十美”的要求。而對草書專家們又有不同的標準:如“謀篇布局,隨心所欲,率性而為。揮毫潤筆,乘興使氣,恣意揮灑,筆畫交錯連綴,跌宕起伏,氣貫神通?;蛞约ち魍募?,滿紙云煙,或似筆走龍蛇,騰躍回環(huán)?!?/p>
我們在幾十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一點經驗,尤其是我家庭成員中藝術工作者較多,議論中認為創(chuàng)作真正的優(yōu)秀書法藝術作品,作者在“手、眼、腦、心、膽”五個方面的有機的合理配合至關重要。所謂“手”即手頭功夫,是經過長期正確的訓練和磨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很好的基本功,下筆穩(wěn)、準、意到筆隨。“眼”就是眼力,見多識廣。能夠識別,鑒賞,發(fā)現作品好壞優(yōu)劣的眼光或水平。是能善于準確捕捉前人作品精華為我所用所借鑒的能力。眼高促進手高,手頭功夫的提高和他的欣賞借鑒能力有直接關系。“腦”是思想和智慧,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為手眼之統(tǒng)帥。它是分析、指導、編排、構思以及不同思維方式所產生個性的關鍵。“心”是指心態(tài)、情緒、心胸。其人品。性格往往都可能反映到作品上。唐張懷瓘在“書斷”里說:“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明項穆說:“書法乃傳心也”,清劉熙載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彼哉f書品即人品,人品出自心態(tài)就是這個道理。所講的“膽”是魄力,是膽識,是勇敢的創(chuàng)新精神。李可染先生就有“可貴者膽,所要者魂”之說。
前不久我們看過一篇文章,他談到優(yōu)秀的書法能反映作者的雄心和氣魄。他說:“人的雄心和氣魄從何而來?要從人的綜合修養(yǎng),綜合素質中來。人的修養(yǎng)、素質、提升人的靈氣和豪氣……人的綜合素質,是全方位多領域知識能力的撤取儲備和練就,是個人胸懷品質心性才能的集合?!?/p>
總而言之,中國的書法藝術是和人的本質有著內在聯(lián)系的。在我們看來以上這些可以說是中國書法藝術審美之要素,脫離這些要素將不能稱其為優(yōu)秀的書法藝術。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只是個人的一點粗淺看法,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參考文獻:
[1]張辛.中國書法道器論.中國藝術家報,2004,(16).
[2]王仲生.評鐘明善的書法藝術觀.中國藝術家報,2004,(16).
[3]李培雄.“藝術書法”之我見.中國書畫,2005,(10).
[4]黃德寬.漢字與漢字之美.藝術教育研究,2010,(1).
[5]王雪.濤畫語錄.中國畫,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