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留德華”是德國留學生的自我調侃?!耙褂昙舸壕?,新炊間黃粱?!边@般家常平凡的滋味,在留學生心中卻是無限的向往。春花、春雨固然詩意,但能在舌尖上流轉的春天才是完整的春天。對于春筍、春茶這樣的雅物,不要去想它。能包一頓韭菜餡餃子,烙幾個韭菜盒子,或者來盤韭菜炒雞蛋,已經讓留德華們十分垂涎和滿足了。
然而韭菜何處覓?德國人一般不吃韭菜、不種韭菜,根本聽都沒聽說過韭菜。
不過這難不倒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憑著基因中對美食的直覺, 前輩留德華們早已發(fā)現(xiàn),每年三、四月間,一種被稱作“熊蔥”的植物在德國的樹林間、山坡上,大片大片地生長著。雖然葉片比正常的韭菜寬很多,滋味和口感卻相差無幾。這個“大自然的饋贈”之所以被稱為“熊蔥”,是因為熊從冬眠中醒來后特別喜歡吃這種有著辛辣氣味的“草”來蓄積體力。
漫山遍野綠油油的野“熊蔥”,人見人愛,儼然成為春天的化身。做出這項重大發(fā)現(xiàn)的留德華前輩真是給后輩們造了福,“讓大家都能吃上韭菜”也成為當前留德華們在他鄉(xiāng)互相關心的信條。春天尚未真正到來,一個關于春天的神秘消息已經在留德華中間流傳開來:“知道哪兒有野韭菜嗎?”
很多年來,每當華人在林中散步或在郊外游玩時,看到了朝思暮想的韭菜,都會先把口袋裝滿,回家嘗鮮后再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同學朋友。網上至今流傳著大家整理和翻譯的《德國野韭菜分布考》。于是東起德累斯頓、西至亞琛、北自漢堡、南到烏爾姆,有“熊蔥”的地方,就有華人們采摘野韭菜的身影。有笑話說,德國人不理解留德華們在滿山遍野里做些什么,便在山坡上立了一塊牌子:請不要吃草。
由于熊蔥的外形與有毒的秋水仙和鈴蘭很像,每年都有留德華因為誤食而中毒。針對這一情況,熱心的同學找來圖片,通過對比告訴大家正確甄別野韭菜的竅門。此外,德國是個法律規(guī)范的國家。一些比較謹慎的同學還翻閱了德國法律,查明“熊蔥”不在聯(lián)邦自然保護局的保護名單上,也沒有哪個聯(lián)邦州有法律規(guī)定保護“熊蔥”。不過還是不要去豎有“自然保護區(qū)”牌子的地方采熊蔥,因為那里的一切都是受保護的。最后還提示大家,要本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度文明采摘熊蔥,保護環(huán)境,尊重當地人的習慣,造福后來的同學。
為了吃上一口韭菜而如此大費周折,國內的同胞可能會覺得好笑。對于廣大留德華來說,學習和工作上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德語是可以越來越熟練的,清冷的生活是可以漸漸習慣的,唯獨腹中一顆中國胃,是對祖國永遠忠誠的。假如這顆胃有表情的話,它看見食堂的煮土豆、煎熏肉一定會皺眉頭、吐酸水;好不容易下回館子,看見服務員端上來的一人份碳烤排骨一定會冷汗直流:那可是沒有切開的“連排排骨”,一拃長一拃寬為一塊,一共三塊!加起來基本上就是半扇豬肋排;假如再看到旁邊的配菜是炸薯條,我們可憐的胃一定會流淚吧?薯條也算菜?!
最佳辦法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放眼望去,德國超市的蔬菜種類并不少,可走近一瞧,每一樣看著都有些不對。拿芹菜來說,德國最常見的兩種芹菜,一種是在國內廣泛種植的西芹,另一種是秋天成熟的根芹。西芹個頭大,頂端的葉子截去不留,葉柄肥厚,顏色淺綠,味道清淡。根芹的葉桿則細得多,顏色深綠,香味濃郁,味道很像國內常見的“脆香芹”。令人郁悶的是,我們認為可以吃的上半部被德國人通通砍去,一顆芹菜只留下那個重達一斤的圓根售賣。原本可以當作綠葉菜,清清爽爽做個小炒,頓時變成了根莖菜,只能像土豆一樣燉煮。
蔬菜們都長得一個樣,媽媽教的挑選鮮嫩蔬菜的方法在這里完全用不上。這里的黃瓜是國內的兩倍粗,表面光滑,沒有細小可愛的絨刺,口感可想而知。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種生菜之外的綠葉蔬菜,滿以為是國內小油菜的“茁壯版”,便興沖沖地與海米搭配烹炒。豈料,除了綠葉部分尚可入口,白色的菜桿竟味同嚼蠟。上網一查,原來國內也進口這種蔬菜,中文名曰:瑞士牛皮菜——其名字說明了一切。還有一種在國內從未見過,但深受德國人喜愛的“紅西芹”。剛來的時候我還納悶,怎么芹菜被擺放在水果區(qū)?買了一根嘗嘗,酸得要命!也是上網查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就是鼎鼎有名的大黃莖。中醫(yī)常用的大黃是這種植物的根。真有意思,吃芹菜的時候我們吃莖,德國人吃根,而大黃是他們吃莖,我們吃根。一次到教授家作客吃飯,教授夫人準備的飯后甜點便是用這個大黃莖和糖熬制的果醬配冰激凌,味道純正,酸酸甜甜,非常好吃。大家聽說大黃的根在中國是一味藥,也感到非常奇妙。
就這樣,異國文化在餐桌上獲得了充分的交流。對于德國超市里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蔬菜,我們也抱著實驗的態(tài)度,勇敢嘗試。經過一番比較和權衡,制定出了一套中西合璧的烹調方案。譬如,芹菜根后來成了我們做餃子餡時的重要調料;用老干媽辣椒醬拌出來的蔬菜沙拉高貴冷艷,明媚憂傷;王致和豆腐乳則非常適合搭配加熱過的南瓜子黑麥面包片。
春天過后,熊蔥不再承載那些思鄉(xiāng)情濃,真的變成了普通的草。而我們仍然在異國的土地上探索和尋味,尋找著任何一絲跟家鄉(xiāng)有關的氣息與風味,在發(fā)面團和釀醪糟的靜謐瞬間,深切地體會到了身為中國人的永恒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