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舒敏
摘 要:弗吉尼亞·沃爾夫的《墻上的斑點》雖是作者的第一篇意識流小說,但是通過深入解讀此文可以更加理解意識流小說的創(chuàng)作。筆者認為弗吉尼亞·沃爾夫在這篇看似簡單的小說中表現(xiàn)出的時間意識在更深層次上是對歷史的否定和現(xiàn)象界的否定。
關鍵詞:意識流 時間意識 歷史 現(xiàn)象界
弗吉尼亞·沃爾夫是20世紀的意識流大師,其作品《到燈塔去》一直被認為是其最成熟、最優(yōu)秀的作品,而《墻上的斑點》卻被認為是作者初期的不成熟之作,因此近年來對《墻上的斑點》做到細致入微而深入分析的論文不多。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其初期的不成熟性,更能夠通過作品洞察出弗吉尼亞·沃爾夫最后的死亡給人類的啟迪性以及人們對意識流小說的深入認識——弗吉尼亞·沃爾夫的時間意識在本質上是對歷史的否定和現(xiàn)象界的否定。
一、意識流時間感受本質之探
康德說過:“時間和空間并非事物的客觀屬性,而是人類直觀的先天形式?!眥1}特別是到20世紀,工業(yè)文明非常發(fā)達,生活節(jié)奏極快,居住空間在壓縮,因此人們此時對空間和時間的體驗與傳統(tǒng)觀念出現(xiàn)差異,“新的價值觀投向了短暫、躲避和朝生暮死、對推動力的贊美,透露出一種對于純潔的、無暇的和穩(wěn)定的現(xiàn)在的渴望”{2}。傳統(tǒng)的歷史性、邏輯性被撕破,人類間隔閡如鉆石般堅硬,虛偽的面紗也越來越厚,剩下的只有內心的真實。意識流大師詹姆斯·喬伊斯曾言:“我聽見所有的空間崩潰,玻璃四散,磚石建筑倒塌,時間是死灰色的最后的火焰?!眥3}因此很多作家轉向了意識流小說的創(chuàng)作。
意識流在最初是心理學使用的詞語,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chuàng)造,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xù)流動的性質,后來成為了意識流小說家進行小說敘事的依據(jù)。意識流小說在敘述中通常把自己的思索、感情以無邏輯規(guī)律、撲朔迷離的方式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內容的轉換完全依靠作者或者主人公的聯(lián)想來完成。因此,它們往往打破傳統(tǒng)小說歷史時空次序,否定了歷史時間的不可更改性,因而也就否定了歷史的真實。通過分析《墻上的斑點》,我們就已經可以真正地認識到所謂的時間的無序,思維的復雜甚至混亂,最根本的就是認識到了文明進步的歷史本質,用意識流小說來顛覆人們的這一觀念。隨著文明的進步人們更加明白歷史進步的規(guī)律——歷史與人倫二律背反——文明的進步必然要踐踏心靈。莎士比亞、歌德、司湯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用其深邃的文學作品早就對歷史進步的秘密有所認識,但在文學表現(xiàn)的符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到了20世紀才出現(xiàn)了意識流這種特殊的符碼。
20 世紀現(xiàn)代主義小說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時間體驗和感受,伍爾夫深受法國直覺主義哲學家亨利·柏格森和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影響。柏格森的“心理時間”的新說法,極大地影響了意識流小說對于時間的處理。柏格森認為,時間分為“外部時間”和“心理時間”?!靶睦頃r間”是人類內心中最真實的時間,可以透視出外部時間掩蓋的官方權威帶來的虛偽性,發(fā)現(xiàn)最真實的本質、歷史。弗吉尼亞·伍爾夫用內省的方法來探索人物心靈的深處,大膽地打破傳統(tǒng)小說以正常時間為順序的結構,在意識的流動中把歷史發(fā)展順序顛倒,使人物的視覺、回憶、向往三種現(xiàn)象交織、重疊在一起。她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借用流動性詩意性敘述,表現(xiàn)出了時間的無窮運動,在時間中洞察出歷史和人生的真諦。
很多人認為短小精悍的《墻上的斑點》不能與大部頭的意識流作品《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相提并論,當然不乏一定的道理,但是有的學者也認識到了《墻上的斑點》的基礎性——“人物意識流動的排列組合方式卻告訴了我們沃爾芙所有意識流小說的基本結構方式”{4},并且通過分析《墻上的斑點》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感悟力和細微敏銳地感受力。
二、質本潔來還潔去——歷史的否定
弗吉尼亞·沃爾夫幼年時受到同父異母兄長的性侵害并影響了其一生,一生有過幾次精神病的經歷,最后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生命。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貓》中曾說道:“所謂的社會,全體瘋子的集合體”,“被幽禁在瘋人院里的人才是正常的人,而留在瘋人院外的到是瘋子”{5},其實敏感的弗吉尼亞·沃爾夫的精神病最根本的根源是受不了社會的壓力,雖然對社會現(xiàn)實有很深的感受力并能夠洞察其本質但是卻很無奈。弗吉尼亞·沃爾夫不滿足小說上細節(jié)的真實,而認為小說應該追求心靈的真實,真實才是現(xiàn)代人所需要的。{6}現(xiàn)實中給人的往往是失望,真實卻似珍珠一樣少見。弗吉尼亞·沃爾夫與倫納德的結合就是因為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又因為不同的真實和理解而離開了自己的丈夫。
弗吉尼亞·沃爾夫對真實的理解是以對歷史客觀性的懷疑為基點的。利昂·塞米利安曾說過,“歷史上的暴君都企圖剝奪他們的犧牲者的記憶權利,對記憶的鎮(zhèn)壓是最殘酷的暴政,因為他是對人身個體的徹底摧殘和對人類靈魂的虐殺?!眥7}弗吉尼亞·沃爾夫在《墻上的斑點》的許多處都表現(xiàn)了對歷史的否定。小說中對斑點的猜測有六次,最后才被人告訴是一只蝸牛。當“我”看到墻上的斑點時,思緒像開閘的潮水一般洶涌而出,首先回憶起當時爐子里生著火,由火又聯(lián)想起一面鮮紅的旗幟,又想起紅色騎士潮水般涌來,當幻覺被打斷時,“我”又感嘆起人的思維特性來。接著猜想這個斑點是一枚釘子留下的痕跡,由釘子聯(lián)想起掛著的貴婦人肖像,由此又想到贗品,想到以前的房客的習慣。由斑點回憶起了一系列的意象,但這都是表面的意象,真正的內涵隱含在意象后面,“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離開表面,離開表面的生硬的個別的事實。讓我穩(wěn)住自己,抓住第一個一瞬即逝的念頭……莎士比亞……”{8}作者在小說中說:“因為一旦一件事發(fā)生以后,就沒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發(fā)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準確!人類是多么無知!”{9}我們不難看出那些互不聯(lián)系的意象,其實是對歷史客觀性的否定,對人們思維邏輯“證明” “發(fā)現(xiàn)”的懷疑,更是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經典的文學解釋——歷史是主觀的,人的生活中充滿著更多的偶然性。沒有情節(jié),沒有先后順序,沒有時間邏輯,從而否定了傳統(tǒng)的習慣與認識。筆者認為《墻上的斑點》的魅力所在就是啟發(fā)讀者思考到所謂的考古學推測,歷史和社會的標準的虛幻性,人類為了生存而生發(fā)想象取得的成功具有諷刺意味。中間直接指出“我們假設這個景象發(fā)生在夏天的傍晚——可是,所有這一切歷史的虛構是多么沉悶??!”凡是大作家總有相似之處,夏目漱石的《竹林中》也從側面講述了同樣的道理。
作者對歷史有著清醒的認識,并選擇了用意識流的無規(guī)則性來完成敘事。在過去歷史責任重于兒女情長,現(xiàn)在人們對于呼吸都感到困難,自我價值受到侵擾,但是茫茫宇宙自我的力量又是何其的渺小,無奈、壓抑深埋心底。在《墻上的斑點》中作者說:“假定鏡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個浪漫的形象和周圍一片綠色的茂密的森林也不復存在,只有他的人看見的那個人的外殼——世界會變得多么悶人、多么膚淺、多么光禿、多么凸出??!在這樣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10} 內心的意識流里可以建構自己夢想,不用擔心他人的破壞,可以享受瞬間的永恒浪漫??墒乾F(xiàn)實生活始終是現(xiàn)實生活,只能在“長恨此身非我有”中選擇自殺,這不正類似于中國的屈原、王國維、《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等“質本潔來還潔去”嗎?
三、質本潔來還潔去——現(xiàn)象界的否定
柏拉圖《理想國》的第十卷中曾說,有三種床:第一種是床之所以為床的“理式”;第二是木匠以床的理式造出來的個別的床;第三是畫家依木匠造出的個別的床繪畫出的床。認為理式的床才是真實體。{11}很多權威學者對柏拉圖提出的“理式”解釋為神,而筆者卻認為“idea”是對現(xiàn)象界的否定,即對人們所看到的、認識到的物質世界的否定。柏拉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先見性地洞察出了生活表層結構下的深層結構,只不過表現(xiàn)符碼不同于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符碼,“理式”是深層結構向表層結構轉換的符碼。{12}(結構主義關于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理論不僅僅只可以用到語言學中,筆者認為這種認識論的方法同樣可以適用于對生活表象和本質的認識),因此對柏拉圖的理論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弗吉尼亞·沃爾夫在《墻上的斑點》中時時流露出柏拉圖以上理論的影子。
“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真實的事物、星期天的午餐、星期天的散步、莊園宅第和桌布等并不全是真實的,確實帶著些幻影的味道,而不相信它們的人所得到的處罰只不過是一種非法的自由感時,事情是多么使人驚奇,又是多么奇妙啊!”{13}這些日常的物品和習慣已經在大眾的眼里定型了,便認為看到的和習慣的就是真實的,認為沒有思索的必要?!八鼈兲剿魃钐?,追逐幻影,越來越把現(xiàn)實的描繪排除在他們的故事之外,認為這類知識是天生具有的,希臘人就是這樣想的,或許莎士比亞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這種概括毫無價值?!眥14}以前的傳統(tǒng)小說非常注重細節(jié)的真實,讓人在虛幻中也認為是真的存在,其實小說本身就是對人們所見真實的反諷。弗吉尼亞·沃爾夫在《墻上的斑點》中對人們所見的真實細節(jié)或習慣產生懷疑,并認識到了這種懷疑或許會離開權威、規(guī)范的束縛,從而獲得一種自由感,但是在所謂的社會正常人來說確是“非法的”。弗吉尼亞·沃爾夫非常注重的真實,現(xiàn)象界是我們不能認識的,在權威和習慣的面罩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虛幻的世界,但是人的內心卻可以有最真的真實,思想的流動中可以懷疑和否定權威,意識流小說讓弗吉尼亞·沃爾夫在藝術中超越了現(xiàn)實。
“我想到什么地方了?是怎么樣想到這里的呢?一棵樹?一條河?丘陵草原地帶?惠特科年鑒?盛開水仙花的原野?我什么也記不起啦。一切在轉動,再下沉,在滑開去,在消失……是無限見了大動蕩之中?!眥15}弗吉尼亞·沃爾夫的小說是詩意的,讓人的靈魂在詩意中思索、懷疑、否定?!拔摇睕]有邏輯性的
由墻上的一個斑點展開聯(lián)想,一系列的意象就像開了閘門的水一樣一瀉而出,這些看似沒有特定指向的意象如釘子、火、貴婦人的畫像等只是真正的內涵的排列性象征——零亂組合的矛盾性,其實是對社會進步與個人價值,外在斷裂與內心永恒,社會變色與自我真實的矛盾思考的結果。在19世紀以前,人們選擇了歷史進步具有優(yōu)先權,各種血腥的悲劇就是文學的見證。在悲劇中人倫情感和內心的真實在失落,作者在小說中兩次提到了莎士比亞,這并不是偶然的,莎士比亞在其四大悲劇中痛苦地選擇了帶有血腥車輪的歷史,斬斷了親情、愛情、友情,因為當時的資本主義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但是歷史進步給人幸福的允諾過了幾百年還是沒有實現(xiàn),敏感的弗吉尼亞·沃爾夫沒有被歷史的習慣迷住眼睛,再次提出莎士比亞難題。
{1}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llen W. Wood , pp.155-15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戴維·哈維:《后現(xiàn)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07頁。
{3} 詹姆斯·喬伊斯:《都柏林人》,孫梁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頁。
{4} 閻保平:《從“斑點”到“燈塔”——弗·沃爾芙的結構管窺》,《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5} 夏目漱石:《我是貓》,于雷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6} 唐建清:《歐美文學導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頁。
{7} 利昂·塞米利安:《現(xiàn)代小說美學》,宋協(xié)立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9}{10}{13}{14}{15} 弗吉尼亞·沃爾夫:《墻上的斑點》,黃梅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第2頁,第4頁,第5頁,第5頁,第9頁。
{11} 馬新國:《西方文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頁。
{12} 羅鋼:《敘事學導論》,云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