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對同事、客戶甚至是全公司的員工匯報時,他們常常無法理解你想表達什么嗎?其實,要讓聽眾真正明白你的想法,絕不只是把事實快速、清楚的說出來而已;反之,你可以考慮在言談中加入一些感性的成份,讓談話能更有效的被聽眾接收。
海羅·賈西亞(Helio Fred Garcia)也在《溝通的力量》一書中指出,“感性”才是打動聽眾的關鍵,引經(jīng)據(jù)典或是沿用一大堆的數(shù)據(jù),是不會讓他們有強烈反應的。至于要如何善用感性的方式、讓臺下觀眾理解你所要傳達的重點,書中也提出一些建議:
一、肢體語言勝過實際言語
可別以為你該不斷的發(fā)出聲音才能獲得大家的注意,其實在你開口說話前,臺下聽眾可能早已對你印象深刻。當你走到談話對象的面前,他們對你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你的聲音,而是你的整體形象。因此,在開口前,若能先展現(xiàn)整潔的外表、自信的步伐與站姿,聽眾自然而然就會豎起耳朵,想知道你要告訴他們什么。上臺時,也記得不要視線朝下、搖晃身體,這些行為都會讓聽眾察覺你的緊張,自然也對你的威信打了折扣。
二、與你的聽眾拉近距離
別讓聽眾覺得你遙不可及,增加與他們的互動,可以讓聽眾更愿意對你敞開心房、聆聽你所說的話。一句簡單的問候如“今天早上過得好嗎”,就能快速將雙方的交流提升到情感層面,而不止是硬梆梆的工作進度報告而已。
三、開口第一秒就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一個強而有力的開場,會讓聽眾眼睛為之一亮。新聞都會以精煉的標題吸引讀者的目光,你也可以依循這樣的邏輯,在談話時直接拋出重點,快速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至于從一開始就弄不清楚你想說什么。
四、讓聽眾知道你的進度
在發(fā)表長篇談話的時候,我們常不自覺的一直說下去,卻忘了回頭看看聽眾是否跟上。適時地為聽眾提供一些標記,如分點敘述或提醒他們你將要開始新的段落等,讓聽眾清楚你現(xiàn)在說到什么地方。
五、重點整理
在你的談話結束時,別忘了貼心的為聽眾整理一下今天談話的內(nèi)容,提醒他們你想要傳達的重點。這樣的舉動就象是用熒光筆畫重點,很多人更可能到這個時候才明白原來你要說的是這么回事。(李繼斌)?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