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宇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紹了中西傳統(tǒng)文化的制定與起源,并對其進行了基本的闡述和介紹。通過介紹了兩者的不同之后,在此基礎上,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客觀的經濟形勢與現(xiàn)的需要,都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學者加強對西方民主理論的研究。同時,還客觀的提出了當前研究所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奠定基礎。
關鍵詞 政治學理論 西方政治思想史 政治文化 比較研究
一、西方的幽黯意識與制度設定
西方文化有著悠久的性惡論傳統(tǒng)。性惡論的人性假定構成了基督教原罪學說中濃重的幽黯意識。所謂幽黯意識就是:發(fā)自對人性中或宇宙中有始俱來的種種黑暗勢力的正視和省悟,因為這些黑暗勢力根深蒂固,這個世界才有缺陷不完滿,而人的生命才有種種丑惡種種遺憾。這種對人生和宇宙中陰暗面的正視并不代表價值上的認同。實際上,這種幽黯意識是以強烈的道德感為出發(fā)點的。這種源于希伯萊宗教的性惡論傳統(tǒng)區(qū)別于中外形形色色的現(xiàn)實主義政治哲學,也與西方現(xiàn)代功利主義和道德唯我論迥異其趣,后者在價值上接受人的私欲和私利,并以此為前提去考慮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但幽黯意識卻在價值上否定人的私利和私欲,然后在此基礎上求其防堵、求其疏導和化彌。因此幽黯意識對現(xiàn)實社會常有批判和反省作用。
以幽暗意識的出發(fā)點,基督教不相信人在世界上有體現(xiàn)至善的可能,因為人有根深蒂固的墮落性。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神的恩寵,人有獲得拯救的可能,但人永遠不能像神那樣臻于至善,人神之間永遠橫亙著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因此,從基督教看來,人既不可能神化,人世間也不可能有“完人”。人神不可通約也反映出超越秩序與世俗秩序之間的緊張關系,從而世俗秩序依靠超越秩序提供價值動力支持和參照系。
人性惡的假定和幽黯意識的浸淫反映到社會政治制度設計上則可能加強對人的提防特別是對掌握世俗權力的人的提防,因為人有墮落的可能故而任何完人和神人都是不存在的。人性既然是不可靠的,權力在人手中極容易變成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道德沉淪的前提普遍存在于每一個人心中,不因地位高低權力大小而有例外。有權人的罪惡性跟一般平民的墮落性沒有什么兩樣。在阿克頓爵士看來,權力既然由人產生,它便具有無法消解的毒素,因此,權力誘易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化。可以這樣假定:每一種社會秩序的類型都以人性的特殊設定和估價為前提,對人性的不同認識和評價,關系到文化共同體中人們行為的自律與他律。自由與秩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關系到選擇何種社會調整方式去達到社會秩序。這種對統(tǒng)治者的心存疑慮和對掌有權力的人之人性根基的墮落假定形成了一種社會共識,即權力有可能惡性膨脹和自行腐敗。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中自柏拉圖始便存有至善論的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同樣導演出不同類的制度安排。
二、中國的主德、重德與人格自修
中國古代社會,國家政治結構上的家國同構,社會關系結構以倫理關系為基礎,使人們道德觀念的形成、道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與人們的行為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追求人格的道德完善,強調君主和臣民道德人格自修,“身國共治”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一大民族特色。
中國古代封建國家是君主的家天下,君主專制制度和君主的主觀要求強化政治權力的目的性,使倫理關系同政治關系合為一體,因而將道德與政治融為一體。德治治國方略使君主以倫常道德觀念對臣民進行道德教化,以保證統(tǒng)治秩序和統(tǒng)治者的利益。道德教化的內容、原則、方式方法,都以君主和臣民的個體道德人格自修為導向。雖然孔子的倫理政治學所確定的人格層次分為君子、臣吏、凡人幾個分界,但各個層次都以個體本位的道德人格自修為導向。道德教育和向先賢時賢的“思齊”,也都是從道德人格自修出發(fā),以此為基礎、為歸宿。
德治理論和治國方略引導統(tǒng)治者對上、對下都以“德”求之,都以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為標準。一方面,按照君子人格論,主張治國依靠君王和群臣在社會道德和政治倫理道德上的高尚,具有“仁德之主”的品格品德人格,強調“正己”——以身作則的身教教化達到國治,抑止或消除“小人”作亂;另一方面,主張加強對百姓進行道德規(guī)范——綱常教育,以使民眾循規(guī)蹈矩,成為順民。兩方面結合起來,成為治國理政的基礎,成為國家、社會安定的社會政治條件。
以道德人格自修為取向的“教化”,是君主治國實行“德治”方略的重要方面,社會基礎方面。通過教化改造民性,是董仲舒所言設立的政治堤防,其意不在塑造民眾道德人格,而在使民眾就范于三綱五常之序,這是為政者的“大務”。
以道德教化得民心的治國方略,治民之策,是以儒家的人性理論為基礎為依據(jù)的??鬃又恢v過“性相近,習相遠”作為他教育學說的根據(jù)。孟子發(fā)展為性善論被作為教化治民治國的理論依據(jù)。孟子認為人生而具有“良知”、“良能”的善的本性。孟子認為,物欲是外物利欲對人心的誘惑,對私人物欲的追求會使人損傷甚至失去“善”性而有惡行,思想墮落。因此,他要求人們要行善除惡,既要加強道德教化,更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做到“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使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深入人心,自天子以至庶民,以“修身”為起點、基礎和條件,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德治治國方略以個體道德人格自修為基點,有其歷史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結構的緣由,在其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建構上,雖有歷史之功,然而,從歷史過程來看,并非是合理的選擇。作為反映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內容,其道德自律原則仍可作為現(xiàn)代政治管理各主體非制度約束機制和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設的自主自為的行為準則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同時,實行以德治國,也是必要的。然而,其反民主的治民政治導向和德治為主、法治為輔的治國方略方向則是不可取的。
總體說來,中國固有文化的主流總體上有至善論的傾向。作為文化主流的儒家特有一種人人皆可成堯舜的成德成圣思想傾向,對人性作了正面肯定,認為人人皆有善端,并有向善發(fā)展的無限可能,人性至善是通過修煉即內省和踐行的功夫達到的,從而把人的內在超越與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聯(lián)系起來。通過內在超越達到天下大治是政治思維的基本點,這內圣外王可以看出傳統(tǒng)政治秩序的人治性質,它引申不出一套完備的法律制度從而實施對權力的制約的現(xiàn)代憲政觀念。而力圖把一切控制手段都倫理化,在此基礎上把一切手段都泛政治化。
中西政治文化各有短長、各有利弊得失,需要對中西政治文化進行比較研究。這種比較并不是論高下,而是要通過比較找出我們的不足,找出差距,開闊思路、尋求對策;通過比較,取長補短、減少失誤,以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科學理論,推動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同時也使我們看到,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較只有在全部人類文化的綜合視野中才有可能得到一致性的意義。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
(一)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前沿課題
我國西方政治思想史學科的發(fā)展受益于改革開放的推動,學術研究的進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改革開放的進程。國門打開之后,中國逐漸擺脫封閉自守的狀態(tài),西方各種價值觀念、思想流派蜂擁而至。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何區(qū)分西方政治思想的精華與糟粕,比較中西政治思想發(fā)生形態(tài)、演化特征等問題進入國內學者的研究視野。改革開放作為富民強國的基本國策,具有較強的經濟效率導向,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經濟發(fā)展的社會政治效應逐漸顯現(xiàn)。國內方面,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導致各種新興階層、群體的出現(xiàn),社會價值觀念日漸多元化,社會沖突趨于增加;國際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自由主義思潮開始在發(fā)展中國家廣泛傳播。面對上述國內外形勢,如何從學理上批判自由主義的價值傾向,考察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爭論;如何吸收西方民主理論的合理元素,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整合社會多元利益,便成為西方政治思史研究的前沿課題。(1)中西政治思想比較。國人對西方政治思想的關注,源于中西兩種政治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比較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差異與共性,不僅有利于加深對西方政治文明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借鑒吸收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轉變?yōu)橹袊厣鐣髁x政治建設的思想資源。(2)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爭論。作為完整的政治觀,自由主義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而逐步轉變?yōu)槲鞣秸嗡枷氲闹髁?。但自由主義并非西方唯一正宗的傳統(tǒng),在主流政治思想內部存在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的爭論。(3)西方民主理論的基本形態(tài)及其借鑒價值。我國的改革開放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它還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隨著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政治參與的愿望空前高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西方政治思想史學科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研究領域日漸拓展,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但暴露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xiàn)為學科基礎地位不穩(wěn)固,學術研究和方法缺乏創(chuàng)造性。西方政治思想史學科基礎不穩(wěn)固具體表現(xiàn)為,在學術隊伍方面,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專業(yè)人員較少,學者間難以形成穩(wěn)定的分工。這一問題在高校規(guī)模不斷擴張的形勢下顯得尤其突出。在學科點建設方面,國內中外政治思想的碩士點、博士點主要分布于綜合性重點大學和少數(shù)師范院校,且主要集中于東部省份。在學科點總數(shù)逐步增加的同時,其分布結構失衡現(xiàn)象日益凸現(xiàn)。在學科依托方面,國內專業(yè)性政治學期刊相對較少,不能適應我國政治學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國內學者缺少思想交流的平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國內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版了近百本教材、專著和辭書,但學術含量并不盡如人意。學術創(chuàng)造性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重復研究較為嚴重,難以在學科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以國內出版的教材為例,相當一部分采用思想家社會背景介紹加代表性著作解讀的模式編寫,缺乏總體性結構設計。方法論創(chuàng)新是學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條件,必須堅持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原則之下,科學借鑒西方學者的理性主義方法、文獻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灝.幽黯意識與民主傳統(tǒng)[M].臺北巨流出版公司,1985.
[2]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4.
[3]柏維春.政治文化傳統(tǒng)[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