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
人家罵你阿Q精神,
其實他們根本不懂得
什么叫阿Q精神。
除非你很有錢很有時間,天氣一熱,可到寒冷的國家去避暑,否則是逃不過酷熱天氣的。
怎么辦?就那么白白流汗,等著熱死嗎?不,不,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涼意。
比方說吧,穿上麻織的布料,在感覺上總比其他布料輕薄干爽。也許你會認(rèn)為,穿麻衣不吉利,但要知道,在西方,夠經(jīng)濟(jì)條件的人才有資格穿麻織衣服,是身份的象征。這么想,就不會覺得穿麻衣有什么問題,不選送喪穿的那種設(shè)計就行。
麻之外,貴的還有很薄的真絲、海島綿睡衣等;便宜的,買一件黑膠綢的香雪紗,愈洗愈薄,愈純色愈好看。
睡覺的地方,鋪上一層竹席,也花不了幾個錢,一躺下去涼意陣陣,物有所值;藤編織的,也有同樣效果,同時,一個竹枕頭,也好過睡得發(fā)熱的橡膠枕。
從吃的方面著手,來碗涼面,最能消暑。冬瓜盅也讓大家有清涼的感覺。吃刨冰、雪糕可增加涼意,西瓜更是不可缺少。
雖然可以開冷氣,但要時常開窗才能有個對比,尤其是在一早起身時,外頭天氣雖然悶熱,清晨的空氣還是舒服的。有些人開了冰箱,把頭鉆進(jìn)去納涼,我是不推薦的。
與其用電風(fēng)扇,不如自己搖一把檀香扇子。找把折疊的,寫上幾個字,或一篇心經(jīng)。搖幾下,即刻產(chǎn)生涼意。把窗口的布簾改為麻織的吧,也有效果。不然的話,在窗外掛一串風(fēng)鈴,當(dāng)它叮叮當(dāng)當(dāng)響起時,感覺到風(fēng)的存在,是最好的道具。
最厲害的,還是心涼。
別拼命想熱、熱、熱,漸漸地,好像感到不是太熱。人家罵你阿Q精神,其實他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阿Q精神。它和自我安慰、催眠和解脫是不同的。精神上更高一層,可以不理會酷熱,的確是一個好方法。反正是逃避不了的,那么介意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