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譚平山的國民革命思想及其實踐

2013-04-29 00:44:03張啟良
紅廣角 2013年6期
關鍵詞:實踐

張啟良

【摘 要】譚平山的革命生涯跌宕起伏,國民革命思想及其偉大實踐占據(jù)重要地位。他是孫中山國民革命理想的忠實追隨者,是國民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者、參與者、推動者和維護者。研究譚平山的國民革命思想,對于正確解讀其波瀾壯闊而又曲折傳奇的一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關鍵詞】譚平山 國民革命思想 實踐

譚平山是一位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杰出愛國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政治活動家。大革命時期,他既是中共中央的領導成員,又是國民黨中央的核心領導成員,不僅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能,而且在理論上也頗有建樹。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在《廣州國民日報》上發(fā)表了長篇文章《國民革命與國民黨》,比較詳盡地論述了革命的起因、必然性以及國民革命之意義、特性、對象、要件、依靠力量等基本問題,對促進國民革命以及指導自己的革命活動實踐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一、譚平山的國民革命思想順應時代潮流,雖有其歷史局限性,但仍閃爍著睿智的理論光芒

1923年8月24日—9月11日,《廣州國民日報》分九次連載了孫中山大元帥府大本營宣傳委員會委員譚平山撰寫的萬字長文《國民革命與國民黨》。文章分為“概論”、“國民革命之意義”兩個部分。這篇文稿,比較符合當時的革命形勢需要,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譚平山對于革命形勢、國民革命以及國民黨的總體看法。

譚平山在第一章“概論”部分,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勢險危,革命是唯一的出路:“今日中國之政局,險惡極矣。內而武人專政,盜賊橫行,民不聊生,外而列強壓迫,共管聲浪,甚囂塵上,處茲危難緊急之秋,一發(fā)千鈞之際?!?,國內革命之呼聲,高唱入云?!?,革命空氣,行將彌漫于神洲大陸。凡屬我中華民國之國民,當無不知非革命不足以圖存矣”①;“革命者,尤發(fā)乎必然,非人力所能阻遏,而且愈阻遏而愈劇烈者也”② 。從這里可以看出,譚平山對于時局的認識比較清醒,是革命的贊成者、支持者、吶喊者、領跑者。

革命是一項改天換地的宏大偉業(yè),任重道遠。譚平山指出,中國的革命應是全體國民的革命,而非少數(shù)人的特別任務。對于革命的起因,他認為,環(huán)境與精神皆不可缺少,但社會環(huán)境具有決定性作用,“然則將謂革命之起,全由于環(huán)境而精神無與乎?曰非也。環(huán)境為主而精神為副也。環(huán)境在前而精神后起也”③。

譚平山還認為:“革命者,尤非盲目之沖動也。是有主義,有組織,有目的,有手段之一種團體行動也”④ 。他對于革命所需之主義,尤為重視,提出了六條衡量的標準。他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歐美各國以及國內各主義流派對比后認為,“是三民主義,對于革命起因之三要件,皆有相當之解決方法,故吾前所云三民主義,足以解吾人現(xiàn)實之困難,滿足吾人現(xiàn)實之需要者,并非牽強附會,亦非有所私于吾黨者也”⑤;“吾敢鄭重而告諸國人:惟我孫公三十余年來所提倡之三民主義,而為今日中國國民黨所奉以實行革命者,庶幾足以當之”⑥;“對于三民主義之宣傳與實行,所亟應積極以負責者也”⑦。這時的“三民主義”,已經(jīng)初步得到全新的解釋,具有明顯的反帝反封建性質,因而能夠成為國民革命運動的指導思想。

對于國民革命,譚平山濃墨重彩,所費筆墨最多。在“概論”的后半部分,他指出:“國民革命,固是一種政治革命,但非單純的政治革命,亦非一階級的政治革命。是集中各階級被壓迫的人民而成聯(lián)合戰(zhàn)線,以打倒共同之敵人之一種復合的政治革命也”①。從這里可以看出,譚平山對于國民革命的性質有了較為清晰的界定:國民革命是一種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各被壓迫階級人民的復合的政治革命。這種觀念的廣泛傳播,為建立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供了輿論支持和思想準備。

在“國民革命之意義”一章中,譚平山認為,國民革命是推動社會進化的“政治根本上之變遷者”。他較為詳盡地論述了國民革命之意義、特性、對象、要件及依靠力量等基本問題。

關于國民革命的特性,譚平山認為:“國民革命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革命之特性,此種革命乃基于一般國民受壓迫困苦之要求,非單獨以階級受壓迫困苦而革命。故此種革命運動恒為全國國民普遍之運動”②。譚平山在這里十分清楚地認識到,國民革命是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全民性的普遍政治革命。

關于國民革命的對象,譚平山認為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國民革命的主要對象有二:“一、國民革命,必由于全民族受異族之侵略,起而謀民族政治經(jīng)濟之獨立。二、國民革命,必由于全國人民受軍閥政治之壓迫,起而謀人民政治之自由”③。很顯然,第一個革命的對象指的是帝國主義,第二則是指封建主義。

關于國民革命的要件,譚平山提出“偉大的群眾”、“共同的目標”、“統(tǒng)一的組織”、“領袖的政黨”必不可少,并稱“爰就鄙見所及,略定為下之四要件。不敢云除此之外,別無方術之可循。然果能四者具備,則國民革命之成功,不可謂其毫無把握矣”④。

關于國民革命的依靠力量,譚平山著重強調了人民大眾中間蘊藏著革命的偉大力量,“故偉大之群眾者,國民革命之重要條件也”⑤,主張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聯(lián)合戰(zhàn)線 。除此之外,他還認為,革命還需要領袖政黨的引領作用,認為:“夫前日之革命同盟會即今日之中國國民黨,既創(chuàng)民國于先,擁護共和于后,始終為群眾而犧牲,早已為一般國民所同情”⑥,“且中國國民黨,非普通的政黨也,是一種純粹之革命黨也。故按諸今日中國之情勢,則中國國民黨實負有國民革命之歷史的使命者也?!雹摺爸袊鴩顸h,既負有國民革命之歷史上的使命,則內部固應有嚴密之組織,對外尤應領袖全國各階級被壓迫的人民,以推翻封建式的武人政治,以實現(xiàn)正真的民主政治。同時亦奮發(fā)圖存,以抵抗列強之侵略,而定成中華民族之獨立國家”⑧ 。

關于國民黨的政黨領袖地位,譚平山在文章的結尾大聲呼吁:“我黨同志,亟應振刷精神,無負歷史上之使命,而保持領袖之資格也”⑨。在他看來,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成立時間較早,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理所當然處于國民革命的領袖地位,但對于國民黨的階級性及其所代表階級的歷史局限性和軟弱性尚缺乏深刻的認識。這是由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所限,自然不必苛求。彼時,年幼的中國共產(chǎn)黨剛剛登上歷史的舞臺,到1923年“三大”時,全國黨員僅420多人,她的無比先進性、偉大使命及其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發(fā)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尚不為世人所識。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在黨內也產(chǎn)生一定的錯誤影響。

二、譚平山積極投身大革命洪流,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碰撞中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推動者,作出了突出貢獻

譚平山從青年時期起,就滿懷愛國熱情,積極投身革命,他是孫中山先生及其三民主義的忠實追隨者。1909年,時年23歲的譚平山參加了中國同盟會,1912年8月成為首批國民黨黨員。

五四運動以后,譚平山的思想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他與陳獨秀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0年8月,譚平山等人在廣州發(fā)起成立“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譚平山為主要負責人。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中共廣東支部旋即在廣州宣告成立,隸屬于中共中央局,譚平山擔任書記。

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并沒有得到改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異常艱巨,必須聯(lián)合一切革命力量,共同對付武裝到牙齒的中外反動勢力。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通過了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決議,確立了共產(chǎn)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作為中共廣東地方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譚平山為大會的召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并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央駐粵委員。

譚平山充分利用自己在國共兩黨中的特殊身份,為國共合作發(fā)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1923年4月,他被孫中山任命為大元帥府宣傳委員會委員,不遺余力地為國民黨改組和國共合作進行輿論宣傳。1923年8月24日-9月11日,《廣州國民日報》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分九次連載了譚平山撰寫的萬字長文《國民革命與國民黨》,這無疑對于人們充分認識國民革命的意義,支持和推動國民黨改組以及建立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23年10月,譚平山以中共廣東區(qū)委書記、中共中央駐粵代表、老同盟會會員、老國民黨員的身份與廖仲愷等9人一起被孫中山委任組成國民黨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負責國民黨改組和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11月25日,譚平山在《國民黨周刊》發(fā)表《國民黨改組中應注意諸點》,從四個方面提出改組國民黨應注意的問題,強調“國民黨改組唯一的目的,是希望將國民黨造成一個健全而有力的革命黨,造成一個全國民中的革命分子所集中的國民革命大本營”①??梢哉f,這與他此前撰寫的《國民革命與國民黨》一文中所持觀點一脈相承,對國民黨的革命性及其歷史使命做了進一步的闡述。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譚平山被孫中山指定為出席大會的代表,還代表國民黨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作報告,并被大會推舉為組織章程、組織黨務兩個委員會審查委員,參與大會決策。大會閉幕時,他與李大釗、于樹德等共產(chǎn)黨員一起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1月31日,在孫中山主持召開的國民黨一屆一中全會上,孫中山被推舉為黨的總理,譚平山與廖仲愷、戴季陶三人被推選為國民黨中央黨部常務委員委員。會議決定成立國民黨中央黨部,譚平山擔任中央黨部組織部長,成為國民黨中央的核心領導成員。國民黨“一大”通過了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的宣言,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確立了共產(chǎn)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原則,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這次大會,生動地體現(xiàn)了譚平山在《國民革命與國民黨》一文中所提出的國民革命“是集中各階級被壓迫的人民而成聯(lián)合戰(zhàn)線,以打倒共同之敵人之一種復合的政治革命也”②。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之后,譚平山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全力推進國民革命。1924年秋,他與廖仲愷等6人被孫中山特派為革命委員會的全權委員,積極動員、組織政府軍隊和工農武裝,參與平定廣州商團叛亂。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廣東的形勢變得更加復雜,駐粵的滇、桂系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發(fā)生叛亂,譚平山代表中共中央指導廣東的一切實際工作,參與鎮(zhèn)壓楊、劉叛亂的決策。譚平山隨黃埔軍第一次東征陳炯明之后,1925年冬又積極配合廣東革命政府的第二次東征和南討,親自到工人、軍人中作《東征的意義及其結果》、《我們?yōu)槭裁匆虻龟惥济鳎俊返葓蟾妫_展宣傳鼓動工作,得到革命士兵和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經(jīng)過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徹底消滅了陳炯明的反動勢力,廣東革命根據(jù)地得到鞏固和統(tǒng)一。

譚平山還積極支持和推動了廣東工農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在他看來,工農群眾處于被壓迫的底層,國民革命離不開工農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他領導和參與了聲勢浩大的省港大罷工運動,支持廣東各地蓬勃興起的農民運動,并且較早在理論上闡明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極端重要性。1926年元旦,譚平山發(fā)表的《國民革命中的農民問題》一文指出:“中國的國民經(jīng)濟仍是建筑在農業(yè)社會之上,農民是占全人口的最多數(shù),所以國民革命一定要喚起最多數(shù)農民起來參加”③ 。這正如他在《國民革命與國民黨》一文中指出的那樣:“國民革命之群眾,完全被壓迫之群眾也?!蕠窀锩\動,萬無專恃軍事行動以成功的道理。其所恃以戰(zhàn)勝共同之敵人者,賴有偉大之群眾耳”④。

國共合作的道路并非總是一帆風順。為維護國共合作,譚平山全力推進國民革命事業(yè),先后與張繼、馮自由、鄒魯、謝持、林森等國民黨右派反共分裂勢力進行了不屈的斗爭。1925年5月2日,譚平山發(fā)表《中山先生逝世后之國民黨》一文,揭露和批判了馮自由等右派分子分裂國民黨、破壞國共合作的陰謀,指出“這種假冒招牌的國民黨員一日不肅清,黨內的紀律一日不整齊,黨內的革命方略,一日不能施行”⑤ 。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分子鄒魯、謝持、林森等10余人非法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開會議,公開反對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譚平山強烈譴責了這些人破壞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行徑。1926年1月,國民黨“二大”在廣州召開,大會討論通過了他所作的《黨務報告》,重申了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開除了鄒魯、謝持等“西山會議派”首要分子的黨籍。這次大會上,譚平山再次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和秘書處秘書長。5月,國民黨二屆二次全會通過了蔣介石的《整理黨務決議案》,譚平山主張給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新右派以堅決有力的反擊。

三、蔣、汪發(fā)動反革命政變,背棄國民革命的方向,譚平山寄予厚望的國民革命半途夭折,他選擇了一條奮起抗爭之路

孫中山逝世后,國民黨內愈發(fā)復雜,右派勢力甚囂塵上,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同時,陳獨秀奉行“二次革命”論,堅持右傾投降機會主義,放棄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國民革命中的領導權,從而進一步助長了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氣焰。國民黨已發(fā)生質的蛻變,國民革命逐漸偏離了正確的航向。譚平山深感痛心,堅決斗爭,但已回天無力。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李濟深、古應芬等人在廣州發(fā)動“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農革命群眾。7月15日,汪精衛(wèi)在武漢發(fā)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徹底背叛國民革命,提出“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人”的反動口號?!皩帩h合流”之后,蔣介石、汪精衛(wèi)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南京國民政府。蔣、汪淪為新軍閥勢力的代表。

北伐戰(zhàn)爭戛然而止,國民革命中途夭折,孫中山倡導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完全遭到拋棄。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徹底破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徹底遭到失敗。譚平山寄予厚望的國民革命理想徹底破滅了。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他和一批率先覺醒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國民黨左派人士一道走上了武裝反抗的道路。

譚平山是南昌起義的主要謀劃者之一,參與南昌起義的最初醞釀,最早聯(lián)絡賀龍;起草了南昌起義宣言,并為宣言修改問題與張國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出任公開的起義領導機構革命委員會的重要負責人;參與革命委員會內部的革命三人小組、前委的領導與決策。南昌起義軍撤離南昌后,譚平山隨軍南下,在江西瑞金與周逸群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起義軍到達福建長汀,決定成立國民政府,譚平山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長。他還最早認識到南昌起義非同尋常的偉大意義,用政治家的眼光高度評價南昌起義。張國燾在1927年10月9日的報告中說:“平山常說中央歷來是取讓步政策,只有南昌八一革命是真正領導權,開中國黨中國革命的新紀元,可與十月革命并稱①”。譚平山在南昌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沒。一些書籍和文章在寫南昌起義領導成員時只字不提譚平山,有失公允。

八一南昌起義后,譚平山被國民黨中央宣布開除黨籍,并遭到通緝。南昌起義軍輾轉到達廣東,在潮汕遭到失敗,起義軍領袖分頭撤離。在“左”傾盲動主義占據(jù)中共中央統(tǒng)治地位的情況下,受蘇共錯誤指導,對自己的干部采取懲辦主義,1927年11月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政治紀律決議案》,錯誤地作出了開除譚平山黨籍的決定。1928年年初,從澳門到上海多方尋找黨組織的譚平山在獲悉自己被開除黨籍后,要求復議,但遭拒絕。他感到自己就“像在大海航行中失去了指南針的小船一樣痛苦”②。

譚平山在遭受人生巨大挫折和痛苦的時候,并沒有因此而消沉,仍然努力團結國民黨左翼,參加組織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農工黨前身),參加過李濟深、蔣光鼐、蔡廷鍇等人在福建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他始終堅持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場,堅持反對蔣介石的反共獨裁統(tǒng)治。

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譚平山毅然從海外回到武漢,積極響應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1943年,他與陳銘樞、楊杰等人發(fā)起組織了三民主義同志聯(lián)誼會,擔任主要負責人,團結國民黨愛國民主人士,為堅持團結抗戰(zhàn)而奔走呼吁。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對蔣介石國民政府賣國、獨裁、內戰(zhàn)的政策極為憤慨,公開與國民黨政府決裂,熱情支持蓬勃興起的愛國民主運動。1948年1月,譚平山與李濟深、何香凝等人發(fā)起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公開宣布脫離蔣介石控制的國民黨,譚平山被選為民革中央常委。隨后,積極響應中共“五一”號召,北上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工作。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工作,在天安門城樓觀看了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政務院人民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為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歡
實踐
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探究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研究與實踐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會計預算控制現(xiàn)狀及方法
環(huán)境生態(tài)類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5:31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體驗式學習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齐齐哈尔市| 宁强县| 金塔县| 松阳县| 巴里| 新营市| 乌兰县| 儋州市| 凌海市| 虞城县| 锦屏县| 集安市| 巫溪县| 清水县| 喀喇沁旗| 三台县| 和平区| 永嘉县| 湘潭市| 万州区| 托克逊县| 乌拉特中旗| 绥江县| 武冈市| 洪泽县| 岢岚县| 漾濞| 南投县| 确山县| 台中县| 乐清市| 宁强县| 巴林左旗| 宜兰市| 卫辉市| 大新县| 台南市| 乌兰察布市| 汉寿县| 醴陵市|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