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2013年春拍即將拉開帷幕,屆時將輯結(jié)于右任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書法作品推出“挹翠廬藏于右任書法專場”,本專場時空跨度大,風格變幻多元,拍品大多數(shù)為名家珍藏流傳有序的精品,堪為研究民國書法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書法史的重要藝術(shù)文本。
林語堂曾說:“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jiān)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范,于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于其書法的成名?!?于右任先生一生臨池不輟,作品豐碩?!俺瘜懯T銘,暮臨二十品”,為魏體行書開宗立派之大師,被譽為“當代草圣”。
于右任先生一生成就傳奇。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封建統(tǒng)治立下卓越功勛;他積極倡導(dǎo)國共兩黨合作,興辦教育,興修水利,先后創(chuàng)辦復(fù)旦公學和中國公學,并籌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以及《民立報》;他是南社早期的詩人,一生寫下詩詞近900首,他的詩、詞、曲均有很高的造詣,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詩書》等;他還是著名書法家,創(chuàng)立了“于體”書法藝術(shù)。
自二十年代起,于右任著手從事歷代草書之研究,致力于草書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工作。他曾言:“吾中年學草,每日僅記一字,兩三年間,可以執(zhí)筆”。1927年前后的于氏信札中,已常見行草兼而為之,多屬二王面目,偶有魏碑筆意。他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而復(fù)確立草書系統(tǒng),全面系統(tǒng)整理歷代草書,從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選出符合標準的草書字體,集成《標準草書》千字文,為中國文字再添異彩。
他對于北碑的個人取向于著意鉆研,使得其摒棄了帖學草書的靡弱與流俗,而在運筆過程中增加了方折和頓挫之筆,并在結(jié)體上打破傳統(tǒng)的草書結(jié)體模式,采取欹正相生的字勢與布局,從而為草書賦予了一種樸拙、厚重的美。其書線條渾厚多變,體式流暢,動態(tài)強烈,跌宕灑脫,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本次于右任專場中的《鄒海濱先生墓表》即是于右任先生晚年典型的“標非草書體”精品,作于1959年,時在中山大學校長鄒海濱去世五年后。墓表冊首有“僑務(wù)之父”鄭彥棻題簽。通觀全篇,筆筆隨意,字字有別,大小斜正,恰到好處。
四件臺灣著名美術(shù)家李可梅舊藏的于右任書法,系出名門,精心保存。以草書《桃花源記》為例,粗看之似信筆拈來,隨手而就,仔細欣賞卻又能品出筆筆千鈞、字字神妙的魅力。
于右任為少將參謀長、何應(yīng)欽弟何輯五作草書《滿江紅》四屏氣勢磅礴,成熟老辣,震人心膽,攝人魂魄。《楷書八言聯(lián)》則為何應(yīng)欽所書,二人同為民國元老,秉性相近,常持詩書以贈,互通雅好,傳為美談。
兩件于右任《魏碑五言聯(lián)》一為北京文物公司舊藏,四川省主席劉文輝上款;一為國民黨最高法院院長夏勤上款。運筆方折和頓挫,結(jié)體欹正相生,沉穩(wěn)而又富于變化,不失為于右任以帖學為宗轉(zhuǎn)而為以碑學為宗再轉(zhuǎn)而為碑帖的書法軌跡。
于右任《草書七言聯(lián)》不足盈盈一尺,曾出版于1964年的《右任墨存》,用筆含蓄儲勢,出神入化,堪稱于右任為數(shù)不多的精心妙構(gòu)。渡海之前,于右任曾邀集同好沈尹默等人編輯《中華樂府》詩詞曲月刊,以振興民族詩壇,作《破陣子·祝中華樂府》以祝,惜罹遭散失。十二年后,經(jīng)過收藏家莫儉溥先生苦心搜集,遺失的原稿在香港失而復(fù)得。于先生欣喜萬分,特揮毫重錄,贈立法委員趙珮作為紀念。
據(jù)悉,北京匡時2013年春拍預(yù)展時間定于6月1日至3日,拍賣時間為6月4日至6日。屆時,于右任先生書法佳作在將于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