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不確定它算不算蔬菜魚腥草
有時候,隱藏在小清新外表下的重口味更讓人猝不及防。譬如,一個外形秀麗、穿戴清雅、輕聲細(xì)語的年輕姑娘,乍一看之下讓你小心接觸,生怕一個小玩笑開過火便傷害其幼小心靈。結(jié)果稍一熟稔,你便被其滿口“好黃好暴力”的玩笑傷得滿地找自己掉下的鱗甲。魚腥草外表也是十足清新,根白萼紅葉綠,無一不讓人看了就心生憐愛,但如果沒有十足準(zhǔn)備,莽撞地吃下第一口,恐怕就要洋相百出了。很難想象,就算嘗過百草、見多識廣的神農(nóng),嘗到第一口魚腥草之后,是否也要急急找一口山泉清漱口齒?
你吃到魚腥,他吃到魚香
“外地人”這個詞,除了戶籍概念以外,口味恐怕是另一個標(biāo)志。
貴州人喜歡吃魚腥草,小店里點一碗蛋炒飯,里面藏著長長短短的魚腥草,去吃火鍋,菜單上的火鍋名和配菜里寫著魚腥草,連街頭做一個裹煎餅,也卷著一把魚腥草根,于是很多吃不慣的外地人便要如處處提防地雷一般,生怕中了這難防的暗箭,吃任何東西都要叮囑一句“不要加魚腥草”。而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喜食魚腥草者,到了其他城市變成“外地人”以后,一旦嗅到魚腥草的味道便如貓聞見了妙鮮包一樣。有個川妹子有一次帶女兒去上海植物園,在柵欄內(nèi)發(fā)現(xiàn)有魚腥草的葉子搖曳,驚喜得“不顧淑女形象,跳進(jìn)柵欄就摘”,引得游人都駐足圍觀,甚至有幾位阿姨“紛紛來打探,生怕錯過了不要錢的好東西,待到她們聞到那魚腥味,才又紛紛搖頭走了”。于是她爽到只想大呼:“上海的折耳根,都?xì)w我享用啦!”
魚腥草喜水,一般長在田埂或者河溪旁,有股濃重的腥味(喜歡的人則管這叫“魚香味”)。洗好的折耳根,拌上一點香油、辣油、香醋、醬油便是一道最能好好享受“魚香味”的涼菜了。至于那些在開水中放醋焯過,然后用姜蒜爆炒想去除其腥味的葉公好龍者,便要受那些真正嗜好魚腥草的人的白眼了。
魚腥草除了是很好的消炎草藥以外,還是很好的止血藥,江湖時代的那些武林高手中了刀劍之傷后,十有八九就是用折耳根內(nèi)服外用,也許餓了還能吃上一把。這當(dāng)然是金庸武俠未能告訴我們的。
最難吃的蔬菜?苦瓜不在乎
在某論壇上,有人以11個感嘆號來感慨“苦瓜難吃,吃一口就跟中毒一樣”??磥?,他跟苦瓜沒有血海深仇至少也恨到牙癢。
苦瓜究竟有多大的殺傷力?有個孩子可能因為“中毒”太深,居然寫出了這樣一段帶著科幻色彩的故事:“老媽在菜地摘苦瓜,突發(fā)異想中午用苦瓜做面條,做好自己嘗一口,那叫個苦?。に家诲伱娌荒芾速M,于是倒在豬圈里。豬在圈里躺著,看到白花花的面條直接撲上來,呼呼的幾嘴下去,時間靜止了,仰起豬頭看了我媽一眼,騰騰地往后退,幾百斤的重量撞到后墻,墻塌了!”
即使如此,因為據(jù)說苦瓜中有一種被譽(yù)為“脂肪殺手”的“高能清脂素”特效成分,能使攝取的脂肪和多糖減少40%-60%,讓很多立志減肥的女生也要前仆后繼地去“吃苦頭”。因為要生吃,于是她們想盡辦法試圖去掉苦瓜的苦味:拌蜂蜜、榨汁做奶昔、用鹽水泡……但結(jié)果證明都是徒勞。減肥的艱辛道路有千萬條,但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女生實在少之又少。
苦瓜之所以會苦,是因為它含有獨特的苦味成分—金雞納霜。這也是苦瓜的魅力所在:當(dāng)你的味蕾正在被一個苦瓜圈愚弄得有些狼狽甚至有些惱怒時,苦味已經(jīng)開始散去,一股不可言喻、若有若無的清甜從兩頰慢慢涌出。于是苦瓜的先苦后甜,引發(fā)了很多對于這種普通蔬菜的哲理或者人情的思考,黃偉文就給歌手陳奕迅寫了一首叫做《苦瓜》的歌,歌詞寫道:“真想不到當(dāng)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真正愛吃苦瓜的人,看到這個碧綠又長滿了疙瘩的蔬菜,會生生地吞一口口水,還沒吃到它的苦,唾液里已經(jīng)彌漫著它的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