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嘉軒是陳忠實在長篇小說《白鹿原》中塑造得最為豐滿、最具特色的主人公形象,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本文通過對白嘉軒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其作為深受中國儒家文化浸染的普通農(nóng)民族長,雖然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桎梏和思想認識局限,但他身上具有的思想文化和優(yōu)秀品格,仍閃耀著無窮的魅力,對當今社會仍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白嘉軒 人物形象 文化 性格 現(xiàn)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白嘉軒是陳忠實先生在長篇小說《白鹿原》中筆墨最多,塑造得最豐滿、最生動、最具藝術感染力的一個人物形象,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造就的普通農(nóng)民的人格典型。他是中國儒家文化精神的傳承者、捍衛(wèi)者和執(zhí)行者,是有著雙重性格、兩面角色的悲劇人物,在他的身上充斥著民族文化歷史進程中的滄桑與悲壯,然而他身上表現(xiàn)出的優(yōu)秀文化和思想品格卻閃耀著無窮的魅力,也正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xù)強大的不竭動力,其精神價值對于當今的人們?nèi)跃哂袠O強的借鑒意義。
一 責任擔當: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傳承創(chuàng)新
白嘉軒是白姓一家的家長,又是白鹿原村的族長,在治理家庭與管理族人、處理事務上,他目標明確、盡心盡責、兢兢業(yè)業(yè)、勤奮努力,按照祖輩傳承的文化與規(guī)矩,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希望最終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美好愿景:按照自已理解和制訂的意愿治理好家庭,光大家業(yè),光宗耀祖;按照管理家庭的辦法來管理好族人和處理好族事,使白鹿原成為一個家家溫飽、人人仁義、服從領導、團結和睦的理想家園。
作為一家之長,他在家里擁有至高無上的家長尊嚴,強令孩子接受教育,不惜錢財供他們上學,用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兒女的行為。他按照上輩傳承下來的族規(guī),努力培養(yǎng)治家、治族的接班人,并利用一切機會讓其鍛煉能力、樹立威信:讓兒子孝文領頌鄉(xiāng)約族規(guī)并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賞罰分明,主持修建祠堂,處理各種族事。
作為一族之長,為了把全族人管理好,白嘉軒善于借用手中的權威和號召力,重新修建祠堂使其成為人們向往和神圣的地方,并借著的大儒朱先生的威望制訂推行鄉(xiāng)約,通過懲罰使之成為村民的“法律”;他用禮教仁義束人治族,使其村成為遠近聞名的“仁義村”;他高瞻遠矚,為了族人的未來,積極興辦學堂,使下一代能夠接受教育;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帶頭犁毀給他帶來極大收入的罌粟,自己的孩子違規(guī),同樣按照鄉(xiāng)約族規(guī)進行懲戒;他敢于擔當,因為他對小娥的“懲罰”,被黑娃報復打折腰,而他認為是在盡族長的責任,無怨無悔。所以,即使他的腰被打斷了,他的脊背佝僂了,他的軀體彎曲了,但他的思想、他的“正義”、他給全族人帶來的精神卻從沒停止和減輕,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履行著他族長的責任、執(zhí)行著他一貫堅守的言行準則,維護著他信奉的仁義道德。
他在族長的位置上,不是唯唯諾諾、碌碌無為,而是關注民生疾苦,勇于為民請命,敢于負責和擔當:為了村民的安全,帶領村民修繕堡子的圍墻,拒“白狼”于村外;為了造富白鹿原上的子孫后代,捐資創(chuàng)辦學堂;為了倡導村民良好之風、樹立社會公德、建仁義白鹿村,他修祠堂,立“鄉(xiāng)約”;為了維護村民利益,采用“雞毛傳帖”,發(fā)起“抗稅交農(nóng)”運動;在大旱之年為民祈雨,充當“馬角”,不惜自殘身體……
所有這些,事情的大小、性質(zhì)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白嘉軒作為家長、族長,恪盡職守、敢于擔當?shù)谋憩F(xiàn),無時不在鞠躬盡瘁、無怨無悔地履行著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名“領導者”,白嘉軒雖然繼承的是一種宗法制度,但他那種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民本意識至今仍閃耀著光芒。
二 仁義寬厚:儒家文化中為人處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孔子曰:“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泵献釉凇叭蕦W”理論方面又發(fā)展了一步,提出了“義”,即“道”和“至善”,主張“仁民而愛物”、“舍生取義”。這就構成了儒家先師孔孟的“仁義”思想。白嘉軒正是這一道德傳統(tǒng)的忠實繼承者和實踐者,他所信奉的做人品格和處世之本集中體現(xiàn)了“仁義寬厚”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他具有一顆友善的心,以“仁義寬厚”真誠待人,廣施善舉,沒有一點的表演作秀,也不指望得到任何回報,在全村做到了“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他興辦學堂,而不是私塾,把受教育的大門敞開給了白鹿原上所有的孩子,為的是不讓子孫后代還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修祠堂、立鄉(xiāng)約是為了教化村民都要講仁愛重情義,規(guī)范村民的言行,使全村民風淳正,將“仁義白鹿村”的精神傳承下去。
鹿三是祖輩在白家做工的唯一一個長工,而白嘉軒待他如親兄弟還親。他無償資助鹿三的孩子黑娃讀書;饑荒之年時,將自己孩子孝武、孝義從山里辛苦背來的糧食讓弟兄倆給鹿三家送去,并囑咐弟兄倆說:“孝武孝義你倆聽著,你三伯跟我相交不是瞅著咱家勢大財大,我跟你三伯交好也不是指靠他欺人騙世,真義交喀!我今日把話說響,你三伯要是死在我前頭,不用說有我會照看好,若是我走在你三伯前頭,就指望你們兄弟倆照顧看好你三伯了……”言語中的仁義和慈善,真心和真情,感人肺腑。白嘉軒對自己雇來的長工是這樣,對村民也同樣仁義寬厚。一位鹿姓的幫工家里突然遇到了急難,要賣給他半畝水田,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并在原定的價格上又多加了三斗糧食;他還在危難關頭接濟李家寡婦渡過難關,讓當?shù)乜h令深為感動,并親自賜碑白鹿村為“仁義白鹿村”。
盡管身處亂世,好人難活,白嘉軒仍把“學為好人”作為自己一生的做人原則,不僅慈愛仁義,更是寬容大度。鹿子霖是鹿姓的家長,陰險狡詐,不甘心屈服于白家軒的族長地位,他挖空心思、處心積慮地使用各種陰險卑鄙的手段,暗處傷害白嘉軒:他指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使白嘉軒精心培養(yǎng)孝文繼任族長位置的心血毀于一旦;白孝文中計墮落后,由于吸食大煙,鹿子霖用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他的田地和房子,卻讓人拆了白孝文的房子,使白嘉軒顏面掃地、家門蒙羞,從精神上給予白嘉軒以極大的打擊。即使這樣,白嘉軒在得知鹿子霖被逮后,“沒有幸災樂禍,而是當即做出搭救鹿子霖的舉措,就是要在白鹿村乃至整個原上樹立一種精神……讓所有人都看看,真正的人是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待人律己的?!边€有他從小疼愛有加的黑娃,長大后也一次又一次傷害白嘉軒:他先是叛逆地將刻有“仁義白鹿村”以及鄉(xiāng)約的石碑毀壞,而后甚至當上了土匪,并采取了洗劫白鹿村、指使匪徒打斷了白嘉軒那“挺得又硬又直的腰”、砸爛了對白嘉軒乃至整個白鹿村意義重大的祠堂的報復行為。而后來當白嘉軒知道黑娃被保安團抓獲入獄后,卻是毫不猶豫地出資出力營救黑娃;黑娃棄惡從善、重新做人后,白嘉軒頂著村民壓力迎接黑娃回家祭祖;黑娃被捕后,白嘉軒佝僂著被黑娃打折的腰,到縣城為黑娃擔保”;黑娃被處決時,白嘉軒“正磨蹭到冷先生的中醫(yī)堂門口,聽到了一串槍響,眼前一黑就栽倒在了門檻上”。
白嘉軒所有這些與人為善、仁義寬厚的表現(xiàn),正是儒家思想中為人處世的品格在其身上的集中體現(xiàn)。這種品格不僅在封建社會是一種需要,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物欲橫流的當今更是一種渴望。
三 頑強倔強:硬漢精神與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卑准诬幧钤谝粋€動蕩不安的年代,經(jīng)歷了社會變遷、朝代更替的風云變幻,也遭受過饑餓災荒、瘟疫流行等沉重災難,他的一生可謂憂患重重,創(chuàng)傷痛深。然而,他的一生卻經(jīng)歷了奮斗的艱辛、拚搏的苦痛、堅守的代價,表現(xiàn)了他堅韌頑強、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
小說開篇就寫到“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中娶過七房女人”,表現(xiàn)了他頑強雄健的生命力。“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庇捎趶男〗邮苋寮宜枷虢逃褌髯诮哟斪魅松械念^等大事。越是這樣,命運好像越要和他開玩笑,他不但沒有如期完成這偉大使命,反而六次娶妻、六次喪命,當頭給他以沉重的一棒,而他卻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想方設法,終獲成功。作品中作者多次寫到白嘉軒那挺得又硬又直的腰桿,連后來被土匪打折了腰,已經(jīng)佝僂下去,他也要“佝僂著腰仰面看人”。這正是他昂首做人、不向困難低頭、堅強不屈的倔強性格體現(xiàn)。面對饑謹天荒,他從不悲觀,堅定了“天殺人,人不能自殺”的信念。特別是在流行瘟疫的時候,他把母親和兒孫送到深山,而自己留下與瘟疫進行抗爭,就連妻子染病身亡,他也未有絲毫的害怕和動搖,每夜在馬號里慷慨高歌,用吼唱蒼勁悲壯的秦腔來振奮精神。
身體上的苦痛尚且能夠忍受,而家庭內(nèi)部親人的背叛對白嘉軒在精神上和心志上的摧殘是致命的。先是女兒白靈離經(jīng)叛道,毀掉婚約離家出走,給他的精神以沉重打擊,繼而兒子孝文的墮落又像在他流血的心上插上了一把刀:當?shù)弥⑽呐c小娥的丑事以后,“白嘉軒在那一瞬間走到了生命的末日,走到了終點,猛然狗似的朝前一縱,一腳踏到窯洞的門板上,咣哨一聲,自己同時也栽倒了?!奔幢闳绱耍€是頑強地站了起來,繼續(xù)行使維護族規(guī)綱紀的職責,在祠堂嚴懲了孝文。
白嘉軒作為中國封建時代典型農(nóng)民性格的代表,在面對無法回避的社會動蕩和自然災害,依然選擇堅信、堅持、堅守,在經(jīng)歷了肉體與精神的打擊后,依然挺直腰杵、樂觀向上,表現(xiàn)出常人難以想象的頑強品格,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氣魄,仿佛是白鹿原上一尊不倒的人格豐碑,更是樸素的“中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在當今的改革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的時代,要想實現(xiàn)我們心中的“中國夢”,這種精神品格仍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
四 尊師重教:傳統(tǒng)思想與遠見卓識的充分展現(xiàn)
尊師重教是儒家文化大力倡導和推行的,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的傳統(tǒng),講求教化,重視對人的教育轉(zhuǎn)變是型的儒家思想。
白嘉軒作為一個以維持封建禮教為己任的族長,具有宗法家族制度所賦予的有形無形的至高無上的權威,而且具有獨到、長遠的眼光。他對村里大儒朱先生一向尊重和敬佩,給家人和全村人做出了典范。他還認識到僅依靠自身族長的地位和權力宣揚儒家文化還遠遠不夠,積極推動村民修建了象征精神和榮耀的祠堂,還特意請最有聲望的大儒朱先生制定了關系到鄉(xiāng)民言行、思想教化的“鄉(xiāng)約”,而且?guī)ь^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他心里裝著村民,對人仁義寬厚,公平公正,從而受到了眾人擁戴和敬佩,使得他的言談舉止具有極大的示范性與感召力,顯示了其作為族長的政治魅力與風范,從而在族中鄉(xiāng)民的心目中顯得不怒自威。
在對待后代教育問題上,白嘉軒更是顯示出超越一個從未受過教育的普通農(nóng)民的遠見卓識。他非常重視對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從小培養(yǎng)他們辛勤勞動、仁義孝道、與人為善的良好品格,送他們進學堂,還把女兒送到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為了培養(yǎng)好族長的接班人,他更是費盡心血、言傳身教,事事處處給白孝文提供展示鍛煉的機會,在村民中樹立他的威信。后又在白鹿村創(chuàng)辦學堂,親自發(fā)起了在本原的宗祠上請了教書先生。
白嘉軒生長的時代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封建社會,他又是在農(nóng)村長大、以農(nóng)耕為業(yè)的農(nóng)民,更是長期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和影響,其在思想上、認識上和行動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他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盡職盡責、敢于擔當?shù)墓ぷ髯黠L,與人為善、仁義寬厚的做人品格,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zhì)和尊師重教、放眼長遠的思想做法等,對于當今社會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仍散發(fā)著無窮的教育魅力,仍然具有學習借鑒、傳承發(fā)揚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忠實:《白鹿原》,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2]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白鹿原〉評論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3] 陳忠實:《〈白鹿原〉創(chuàng)作漫談》,《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4期。
[4] 陳忠實:《關于〈白鹿原〉與李星的對話》,《小說評論》,1993年第3期。
[5] 雷達、白燁、朱寨等:《〈白鹿原〉評論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6] 張恒學:《白嘉軒與鹿子霖——殊途同歸的悲劇人物》,《眩目的文學風景線》,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3年版。
[7] 費秉勛:《評白嘉軒》,《小說評論》,1993年第4期。
作者簡介:秦英鶴,男,1970—,河南鄭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傳統(tǒng)文化,工作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