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法 侯之蘭
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工作報告在描繪未來中國愿景時提出要建設“書香中國”,營造全民讀書的濃厚氛圍。確實在知識經濟勃興的今天,閱讀已不僅僅關乎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更關系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競爭力。因為,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欠缺將極大地損害人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有一個嚴峻的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當代世界的知識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乃至生活方式創(chuàng)新的源頭大多不在中國,我們更多的是扮演了一個學習者和追趕者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全民閱讀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閱讀的重要性是不用我們多說的,只是在現(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手機、電視等傳播媒介,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引起“深閱讀”和“淺閱讀”等閱讀方式的深層變化。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我國出版圖書32.8萬種、71.4億冊(張),較2011年增長1.4%??墒侨松醒?,知識無限。一個人窮其一生,也只能領略知識海洋極其微小的一點一滴。況且這些書籍就其品質而言,蕪雜紛繁,良莠兼有。如何珍惜生命,在有限的年華里,最有效地汲取人類文化之精華,不斷豐富自己、提升生命質量和品位,這是每個現(xiàn)代人都面臨的、不可回避的命題。
關于讀什么樣的書的問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有這樣的深切體會:“現(xiàn)在的書太多了?!钡撬局蛔x經典?!拔疫@兩年一直在書房里做減法,每年會清理出一批書來送給一些學校,現(xiàn)在把書架清理得就剩100多本書,都是經典。比如說中國幾部古典小說,比如說魯迅、托爾斯泰的作品。我覺得這些書實際上就足夠了,因為每次拿起一本書來,還沒有讀一半就被別的事情打斷了,等你下一次拿起另外一本書來,又把前面的書忘掉了。我覺得越是經典的書越耐得住重讀?!?/p>
既然經典如此重要,那什么樣的書才算經典呢?經典就是各個知識領域中那些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同時也是最有價值的書。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原創(chuàng)性、奠基性的著作。如四書五經、《史記》《唐詩三百首》《資治通鑒》、古典小說四大名著、魯迅的作品等,是中國的歷史文化經典;《荷馬史詩》《悲慘世界》《戰(zhàn)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等是國外的歷史文化經典。
經典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典雖年代久遠但卻歷久彌新。經典,是人類精英創(chuàng)造的彌足珍貴的文化精神財富。它的存在,必然有悠長的堅實的歷史支撐;它的奇異獨特的價值,是經過時間長期沉淀下來從而為最廣大的公眾所確認的。經典,是熠熠閃光的智慧珍珠。它開啟人的心智,豐富人的想象,鼓舞人的斗志,照亮人的前進道路。經典,會使人任何時候不氣餒,充滿拼搏勇氣和生活信心;經典,會使人變得善良、高尚、大氣,葆有一顆耿耿愛心,擁有寶貴的、和諧社會必需的悲憫情懷;經典,會使人逐步戒除浮躁,變得神穩(wěn)心靜、從容淡定。
建設一個“書香中國”少不了經典。經典要隨時讀??鬃诱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韓愈講“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歐陽修曾有所謂讀書作文有“三上”,即“馬上、枕上和廁上”之說。這些都說明,經典要隨時讀,因為“三日不讀,手生荊棘”。經典還要反復讀。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不但歷久彌新,而且常讀常新。經典之書,不同年齡讀會有不同的體會,不同境遇讀會有不同的領悟。這就是所謂“熟讀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的道理。經典更要在用中讀?!敖浭乐掠谩笔侵袊幕膫鹘y(tǒng),人們不贊成“青燈黃卷,皓首窮經”,而主張“行千里路,讀萬卷書”。
建設一個“書香中國”少不了經典。 讀點經典,于個人可以廣見識,明事理,受熏陶,善莫大焉;對社會而言,如果讀經典形成風氣,則可教化民眾,端正風氣,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質,更是功德無量。因而,讀經典活動值得提倡推廣,但愿能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