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省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 夏永立
當前,許多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其活動的亮點和特色眾多,煞是吸引眼球,引來眾多媒體競相報道,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然而,多數活動只是“蜻蜓點水”,熱衷于表面上的熱鬧,并未讓學生體驗到德育的真正價值;許多學校在制定工作計劃、進行年終總結和學校工作匯報時,總是對德育工作 “濃墨重彩”,但真正把它落實到行動上的卻并不多見。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地方仍然片面地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由于德育工作難以量化,難出立竿見影的成效,從而成了學校工作的“軟任務”和“附屬品”。筆者認為,“以德立校”不應成為學校的“廣而告之”,而要真正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每個細節(jié)中,能夠觸動每個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真正發(fā)展。
許多人都片面地認為,學校德育工作是校領導、輔導員、班主任份內的事,與教師沒有多大關系。其實,學科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課堂是實施德育的主渠道。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考慮到的不是這節(jié)課要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怎樣去育人。教師要把育人寓于每一堂課之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墒牵S多教師為了自己的教學業(yè)績,把絕大部分精力用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無暇顧及學生的品德教育,致使少數學生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誤入歧途,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需要丟棄應試教育的枷鎖,讓教育閃耀出人性的光輝和道德的光芒,以此來照耀孩子們成長的道路。
校園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模。一名好教師會深深熱愛每一個學生,時刻不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孩子,自己也有或將會擁有孩子。學校要通過填寫學生成長檔案、組織親子活動等激發(fā)教師對每一個孩子的珍視之情,用愛心培育愛心,師生一起結伴成長。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更應該做到“師者如水”:清純而不含雜質,平等而不帶偏私,開闊而不受局限,變通而不斷發(fā)展。如果教師沒有高尚的師德,學校的德育終會成為“海市蜃樓”。
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要學會等待。德育更是一項復雜和艱巨的工程,如果一所學校的德育工作成為領導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那么將是教育的悲哀。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德”字當頭,努力營造一種民主、開放、尊重、關愛的校園環(huán)境,讓德育的陽光灑遍學校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全校師生。學校有老師過生日,給他送去一塊蛋糕,寄托大家的深深祝福;有學生身體不適,送去學校真切的問候。讓師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是一個學校的精神體現。學生在這樣的學校里學習,長大以后不成為紳士都難。
我們期盼更多的學校能夠遠離塵囂和浮躁,靜下心來辦真教育,就能讓“以德立校”四個字永遠鐫刻在學校發(fā)展的史冊上,真正培養(yǎng)出一批批有德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