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
新西蘭恒天然乳清蛋白粉被肉毒桿菌污染事件曝光后,有國內專家提醒消費者“莫迷信洋奶粉”,國內奶類制品業(yè)界則認為外國品牌的丑聞正是他們“重奪失地”的機會,某些媒體也發(fā)表評論:“奶粉以后不能以國產、進口來劃分質量了!”
但從網絡反應來看,中國家長對國產奶粉依舊缺乏信任;媒體對洋奶粉的批評反而招致網民普遍反彈;有論者認為“恒天然丑聞”最大受益者并非國產奶粉,而是其他品牌的“洋奶粉”。
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是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崩潰的開始。三鹿公司生產銷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導致嬰兒食用奶粉出現(xiàn)腎結石癥狀。而在接到投訴后,無論是監(jiān)測機構還是三鹿自檢,卻都給出了“奶粉合格”的檢測報告,甚至在明確獲悉奶粉被污染的情報后,企業(yè)仍然如常銷售。當媒體將丑聞曝光后,三鹿公司先是矢口否認,后不得已改變說法,承認奶粉受污染—政府反應遲緩,企業(yè)竭力遮蓋,信息不透明,危害結果不確定,使得公眾普遍產生憤怒及恐慌情緒。為不讓孩子從奶粉里喝到三聚氰胺,相當多消費者干脆拒絕全部國產奶粉,而將希望寄托到了洋奶粉上。
此后幾年,國產品牌奶粉接連爆出問題,這些突然爆發(fā)的壞消息,猶如原子彈沖擊波,瞬間放大了風險的實際水平,使得公眾的恐懼感迅速上升,并陷入一種“悔恨加憤怒”的心態(tài)中,“以后再也不會相信你們啦”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共同心聲。
可以說,在奶粉品牌的選擇上,政府和產業(yè)界成功地使消費者形成了“國產奶粉不可信”的“先定傾向”。即使在政府看來,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恐慌與其成因不相稱,反應的程度也不相稱,但消費者害怕的卻是面臨哪怕最不可能面臨的危險,導致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次悲劇的主角。
在公眾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背后,是他們對國產品牌普遍的不信任,也是對國內企業(yè)慣有的“對待有問題產品先試圖掩蓋,問題暴露后才不得不承認”的行事方式的疑慮和憤慨。因此,政府想消除公眾對國產奶粉的疑慮并非輕而易舉之事。首先,這跟國內企業(yè)的信息披露仍然不夠透明,以及其承諾的真實性仍然難以判斷有關。其次,在人們的感覺中,政府的第一要務是“保護國內品牌”,而只把消費者當作一個客體對待,要求消費者容忍、接受企業(yè)制造出來的風險,以免使它們倒掉。
不只是奶粉問題,在舉凡食品安全、空氣和水源污染、PX項目建設等容易引起公眾恐慌的問題上,政府雖然向公眾提供了自認為是客觀、全面、專業(yè)的信息,以說明其“潛在危險很小、危害概率不高”這一事實—政府認為根據(jù)這些事實,公眾沒必要過分擔憂,但公眾總是遠比事實所證明的更為擔憂。在這背后,有公眾對政府的解釋、承諾習慣于從反面理解的心理在起作用,也有公眾對政府為發(fā)展經濟而不惜犧牲環(huán)境的疑慮,即使這疑慮是不合理的,即使某些“最壞結果”只來自公眾的假設,但不幸的是,當恐慌情緒支配了民眾對事件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時,他們就會對哪怕是小概率的災難信息表示強烈擔憂,進而引起更大恐慌。
恐慌是一種真實的社會成本,并可能導致其他社會成本。政府應當仔細傾聽民意,根據(jù)共同利益的系統(tǒng)來權衡輕重緩急的順序,并采取細致有效的步驟來消除社會恐慌,而不是僅僅著眼于經濟發(fā)展而加重和擴散這種恐慌,最終還是連累了經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