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娟
[摘要]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在20世紀末的進一步發(fā)展,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發(fā)展性是建構主義教學觀的主旨。教學過程的重心不是教師,而是學生,這是學生的學習。學生是建構知識的主體,而教師在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中擔任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發(fā)展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建構主義 中學語文 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07-01
語文課堂,應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突出其中的導演稿設計,課堂的基本精神就是上活課、活上課,教師頭腦中要有“與學生對話”、“與教師自己對話”、“與文本對話”、“與教參對話”、“與新理念對話”、“與同事對話”、“與網絡對話”的意識。依據建構主義的主要教學理念,目前嘗試開發(fā)的教學模式主要有開放性教學模式、預設性教學模式、結構性教學模式和反思性教學模式。本文主要探討基于建構主義的兩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
1.建構主義上課教學模式
1.1開放性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理論倡導主動與開放,教師在上課時盡量拓寬自己的視野,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屋建瓴的位置來總攬全局,這樣才能上好語文課,教出具有思維活躍的學生。例如在教授《最后一課》中,語文教師要開放思想,從可以安排學生自己讀課文,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答案,教師盡量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讓學生真正對于學習的這個課文有所領悟,還給學生開放的成長空間。
1.2預設性教學模式
對于預設性教學模式,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合理應用。例如在教授《冰心詩四首》的時候,教師在上課前就要告訴學生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并且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進而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fā)學生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將這種預期的期望應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在課堂上,學生便能夠集中注意力跟隨老師的講授,教師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共同有目標,相信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競爭性和積極性都是有幫助的。
1.3結構性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把初中語文所要教授的某一知識點放在整個知識結構體系,這樣就能很好地把握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便于學生很好地進行知識建構。例如教師在講授《論語十則》的時候可以使用這種教學模式,教師既可以把以前講過的古今異義字、通假字進行對照性的給予學生介紹,進而針對一個知識點構成框架,并且條理組合并且歸類,給學生以清晰化地結構總結。這樣教師就能將力氣花在關鍵處,就會使教學的重點更加突出,難點更易突破??蚣苄越虒W,就是對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探究、學生又能通過自學獲得的知識,教師盡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而教師只要粗略地講解,學生就能夠在整理思維上對所學語文知識有所概括,把握大方向,留下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習《古代詩歌》的時候就可以放手給學生時間借助參考書和工具書,學生自學討論,這種方法不僅能讓教師解放自己,而且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4反思性教學模式
反思性授課就是要將備好的課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授課情況,進行二次增、刪、調整、修改,直至優(yōu)化。同時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當善于尋找教學預設與教學效果的差異所在;尋找自己的教學與他人評價的結合點;尋找新設計的可行性與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融合點。
2.建構主義情感教學模式
通過上述建構主義教學觀念下的上課教學策略,相信每一個中學語文教師對于語文教學模式有了大致地了解,但是我們還應當在此基礎上發(fā)揮一些情感上的教學模式。
2.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有目的、有計劃,而且類似真實、具有活動性。從教學行為上講,可以合理調動有關圖像、文字、語言等各種行為,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提問與討論活動中來,相信通過這種模式一定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了興趣,那么學生就會對學習語文有一種充足的自信心和原動力,這對語文教學有百利無一害。例如教師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課的時候可以找一位同學作為皇帝,找一個同學當裁縫,其他同學作為大臣,真正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這個寓言所表達的諷刺性色彩和寓意。
2.2情感教學
要讓課堂教學的過程成為師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鳴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自己的地位是被教師承認的,因此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有所增強,隨之積極性提高。例如在學習朱自清《春》的時候,教師感情充沛地交給學生朗讀,體會散文的美,教師對于學生的朗讀學習的鼓勵和表揚的態(tài)度完全能夠使得教師的情感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每位教師必須提高個人素質,保證做到在課堂上充滿情感地教,讓學生充滿情感的學。
2.3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
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欲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師生特點和教學大綱要求,要有科學性,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和人文精神。技術手段的運用要把握教學的情境性和交互性。
2.4開展語文實驗教學
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經常開展語文實驗教學,使語文教學由邏輯思維為主向直覺思維并重轉化;學生學習由接受學習為主動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交融轉化;目標結構由單一認知向認知與情感相結合轉化。
總之,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與語文新課程、語文新課標在理念上是相默契的,在實踐中自覺運用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將大有幫助,語文教學的改革也就能落在實處,新一代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樹立起建構主義的語文教學觀,這既是適應時代的需要,也是緊跟教育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