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明濤
[摘要]作文評語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師生雙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熱情的回應。從學生的作文心理看,學生每次作文寫作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師對作文情況的評價,從教師的評語中找到自我和學習的成就感。本文結(jié)合作者教學體會,淺析如何寫好作文的評語。
[關鍵詞]語文教學 作文教學 作文批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61-01
作文評語在作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語中每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寫作文的心理,關切著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寫好作文評語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當掌握的一門藝術。那么如何寫好作文評語呢?
1.教師寫評語時要注意跟學生進行思想交流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階段,他們自以為自己是大人了,可以自己獨立思考了,但是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膚淺或片面,這在作文中很大程度的體現(xiàn)出來。記得又一次半命題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一一”,有位同學寫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虛偽”,文章的內(nèi)容是寫前不久學校為了迎接上級部門來我校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事,文中把迎接教學檢查,老師精心備課,學校全面打掃衛(wèi)生等寫成是虛偽可鄙的行為,還表現(xiàn)出極大的厭惡,措辭相當激烈。他在自批中寫道:“本文抒發(fā)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慣學校的虛偽行為……”看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分歧。我看了這位學生的作文后,并沒有去責罵他,而是在批語中寫道:“你能夠抓住身邊的事,善于觀察,巧妙入文,抒發(fā)了真情實感,很好。但我還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將學校平時的工作和那次迎接檢查時的工作作個比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徹底的虛假?難道老師平時就沒有精心備課?難道學校平時就不打掃衛(wèi)生?總之我們應該學會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現(xiàn)象,而不能簡單的把一事物定位好或壞……”那次作文之后,我曾做過追蹤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那個學生的思想認識已經(jīng)漸趨成熟,待人接物也較緩和了。一次貼心的評語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誤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2.教師的評語要體現(xiàn)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新課程理念提出,作文評價不光是單單地評改作文,更主要的是評學生,關注學生。因此,教師在評改作文時,要堅持“以生為本”,從學生心理出發(fā),啟發(fā)鼓勵學生。要講究評語的藝術性,注重評語修辭的運用,用“潤物細無聲”的人性化評語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2.1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
學生的寫作水平總是在慢慢提高中,老師要多加關注,及時激勵,并幫助學生找差補缺,用心用情去輔導,讓師愛在現(xiàn)實的習作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2.2肯定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
作文是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是世界觀、生活經(jīng)歷和語文能力等全面的自我展現(xiàn)。教師要善于沙里揀金,用放大鏡去捕捉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長處,這有助于點燃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火花。
2.3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教師要因人而評,因材施教,人是寫作的主體,處于寫作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給文章下評語時,要充分考慮到寫作主體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寫作主體的差異性。新的課程評價理念也要求立足學生的發(fā)展,提倡在教育教學評價中融入人文關懷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包括他們的思想、性格和意識,而我們教學評價就是要在接納個體間存在的差異的前提下,關心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文關懷,生命關懷,也是“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運用。
3.教師寫批語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不搞模式化
做為寫作主體的學生,其素質(zhì)有差異,認識事物、理解問題的能力有差異,得力點也就不盡相同。有的時候,學生的作文中會讓老師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或者是因為他的閱讀面廣,或者是因為他對某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真的得出了自己的見解,這時候,作為老師,要恰到好處地贊美學生的寫作水平。第一,能在批改工作中真正與學生互動;第二,能切實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從而對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老師在作文批語中寫上:“你的知識面很廣,作文水平很好~好好努力,老師很欣賞你的寫作水平,也許不久的將來,你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作家?!鳖愃七@樣的話,則既中肯,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鼓勵學生的寫作熱情。而學生看到老師對自己肯定的批語,也一定會激動不已。
4.教師評語要富有啟發(fā)性
啟發(fā)要有力度“主題鮮明、結(jié)構清晰、語言流暢”或是“中心不明確、層次混亂、語言枯燥”,這種傳統(tǒng)的評語側(cè)重理性說教,空洞浮泛,可謂“放之四海皆可”,教師寫起來得心應手,但學生看后無從下手,因為評語缺乏指導性與啟發(fā)性。學生面對這千篇一律的評語,如何能激起寫作的欲望?我認為應該加大評語指導啟發(fā)的力度,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
據(jù)說英國詩人拜倫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盲人胸前掛的牌子上赫然寫著:“自幼失明,沿街乞討”??伤掷锏钠仆?yún)s空空如也。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靈機一動,在他的牌子上加了這樣兩句:“春天來了,我什么也看不見!”。立即引起人們的同情心,過往行人紛紛解囊相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修改有時具有神奇的魔力。而作為修改作文的語文教師也應具備像拜倫這樣高超的運用和駕馭語言文字的技巧和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語文教師的作文評語是衡量其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素質(zhì)全面的老師寫出的評語往往具有“點石成金”的功效,學生會受益不少。反之,如果某方面存在缺陷的老師,評語就會遜色得多,學生受益就少。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才如此肯定作文評語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語文教師在寫作評語時,要認真對待,謹慎為之,努力寫好評語。
總之,教師應當把作文評語的落腳點放在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層面上,不斷完善作文評語體系,切實做到對學生習作有促進作用。以上幾種方式,無論采取哪一種都要做到快批快評。作文是學生思想情感、智慧和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智能活動。作文后,學生迫切渴望知道自己的勞動價值,教師應“趁熱打鐵”,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