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萍
[摘要]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內在潛質的開發(fā)與拓寬,它應該讓孩子想野草一樣自由生長。這種生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它就是寬容。馬丁·塞里格曼和他的團隊于2001年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研究的24種主要積極人格人特質,其中一種就是“寬恕,仁慈”。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人格優(yōu)勢,如果我們善于在日常工作生活運用這些優(yōu)勢,將最大限度地增進我們積極快樂的情緒體驗。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正是通過運用“寬容”這一積極的心理品質和學生們一同成長的。
[關鍵詞]寬容 教育 教師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248-01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時寬容引起得到的震撼,比懲罰更強烈?!敝逃姨招兄壬斡艑W校校長時,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一個男同學拾起一塊磚頭想砸另一個同學,他及時制止了,要這個學生到他辦公室去。這個男同學到了陶先生的辦公室,陶先生掏出第一顆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尊重我,聽從了我的話?!比缓筇统龅诙w糖給這個學生:“第二顆糖獎給你,因為你很守時,準時到了我的辦公室。”當這個同學深感意外之時,陶先生掏出第三顆糖,說:“據(jù)我了解,是一個男同學欺負一個女同學,你才想拿磚頭砸人的,這應該獎勵你的正義感?!边@時,這個同學聲淚俱下:“校長,我知道錯了……”陶先生打斷了學生的話,掏出第四顆糖:“你敢于承認錯誤,這是我獎勵給你的第四顆糖,我的糖果完了,我們的談話也就結束了?!彼念w糖果的故事,之所以一直為教育界津津樂道,陶行知先生溫和而又慈愛的話語似乎總是在我們這些后輩續(xù)學者的耳邊響起,是因為陶先生的“四顆糖果”教育的巨大魅力,這種魅力實際是陶行知先生寬容的魅力,這種寬容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愛的實質,是教師人格魅力在學生面前的充分展示。
教師要學會寬容,而寬容的對象便是學生。我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花季雨季,青春帶給他們朝氣和力量,也帶給了他們盲目和叛逆,初出茅廬,棱角未鈍,追求個性,強調自我,在我們的教育不再呼喚生產(chǎn)應試教育下的“機器學生”時,我覺得教師應該以寬容的氣度給學生一塊芳草地,以一顆寬容之心來看待學生的成功與失敗,看待他們的反叛和差異,讓每一個孩子都在寬容中得到自由的呼吸,塑造個性,發(fā)掘潛力。哪怕某個學生損傷了教師的尊嚴,教師也沒理由去以牙還牙,針尖對麥芒。學生中出現(xiàn)的早戀現(xiàn)象可能是老師最頭痛的問題,而當我們以一個寬容的心態(tài)重新審視和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時,可能就是另一種天地,我的班級里也有早戀的現(xiàn)象,我沒有挑明、沒有批評,我與他們一起分析這份青蘋果式的戀愛,抓住學習這個主要矛盾才是對自己的感情最負責任的舉動,才會有他們想要的美好的未來。
在日常工作中,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以較高層次的而且基本上是唯一的標準看待和要求學生,把學生行為簡單地分為好的和不好的,而且進一步把學生分為好學生和不好的學生。在好與不好之間少有回旋的余地,忽視了學生實際發(fā)展狀況,頑固地要使本來應該多層次的、因人而異的現(xiàn)狀變成整齊劃一的軍事操練。我們的工作吃力不討好就不足為奇了。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南風效應告訴我們: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教育學生同樣如此,一味的批評最終會讓學生越來越聽不進教師的話。我班有一名男同學比較好動,換句話說,就是好惹麻煩,但他頭腦較為聰明,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我寬容了他的缺點,決定選他當我們班的班干部,協(xié)助老師的工作,當時有的老師不理解,認為我這樣做不妥,可是我仍堅持我的做事原則,結果那名學生不僅克服了好動的壞習慣,把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師是一種愛的職業(yè),教育是一種愛的藝術,一個好的教師一定十分注重營造一個有感情的教學環(huán)境。放了春風收夏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寬容必然喚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信賴、仰慕和敬佩。這種精神上的影響和心理上的協(xié)調,勝過命令與說教。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它對于造就健康的人格,培植正直的品質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我們是本著教書育人的目的而來,育人便要允許學生犯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嚴厲的訓斥,找家長是否能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此時此刻學生的內心是什么樣?以后又會如何呢?
寬容,不是姑息,不是遷就,而是一種積極、靈活、適應的態(tài)度。對達到了最低要求的行為表現(xiàn)可以持寬容態(tài)度,而對沒有達到底線的行為表現(xiàn),則不能有絲毫的寬容。換句話說,寬容絕不是無原則地濫做好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味退讓,無原則的寬容必然會導致紀律的松散、道德的淪喪。
教師的寬容會帶來學生的寬容,當學生能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老師時,我覺得此時的感情已超越了尊敬,而到了相互理解、心靈相通的境界,這樣的班級才能泛著人性的光芒,感觸生活、教書與學習的快樂。教師要教會學生寬容。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人無完人”的事實,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其次,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再次,重視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不是是問題激化,鼓勵學生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在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積極的體驗。最后,鼓勵學生多與人交往,與人為善,在交往中學會溝通,用溝通解決矛盾。
肖川先生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中他談到,今日的教師需要做到“六個學會”: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成為德才兼?zhèn)?、品格高尚的人,不正是要教育他們: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嗎?!教師寬容學生,為學生撐起一片自由的成長空間,也提升自我工作的幸福感;學生學會寬容,讓青春在快樂中綻放,讓生命精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