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輝,張 達,狄永軍,杜澤忠,張明超
(1.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2.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3.國土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北京 100120)
閩中山后鉛鋅礦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個較重要的鉛鋅礦床,但是由于對該礦床的成因及控礦因素研究不夠,影響了礦區(qū)勘探工作的進展。本次對該區(qū)區(qū)域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征、、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共生組合關系、圍巖蝕變以及成礦階段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對礦床成因進行探討和分析,指導礦區(qū)外圍隱伏礦體的預測。
礦區(qū)位于閩西北隆起帶南沿,寧化—南平北東東向斷裂帶北端。礦區(qū)位置屬政和—南平多金屬成礦帶西南部,順昌山后—大塝鉛鋅Ⅲ級成礦預測區(qū)內[1](圖1)。
圖1 順昌山后-大塝鉛鋅Ⅲ級成礦預測區(qū)
區(qū)域內出露地層自下而上為:大金山組(Pt1d)含矽線石黑云斜長變粒巖、黑云變粒巖、黑云石英片巖夾斜長角閃片巖、大理巖;大嶺組(Pt3dl)黑云鈉長片巖、鈉長變粒巖夾云母石英片巖;東巖組(Pt3d)鈉長陽起片巖、斜長角閃片巖夾黑云斜長變粒巖、二云石英片巖;龍北溪組(P3l)石英云母片巖、二云石英片巖夾變粒巖、石英巖、大理巖;西溪組(Z1x)變質長石石英砂巖、絹云千枚巖;焦坑組(T3j)下部為復成分礫巖、中粗粒砂巖,上部為粉砂巖、泥巖含煤層;梨山組(J1l)中粗粒石英砂巖、石英砂礫巖、礫巖夾細砂巖、粉砂巖、泥巖;圓盤組(J3y)凝灰質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炭質泥巖;沙縣組(K1s)紫紅色粉砂巖、泥巖夾砂礫巖、砂巖;崇安組(K2c)紫紅色砂礫巖、礫巖夾細砂巖、粉砂巖。中-晚元古代大嶺組(Pt3dl)、東巖組(Pt3d)、龍北溪(巖)組(Pt3l),為區(qū)內結晶基底,呈斷塊出露。原巖以中酸、中基性(細碧-角斑質)火山巖類、沙泥質巖為主夾凝灰質碎屑巖、碳酸鹽巖、鈣鎂硅質巖,是省內銅鉛鋅等礦產賦存的重要層位。區(qū)域內多期次、方向各異、性質不同的斷裂構造發(fā)育,以北東、北北東向為主,北西向次之,東西向少量。
侵入巖不發(fā)育,主要分布于東部八外洋和西部洋地一帶,有早元古代輝石橄欖巖,二疊紀吉安單元(PJ)黑云母角閃石巖,晚侏羅世古竹超單元(J3GZ)鉀長花崗巖,早白堊世瑪坑超單元(K1MK)鉀長花崗巖和晚白堊世石牌單元(K2S)花崗斑巖。
區(qū)域內構造發(fā)育,中-晚元古界地層出露范圍廣,為本區(qū)不同成因類型的各種礦床提供了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區(qū)域上已知礦產八外洋[2](林仟同,2004),建陽水吉Ⅵ號礦帶鉛鋅銀礦床[3](蔡仕明,1990),丁家山鉛鋅礦[4](陳小華,2000),水吉風山林層控銀鉛鋅礦[5](黃樹峰等),金竹坑鉛鋅礦[6](劉乃忠等,2004),大金山鉛鋅礦[7](劉詩光等,2003)。
礦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上元古界的一套中淺變質巖系。自下而上為龍北溪組(Pt3l),主要巖性為石英云母片巖、二云石英片巖夾變粒巖、石英巖、大理巖。東巖組(P3d)根據巖性組合,東巖組(P3d)自下而上可分為三個巖性段:第一段(Pt3d1):巖性為黑云斜長變粒巖、鈉長變粒巖夾兩層綠片巖。綠片巖呈北東東向展布,與地層產狀一致,長850~1350m,寬40~210m,巖性為(綠簾)斜長角閃片巖、(綠簾)斜長陽起片巖夾透閃透輝石巖,含有5個鉛鋅礦化體;第二段(Pt3d2):巖性為二云石英片巖、黑云(石英)片巖夾鈉長變粒巖和綠片巖。其中綠片巖含礦帶主要分布于F1與F2兩條北東東向,高角度斷層的斷塊間,呈北東東向斷塊展布,長約1600m,寬50~220m。巖性組合以斜長(鈉長)陽起片巖為主,其次為斜長角閃片巖、綠簾陽起片巖等組成,夾(透閃)透輝石巖、大理巖,含有15個鉛鋅礦(化)體;第三段(Pt3d3):巖性為鈉長、斜長變粒巖夾黑云石英片巖和二云石英片巖。大嶺組(Pt3dl)分布于測區(qū)南部。巖石組合以黑云斜長(鈉長)片巖、黑云石英片巖、二云石英片巖為主,夾黑云斜長變粒巖、鈉長變粒巖。地層總體呈北東東向帶狀展布(圖2),變質程度為綠片巖相-低角閃巖相,具帶狀分布特點,原巖為淺海相沉積-火山建造。其中東巖組第二、三段綠片巖中的斜長角閃片巖、長陽起片巖與透輝(透閃)巖組合為主要含礦層位。
圖2 順昌山后礦區(qū)地質圖(據福建地質調查院修改)
經多期構造作用,礦區(qū)褶皺比較發(fā)育,軸向北東-北東東。斷裂構造主要見有兩條北東東向壓扭性斷裂(F1、F2),呈近平行展布,控制了東巖組第二段含礦綠片巖帶的展布(圖2)。
F1斷裂:位于Ⅰ號礦帶北側,呈北東東向展布,長約650m,寬0.5~1m,呈上寬下窄的特征,產狀165~185°∠50~85°。該斷裂是區(qū)內的主要控礦斷裂。斷裂帶內巖石破碎,由斷層角礫巖、方解石脈和斷層泥組成。硅化、碳酸鹽巖化蝕變強烈,風化后可見強烈的褐鐵礦化(可能為硫化物氧化所致),斷層角礫巖的角礫多呈次棱角狀,大小不一,一般在0.5~6cm之間,角礫成分為鈉長角閃(陽起)片巖,膠結物為泥質和少量硅質。由斷層牽引褶曲和階步可判斷斷裂具正斷層性質(圖3~4);斷層泥的出現(xiàn)及沿走向和傾向呈舒緩波狀表明該斷裂又具有逆斷層性質。而現(xiàn)在斷層表現(xiàn)出較多的正斷層性質。因而該斷裂具多期活動的特點,可能早期為壓扭性,晚期為張性。F2斷裂:位于Ⅰ號礦帶南側,呈近東西向展布,與F1斷裂控制了東巖組第二段含礦綠片巖系的展布。斷裂帶長約650m,寬0.45~1m,呈上寬下窄的特征,產狀165°~180°∠55~75°。斷裂帶特征與F1基本相同。斷裂帶充填有石英脈,有的石英脈已變成角礫,僅在斷層面上見有薄層斷層泥。根據石英脈發(fā)生拖曳及斷層泥(圖5),F(xiàn)2斷裂早期也可能為逆斷層,晚期為正斷層,但僅在PD001見到,有待于進一步證實。
圖3 山后礦區(qū)PD101F1斷裂破碎帶
圖4 山后礦區(qū)PD301F1斷層面上的階步
區(qū)內未見侵入巖體出露,僅見一些中酸性巖脈。
圖5 山后礦區(qū)PD001F2斷裂破碎帶
通過對光片、薄片的觀察研究,礦石礦物主要為方鉛礦、閃鋅礦、磁黃鐵礦和黃鐵礦,偶見黃銅礦。閃鋅礦在顯微鏡下呈棕褐色,多為粗粒,以他形粒狀為主,顆粒周圍普遍有磁黃鐵礦(圖6)??梢姷V物中包裹有粒狀黃鐵礦或與半自形粒狀的磁黃鐵礦。黃鐵礦:半自形-它形粒狀,顆粒也較大??梢婞S鐵礦穿插交代磁黃鐵礦(圖7)。磁黃鐵礦:以他形粒狀為主,少量半自形粒狀,見有細脈狀。見被閃鋅礦、方鉛礦、自形-半自形黃鐵礦交代(圖8),方鉛礦有時呈脈狀貫入交代(圖9)。方鉛礦:他形粒狀,少數(shù)半自形粒狀結構。鏡下可見半自形方鉛礦穿插磁黃鐵礦(圖9),表明其結晶晚。黃銅礦:呈微粒狀出現(xiàn),很少。
圖6 磁黃鐵礦穿插閃鋅礦
圖7 黃鐵礦穿插磁黃鐵礦
圖8 黃鐵礦穿插交代磁黃鐵礦
圖9 方鉛礦穿插磁黃鐵礦
脈石礦物主要有綠泥石、碳酸鹽礦物(方解石)、透輝石、石英、綠簾石,次為陽起石、透閃石和長石等。綠泥石:綠色,花瓣狀、放射狀或呈綠泥石脈。碳酸鹽:無色,不規(guī)則狀,解理發(fā)育,正中突起;正交偏光下,高級白干涉色。呈脈狀。透輝石:灰白色,單偏光鏡下無色,短柱狀,半自形-他形。多包裹于石英和碳酸鹽中。陽起石:淺綠色,呈纖維狀,常被碳酸鹽礦物交代,為鐵陽起石。綠簾石:淺綠色,單偏光鏡下呈淺黃綠色或無色,不見解理,常包裹于石英和碳酸鹽中。
礦石結構主要為半自形-它形結構,碎裂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為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斑雜狀構造、角礫狀構造(圖10)、團塊狀構造(圖11)、脈狀構造(圖12)、交代構造(圖13)。
該區(qū)礦石可分為氧化礦石和硫化礦石兩種類型。①氧化礦石:是原生的硫化物礦體在地表遭受不同程度氧化,形成氧化帶,從施工的硐探資料說明,礦體氧化帶斜深10~32m,地表礦石多已氧化為褐鐵礦,形成鐵帽。向下氧化作用逐漸減弱,礦石自然類型由氧化礦過渡到硫化礦。②硫化礦石:主要為綠泥透閃石型鉛鋅礦石,鉛鋅礦以小團塊狀為主,局部為浸染狀、細脈狀。
圖10 礦化脈里的圍巖角礫
圖12 脈狀構造
圖13 鉛鋅礦脈交代大理巖
根據目前的研究程度,可大致推測脈石礦物和礦石礦物的生成順序:脈石礦物的生成順序:角閃石→透輝石(陽起石、透閃石)→綠簾石→綠泥石→石英→碳酸鹽(方解石)。石英脈包裹了透輝石(圖14);綠泥石呈花瓣狀包裹在石英和碳酸鹽脈中(圖15),或綠泥石細脈被石英細脈切割(圖16),表明綠泥石的前體比石英和碳酸鹽形成早,原來可能為角閃石,在熱液作用下蝕變?yōu)榫G泥石。石英細脈被碳酸鹽細脈切割。碳酸鹽包裹透輝石或透閃石、綠簾石,交代透輝石,呈透輝石假象(圖17)。礦石礦物的生成順序:閃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方鉛礦(新老順序見圖6~9)。
圖14 石英包裹了透輝石
圖15 綠泥石呈花瓣狀包裹于石英細脈中
圖16 綠泥石細脈被石英細脈切割
圖17 碳酸鹽包裹交代透輝石,呈透輝石假象
礦體的圍巖為斜長角閃(片)巖,具片理或不發(fā)育片理。斜長角閃(片)巖,黑綠色,變晶結構,主要由角閃石、斜長石、鈉長石和綠泥石組成。角閃石,含量75%~80%,綠色,粒度細小,為鎂角閃石;斜長石(An=26~34),它形粒狀;鈉長石(Ab=98.8),它形粒狀,兩者含量約15%。長石具絹云母化。裂隙中充填有碳酸鹽細脈。
礦體圍巖蝕變主要見有:碳酸鹽化、(磁)黃鐵礦化、硅化、透輝石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透閃石化、陽起石化、鉀長石化及絹云母化。其中(磁)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硅化、透輝石化與鉛鋅礦化關系密切,為近礦圍巖蝕變。地表則形成以膠狀、蜂窩狀、條帶狀褐鐵礦化為特征的礦化蝕變帶。
山后礦床的蝕變礦物輝石也分為鈣鐵輝石和透輝石,鈣鐵輝石與透輝石相比,F(xiàn)e、Mn高而Ca、Mg和SiO2低;蝕變礦物綠簾石相對閩中地區(qū)其它鉛鋅礦床中的綠簾石FeO略低,而Al2O3略高;由斜長角閃片巖暗色礦物經熱蝕變而來的綠泥石MnO含量是二云石英片巖中綠泥石的2倍還多,MgO含量也比二云石英片巖中綠泥石的高。
礦化帶及鉛鋅礦礦體均分布于綠片巖系中,具有一定的層控性質,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綠片巖系由斜長角閃片巖和大理巖組成,其原巖為海相基性火山巖和碳酸鹽巖,野外現(xiàn)象表明,礦化體產于大理巖與綠片巖之間的不規(guī)則接觸面上,礦石主要呈現(xiàn)團塊狀構造,可能闡示硫化物是由海相火山噴流-沉積形成的。在綠片巖與大理巖的接觸部位為薄弱帶,含礦物質的酸性流體易在此與圍巖發(fā)生交代反應,導致含礦介質的性質發(fā)生改變,礦物質得以沉淀,形成鈣鐵輝石、透輝石、透閃石、陽起石、綠泥石和綠簾石等蝕變礦物,還可以形成一些碳酸鹽化。鏡下觀察顯示綠泥石被包裹在石英細脈和碳酸鹽中,其為角閃石的蝕變產物。
在3線PD301穿脈口看到礦體受F1斷裂控制(圖18~21),礦體在此處寬2~3m,走向70°,總體向南陡傾,局部變緩。而在PD101穿脈F1斷裂破碎帶風化后呈強烈的褐鐵礦化,可能表明在PD101穿脈F1斷裂破碎帶也具有礦化跡象。所有地表發(fā)現(xiàn)的礦(化)體和碳酸鹽化蝕變帶均位于F1斷裂上盤,在其以北則無碳酸鹽化蝕變發(fā)育。礦體一般傾向于北西,若傾向南,則傾角一般在60°以上。大部分采礦老硐延伸方向均指向F1斷裂。以PD101穿脈90號樣附近的礦脈為例,受裂隙控制的礦體產狀354°∠40°,斜交片理(此處斜長角閃片巖產狀為351°∠73°),可見礦體下盤與圍巖呈漸變接觸,由鉛鋅礦脈向下盤先變化為碳酸鹽化和磁黃鐵礦化帶,再變化為圍巖。這些礦化裂隙均位于F1斷裂帶上盤,可分為三組,第一組走向變化于NE45°~110°,傾向北西或陡傾向南,該組為主要控礦裂隙,如:控制PD101穿脈中90號樣附近的礦脈的裂隙(圖22);第二組走向變化于345°~20°,傾向西或南西西,為控礦的次要裂隙;第三組走向變化于310°~318°,傾向南西。
上述礦體受裂隙控制的特點,表明F1斷裂可能是主要的導礦和容礦斷裂,所有的礦(化)體應趨向于與其連接(圖23~26)。
圖18 F1斷裂控制的礦體(已采空)
圖19 F1斷裂上盤未采掉的稠密浸染狀礦石
圖20 F1斷裂控制的礦體
圖21 與F1斷裂相連的礦化支脈,產狀308°∠41°,與片理產狀一致,沿走向和斜向上均延伸不遠
圖22 裂隙控制的礦脈
圖23 山后鉛鋅礦礦床1號勘探線剖面圖(引自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1)氧化帶鐵帽:發(fā)育于地表的硫化物礦體,由于氧化作用形成了由褐鐵礦-赤鐵礦-白鉛礦-軟錳礦等組成的鐵帽,為尋找深部原生硫化礦體的標志。
2)古采硐或冶煉爐渣:在Ⅰ號礦帶附近,見有大量古人開采礦石的老硐、殘坑和遺留下的大量爐渣,此對進一步找礦具有指示意義。
3)圍巖蝕變標志:區(qū)內近礦圍巖蝕變主要為綠泥石化、透閃石化、透輝石化、褐鐵礦化、(磁)黃鐵礦化、碳酸鹽化,是尋找鉛鋅礦體的標志。
4)地層、斷裂標志:區(qū)內鉛鋅礦(化)體多產在東巖組綠片巖層中,而Ⅰ號礦帶綠片巖主要分布于F1和F2北東東向斷裂間,因而綠片巖帶及F1、F2北東東向斷裂所形成的斷塊是重要的找礦地段。
圖24 山后鉛鋅礦礦床3號勘探線剖面圖(引自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圖25 山后鉛鋅礦床1號勘探線剖面圖(據斷裂控制的特征圈定的礦體)
圖26 山后鉛鋅礦床3號勘探線剖面圖(據斷裂控制的特征圈定的礦體)
5)土壤Pb、Zn元素高濃度區(qū)為找礦的間接標志。
區(qū)內鉛鋅礦(化)體多產在東巖組第二、三段地層中的綠片巖內,明顯受綠片巖中的斜長角閃片巖、鈉長陽起片巖、透閃透輝石層位控制。東巖組地層中的鈣鎂硅質巖其親硫元素豐度較高,為富含Pb、Zn、Ag、Fe元素的海相火山噴流-沉積建造,為鉛鋅多金屬礦床形成的礦源層。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經受了區(qū)域變質作用[8](吳淦國等,2004),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金屬離子在活化、運移過程中不斷接納新的礦質,并在相應的物化條件下和構造空間中形成新的礦物相和礦物組合,導致部分礦質聚集、疊加、重結晶、富集或造就新的礦層。區(qū)域變質和熱液作用,可使原礦變厚、變富,也可使原礦缺失、貧化或異地遷移成礦。初步認為本礦床屬海底火山噴流-沉積-改造型。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噴流-沉積形成的初始礦源層或礦胚層,經后期熱液疊加改造,或再活化,重新定位而形成。
主要證據:礦體主要賦存于綠片巖系中,具有條帶狀構造和團塊狀構造,這與閩中八外洋,梅仙(吳志強,2003;張立公等,1995)等相似[9-10],所以初步認為存在早期海相火山噴流-沉積形成初始礦源層。
1)初步認為本礦床屬海底火山噴流-沉積-改造型。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噴流-沉積形成的初始礦源層或礦胚層,經后期熱液疊加改造,或再活化,重新定位而形成。
2)區(qū)內近礦圍巖蝕變主要為綠泥石化、透閃石化、透輝石化、褐鐵礦化、(磁)黃鐵礦化、碳酸鹽化,是尋找鉛鋅礦體的標志。
致謝:在工作中得到師兄張祥信博士、汪群峰碩士、黃火劍碩士和付強同學的幫助,謹表感謝。
[1]張達,吳淦國,彭潤民,等.閩中地區(qū)馬面山群東巖組變質巖形成的古構造環(huán)境研究[J].地學前緣,2005,12(1):310-320.
[2]林仟同.福建建甌八外洋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J].福建地質,2004,23(4):178-185.
[3]蔡仕明.福建建陽水吉Ⅵ號礦帶鉛鋅銀礦床地質特征[J].福建地質,1990,9(4):256-265.
[4]陳小華.福建省丁家山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J].福建地質,2000,19(2):57-65.
[5]黃樹峰,蔡仕明,黃新源.建陽水吉風山林層控銀鉛鋅礦成礦機制及演化模式[J].福建地質,1990,9(1):1-13.
[6]劉乃忠,劉詩光.福建浦城金竹坑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探[J].福建地質,2004,23(2):59-66.
[7]劉詩光,劉乃忠.福建建陽大金山鉛鋅礦床成因探討[J].福建地質,2003,22(3):116-124.
[8]吳淦國,張達,彭潤民,等.東南沿海成礦帶礦床形成的時間演化規(guī)律研究[J].地學前緣,2004,11(1):237-247.
[9]吳志強.福建省梅仙鉛鋅銀礦田成礦地質特征和成因模式[J].礦產與地質,2003,17(5):606-609.
[10]張立公,李盛漢.梅仙大型鉛鋅銀礦成礦地質與物化探異常特征[J].物探與化探,1995,19(6):44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