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欣 ,肖 杰 ,楊立坡 ,劉博海
(1.同濟大學,上海市 200092;2.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天津市 300051)
強度破壞準則是應用最廣的傳統(tǒng)的破壞準則,不管是基于容許應力法還是基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法的結構設計,都需要應用這個準則。但研究者在實際地震中觀察到,強度不足不一定總是導致結構倒塌,甚至不一定嚴重破壞;實際上,只要結構的初始強度能夠基本維持,不出現(xiàn)因非彈性變形的加劇而導致強度的過度下降(文獻[2]規(guī)定構件在經歷反復彈塑形變形循環(huán)時,抗力下降不超過初始抗力的20%),那么結構就能在地震中幸存,而且震后通常只需要花少量的費用即可修復。
延性抗震設計方法基于上述思想,采用變形破壞準則,即規(guī)定一個容許的最大變形為破壞界限值,并要求結構的最大位移反應不超過這個限值。該破壞準則的形式如下:
從變形的角度看,地震造成結構破壞的原因不外乎兩類:一類是地震動激起的結構位移超過結構的變形能力,從而導致結構強度和剛度急劇下降并很快倒塌;另一類是地震動激起結構反復彈塑形變形循環(huán),結構因損傷累積和低周疲勞效應而破壞。應當指出,如果延性結構按照上式所示的變形破壞準則進行抗震設計的,則上述兩類破壞情況在預期的地震動下都不可能發(fā)生。
現(xiàn)對某工程大跨連續(xù)梁橋進行上述地震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僅給出縱向地震的分析,橫向地震分析方法與縱向分析相同。該橋為(100+160+100)m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橋寬為17.25 m,采用直腹板單箱單室截面,主跨支點處梁高9.5 m,跨中梁高3.5 m,梁底按1.8次拋物線變化。
對橋梁進行50 a超越概率分別為10%(相當于E1荷載)和2%(相當于E2荷載)地震分析。加速度時程曲線(見圖1、圖2)均由地震部門給出,其中50 a的2%和10%超越概率地震加速度時程曲線均分別提供了3條,限于篇幅,均只給出1條樣本曲線,下面分析根據(jù)圖1和圖2所示的地震波對結構的作用。
圖1 50a10%超越概率設計地面水平向加速度時程曲線圖
圖2 50a2%超越概率設計地面水平向加速度時程曲線圖
采用SAP2000對橋梁進行空間桿系單元建模,墩柱通過承臺與各樁之間均采用剛性約束連接;樁土之間考慮水平相互作用,樁土之間土彈簧剛度由M法求解。橋梁結構有限元模型見圖3所示,圖3中25#墩為固定墩。
圖3 連續(xù)梁有限元模型
橋梁在抗震設計時采用彈塑性減隔震裝置方案,即在固定墩處設置固定盆式支座和彈塑性阻尼器并聯(lián)使用的裝置;橋梁遭受地震力時,當?shù)卣鹆Υ笥诠潭ㄖё畲笏降挚沽r,固定支座水平約束失效,轉為由彈塑性耗能裝置抵抗縱向水平地震力,并有效限制墩梁間的相對位移,見圖4所示。國內外試驗表明,彈塑性減震耗能裝置的滯回曲線均可以用雙線性模式來表示,見圖5所示。
圖4 大跨連續(xù)梁減隔震裝置系統(tǒng)示意圖
圖5 減隔震裝置和活動盆式支座力-位移曲線圖
其特征參數(shù)為彈性剛度Ka、屈服力Fy及屈后剛度與彈性剛度比值r。另外考慮到其余墩處設置的滑動盆式支座具有摩擦力,可以起到一部分耗能效果,滑動摩擦支座用圖5b.曲線來模擬,圖中Fy為臨界摩擦力,按下式計算:
式中,f為摩擦系數(shù),取0.02;N為支座的豎向反力;us為滑動支座的屈服位移,取0.003 m。Ka為滑動支座的初始剛度。
在SAP2000里,彈塑性減震耗能裝置和滑動摩擦支座均采用wen彈塑性連接單元來模擬。
如前所述,結構在偶遇地震E2作用下,結構允許發(fā)生部分破壞,但經過表面修復后,仍然可以達到正常使用的臨界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保護層混凝土可以發(fā)生嚴重剝落,但不允許發(fā)生橫向約束鋼筋的斷裂和縱向鋼筋的壓潰屈曲,核心混凝土要保持完整??梢哉f,橫向鋼筋開始發(fā)生斷裂是橋梁墩柱可修復與否的臨界條件。對于有橫向箍筋約束的混凝土,其混凝土極限壓應變可以達到0.012~0.05之間,為無約束混凝土極限壓應變設計值(0.003)的4到16倍,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鋼筋較大的屈服應變,使得結構有較大的塑性轉動,從而達到結構耗能的目的。文獻[1]和文獻[4]均規(guī)定:
在式(4)中,ρs為約束鋼筋的體積含筋率;fyh為箍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kN/m2;εcu在文獻[1]中為約束鋼筋的折減極限應變,取0.09;在文獻[5]中取0.75倍箍筋最大拉應變,約為0.18(針對RB235鋼筋);fcc為約束混凝土的峰值應力,kN/m2。
采用上述公式求得的極限壓應變,對塑性鉸截面進行恒定軸力下的M-φ分析,進一步求得該截面的極限塑性轉角θu,當通過非線性時程分析計算求得的塑性轉角即滿足要求。
研究表明,軸向壓力和配箍率對鋼筋混凝土墩柱的延性有較大的影響??紤]到本橋跨徑較大,且位于高強震區(qū),在墩柱設計中,計算分析了如表1所列的7種墩柱模型,詳細考慮了不同軸壓比、配箍率和縱向主筋的配筋率對結構抗震延性能力的影響,以期選出最佳墩柱配筋方案。上述工況中,截面尺寸均相同,僅通過改變鋼筋間距和恒載重力大小來改變配筋率和軸壓比。圖6為1#工況的墩柱配筋方案。
在分析計算中,核心混凝土采用考慮約束混凝土(Mander)模型,鋼筋采用考慮Park本構模型,在墩底設置非彈性鉸。非彈性鉸的屬性是根據(jù)恒載作用(從上部結構計算提取恒載豎向反力,1#墩柱模型為98023kN)下的彎矩-曲率特性來賦予的(見圖7)。對上述7種工況進行pushover分析,得到結果如表2所列。
表1 不同墩柱模型設計參數(shù)表
圖6 1#工況固定墩柱墩底截面配筋圖
圖7 1#工況固定墩柱墩底截面彎矩-曲率圖
含箍率(1#~3#墩柱模型)的增加可以明顯地使結構延性系數(shù)增加。當含箍率由0.32%升至1.28%,曲率和位移延性系數(shù)分別升至12.67和22.65。根據(jù)mander模型,配箍率的下降會使約束混凝土極限壓應變減小,而對普通鋼筋的應力應變曲線基本沒有影響,因此,相對于配箍率較低的截面,混凝土更容易壓碎(達到極限壓應變)而導致結構破壞。配箍率的變化對結構的屈服力和最大抗力影響較小。
軸壓比(4#~6#墩柱模型,保持截面不變,僅通過改變軸力)的增加可以明顯使結構延性系數(shù)降低。當軸壓比由8.6%增加至35%時,曲率和位移延性系數(shù)分別降至21.10和9.13。軸壓比的增加雖然會推遲鋼筋達到屈服應變,從而提高結構的屈服力,但同時也會使混凝土的壓應變提早達到混凝土的極限壓縮應變,從而降低結構的極限承載力,結構的延性系數(shù)也因此大大減小。
縱向鋼筋配筋率(1#和7#模型)的降低,結構的屈服和極限曲率均有所減小,但延性系數(shù)并未減小,甚至會有所增加。鋼筋配筋率的降低,結構的屈服力減小,并且鋼筋很快達到極限應變至結構破壞,7#模型屈服力和最大抗力較1#模型分別減小23.5%和32.3%。
表3為不同墩柱模型下非線性動力時程結果。當考慮塑性鉸時,由于約束混凝土的延性和強度增加,其墩底彎矩較不考慮塑性鉸模型減小30%,塑性轉角為0.0048 rad,小于容許極限塑性轉角0.0262 rad,結構安全。配箍率由1.28%(1#墩柱)降低至0.32%(3#墩柱),墩柱的延性減弱,墩底的彎矩增加11.3%。配箍率越高,墩底塑性轉角會有所增加,但極限塑性轉角增加幅度更大,塑性轉角與極限塑性轉角比越小,表明結構更加安全。通過增加豎向軸力來提高軸壓比,結構(4#墩柱)受力變得有利。首先軸向壓力的作用,鋼筋屈服點推遲了,提高了墩柱屈服彎矩。軸壓比增加雖然降低了墩柱底面極限塑性轉角,但同時也降低了墩柱的塑性轉角。
(1)分析表明,隨著彈塑性減震裝置的屈服力和后屈曲剛度比的增加,固定墩墩底水平力和彎矩隨之增加,墩梁之間位移隨之減小。屈曲力的增加對固定墩底的內力增加明顯,而對減小墩梁之間位移有限。因此,當進行減隔震裝置系統(tǒng)設計時,應當在保證其滿足使用荷載要求的同時,盡量減小彈塑性系統(tǒng)裝置的屈曲力,必要時可以調整后屈曲剛度。
(2)滑動盆式支座的摩擦力對結構的減震有一定效果,但是作用有限。
(3)對墩柱進行延性設計,可以通過墩柱延性變形耗能有效降低墩底彎矩,同時讓墩底的塑性轉角小于極限塑性轉角,保證設計安全經濟。
(4)配箍率的增加會明顯增加墩柱的延性。在地震作用下,配箍率越高,墩底截面的塑性轉角增加,但截面極限塑性轉角增加幅度更大,即塑性轉角與極限塑性轉角比越小,可以使結構更加安全。
(5)增加軸壓比會明顯降低墩柱的延性。軸壓比的適當增加雖然降低了墩柱的極限塑性轉角,但同時因為提高了截面的屈服彎矩,從而也減小了墩柱的塑性轉角,所以對結構反而有利。
表2 不同墩柱模型Pushover分析結果
表3 不同墩柱模型非線性動力時程響應結果表
(6)縱向主筋的配筋率減低,屈服和極限曲率均會降低,但延性系數(shù)并不會降低甚至有所提高。
(7)計算表明,對于強震區(qū)的大跨連續(xù)梁橋的抗震設計,減隔震和延性抗震相結合設計方法是一種安全、經濟和有效的設計方法。
[1]JTG/T B02-01-2008,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S].
[2]普瑞斯特雷,M.J.N.橋梁抗震設計與加固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范立礎,卓衛(wèi)東.橋梁延性抗震設計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方海,李升玉,王曙光,等.高烈度區(qū)連續(xù)梁橋的減震設計方法研究 [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5,25(6):178-182.
[5]范立礎.橋梁抗震 [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6]郭磊,李建中,范立礎.大跨度連續(xù)梁橋減隔震設計研究 [J].土木工程學報,2006,39(3):81-85.
[7]李春鳳.汶川地震橋梁災害與延性抗震設計探討 [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4):98-102.
[8]王克海,李茜,韋韓.國內外延性抗震設計的比較 [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6,26(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