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中歷史探究活動課的教學實踐

2013-08-14 09:43:12陳世棟
考試·教研版 2013年8期
關鍵詞:反思特點形式

陳世棟

【摘要】歷史探究活動課遵循“以活動促發(fā)展”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創(chuàng)新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其主要活動形式有歷史討論會或辯論會、小論文寫作、網頁或課件制作,歷史手抄報比賽、自編歷史教材和調查訪談等形式。活動課的實踐帶來了師生關系,學生協(xié)作精神、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評價等方面的新變化?;顒诱n的本質是體驗與理解,其最終走向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認同與內化。

【關鍵詞】歷史探究活動課 特點 形式 變化 反思

新課程高中歷史教材增加了探究活動課,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它遵循“以活動促發(fā)展”的現代教育理念,以課堂為基本陣地,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基本特征,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實踐,引導學生在歷史活動中體驗,在歷史活動中發(fā)展。筆者根據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初步嘗試和積極反思。

1 歷史探究活動課的主要特點

歷史探究活動課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個性特長,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其主要特點有:

1.1 開放性

很多探究活動課都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如經濟全球化是在當今政治經濟領域爭論頗多的問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的討論”就是通過讓學生辯論增加學生的思辨性和對問題看法的開放性。對活動課探究的結果允許答案開放、允許有多種解釋出現,即只要言之有理有據就可以。

1.2 自主性

歷史活動探究課必須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作為活動主體的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制定活動計劃、確定活動形式、選擇活動伙伴、組織活動開展、參與活動過程、顯示和評價活動成果等,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新教學理念。

1.3 創(chuàng)新性

探究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展開,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在做一做、考察、收集資料、開展辯論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歷史,發(fā)展實踐能力。創(chuàng)設由學生“構建而非復制”的活動情境,盡量安排一些學生能夠自由參與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活動空間與內容,賦予學生創(chuàng)新的責任,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

1.4 互動性

新課標下的歷史課堂除了完成歷史知識的傳授,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協(xié)作。這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活動探究課互動中逐步實現。課堂教學的互動可以是師生互動,也可以是生生互動。在分工中協(xié)作,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實現對歷史問題的釋疑和解決。互動探究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講求團結和協(xié)作。

2 歷史探究活動課的主要活動形式

2.1 歷史討論會或辯論會

主題辯論會是在對有關歷史知識學習、掌握的基礎上,圍繞一個“辯題”,由主持人、評委、觀點對立的雙方和觀眾(全班同學)參加的一種歷史學習與探究活動。通過辯論,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歷史,提高搜集信息、口頭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將已掌握的歷史知識用辯論的形式再加以拓展、深化,需要詳實的資料和詳盡的準備,需要敏銳的洞察和敏捷的反應。歷史主題的辯論會既需要辯手緊扣題意、針鋒相對、力陳己見,又需要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1913年的一份問卷測驗談起——歷史問卷分析研討會》、必修(二)中的《關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討論》、必修(三)《科舉制度的利與弊》等,都是很好的辯題。

2.2 歷史小論文

中外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和重大的歷史事件,都可以通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嘗試用類似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收集資料,并運用歷史資料,分析問題,史論結合,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當學生能自主參與探索創(chuàng)新時,他們才能學得有趣、有效。如人教版必修(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歷史小論文》。

2.3 歷史網頁或課件制作

因特網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大眾,特別是年輕的學生。如在人教版必修(三)《走進歷史文化名人——與歷史文化名人的對話》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制作歷史網頁的形式來完成。通過活動,學生不但了解了歷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和人格魅力,也將學習的信息技術學科內容和歷史學科學習實現了有機融合。

2.4 自編歷史劇

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三)《走進歷史文化名人——與歷史文化名人的對話》一課中,我鼓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成公主人藏》的歷史短劇。首先根據教學內容,把歷史短劇分成四部:“少年文成公主”、“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西藏”。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負責一部,由小組長具體負責,布置學生去搜集有關歷史資料的搜集。任務布置后,全班同學開始收集、整理資料、編寫劇本,熟悉和排練劇本。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將書本“死”的歷史知識變?yōu)椤盎睢钡膶嵺`演出,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運用歷史知識和遷移歷史知識的能力,同時也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潛能的機會。

2.5 歷史圖片、歷史手抄報比賽和參觀文物展覽

如人教版必修(二)《中國民生百年變遷——歷史展覽》和《圖說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教學。在中國百年歷史的發(fā)展中(20世紀初一21世紀初),民生的變遷涉及諸多領域,教材中提供了多個領域及多個生活側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習俗、環(huán)境、服飾、住房、飲食、通訊、娛樂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在此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本地區(qū)、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選題進行篩選和改造。舉行“主題論壇”,題目可定為:百年民生與現代文明?;顒有问娇梢宰寣W生以組為單位,模擬展覽公司的承展規(guī)劃人,寫出本次歷史展覽會的具體方案。然后搜集有關材料或進行訪談調查,將整理好的有關資料、圖片參加“中國民生百年變遷”歷史展覽會。又如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活動中,我布置以“中國共產黨的輝煌發(fā)展歷程”為主題的歷史手抄報比賽活動。學生搜集整理的歷史手抄報設計新穎、圖文并茂。通過做手抄報,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搜集、整理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和審美的能力。

2.6 自編歷史教材

如在人教版必修(一)《多民族凝聚的中華民族——嘗試自編教材》的探究活動課中,我讓學生圍繞主題,自行選定范圍、確定題目,自行搜集素材,自行編輯制作,自行出版成果進行展覽展開活動,教師只起指導的作用。第一環(huán)節(jié),選定題目。學生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就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民族融合、民族關系、民族狀況等各方面,或擇其中一二,或進行全面論述。第二環(huán)節(jié),搜集素材。學生根據所定題目,進行圖書、圖片等檢索,獲取相關素材。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起著指導作用,教授檢索素材和獲取素材的方法。第三環(huán)節(jié),編輯制作自編教材。學生根據所搜集的素材,通過多媒體計算機進行編輯制作,成為圖文并茂的文本或演示軟件。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只是起著指導作用,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理論來分析問題和使用計算機軟件來排版編輯。第四環(huán)節(jié),成果展覽。自編教材裝訂成冊,用塑膠文件套裝好,擺放在教室的圖書架上,長期保存供參觀閱讀和教學使用;演示軟件裝入計算機供演示和使用。這樣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學生掌握了正確搜集整理、分析歸納材料、形成觀點、闡述問題等歷史方法,形成思維能力。

2.7 歷史問卷調查、調查訪談等

如人教版必修(二)中國民生百年變遷(20世紀初-21世紀初)、《對社區(qū)居民生活方式變遷的調查》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家鄉(xiāng)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題,通過多種方式展示家鄉(xiāng)的變化。學生通過網上查找,社會調查、查閱書籍和報刊、訪問身邊朋友或親人去了解家鄉(xiāng)在改革開放前后情況的變化,如交通的變化、人們服飾的變化、居住條件的變化、人們收入的變化、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等。后來在展示活動成果時,形成成果有小論文、短劇和小品等,活動形式豐富多樣,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改革開放后家鄉(xiāng)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增強了同學們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情感。

3 歷史探究活動課實踐中的新變化

3.1 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師生關系,增進了師生情感

探究活動課,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實踐。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在活動課準備階段,師生之間建立了平等、和諧、民主、互動的關系,在學生匯報活動成果時,師生共同融進了特定的歷史情境中,一同感動、一同歡樂,師生之間的感情加深了。

3.2 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方式

探究活動課,使教師從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教學轉變到教學活動的設計、指導、組織、幫助和鼓勵上來。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到主動的活動學習中來。這種動腦、動口、動手的學習活動,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并最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3 學會與他人合作,增強了責任感,培養(yǎng)了協(xié)作精神

探究活動課往往以小組的形式組織活動,這就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協(xié)作,取長補短,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因此,同學們在完成活動內容的同時,不斷體驗著與他人合作、共同進步帶來的快樂,增強了小組成員的責任感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3.4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和發(fā)展

在探究活動課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老師。教師只有更新觀念,認識到指導學生活動的過程就是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過程,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使教學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和發(fā)展。

3.5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面和客觀

新課改強調對學生評價的多樣化,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探究活動課給老師評價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的平臺,站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看到學生活動的狀態(tài),包括學習興趣、參與態(tài)度、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從而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

4 歷史活動探究課教學實踐的反思

4.1 活動探究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進行思想觀念的轉變

要不斷學習課改理論,在思想上始終與課改理念保持一致。如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要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等顯性的東西得到了怎樣的發(fā)展,更應該關注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如學生的意志力是否得到鍛煉,自信心是否得到培養(yǎng),求知欲是否得到激發(fā),體驗是否得到實現,因為歷史探究不等于歷史學科研究。

4.2 要善于指導和激勵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活動探究課中,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處理、發(fā)言、小論文的撰寫,一方面給予適當的指導,另一方面要鼓勵、激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允許發(fā)表不同意見,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探究熱情,千萬不要斥責、諷刺和挖苦學生,要為學生營造寬松探究學習環(huán)境。

4.3 進行活動探究課教學,必須利用課外的教育資源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彌補文本資料不足的缺陷。只要細心、留心,電視、廣播、計算機網絡等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教學的資源庫。如在組織教學“貴姓何來——中國諸姓的來歷”與“設計2008年奧運圣火傳遞路線”兩課時,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就能獲得必要的、翔實的資料。合理利用校內的圖書館、因特網,校外的博物館、歷史遺址、名人故居等,讓學生去閱讀歷史、感受歷史、探究歷史,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情趣。

4.4 更新評價方式,建立起全方位、多元、開放的學生與課堂評價體系

要把學生的課前準備、課中的行為表現、課后的總結反思、課堂內外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變化、學習中的資料成果積累以及特長才藝養(yǎng)成與展示做為考查評價內容。在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中,要把學生成長檔案袋的建立、課堂內外的跟蹤評價、活動成果的匯集與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作為教學工作評價的一部分。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顒犹骄空n主要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在于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一種學習、做人的快樂。從這個意義上說,活動課的本質是體驗與理解,其最終走向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認同與內化。因此,升華的過程就是再生的過程,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歷史活動探究課的終極目標。

猜你喜歡
反思特點形式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高壓輸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控制之我見
中低壓配網桿塔防撞措施淺析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
發(fā)現“形式” 踐行“形式”
木里| 聊城市| 南皮县| 焉耆| 枝江市| 荣昌县| 永登县| 华阴市| 东海县| 历史| 阳朔县| 肥东县| 喀什市| 上杭县| 玉门市| 义乌市| 九龙坡区| 临城县| 拜泉县| 濮阳市| 太和县| 安泽县| 扶余县| 正阳县| 寻乌县| 静海县| 库车县| 郯城县| 商河县| 延津县| 黎城县| 陇南市| 浠水县| 石家庄市| 昌吉市| 罗定市| 白河县| 桐梓县| 台东县| 巴彦淖尔市|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