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栗志良 通訊員 栗敬書
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卻在40多年的時間里先后培育出了“豫麥20號”、國審“豫麥 66”、國審“蘭考矮早八”、省審“蘭考198”等 30多個高產、超高產及超級小麥新品種,他被稱為“北方的袁隆平”。他就是沈天民——一位享有較高聲譽的農民育種專家,他出生在豫東黃河岸邊的一個普通小村莊——蘭考縣爪營鄉(xiāng)樊寨村,這里也是焦裕祿精神的發(fā)祥地。
沈天民小的時候,家里相當窮困。盡管當時的蘭考在焦裕祿的帶領下治理“三害”很有成效,但小麥畝產卻只有四五十斤,村里每人一年也只能分到10斤小麥。沈天民也因此在上了一年初中就輟學回家了。為了生計,他只好跟著干中醫(yī)的父親學醫(yī)。然而,學醫(yī)“治病不治貧”。如何才能讓大家吃飽飯呢?沈天民陷入了深思。
有著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的人,機會總是會眷顧的。1966年,蘭考縣、鄉(xiāng)的農業(yè)技術員到樊寨村駐隊,帶領村民搞育種培育,指導大家科學種田,提高產量。這讓沈天民的眼前一亮。良種培育一下子點燃了他搞農業(yè)科研的激情。他開始跟著技術員學習田間種植、育種知識并愛上了育種這一行。1968年,樊寨良種場正式成立,沈天民也邁出了培育良種的第一步。
對于初中尚未讀完的沈天民來說,知識無疑成為他培育良種路上的攔路虎。但只要認定了真理十頭牛也拉不回的沈天民并沒有因此畏懼和退縮。他一頭扎進村里簡易的圖書室啃讀現有的書籍。沒有老師教,他就四處求教,浙大、西北農大、新疆農學院等各大研究所,只要他聽說哪個專家的名字,就立即寫信虛心求教。熱情的專家們都會很快給他回信解答,有的還給他寄來了他想要的新品種。
群燕高飛頭雁帶。有了沈天民的影響和帶動,樊寨村的村民也開始學習科學種植技術。沈天民就不辭辛苦帶領村民在田間地頭觀察、記錄小麥的生長情況,并把從各地搜集到的品種按特性不同進行分類,然后做雜交組合,培育新品種。幾年的時間里,樊寨的小麥畝產已突破500公斤。由于樊寨的小麥產量高、質量好,村民在交公糧的時候,除扣掉應交的公糧外,還會再得到一部分補貼。樊寨也因此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成績沒有讓沈天民滿足于現狀。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小麥育種的專業(yè)知識,沈天民又專門騰出一定時間到河南農業(yè)大學遺傳育種專業(yè)進修學習。期間,他學到了許多試驗田里所學不到的東西。此時的沈天民,已然成為了一個專業(yè)人才,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小麥育種專家。他不僅受到了有關專家的贊譽,還受到了當地領導的肯定。1981年,沈天民被轉為國家干部,并在縣科協(xié)和縣農科所擔任職務。但潛心小麥育種研究的他不久就請辭要求回到了他的樊寨村育種基地。
當時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由于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農業(yè)發(fā)展很快,原有小麥品種出現大面積倒伏,嚴重制約了小麥生產的發(fā)展。沈天民心急如焚。他迅速開始圍繞小麥畝產700公斤項目進行論證,并很快啟動該項目。他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并且到青海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
1984年,沈天民開始利用國外的種質資源,引進了墨西哥的小黑麥,經過改良小黑麥,他選育出“84184”這個新的類型。這個類型品種的最大優(yōu)點是繼承了黑麥和普通小麥的優(yōu)點,去掉了其不足,保證了品種的大穗、豎葉、抗病、抗倒,這為畝產700公斤育種奠定了良好基礎。1990年,沈天民又用這個種質資源做雜交,選育出了“蘭考906”系列小麥品種。1996年,“蘭考906”系列小麥品種畝產就突破了700公斤,小面積達到了730公斤。這時的河南省科技廳正式在“八五”期間立項“畝產700公斤優(yōu)質多抗廣適小麥品種選育”,但當時意見分歧很大,后來就以“高產優(yōu)質多抗小麥品種選育”取代了原來的名字。到“八五”末“九五”初就已經完成了700公斤的育種目標。沈天民就一邊大面積進行示范一邊推薦到國家進行審定?!熬盼濉逼陂g“高產優(yōu)質多抗小麥品種選育”正式被列入國家重大攻關項目。2000年,“蘭考906”在20畝面積上經“九五”國家攻關組實打驗收,不包括收打損失,平均畝產720.8公斤,創(chuàng)黃淮麥區(qū)單產最高紀錄。從2001年到2009年,沈天民利用培育出的國審“豫麥 66”“蘭考矮早八”及“蘭考18”3個品種在15畝~50畝面積上連續(xù)9年實現穩(wěn)產683.6公斤~735.08公斤。于是,進入“十五”期間,國家就把小麥育種目標提高到了700公斤,使國家小麥的育種從 500公斤一下子提高了200公斤,直接增產到了700公斤。
蘭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小麥畝產700公斤的突破,并沒有讓沈天民沾沾自喜,更沒有讓他止步不前。他在想如何讓百姓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2004年,開封舉辦了第二屆超級小麥育種國際學術會議,沈天民在會議上滿懷信心地提出了超級小麥育種三步走的目標,即用3個五年完成小麥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三個跨越,也就是說到2010年要實現小麥畝產800公斤,2015年實現畝產900公斤,2020實現畝產1000公斤,而農業(yè)部“十一五”期間提出“6、7、8”三步走超級小麥育種計劃,即到2010年實現畝產600公斤,2015年實現畝產700公斤,2020年實現畝產800公斤的育種目標。沈天民的計劃目標每個階段都要高出國家育種目標200公斤。
小麥畝產800公斤一直是一個被業(yè)內公認的標志性指標。從700公斤到800公斤,從數字上看,僅僅相差100公斤,但看與做不是對等的,是要付出一定的汗水和艱苦的努力的。沈天民有股韌勁,敢想敢干,能吃苦耐勞,堅定自己畝產800公斤的目標一定能實現。2009年3月,河南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沈天民申報的“畝產800公斤超級小麥新品種培育與示范”項目進行了論證,同年6月,該項目作為河南省重大科研專項正式啟動。
通過反復研究,沈天民提出了“完美特征與生長優(yōu)勢”相結合的美學育種理論。傳統(tǒng)育種理念是擴大利用植物生長的光合作用以提高產量,而沈天民總結出強莖、微葉、大穗、大粒、多粒、緊湊的“理想型”小麥育種理論,把工業(yè)設計的理念引入育種過程中,不但有外型的設計,而且還有內部功能性標準,包括抗病性、品質、基因等均要達到“理想型”,使作物育種由“經驗型”向“精準型”“模式化”邁進,形成新的育種理念,實現超級小麥新品種產量潛力的大幅度提高。同時,采用遠緣聚合雜交與細胞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將黑麥、偃麥草、大賴草的優(yōu)良基因導入普通小麥,合成不同異源多倍體新類型和新物種,采用誘導純合二倍體技術和大量接種篩選技術加速品種穩(wěn)定,解決了育種速度慢、穩(wěn)定時間長的難題,從而加快了育種的速度,提高了選擇的效率,增加選擇準確性和品種對條、葉、桿銹、白粉、赤霉病抗性綜合選擇提高,實現超級小麥品種抗病性的改良。
去年6月5日,河南省科技廳組織了以全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為組長,農業(yè)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財教授為副組長的專家驗收組,對位于蘭考縣爪營鄉(xiāng)樊寨村的“蘭考198”高產攻關田進行了現場實打驗收。經過去雜質、除水分等精確計量,專家驗收組認定,5畝連片“蘭考198”高產攻關田畝產小麥812.8公斤,刷新了目前全國冬小麥區(qū)單產最高紀錄?!爱€產800公斤超級小麥新品種培育與示范”項目順利通過實打驗收。同年8月7日該項目結題時又順利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的驗收。
糧食問題始終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小麥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畝產800公斤超級小麥新品種培育與示范項目,實現小麥畝產800公斤育種目標的重大突破,對于確立我國超級小麥育種研究的先進水平和國際地位,進一步挖掘小麥單產潛力,挑戰(zhàn)小麥畝產“噸糧”育種目標,盡快實現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該項目的全面完成,對于建設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qū),穩(wěn)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夯實“三化”協(xié)調發(fā)展基礎,鞏固提升河南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產穩(wěn)產商品糧生產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蘭考198”已經推廣100多萬畝,平均增產20%。“蘭考198”于2007年~2010年參加河南省及國家預試、區(qū)試、生產試驗,每年各試點均表現增產且達到顯著水平,尤其在高產栽培種,節(jié)能高效,管理方便,千畝方田畝產650公斤以上,小面積畝產在800公斤以上,是目前穩(wěn)產在700公斤的理想品種。
寒風中,他在試驗田里一干就是一天,扒開積雪查看并記錄苗情,雙手凍得通紅;烈日下,他在麥田里一蹲就是半晌,脊背被曬脫了皮,堅持對幾十萬棵單株進行觀察記錄,了解每個品種的特征特性和生長情況,分析每個組合的雜交優(yōu)勢。踏平坎坷成大道?,F在,已年過六旬的沈天民,在40多年的育種生涯中,先后走遍了我國幾大主要小麥種植區(qū)和世界上30多個小麥生產國,得到了幾千份小麥親本材料。
他先后培育出了樊寨系列、蘭考系列、“豫麥 20號”、國審“豫麥 66”、國審“蘭考矮早八”、省審“蘭考198”等30多個高產、超高產及超級小麥新品種,多次創(chuàng)造我國黃淮麥區(qū)小麥單產最高紀錄。國審“豫麥66”和“蘭考矮早八”還雙雙榮獲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沈天民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小麥育種專家,被稱為“北方的袁隆平”。2008年8月和2009年4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他的河南天民種業(yè)有限公司視察,對他40多年不懈追求并在小麥育種方面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有生之年,要實現小麥畝產1000公斤。這是沈天民的又一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