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龍江冰雪絲綢之路(連載十一)

2013-08-15 00:46
黑龍江史志 2013年4期
關鍵詞:城墻古城

程 弓

第二十站——柱邦站:邦柱站位于今佳木斯市沿江公園。遺址及所在村落無存?!哆|東志》記為“柱邦站”,據祁寯藻《三姓志·山川村落里數》:“株板(柱邦),東北至賈木司(佳木斯)五里;賈木司,東北至音達穆河口七里”,并“敖奇(即柱邦站的上一站阿凌站,今佳木斯市敖其鎮(zhèn)松花江右岸敖其屯,或敖其灣)至株板為七十五里”。據此,交叉的地理坐標,已將“柱邦站”鎖定于今佳木斯市沿江公園。“株板”與“柱邦”,是音譯地名的同音異寫。佳木斯發(fā)端于赫哲漁獵之區(qū),在《康熙皇輿全覽圖》中,標記為“甲母克寺噶珊”。乾隆四十三年,《盛京、吉林、黑龍江標注戰(zhàn)績圖》以滿、漢雙文標注為“嘉木寺屯”。滿語“甲母克寺”或“賈木司”,意為“站官”,“噶珊”即村屯,佳木斯實為“站官屯”之謂。后音譯音轉為“佳木斯”。將柱邦站遺址定于佳木斯市沿江公園,改寫了“樺川縣創(chuàng)業(yè)鄉(xiāng)堆峰里村”的舊說,是2009年黑龍江東北網與新晚報“東北亞絲綢之路采風組”,以《三姓志》“株板”地名引證的最新結果。以曹廷杰先生“按圖審音,十得其九”之訣,似可從改。

第二十一站——弗思木城:弗思木城位于今黑龍江省樺川縣悅來鎮(zhèn)萬里河村,是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六城。坐落在這里的“瓦里霍吞古城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以前,此城為遼代五國部的越里篤部,金代為惱溫必罕合扎謀克城,元代為脫斡憐萬戶府。赫哲語“瓦里霍吞”,又稱倭羅屯、瓦里和屯,《吉林通志》稱“斡里城”,現代取其諧音稱“萬里河通”。古城突兀孤立,呈無規(guī)則形,民間俗稱靴子城。遺址損毀嚴重,輪廓已失,大段城墻夷為平地?!哆|史·營衛(wèi)志》五國城之第三城“越里篤國”,《全遼志》記為“弗思本”,應該是刊印錯誤,故從《遼東志》、《明實錄》“弗思木”。弗思木是滿語“滋生”的意思。城中有金代“訛里骨山猛安之印”出土,訛里骨為越里篤同音異寫。明代以后這里曾經人煙稠密,草木葳蕤。1412年(明永樂十年)設“弗思木衛(wèi)”?!睹魈鎸嶄洝贰巴袦刂粮ニ寄景谝话侔耸铩薄!都滞ㄖ尽贰叭障氯傥迨嗬铮习锻呃锖屯?,即通志斡里城?!鼻宀芡⒔堋段鞑麞|偏紀要》記為“三姓下三百五十余里,松花江南岸,瓦里谿通地方有古城?!辈懦切蝿僮髁司唧w描述:“在平地岡上,因岡為城,西北至東南縱約三里,東北至西南橫約二里,成長方形,東西南三面土城高約二丈,濠深亦二尺,惟正東隅城基最高。西北一面臨江,高二丈余。城中東北方有圓臺,高約五尺,周十余丈,中有凹形圓徑丈余,深約五尺,為尖凹底。城中又有壕二道,深七八尺,相距數丈,由東至西中亙一堤。城西南九里平地,有大山一座,名打狐呼蘭。正東一里平地,有小山一座,名將軍臺。江中有洲七,正北一上三下三南,距山腳約百余里,北面不見山影。東北順大江極目無際,誠膏腴之、地形勝之區(qū)也。”

出樺川縣悅興鄉(xiāng)萬里河村沿松花江由西向東,遠遠地可以見到左前方橫亙一山,此即弗思木城古城的城墻。古城以岡為城,就高順勢,呈現不規(guī)則狀,掘壕起墻,墻體為夯土結構。古城占地面積達80萬平方米。城墻絕高,東南處最高處達10米左右。有三個城門:東西二門相對,南城墻有一門。東門和南門甕圈猶存。除東北部有部分城墻無存外,古城的大部分城墻完整。城中偏西北有一個園形土臺。調查資料顯示,土臺周長40米,中有凹地,內徑3米,深2米,相傳為“金兀術點將臺”。據《樺川縣志》記載:“中有穴,下通隧道,可由正北直達江畔?!睋哆|史·營衛(wèi)志下》記載:“五國部為越里吉國、盆奴里國、越里篤國、奧米里國、剖阿里國,圣宗時來附,命居本土以鎮(zhèn)東北境?!蔽鍑某侵贩謩e位于依蘭、湯原、樺川等地。五國部各設“酋帥”,管理本部事務。后又罷免五國部酋帥,設五國部節(jié)度使。此古城是越里篤國的“王城”。整座古城依山勢所建,其西北、北、東北皆臨松花江。古城建在火山噴發(fā)后的巖漿巖上。城墻上的一處水蝕溝,暴露了老城的部分文化層。在兩米以下的土層里,有泥質灰陶的殘片,再向下有夾砂陶片。這些陶片說明古城墻經過多次修筑,后修建的部分疊壓了原來的文化層。當地人稱城墻的最高處為西小山、東小山。城墻頂上有座土山,叫馬鞍山,山頂有古人生活的留存,地表可以拾到瓦片和瓷片。在元明時期,這里是著名的“弗思木隘口”。

這個世代沿用的老城,在明代復設海西東水陸城站時,設為“弗思木城”,后來又成為弗思木衛(wèi)的治所?!睹鲗嶄洝份d:公元1412年(明成祖永樂十年),8月,奴兒干、乞列迷、伏里其等處女直野人準土奴、塔失等178人到明廷朝貢,明廷置只兒蠻、弗思木、可木等十一衛(wèi),命準土奴等衛(wèi)指揮等官,賜予如例。從出土的大批文物看,最早期的文物有:手工制夾砂紅褐陶、硅質巖壓制石鏃、刮削器、壓痕石片、瑪瑙小石片、陶網墜等,屬鶯哥嶺文化類型,距今已有4000多年。古城里還有遼金遺物、北宋和金代銅錢、仿宋瓷、布紋瓦、元代瓷片、清代銅燈等。1982年,發(fā)現一枚金代銅印,正面印文是漢文九疊篆書“惱溫必罕合扎謀克印”,制于金宣宗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明朝的弗思木,到了清朝變成了“瓦里霍通”,或稱“瓦里霍吞”。“瓦里霍通”是赫哲語“遭到屠殺的城池”的意思。據《樺川縣志》記載:“瓦里霍通城蓋金源,蒙古崛興,滿城女真慘遭屠戳,膏血涂地?!焙髞恚照苋藢⒃摮欠Q之為“瓦里霍通”。后來,赫哲人將該城稱為“瓦里霍通”。蒙古人滅金之后,把這里叫“脫斡憐城”,即脫斡憐萬戶府治所,可見當時這里人丁興旺。有明以來,這里叫“弗思木”,設置弗思木衛(wèi),一直向明廷進貢。直到公元1608年(明萬歷三十六年),努爾哈赤興兵,海西女真各衛(wèi)朝貢逐漸停止。更名“瓦里霍通”,是赫哲族遷居此處,清朝建立噶珊制度之后,以赫哲人的驚嘆音譯約定俗成的。那么,究竟是何人,為什么屠城呢?從史料記載看,有4個后金清初大臣值得懷疑:安費揚古、扈爾漢、沙爾琥達、珠瑪喇。據《清史稿》載:清太祖天命元年,大臣安費揚古、扈爾漢,自黑龍江旋師,曾招服了這里的人民。1642年(清崇德七年)9月,這一帶被沙爾琥達、珠瑪喇徹底征服。如此雄偉的隘口,如此巨大堅固的城堡,當全城軍民同仇敵愾抵抗后金官兵攻城時,要想攻下這樣大的城池傷亡能不慘重?一旦殺紅了眼,屠城的慘劇不可避免。當然這只是推斷而已。

第二十二站——古弗陵站:古弗陵站,即今樺川縣新城鎮(zhèn)古城村“希爾哈古城遺址”。明代玄城衛(wèi)治所所在地。清曹廷杰《東三省輿地圖說》中有“斡里城下四十余里南岸希爾哈城”的記載。一些人將“弗思木城·古弗陵站”城、站并列,古弗陵站無考,并非唯一記述方式?!哆|東志》和《全遼志》都把弗思木城和古弗陵站分開記載,而當代一些學者認為是城、站合一,但證據顯得不足,語焉不詳。從實地勘查情況看,作為海西東水陸城站第二十二站的古弗陵當為希爾哈古城?!跋柟懦恰边z址在瓦里霍通下游的新城鎮(zhèn)城子村東,古城面積很大,周長有3200米,除了在城中穿過了一條鄉(xiāng)間路之外,其余城墻保護完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具有明顯的金代特點,有甕城、馬面、轉角樓,墻體為夯土板筑成。“希爾哈”音近似于滿語“花”和“火石”,當地的赫哲人叫它“喀庫存瑪”。在古城的東南部,有一個突起的土丘,當地人也將其稱為點將臺?!跋柟惫懦且?guī)模很大,據此推斷這里可能是明代玄城衛(wèi)的治所。這個衛(wèi)最突出的歷史記載是消滅女真文字。1444年(明正統(tǒng)九年),指揮撒升哈、脫脫木答魯等奏請明朝皇帝說:“臣等四十衛(wèi)無識女真字者,乞自后敕文之類第用韃靼字?!表^靼字,即蒙古字。此奏得到了皇帝的允許。于是,都用蒙古字,導致女真文字漸漸消亡。

第二十三站——奧里迷站:奧里迷站即今鶴崗市綏濱縣敖來鎮(zhèn)敖來村“奧里迷古城遺址”,當地人俗稱西古城。古城坐落于松花江左岸,北傍敖來河,此地潤水豐沛,沼澤曠遠。西墻、南墻大部分早已被敖來河吞噬。“敖來”為“敖來密”簡稱,奧里迷諧音?!哆|史·營衛(wèi)志》五國城之第四城“奧里迷國”。奧里迷為蒙語“渡口”的意思,“渡口”不僅僅是蒙語語音翻譯,而且為歷史事實和文獻記載所證實,遼代契丹族(蒙族)所建奧里迷部,雖然建在女真族地區(qū),采用蒙語的名稱命名是可能的。乾隆皇帝欽定《滿洲源流考》、《盛京通志》均將“奧里迷”解釋為蒙語津(渡口)?!逗邶埥l(xiāng)土錄》亦解釋為津。黑龍江省考古學者也解釋為渡口的意思。驛路由奧里迷轉松花江右岸行走。《吉林通志》載:“希爾哈城下約百里北岸有大古城?!睋戮帯督棡I縣志》載,奧里迷城建于1073年(遼興宗重熙六年),金代又修整加固。古城呈正方形,周長3224米,夯土版筑。東墻中部殘留1門,外附甕城,跡象尚存?,F有馬面43個。城外掘有護城壕1道,深1~2米,寬3~4米。在古城遺址西北1公里處為“永生金代墓群”。古城對研究遼代五國部及女真族的歷史沿革和文化遺存均有重要價值。奧里迷就是奧里迷站。由于迄今為止已發(fā)現的遼代五國部遺址中,奧里迷古城最沒有爭議,確鑿無疑;加之古城址及周邊古墓群出土的文物精美絕倫,如雙鹿紋玉雕牌飾、大泉五十金幣等國家一級文物,皆被國家和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所以,奧里迷古城遺址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建于遼代,興于金代,元代卻沒有記載。明代為海西東水陸城站的奧里迷站。從出土的瓷器殘片,如青瓷藍花碗等生活用品可以斷定是明代物品。古城原有南門,南門還有直徑50厘米左右的木樁,證明曾經有吊橋。古城北側的護城壕保存完好,現仍有3米左右深的積水。

奧里迷古城在遼代是奧里迷部的酋帥駐地,是當時的經濟重鎮(zhèn),歷年向遼朝進貢良馬、海東青、貂皮等。到了金代更加繁榮,城內人口約2萬至3萬人。在奧里米古城西北500米處有一古墓群,曾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料珠、耳環(huán)、銀簪、水晶球、紅瑪瑙、玉環(huán)、鑾玲、六板耳銅鍋、三足鍋等物品,說明當時人們生活的富裕和手工業(yè)發(fā)達的程度。

第二十四站——弗踢奚城:弗踢奚城又記為福提新城,今富錦市西郊大屯村。大屯古城遼時為五國部越里篤部古城。古城北臨頭道河子(安邦河支流)。遺址殘缺不全,僅南墻和西墻尚可辨認?!睹鲗嶄洝份d:明永樂七年(1409年)“瓦剌金河(鶴立河)等野人頭目塔失等二十三人來朝,改忽兒海衛(wèi)為弗提衛(wèi)”,衛(wèi)治所在弗踢奚城,因名弗提衛(wèi)。衛(wèi)指揮使駐弗踢奚城?!睹鲗嶄洝愤€記載了朝廷多次賞賜弗提衛(wèi)與鄰近的弗思木衛(wèi)、脫侖衛(wèi)、玄城衛(wèi)各部族頭人以錦緞絲綢與襲衣等物。明代中后期,來自河北、山東與遼南的商人,運來中原絲綢衣物,與女真等各族土人交換珍貴皮毛,此地逐漸成為東北北部商埠。弗踢奚城是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七城,古城現在的名字叫“霍吞吉里古城”,民間叫做“大屯古城”。大屯古城坐落在富錦市上街基鎮(zhèn)大屯村西,老哈同公路在古城中間穿過,可以看見南城墻有一點隱約的痕跡,東城墻在地表略微隆起。古城呈長方形,周長2750米。西側城墻殘存最高,有1米左右,北側城墻坍入松花江支流。城內平坦。路邊立一塊遺址碑,上面寫著“霍吞吉林古城遺址”。霍吞吉林古城,即遼代五國部的越里篤城,金代是胡里改路訛里骨山猛安,元代的孛苦江萬戶府,明朝的弗提衛(wèi)治所“弗提斤城”。

賈敬顏《永寧寺碑題名人考》:“弗提衛(wèi)與玄城衛(wèi)實是一衛(wèi),玄城必弗踢奚城別名也?!薄稘M洲源流考》中作“福題希屯”?!都滞ㄖ尽份d“希爾哈城下百六十里南岸富克錦地方有大古城?!逼顚斣濉陡豢隋\輿地略》載“由富克錦城向東北,順江南岸起二里嘎爾當,赫哲兵住址。嘎爾當至霍吞吉林五里,均赫哲兵住址。”又,“霍吞吉林起,至圖斯克一百二十里,有古跡土城一座”。大屯村舊稱福提新屯,大城子屯,文脈緣此。城東向北三里,有“霍吞吉林古城”,滿語“城邊”,即今富錦市城區(qū)。清同治五年(1866年)寧古塔將軍設霍吞吉林卡倫。光緒八年(1882年)改福提新協(xié)領為富克錦協(xié)領,官署由福提新屯遷上街基,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遷富克錦新城(下街基)。此一帶自古為赫哲、滿族先世居地,大屯古城西二里與“嘎爾當古城”為鄰。《明代海西東水陸城站專題調查》認為,嘎爾當古城是弗提斤城,即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七城弗踢奚城、第二十站弗能都魯站。這是關于弗踢奚城與弗能都魯站的另一種說法。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富錦市市區(qū)富錦鎮(zhèn)西3公里嘎爾當村,因有“嘎爾當古城”而聞名并載于史冊?!案聽柈敼懦恰睘槊髑鍟r期城址,位于嘎爾當村西500米處,北臨頭道河子。“嘎爾當”,赫哲語“空場”之意。嘎爾當古城略呈長方形,周長約700米,城墻為夯土版筑,東墻長200米,現存殘高1米,南墻和西墻尚可辨認,城外有護城壕,北墻已不存在。

第二十五站——弗能都魯兀站:弗能都魯兀站,位于今鶴崗市綏濱縣東方鄉(xiāng)西南1.5公里處,在松花江北岸。該地隸屬寶泉嶺農場局二九○農場一分場十隊。據考,弗能都魯兀站在二九零農場一分場十隊南2公里處,緊靠松花江邊。因過去有一棵高15米、直徑1.3米左右的老樺樹,故取名“大樺樹”(老樺樹現已不復存在,具體年代、原因不詳)?!按髽鍢洹痹歉诲\縣水產局一個集體性質的打漁隊,稱“五星社”,1959~1965年劃歸省蜿蜒河水產養(yǎng)殖場領導,經營漁業(yè)和種菜,屬一個分場,全民性質,稱“大樺樹”。1969年,農墾八團一營在大樺樹北2公里處組建十連,1970年改為二連畜牧組,1972年重建十連(現二九○農場一分場十隊)。這一站的文字資料稀缺,《遼東志》記作“弗能都魯兀站 考郎古城 可木站”,而《全遼志》在排序上作了重新修訂。

第二十六站——考郎古城:考郎古又作考郎兀、考浪鼓,今同江市樂業(yè)鎮(zhèn)“團結小城子古城”??祭晒诺靥幩苫ń灿野?,靠近松花江入黑龍江匯合口。據張?zhí)┫婵迹嚎祭韶崬槊烧Z“哈喇木倫”的快讀,為“黑水”之意。此城應在黑龍江、松花江匯合處之南岸,即今同江縣三村南的團結小城子,唐代的黑水府設於此。此地為清代“圖斯克屯”,該地名已消失,現稱團結村,因名“團結小城子古城”?!哆|東志》原記順序為“弗能都魯兀站 考郎古城 可木站”,《全遼志》排序修訂為“考郎古城 可木站 弗能都魯兀站”??祭晒懦橇⒂谒苫ń野?,西鄰萬發(fā)河,明永樂五年設考郎兀衛(wèi)。曹廷杰在《東三省輿地圖說》之“五國城考”中載:“一富克錦下約百里南岸圖斯科地方有大古城”?!都滞ㄖ尽份d:“霍吞吉林起,至圖斯克一百二十里,有古跡土城一座”,《吉林通志》又載:“富克錦下約百里南岸圖斯科地方有大古城?!泵鞒?,這里居住著以漁獵為生的“乞列迷”(赫哲人先祖)人。

考郎古(兀)是六城之一。目前考郎?!獔D斯克古城址保存相對完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考證,圖斯克古城址是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八城——考郎古城,也是明朝考郎兀衛(wèi)的治所。圖斯克古城因清代的赫哲族村莊“圖斯科屯”而得其名。古城系遼代所建,屬遼金時代遺址。資料記載:城池呈梯形,周長1646米,面積15萬平方米,夯土筑成,城墻最高處2.5米。南、東墻保存較好,北墻局部損壞,西墻已滾入萬發(fā)河。古城內的田壟上遍布各種陶片,有輪制灰陶片、黃褐陶片。陶片上古樸的紋飾之美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幾何紋、方格紋、漁網紋等大約十幾種。器形有罐、甑、陶網墜、陶塑。明成祖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三月,早哈酋長與另一個酋長結伴,率領170人到明朝的首都南京進貢駿馬,明成祖朱棣大悅,決定在考郎兀城設立考郎兀衛(wèi),命早哈為指揮,賜予如例。從此,考郎兀衛(wèi)與明朝的朝貢關系一直延續(xù)到明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而朝貢路線均是海西東水陸城站這條驛道。到清代,乞列迷人改稱赫哲人,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沿用此道、此城。

第二十七站——可木站:可木站是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二十七站,位于今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鎮(zhèn)東北3公里地方??赡居肿骺颇?,地名已湮多年,只有在舊版地圖上可見。明朝為“可木衛(wèi)”、“可木地面”治所。以祁寯藻的《富克錦輿地略》所記“街津起,至科木六里”、“街津起,至額圖三十里”基本上說清楚了可木地名的地理位置??赡疽韵?,又有“額圖古城遺址”,額圖古城在今同江市勤得利農場額圖村(古赫哲漁村,農場水產公司一隊漁業(yè)區(qū))。額圖地名出自額圖山,地理坐標明顯?!都滞ㄖ尽贰皥D斯科下一百八十余里南岸,額圖地方有古城。”曹廷杰《東三省輿地圖說》的“五國城考”載:“圖斯科下一百八十余里南岸額圖地方有古城”。曹廷杰又在《西伯利東偏紀要》中對古城作了如下記載:“松花江南岸額圖地方,有石砬子二座,高約十余丈,聳峙江邊,西一石砬略高,形若覆鐘;東一石砬稍矮,若覆釜。二石砬頂上俱有土壕,土人呼曰卓羅哈達韋克和屯,證以國語猶言石砬頂上城也。其處據形勢要害,松花、黑龍二江合流經其下,上下數里俱無沙洲,細觀之,知為古人用兵炮臺形跡顯然。南面有平岡、平原可屯數萬軍,并有車道上通富克錦等處,下通撓力河口。”清代對同江地區(qū)的可木位置記載為:在今天的街津口鎮(zhèn)一帶。清人聶士成在他的《東游紀程》中明確記載:“過江入中國界,歷克木卡倫站、惡託卡倫站、勤得力卡倫站而止?!笨四究▊愓炯纯赡?,惡託卡倫站即額圖。今天的額圖是個小山村。山上有古城,依勢而建,雄居黑龍江邊,地處極其險要,但面積不大。城下西側的村莊一帶有古遺址,面積可觀。據《富克錦輿地略》說:“街津起,至科木六里,下至德勒奇九里,下至額圖三十里,至阿瑪勒洪二十里,均靠山,赫哲兵住”。科木即可木,由此可知可木、額圖為兩地。

第二十八站——乞勒伊城:勤得利古城地理坐標為東經133°16′,北緯48°4′。古城位于今勤得利碼頭西南2.5公里處的勤得利西山之西南坡上,西、南兩面臨勤得利灣(當地人俗稱三八河)?!扒诘美懦恰背侵返男姓^(qū)位是今同江市勤得利農場一分場西南約4公里,距同江市75公里,距佳木斯市289公里,屬遼金時代或更早時期的遺址。關于乞勒伊城的考證,日本人和田清在《東亞史研究》(滿州篇)、郭毅生在《北方論叢》1980年第4期發(fā)表的《元代遼陽省驛道考略——兼考明代“海西東水陸城站”》里,均確認勤得利古城就是“海西東水陸城站”之一的乞勒伊城。1982年合江地區(qū)文物考察隊考察此城遺址時,也認定此城就是明代乞勒伊城無疑,并考定此城建筑年代早于遼、金,可追溯到唐代東北地方政權渤海國時期。古城依山而筑,位于山坡之上,古城內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呈遞增態(tài)勢。城墻內外及墻上長滿茂密的樹林。海拔高度188.6米的勤得利西山主峰位于古城東北約1公里處。

勤得利古城平面大體呈橢圓形。古城周長1820米,現存墻長1520余米。古城的四面城墻,西、北兩面保存完好,東側城墻保存較好,南側城墻破損嚴重,有近300米城墻幾乎夷為平地。古城面積18萬平方米。城內西北部有一道西南至東北走向的城墻,將古城分割成南、北兩部分,這段城墻亦保存良好。城垣以石為基,其上以土筑墻,土色呈深灰色,土質較硬。城墻底寬7.5米,上寬1.2米,城墻內高1.8米,外高2.5米。城垣及城外無馬面、甕門和護城壕。據當地年長者介紹,幾十年前南墻中間部分有一4~5米寬的豁口,疑為城門。此城兩面河水環(huán)繞,兩側雄山夾峙。西城墻緊逼勤得利河,這一段地勢陡峭,怪石嶙峋,城墻依山勢而修,高聳嵯峨,在古代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城內及城墻外,除南部一側均為茂密的樹林。地表遺有部分陶片。古城標本比較豐富,但多為殘片。依質地可劃分為陶器、瓷器、銅器和石器四大類。陶器數量較多,除魚網墜外都是殘片,皆不能復原。陶質分為夾沙和泥制兩種。器物表面多呈灰色和褐色,紋飾豐富,制造方法為手制與輪制并存,可辨器物有罐、布紋瓦和漁網墜等。銅器有銅環(huán)和銅幣。石器有石臼。

勤得利古城在構筑方法及形制等方面與佳木斯市郊區(qū)的鐵器時代早期的前董家子古山寨有很多相同相近之處,兩者平面均呈橢圓形,均依山而筑。城垣以石為基,其上用土筑墻,兩者均無甕城、馬面之設。古城的這些特點在佳木斯郊區(qū)和樺南縣已發(fā)現的鐵器時代早期古城中具有較大的普遍性。所以,有學者推斷,勤得利古城的建筑年代應為黑龍江地區(qū)鐵器時代早期,時至遼、金時期古城被繼續(xù)沿用。

秦得利在史輯多記為喜魯林,為乞列迷之音譯音轉。《遼東志》記作“乞列迷城”?!度|志》去掉了“城”字?!都滞ㄖ尽份d“額圖下約五十余里南岸青得林,即喜魯林地方有古城基?!睆?zhí)┫嫦壬紴檫|五國部兀惹城,兀惹人為赫哲先祖,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乞勒伊、乞列迷為同一土著民族的異寫。乞勒伊、乞列迷清代稱濟勒彌、費雅喀,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黑龍江下游與吾者野人雜居,為“野人女真”一支。

按照曹廷杰《西伯利東偏紀要》所考,“由額圖順流東下四十里,松花江南岸,青得林地方有古城,基周數里,亦屬三姓界內,與額圖同據松花江險要?!弊匀眨ń褚捞m)順松花江而下,驛路地勢為曠野平原,多草少樹,而至乞勒伊城上下六、七十里地段,舉目皆山。由于歷史久遠,古城建筑年代已很難說清楚了,有史可查的是此城在遼代稱兀惹城(見張?zhí)┫嬷敦H菂部肌罚?是那時居住在黑龍江流域著名的民族兀惹人的首府。據《遼史、卷8、景宗上》記載,遼保寧七年(公元975年)九月,渤海余黨燕頗作亂,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失敗后,“燕頗走保兀惹城”。這是有關兀惹城的最早記載。據《遼史·溪和奴傳》記載,遼統(tǒng)和十三年(公元995年),遼都部署伐兀惹,兀惹城主烏昭度,率領他的部下,憑借兀惹城,以勇猛加智慧,擊敗了大遼王朝的進攻軍隊。“和朔奴利其浮掠,令四面急攻……烏昭度率眾死守,隋方捍御。依埤虛設戰(zhàn)棚,旋我軍登陴,俄撤枝柱,登者盡覆?!庇捎诖舜斡懾H遣豢?“士馬死傷者眾”,結果是“無功而還”,溪王和朔奴、東京留守肖恒德等5人被削官。到統(tǒng)和十五年,圣宗繼續(xù)進軍兀惹城?!罢?癸末,兀惹長武周來降”(《遼史·圣宗四》)。至此,兀惹又恢復了同遼王朝的關系。

到金代,此城仍稱兀惹城。據《金史·完顏晏傳》記載,金太宗天會初年(公元1123年),完顏晏受命進軍兀惹城,行軍至今勤得利額圖山一帶,依山扎寨,作疑兵計,最后“乃潛以舟師,浮江而下,直搗其營,遂大破之,據險之眾不戰(zhàn)而潰?!比〉昧苏饔懾H堑膭倮?/p>

元代,此地更名為“乞列憐隘口”,當時是元朝軍事重地。

明洪武初年,元鯨海千戶所速哥帖木兒等自女真歸降,報告朝廷,“自佛出渾(今琿春)至乞列憐,皆舊所部之地,愿往諭其民使之來歸,詔許之。賜以織金文綺麗。”明朝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qū)的管理,明廷設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并復設“海西東水陸城站”,此地名為乞列伊城。同年四月,奴兒干韃靼頭目忽剌東奴等六十五人向明朝進貢,置乞勒尼、伏里其二衛(wèi),敷答千戶所。同年十月,虎也木等處女真人撒禿兀等來朝,朝廷命其為乞勒尼衛(wèi)首任指揮,賜予如例?!捌蚶漳帷奔础捌蛄幸痢?。這是明朝經營東北的一條最主要的交通線,勤得利古城和現存撫遠境內的莽吉塔古城,均為這條交通線上的驛站之一。

第二十九站——乞列迷站:自乞勒伊城沿江下行,有乞列迷站。以乞勒伊、莽吉塔兩城相距二百余里看,其間應設一站,以作前后接應。乞列迷亦作吉里迷、乞烈賓,吉烈迷、乞里迷、濟勒彌等。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分布在黑龍江下游,與吾者野人雜居同一地區(qū)。當時均屬設在阿紐依河口的同一個軍民萬戶府管轄。元末明初,居住在當地的女真人有不少南遷到三江地區(qū)。《寰宇通志》卷一一六引《開元新志》中有“乞列迷去奴兒干三千余里”。但這支女真人沒有全部南遷,仍有不少人留居故地,直到清末還有四、五千稱濟勒彌的住在黑龍江口上溯300余公里的沿江地區(qū)。

清聶士成《東游紀程》記載:“過江入中國界,歷克木(可木)卡倫站、惡托(額圖)卡倫站、秦得力(乞勒伊城)卡倫站而止?!碧峁┝艘粋€大致的線索。清代沿用這些城站,作為哨所(卡倫),不同于明代城、站之設,主要是服務于交通,而是偏重于地形、了望等軍事方面的意義。

猜你喜歡
城墻古城
通海古城綴記
跟著船妹子去古城尋夢
城墻邊做游戲
凝眸古城淮安
靜謐古城
良渚古城
我有兩個童年,一個古城一個江邊
殘破的城墻
在城墻上畫畫
650歲的南京城墻申遺進行中
阿图什市| 斗六市| 施甸县| 乌鲁木齐市| 剑川县| 龙山县| 南安市| 洛隆县| 冷水江市| 南皮县| 宁乡县| 瑞丽市| 苗栗市| 收藏| 左云县| 静海县| 木兰县| 高淳县| 通州市| 德州市| 象山县| 旌德县| 大丰市| 本溪| 永仁县| 高青县| 石楼县| 景宁| 鱼台县| 巴彦淖尔市| 杨浦区| 治县。| 安新县| 黄梅县| 锦州市| 临高县| 黄龙县| 清苑县| 浑源县| 崇文区|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