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一段時期來,作文教學的隨意性很是厲害,毫無計劃和安排。一學期下來,有的老師只安排一二篇作文,有的老師雖讓學生寫了不少文章,但只批二三篇。有時心血來潮,到班上隨便布置作文題目的,更有甚者,平時不作作文,等到學?;蛏霞墎砣藱z查時突擊布置作文……真所謂“銅匠的擔子挑到哪里哪里響”。如此等等,集中暴露了作文教學的無序性和突擊性問題,這種“蜻蜓點水”、“突擊備戰(zhàn)”式作文教學,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生命成長過程。面對如此現(xiàn)狀,我們該怎么辦?筆者認為,可嘗試以下的“三步走”:
這里的“入格”,是讓學生掌握寫記敘文時要注意的一般性規(guī)范,也是基準點。要緊緊抓住記敘文的“六個要素”,即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寫一篇記敘文,必須有這六個要素,缺一不可,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容易漏掉一些要素,更談不上對事情的過程描寫。無論是寫人、寫景、寫事或?qū)懳锏挠洈⑽?,要掌握好順敘、倒敘、插敘的運用,要能基本掌握語言、動作、心理、外貌、景物等多種描寫方法,還要會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如此等等。
要真正掌握記敘文的寫作基本功,最重要的方法是寫日記。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認為,寫日記的人,一定會時常與靈感邂逅,因為每天都寫一點東西,每天都在“尋覓”寫作的內(nèi)容,所以每天都有“牽掛”。生活是不盡的寶藏、無邊的源泉,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有所見聞。用記敘的筆調(diào)寫好日記,相當于一個高超的攝影師,每天會留心生活中的五彩繽紛和自己的喜怒哀樂,漸漸變得敏感、細膩、富有洞察力。如果沒有了這份牽掛,任憑豐富的生活流失,時間一久,即便有了好的東西,你的發(fā)現(xiàn)也會遲鈍。這種生活的記錄能使人更敏銳,更清醒;對生活更投入,更超脫。從這個意義上講,寫好記敘文,入好格,會讓生活的記憶凝固,為自己儲藏一筆寶貴的生活資源和寫作素材。
這里的“出格”,要讓學生跳出“規(guī)范”,放膽寫作,走向自由,突出個性,引導學生在關注自己生活的同時,更要關注心靈體驗。學生的精神世界很豐富,但枯燥乏味又沉重無比的學習生活讓其精神世界缺乏寬松和滋潤。特別是當前,在虛情假意、胡編亂造的所謂的優(yōu)秀作文中,學生的靈魂在滴血,甚至活潑的心靈漸漸枯萎,成為不毛之地。學生的冷漠、虛假、乏味等等缺陷都是當前我們作文教學和作文評價體系惹的禍。
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美麗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汲取靈感之水,匯聚妙文,這是對自己精神沃土的松土施肥,讓自己的這片精神地域枝繁葉茂,鶯啼陣陣。教師在作文的指導上形式要多樣,方法要靈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作為有豐富情感生活的個體而存在的,在教學活動的基礎上進行著特殊的情感活動。作文是教學中師生交流的重要陣地,在作文里有些學生會談到自己在學習中、成長中的苦惱,會說到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秘密。這時如果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正確運用評語和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說好話、說真話,學生會覺得教師是自己的知心人,他會更加信任教師,他會掏出心窩子里的話。在真情的抒發(fā)中,學生不再會怕作文、厭作文,此時的作文已是他們心靈綻放的花朵。長此以往,學生的人格氣質(zhì)會漸漸變化,學生的真純美麗會漸漸怡人,作文也就成為學生心靈的體驗。
升格,在對作文的材料、立意、語言、結構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從而使學生作文達到一種新的高度,有情有理。作文中的景、物、人、事等都是作者主體深刻認識、體驗的結果,因而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擁有一雙慧眼,能夠與自然、人生、文本對話,從中發(fā)現(xiàn)詩意。要在努力培養(yǎng)人的語文素養(yǎng)上下功夫,處理好“立人與作文”“生活與作文”等關系,體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真性情,培育科學理性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寫作成為情理的歸宿。一是要以情感人,要求學生在文章里要有真情實感,要說真話,說心里話。生活中有許多令人感動、難忘或令人悔恨、慚愧的事,學生要啟開心扉,把真情傾注到文章中,文章才能感人。如一個學生寫的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家境貧寒,父母含辛茹苦地供他讀書,可他表現(xiàn)不佳,成績不理想,向父母撒謊。這本是難以啟齒的事,但有了作者坦誠地表達悔恨之情,就使文章因“情”而熠熠生輝了。二是以理服人,指文章滲透對生活的理解和評價。在記敘的基礎上要能畫龍點睛地揭示出事件包含的哲理,要能讓讀者有所觸動,許多日常小事往往有它不平常的內(nèi)涵,要教學生運用對比、聯(lián)想,反向思維等方法,使文章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一個學生寫他是班上的后進生,懶散,學習混,言行粗魯,沒有毅力,后來通過老師、家長的教育幫助,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常常提醒自己,要嚴于律己,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的各種毛病又不時地犯,但和以往比,畢竟進步了,他在不斷地反復中與自己的壞習慣做斗爭,清醒地認識到了不良行為習慣是多么的可怕,它可能會影響人的一生,因而更堅定了克服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的決心和信心。這樣的題材太平常了,可貴的是作者最后的論述多么深刻,多么富有理性!初中學生寫的作文既能以情動人,又能以理服人,做到情理共生,這就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境界了。
當然,所謂作文教學的序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隨學生、教師的不同而有所調(diào)整,不能凝固、僵化。對作文教學序列的研究體現(xiàn)了我們對高效作文教學的不懈追求。另外,生命感是一切美麗的靈魂,作文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是學生發(fā)展生命個性、提升生命境界的一種自我修煉過程,這兩方面做到有機交融便是我們所追求的春暖花開、瓜熟蒂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