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 京
1839年,達蓋爾銀版攝影術的發(fā)明標志著除文字敘述外另一種更具說服力的記錄方法的誕生。攝影影像的產生,對法國繼而對英美俄甚至整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影像使人們擺脫了唯有通過主觀繪畫獲取圖像的方式,并給人真實和可信的感覺,由此激發(fā)了人們以攝影影像傳播真實信息的欲望。這個愿望隨著攝影技術、印刷技術和傳媒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而日臻完善,并催生了一個新型領域——攝影新聞。
攝影術最早傳入中國的時候,也僅僅是當做一種“奢侈品”、“西洋貨”被應用于紫禁城的深宮大院之中。在研究中國清朝史的時候,我們不難發(fā)現有大量的攝影作品都在描述著當時中國權力金字塔的頂尖 ——慈禧太后。而表現的方法及主題為通過擺拍的方式來記錄慈禧太后“母儀天下”的形象。所以在相片中的清朝人物大都表情木訥,兩眼無神。通過這段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在中國早期攝影術主要是用來“宣揚國威”,記錄的也是通過擺拍而獲取的“既定”形象。所以從本源上來講,攝影術很難體現“民間疾苦”,將最新的事實以有力的方式傳播給廣大受眾,影響到整個社會。
1839年9月,攝影術誕生僅僅一個月后就傳入了美國,在當時美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世界20年代,古巴起義、美西戰(zhàn)爭等一系列戰(zhàn)爭為新聞攝影提供了政治土壤和社會素材,微型照相機、鎂粉閃光燈及膠卷的發(fā)明為新聞攝影的發(fā)展奠定了技術的基礎,作為新聞傳播的重要“符號”,新聞攝影開始在美國社會嶄露頭角。20世紀中期,戰(zhàn)地記者在二戰(zhàn)中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了許多歷史坐標式的照片,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二戰(zhàn)后,新聞攝影的地位顯著提高,美國報界普遍認為新聞攝影所具備的特點是文字稿件永遠難以企及的。20世紀60年代,以《生活》為代表的美國攝影報道達到盛期,美國開始進入“新聞攝影的黃金年代”。
眾所周知,美國是三權分立制國家,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獨立,相互制約,共同締造了一個強大的美國。但在美國的《第一憲法修正案》中明確規(guī)定了美國除了三權外的第四種權力——言論自由。言論自由即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發(fā)表言論以及與聽取他人陳述意見的權力,是民主制度真正的的核心,如果說三權是國家的權力,那么言論自由就是公民的權力,它構成對三權的全方位監(jiān)督。記者是“無冕皇帝”這一說法就說明言論自由是一種權力的注腳。言論自由為美國的新聞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發(fā)展的契機,同時新聞攝影師也開始奔波于美國的各個角落,用一張張真實的照片為美國公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美國,為美國的自由爭取到了更多的空間。記錄林肯總統遇刺的《他在槍響時按下了快門》、揭示美國種族主義傾向的《走向困苦的遷徙》、反映世界和平的《柏林墻的倒塌》、描述社會事件的《密西西比河的水災》等優(yōu)秀新聞攝影作品將美國的自由理念傳入了世界并影響了世界。
隨著文明的發(fā)展和人類對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們對“文化”一詞的運用和闡釋愈加廣泛和自覺。中西方學者對文化概念的闡述有這樣的思路,即“強調文化對人的思想行為的潛在指導和規(guī)范作用是另一類文化闡釋的核心。如巴格比將文化定義為‘除了在來源上明顯屬于遺傳的,某一社會成員的內在與外在的行為準則’。這里所說內在規(guī)則系指思想與情感模式”。在這我們不難看出,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不同價值觀對于人有著不同的指導作用。我們把美國的“英雄主義”思想文化選擇與中國的“歌頌主義”思想文化選擇進行比較。
談起“世界警察”,我們都會想起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從二戰(zhàn)到朝鮮戰(zhàn)爭再到越戰(zhàn),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警察”這個特點,同時這個特點也一代代地影響了美國大眾。從《志愿軍戰(zhàn)俘準備登船》、《監(jiān)獄內壕溝中數百尸體橫列》、《被抓獲的越共分子》等眾多美聯社的戰(zhàn)地記者拍攝的新聞圖片中,我們處處可見在“警察”的槍下屈服的人民,在東方大地上耀武揚威的西方“警車”等維護世界和平的場景,我們也不難發(fā)現體現在攝影鏡頭中的“個人英雄主義”。
在風靡全球的美國大片《超人》、《蜘蛛俠》、《蝙蝠俠》中,永遠是敵人侵入美國,被威武的“美國英雄”打敗,繼而拯救了美國拯救了世界。所以,鏡頭前的影像反映了這個國家的“英雄夢”,體現了濃郁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潮,這與中國傳統的相對“保守”主義思潮是相沖突的。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的新聞攝影的發(fā)展逐漸與世界接軌,但仍然存在著一些“既定”因素。在第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項的角逐中,中國日報的《新任總書記胡錦濤面對世界聚焦》獲得一等獎,陜西日報的《溫家寶情牽孤兒》獲得二等獎。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項的角逐中,中國日報的《面向和諧未來》、新華社的《火車來到長江源》分別獲一、二等獎。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項的角逐中,新華通訊社的《盛世和諧》獲非突發(fā)重大新聞類(單幅)銀獎、新華通訊社的《溫總理在地震災區(qū)為群眾炒回鍋肉》獲得人物類(單幅)銀獎。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項的角逐中,《青年時報》的《高鐵基石》(組照)獲得三等獎……我們可以清晰地從這些獲獎的新聞攝影作品中看到,有很多的獲獎作品都在記錄著領導人的正面肖像或者是反映著中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發(fā)展的腳步。媒體更多地報道著我們社會的快速變遷與進步,媒介傳播的符號“新聞攝影圖片”則相應地記錄著一些“重大事件”,這與美國的“英雄拯救群眾”是相沖突的,與美國傳統的價值觀也是相沖突的,中美的文化沖突再次體現在小小的攝影圖片上。
隨著全球化的加劇,基于歷史發(fā)展、價值觀、新聞觀等眾多因素的存在,在新聞攝影圖片這一個小小的選擇中,文化沖突體現得淋漓盡致。沖突雖然存在,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尊重,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尋找差異,彌補不足,學會進步。就像是2001年中國香港鳳凰衛(wèi)視《我看見歷史在爆炸》直播“美國9·11”的新聞事件中一樣,只要我們足夠努力,終有一天中國的新聞事業(yè)與新聞攝影事業(yè)將打破文化沖突,與美國一樣成為“世界新聞強國”,同時成為專屬的“世界文化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