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華
家庭是一個社會群體中的最小組成單位,幾千年的家庭發(fā)展史蘊含了大量的有益的道德觀念思想,它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道德觀與每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密切相關,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行為,甚至是社會規(guī)范。與這一現(xiàn)實相適應,儒家在其社會思想推廣中,將家庭的道德觀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儒家的文化中對于家庭道德主要強調(diào)了一種義務型的倫理,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父慈子孝??鬃拥乃枷塍w系中,“孝”的思想更是其家庭觀中的主流。
孝這一觀念的產(chǎn)生,當開始于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社會,但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卻是在西周時代。周代的人以孝表示對祖宗神的敬服,西周的“追孝”字樣在《大雅。文王有聲》出現(xiàn),它的意思是紀念先祖,以祭獻懷親情?!靶ⅰ痹谖髦?、東周的實際社會表現(xiàn)之一就是“三年之喪”,其實就是《禮記》上所說的“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孝應是周公制定禮樂時規(guī)定的,行了幾百年,所以孔子說它是“天下之通喪也”。
孔子的理論根本是建立在封建君臣父子而延伸出來的忠孝仁義和其它的一些家庭社會的關系上的??鬃拥牡赖滤枷胫灰窃谌撕腿酥g的家庭、社會的關系上和在一定的政治環(huán)境下它就是絕對的。即使當一種政治制度改變以后,君臣父子甚至也會改變,家庭社會中的人的關系也會改變,但是忠孝仁義是不會改變的,至少在人的關系中忠孝仁義是不會改變的,在這個邏輯上說道德還是絕對的。孔子的道德思想在最早的時候幫助中國人在處理對待宗教的問題上給出了答案,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遠之”,等等,區(qū)區(qū)數(shù)言便將中國學子、文化從宗教的困惑中拉了出來,不會被宗教特有的愚昧所迷惑??鬃咏鉀Q了宗教問題之后,便把重心放在了解決家庭和社會問題上。
在孔子看來,人和人性是道德之本,只有道德才能保證人和人性,道德一日淪喪,人便淪為“禽獸不如”。如果人有道德,這個人便是可以與日月齊輝、流芳百世的偉大圣人。這樣的人恪守仁義、恭守孝道、忠君愛國。如果人沒有道德,這個人可能連禽獸都會為之不齒,這種人肯定是卑鄙、骯臟的小人。所以,人之所以為人,人性之所以為人性都是因為道德。道德是絕對的,它是一切的基礎??鬃拥牡赖麦w現(xiàn)在親情上最顯著的表現(xiàn)便是“孝”。
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美德,是中國傳統(tǒng)家庭的倫理支柱。在以宗法為基礎的古代社會,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至善的美德。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使用的是“仁”,其后便是“孝”。孝在于孔子的家庭思想中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
更確切的意義是孝在于禮、禮始于孝,這應該是孔子以后曾子一派的孔門發(fā)展的。孝則是禮的體現(xiàn)。“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睆闹锌梢钥闯隹鬃訉π⒌慕忉專褪遣贿`背父母的意愿(“無違”),具體說就是“父母健在的時候,要按照禮儀早晚問候,于父母左右奉養(yǎng)。父母去世的時候,喪葬的禮儀也一定要遵守。祭祀父母的時候,也都要符合禮數(shù)”。這種禮就要求對待自己的父母一定要符合一定的規(guī)范,就像古人做的早晚請安,床前服侍等。這種規(guī)范式的禮雖然值得推崇,但也要有度,比如在中國,父母死后都會舉行喪葬儀式,這種儀式本身就是一種禮的表現(xiàn),可是這種禮逐漸就淪為一種形式一種排場。在北方,父母在60歲以上去世子女就會覺得父母是正常的生理死亡,這種為父母舉行的喪禮就要辦成“喜喪”,“喜喪”就是把喪事當成喜事來辦。本來父母去世只需要“葬之以禮”,可是“喜喪”是一種嚴重勞民傷財?shù)男问剑m然表面上是“禮”,其實是一種形式,這就違背了禮的初衷,真是應當摒棄。死以后的葬是一次性的,比較容易辦。祭禮是一年一次的忌日上舉行的,也很好辦。無論如何,事父母以禮,是人對父母很好的回報。葬是對已亡父母的尊重,祭是對已亡父母的追念,這些行為表現(xiàn)一種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對社會是有益的?!八涝嶂远Y,祭之以禮”。固然很好,可是何如“生,事之以禮”,更應該好好思考。趁著父母尚在,好好侍奉,以禮相待,才是最好的報答,最好的禮。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备赣H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了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三年他沒有改變他父親的處事之道,可以稱他為孝了。可見孔子不是單純的把孝認為是親情之間的對父母的敬養(yǎng),而是還要能夠遵循父的“道”,這樣才算是孝。有士之心謂之“志”,有志者就是有志為士的人,今天所說的讀書人或者是知識分子。兩千多年以來,讀書向上已經(jīng)成為有志者的代名詞,這是受了儒家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的影響。除此,它也經(jīng)常被理解為是強調(diào)了父子之間的等級森嚴的關系即是子必須服從其父,即使是在父親去世三年也要要求兒子“無改于父之道”,以至于這種思想在后來的新文化運動中,被各種文化旗手批判為“吃人的禮教”。但是這種思想的有一定是時代性??鬃铀畹臅r代與新文化運動所處的時代畢竟不同,為了政治,往往文化思想會淪為犧牲品。可是在孔子時代,甚至在后來的二千年中的很大一部分,這種思想還是對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它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時代,給大家提供了最原初的普世價值,讓大家知道“三年無改于父之道”是孝最質(zhì)樸的表達。他的孝的觀念還注入了文化傳承這個新因素,幾千年來在我中華民族的很多家庭中都發(fā)揚了這種因素,形成了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父慈子孝的優(yōu)良習俗和美好的道德風尚。
“今之孝者皆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有時候的比喻會有一種強橫的威嚴,拿犬馬的養(yǎng)比人的養(yǎng)以見養(yǎng)的不同,可是犬馬怎么能養(yǎng)父母。動物是不能養(yǎng)父母的,只有人能養(yǎng)父母。養(yǎng)父母是不符合獸性的,只符合人性,可是從某方面說人也是獸,人身上仍有獸性,忘記自己是獸很可能變得比獸更低賤和殘忍。只有人以為子女應該養(yǎng)、葬、祭,還需要敬和愛??鬃佑袀€學生叫子夏的問孝,孔子回答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就是說,贍養(yǎng)父母要抱著敬重的心情,要有既愉悅又敬重的表情。沒有這些,即使是形式上做到了,也不能看作孝。中國古代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說有個饑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揚眉抬眼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被輕蔑所得來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聽后追上前去向他道歉。對一個陌生窮人尚如此,何況父母呢?所以對待父母僅僅能養(yǎng)是不夠的,還要“敬”。以“敬”字加于生活之中,不僅使父母感到生活有依靠、有安全感而且還受到了尊敬。在全世界的各種文化中,孔子是跨出了第一步的,將人從物質(zhì)的生命中提高了一個層次。也是在人和人的關系上,從一般性的感情相通之外,增加了另一個的元素,那就是,認識到在自己之外,他人的神圣,甚至是世界的神圣?!熬础笔浅姓J對人的價值的尊敬??鬃釉凇墩撜Z》中就有好多次用敬來表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雖然對君王、諸侯、大夫等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尊敬等次:“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但他對于君王也要求其要敬民:“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從敬來看禮,而不汲汲于禮的各種要求才是禮的宗旨。這個社會上,不管文明程度多高,“養(yǎng)”和“敬”還得建筑在感情上,強迫和講述大道理是沒有用的,那樣后果也許還會適得其反?!梆B(yǎng)”和“敬”不是壓抑出來的、強迫出來的,而應該是自發(fā)的,但是這種自發(fā)也是需要社會鼓勵的。整個社會都認同了“敬”的價值,世界必將更加美好。
“孝”是兒女對父母而言的,而“慈”是父母對兒女而言的?!按取笔强鬃拥募彝惱矸懂犞?,是指父母愛兒女的感情。孔子提倡孝慈,即子女對父母的孝敬,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曾經(jīng),魯國宰相季孫肥問孔子:“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子答道:“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保ā墩撜Z。為政》)認為只有對父母孝順,對子女慈愛,才會受到他人竭誠相待??鬃舆€說過:“孝慈則忠?!保ā墩撜Z。為政》)這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是對下慈愛、對上孝敬,那么這個人對國家對君王肯定是忠的。在孔子的眼里,家國是一體的。在家里對父母的孝和在國家里對君王盡忠是一個概念。臣對君,子對父的服從是絕對的,對父和君的要求賢明公正是相對的。人們希望君父慈。因為君父的權力是絕對的,只能希望他們慈。
“慈”在孔子的思想里還可以表現(xiàn)為“仁”,孔子說:“仁者愛人”??鬃拥娜寮宜枷胫芯褪墙虒藗兂蔀槿收撸腥硕家蔀槿收呔投家獝廴?,這種愛人是一種博愛,這種愛首先是從自己的親人出發(fā)的,當然也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愛,也就是慈愛。有一次孔子的兒子鯉走過庭園被孔子看見,孔子問他:讀《詩》了么?鯉說:沒。孔子說:不讀詩怎么會說話?!于是鯉去讀詩。又一次鯉過庭園又被孔子看見了,孔子問:讀《禮》了嗎?鯉說:沒??鬃诱f:不讀禮,怎么立足?于是鯉又去讀《禮》。由此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慈愛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視的。
在孔子時代,很多人經(jīng)過周朝文化的影響,認為孔子的理想是有根據(jù)的,是有道理的,是可行的,但是孔子的理想?yún)s也是難以實行的。孔子的君臣父子的學說中最致命的缺點是不言慈,只言孝;不言如何才能有圣君,圣君如何慈待天下,只言臣民如何孝忠于父君。盡管如此,孔子畢竟提出了“慈”的口號,這樣孔子孟子也把“敬老慈幼”作為人應有的一種重要品德加以提倡。經(jīng)過儒家的長期提倡,孝慈遂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tǒng)。
當今社會利益沖突、物質(zhì)泛濫,人們對于自身的關懷和對他人的仁愛觀念越來越淡,很多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美德流于形式,甚至逐漸淪喪。但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為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和禮儀,并且為廣大國人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頭。同時,孔子的“孝”的思想進一步完善了孔子家庭觀的道德體系,為中華民族家庭道德的發(fā)展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這種“孝”的思想一直受到后世的接受和認可,為家庭關系的良性發(fā)展制訂了明確的道德規(guī)范,并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世美德,值得我們繼續(xù)發(fā)揚。
[1]馮友蘭.中國哲學之精神[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2]錢穆.論語新解[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3]李祥海.生生和諧——重讀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