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祥維 高揚帆
中國出版“走出去”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開展了10余年,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版權(quán)貿(mào)易和實體出口是中國圖書“走出去”的兩大途徑,與實體出口相比,版權(quán)輸出探索的時間更短,經(jīng)驗更少,但其前進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目前,版權(quán)輸出、引進比由2002年的1︰15提高到了目前的1︰2.91,版權(quán)貿(mào)易逆差逐漸縮小。近兩年來,除了實物圖書和版權(quán)貿(mào)易“走出去”外,中國出版商還探索和嘗試“走出去”的新方式,例如直接在海外開設分部,利用獨資、合資、合作、并購等實現(xiàn)資本“走出去”。
我國的新聞出版行業(yè)雖然取得這些不俗的成果,但作為“軟實力”的主要載體產(chǎn)業(yè),出版業(yè)的文化影響力還遠遠不夠。有關(guān)資料顯示,發(fā)達國家控制著全球90%的信息資源。尤其是歐美一些大出版?zhèn)髅郊瘓F一家的銷售收入甚至高于我國出版外貿(mào)的總額。我國雖是一個年出版33萬種圖書的出版大國,但在世界圖書市場的文化影響還遠遠不夠。因此,中國出版“走出去”任重而道遠。
中國出版“走出去”的真正意義在于“中國文化走出去”,其根本目的是要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使中國文化、中國圖書進入國外主流社會。但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出版市場基本上被國際傳媒集團壟斷,西方發(fā)達國家還具備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教育優(yōu)勢,并且當今世界的主流語言還是英語,漢語屬于非主流語言。但在諸多造成出版進出口貿(mào)易逆差的因素中,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翻譯問題。
蔣彝(Chiang Yee,1903—1977),生于江西九江,原名任全,字仲雅(重?。?,筆名“啞行者”;國際知名畫家、詩人、散文家、書法家、教授。蔣彝是一位一直致力于在海外傳播中國文化,但卻被國內(nèi)學術(shù)界所忽視、被大多數(shù)中國讀者所不知的海外華人作家。他曾經(jīng)在西方有著極大的影響,在20世紀30—70年代,蔣彝以“啞行者”為筆名,出版了12本游記,在海外的影響力與林語堂齊名。這些作品在歐、美、亞等地深受歡迎。蔣彝的英文游記寫作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文風,他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和寫作經(jīng)歷以及對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貢獻,都為當今研究文化交流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空間和研究價值。
《中國繪畫》(Chinese Eyes)是蔣彝于1935年出版的第一部英文著作,初版在一個月內(nèi)售罄,隨后在英美不斷加印和再版。1938年出版的《中國書法》起初一直因戰(zhàn)事原因而銷售不暢,但卻在1940年熱銷一時,直至今日仍有許多美國的大學把它當做書法教科書。1937年出版的《湖區(qū)畫記》和1944年出版的《牛津畫記》都不斷地被重印,一次又一次掀起了蔣彝游記熱。進入21世紀以來,蔣彝游記的再版情況一度升溫,《牛津畫記》、《倫敦畫記》、《湖區(qū)畫記》、《愛丁堡畫記》等都不斷地再版和翻譯。蔣彝的作品經(jīng)歷了半個世紀仍魅力不減,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擁有廣泛的讀者市場,可見其閱讀價值。
蔣彝的個人經(jīng)歷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空間的變遷,這使他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和寫作狀態(tài)融匯和交錯到一個由不同語言和文化構(gòu)成的交叉空間中。在空間與地理位置的變遷過程中,蔣彝用游記的形式記錄了這種文化的變遷,由此,文化的地理空間軌跡就成了作品的軌跡,成為蔣彝文本翻譯的語境。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用英語來向英國讀者介紹中國文化,何種文本能最大限度地完成這一使命,能不受到跨文化語境的制約?蔣彝選擇用他所擁有的中國繪畫、中國書法和中國舊體詩的知識和技能作為翻譯的手段,讓兩個民族的文化產(chǎn)生碰撞,使文本翻譯具有混雜性,有了新意。
在不同文化的轉(zhuǎn)化過程中,蔣彝的文本翻譯呈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蔣彝到英國之后,發(fā)現(xiàn)西方很多作品在介紹中國時有污蔑、歪曲、神秘化的現(xiàn)象,致使許多西方人對東方文化、對中國的民族文化存在誤解和歧視,其原因多是西方作者對中國知之甚淺。為此,蔣彝決定執(zhí)筆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文化,以正訛誤。他并沒有采取正面的抨擊和反駁,而以游記的形式,通過對自然景觀和西方風土人情的描寫,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其重點不在于強調(diào)相異,而是相異表面下的共同性。蔣彝尋找人類文化共同性,是從自然景觀開始的。他認為自然景觀作為客體,是不被附加太多文化差異的。在他早期的游記作品中較多描繪自然景觀,之后又從人的性情、人際關(guān)系、審美理念、歷史和知識觀念等方面尋找人類的共同性。正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這種相似和共同共同元素,才使不同的文化有了“可譯性”,才有了文化間相互對視和對話的可能。藝術(shù)與美是直通心靈的,任何民族、任何文化在其中都會有共鳴,中國與西方也會因為藝術(shù)欣賞而擁有彼此共享的空間。蔣彝的著作也正是抓住了這個關(guān)鍵。
求同存異就有了相互交流的基礎(chǔ),蔣彝在他的游記作品書寫過程中,經(jīng)常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和位置,用西方人熟悉的文化表達來營造一個具有共同語言的空間,獲取西方讀者的共鳴。他最常用的文本翻譯策略就是讓讀者感受到他們熟悉的西方文化,然后再用另一種文化的介入讓讀者感到對熟悉的文化的陌生感,與此同時,也是使陌生的文化變得熟悉的過程。
蔣彝的文本常常以西方的文化習俗和景致為敘述的開端,令西方讀者有似曾相識的親近感。而文本翻譯卻又是以中國文化為背景,即帶領(lǐng)讀者以東方文化為視角來看待西方人熟悉的事物。因此,對西方讀者來說,成功地完成了熟悉與陌生的銜接與轉(zhuǎn)換,這其中的新奇感是制勝的關(guān)鍵。同時,蔣彝還運用了類比的方式,將西方讀者比較陌生的中國文化、觀念、習俗等同他們熟悉的事物做比較,找到中西文化中的共性關(guān)系,引導讀者從熟悉中體會和了解陌生,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文本翻譯是一項復雜的活動,也是一個做抉擇的過程。譯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具有其主觀能動性,作為翻譯的主體,這與譯者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標準、文學修養(yǎng)、人生經(jīng)歷甚至情感個性密切關(guān)聯(lián)。因此,在文本翻譯中,翻譯的語言可以超出單純文字的局限,語言作為翻譯的媒體,可以是文體、繪畫、書法或其他更為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蔣彝的作品恰恰是集合繪畫藝術(shù)、書法藝術(shù)、詩歌藝術(shù)于一體的混雜式文本,而采用這種文本形式,一方面是由于蔣彝的多重身份,另一方面出于文化翻譯的需要。
蔣彝將詩、文、畫和書法相互融合在一起,用繪畫和書法同文字一起承擔著敘述的功能。這種跨民族、跨文化的特殊書寫手段成為蔣彝獨特的書寫風格,并且是西方游記中從未有過的,給人以新意的同時也彌補了作者在英語語言上的弱點,達到了更好的翻譯效果。
蔣彝在20世紀30—70年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作品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了西方,為西方讀者構(gòu)建出中國民族文化形象,并在中西文化對話中喚起了自我的民族意識。其價值并不在于文本翻譯的語言是否流暢優(yōu)美,詩書畫的水平是否高超,而在于對中西文化交流方式的研究。
蔣彝作品的文本翻譯策略不論從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從翻譯的技巧都對今日中國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F(xiàn)今制約中國出版“走出去”的瓶頸主要集中在內(nèi)容和翻譯兩個問題上。
在內(nèi)容選材上,要注意引起外國讀者的閱讀興趣,尋找共同的價值觀,比如家庭、愛等主題。近幾年,不少外國人對反映中國現(xiàn)實變革的文藝作品有興趣。同時他們更希望從個體視角了解中國,中國出版業(yè)可以通過普通人的故事來展現(xiàn)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在圖書翻譯方面,我國現(xiàn)在從事各種形式翻譯工作的人數(shù)眾多,翻譯出版新書種類也不少,但這其中優(yōu)秀的譯著少之又少。中譯外的標準和尺度較難把握,想讓外國人能讀懂、易讀懂,翻譯起來很有難度。外國譯者由于對中國文化的不通,外文雖能順暢,但內(nèi)容上容易理解不當;中文譯者因語言差異,文化差異,翻譯時不能做到本土化,容易造成譯法生硬,詞不達意。尤其在文化習俗、民族典故這一類型的翻譯中,常常會出錯。因此,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英文的表達不斷推敲,盡量用西方人能接受的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來給西方人講“中國故事”。
就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而言,文本翻譯已經(jīng)滲入構(gòu)建民族文化身份的過程,除了文本語句一一對應的翻譯外,更重要的是翻譯的延伸意義,即跨民族性的文化轉(zhuǎn)換。以蔣彝為代表的華裔作家用英文寫作的作品同樣也承擔著翻譯中國文化的功能,如何在文本翻譯中構(gòu)建自己的民族形象是一個值得出版業(yè)思考的話題。
[1]王一川. “中國之眼”及其它——蔣彝與全球化語境中的跨文化對話[J].當代文壇,2012(3).
[2]任一鳴.蔣彝作品研究——文化翻譯批評視角[J].復旦大學,2007 (3).
[3]吳小麗.譯者主體性在翻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
[4]鄭達.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記旅美華裔游記作家、畫家、詩人蔣彝[J].美國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