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一
(山西省文史研究館,山西 太原 030001)
明太原縣城(今太原市晉源區(qū)晉源鎮(zhèn)舊城)位于太原市西南15公里處,是建筑在晉陽古城遺址之上的一座明代小城(城周3.5公里)。其城創(chuàng)建之時,晉陽城已毀廢4個世紀(jì),然而兩城之間某些方面的關(guān)系卻藕斷絲連,甚至密不可分。下面,筆者從縣名、方位、人文傳承等幾方面對明太原縣城與晉陽古城之淵源進(jìn)行論述,不妥之處,希望專家學(xué)者批評指正。
明太原縣的前身,乃是位于汾河之東的平晉縣。“宋初,趙匡胤、趙光義興兵十?dāng)?shù)載,‘三下河?xùn)|’……火燒晉陽城,于汾河之東筑新城置平晉縣?!盵1]時至明初,平晉縣城墻被洪水所沒,“徙治于汾河之西古晉陽城南關(guān)。洪武七年廢平晉,改成太原縣”[2]?!疤h”之名卻不是明初所創(chuàng),而是由來久遠(yuǎn),始于隋代開皇十年(590)。既然隋朝已有太原縣名,那太原縣城呢?
眾所周知,晉陽城創(chuàng)建于公元前497年之前,初建時為周邊2公里之小城。迄至西晉,并州刺史劉琨(中山魏昌人)出于戰(zhàn)爭之需,擴(kuò)筑晉陽城垣為13.5公里,形成“城套城”的建筑布局;史有“府城,故老傳晉并州刺史劉琨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3]之載。南北朝時,渤海(今河北省景縣南)人高歡(一名賀六渾)霸據(jù)晉陽,大興土木修筑宮苑及城外晉祠;其時晉陽汾東、汾西各有城池,汾西即劉琨所筑并州城(內(nèi)有春秋末期所筑古晉陽城),汾東另有一座小城(周回、高低不詳),內(nèi)有歡次子高洋(后之齊文宣帝)府第“,雙堂在東城,北魏太原公高洋第”[4]。北齊河清四年(565),武成帝湛移晉陽縣治于汾東小城,另在汾西晉陽城中設(shè)龍山縣;隋開皇十年(590),文帝楊堅廢北齊龍山縣名,復(fù)用晉陽縣舊稱,另在汾河之東設(shè)置太原縣。關(guān)于隋初首置太原縣之事,史載甚明“:……本漢晉陽縣地,高齊河清四年,自州城中移晉陽縣于汾水東。隋文帝開皇十年,移晉陽縣于州城中,仍于其處置太原縣,屬并州。大業(yè)二年罷州,置太原郡,縣仍屬焉……”[5]其后,晉陽之太原、晉陽二縣分治河?xùn)|(唐貞觀年間,并州長史李曾展筑汾東隋太原縣城)、河西的局面歷數(shù)百年而未變,直至“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北漢,廢晉陽、太原二縣”[6]方止。
綜上所述,可知“太原縣”名是從晉陽古城時期流傳下來的,至今已有1400余年了,其歷史文化內(nèi)涵極其深遠(yuǎn)。古太原縣城舊為北齊文宣帝高洋的故居,它從隋初設(shè)太原縣治至?xí)x陽城毀,一直是晉陽城汾東治所,與長安、萬年、河南、洛陽、晉陽并列為大唐王朝“京縣之一”[7]。明朝太原府乃晉王朱(朱元璋三子)之藩封和王宮所在地,他將近在咫尺的平晉縣更名為太原縣,可見其含意深遠(yuǎn)和用心良苦之一斑。
明太原縣城建在古晉陽城遺址上,是無可爭議的史實;但其在遺址上的具體位置,卻眾說各異。舊方志所載基本一致,明嘉靖《太原縣志》云“縣治初改晉陽城南關(guān)……因舊基始筑……”,清道光《太原縣志》說“太原縣城即古晉陽之南關(guān)基也,因舊基始筑,城周圍七里,高三丈……”;也有專家說:“明清太原縣城即今之晉源鎮(zhèn),既然該城為古晉陽城之南關(guān)舊地……那么肯定此地原來有城,其形狀與大小當(dāng)與明清太原縣城同。這個原有的城池應(yīng)該就是北齊始置的龍山縣治和唐晉陽縣城”[11];還有一些人說:“明洪武四年,平晉縣城被洪水所淹,移縣治于汾河西故唐城基之南……”[12]以上三種看法均訛傳失真,與歷史不相符合。
晉陽為古代都會城市,雖說鼎盛時東、西、中三城跨汾相連“,周四十二里,東西十二里,南北八里又二百三十二步”[13]“,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14],但無論是歷史溯源,還是事實上的中心,都在汾河之西的州城(一名府城)中;人們在習(xí)慣上或是為了記載、敘述方便,總是以西城來代表晉陽。西城遺址以今古城營村為中心,西至羅夏高速公路之東的古城墻,東至東關(guān)村西,南至?xí)x源新城以北,北至風(fēng)峪沙河北堰,周回13.5公里,與史載“周回二十七里”相吻合[15]。西城之北的故唐城“,在縣(晉陽)北二里,堯所筑,唐叔虞之子父徙都之所地”[16],迄至唐代已殘缺破敗“,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為坊,城墻北半見在”[17]。筆者根據(jù)《永樂大典》有關(guān)故唐城“……存者500步……南半入州城,中削為坊,北半見在”作個推算“:北半”見在僅存500步,那括入州城削為坊墻的“南半”也當(dāng)是500步,整個故唐城的南北長度應(yīng)該是1000步;唐代“5尺為步,360步為里”[18],括入州城中的500步相當(dāng)于今0.7公里,其南關(guān)遺址當(dāng)不超過今古城營村中之七三公路,而七三公路與明太原縣城則相距1公里余。由此可見“,明太原縣城筑在汾河西故唐城基之南”說,憑空推斷沒有實地考察,是站不住腳的。
至于“晉陽西城中建有晉陽縣城”說,更是無稽之談或故作驚人之筆。歷史典籍對晉陽西城中的三座小城記載甚詳“:……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晉陽城也,《左傳》言董安于所筑……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連倉城,北面因州城,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晉陽宮,隋文帝更名新城,煬帝更置晉陽宮,城高四丈,周回七里。又一城東面連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開皇十六年筑,今名倉城,高四丈,周回八里?!盵19]這三座小城的遺址均在今古城營村境域,留有“殿臺”遺址及“丹墀、紫城、西門道、西門外、城壕、城壕堰、土北門道、城墻、官園”等歷史地名[20];唯有這座“晉陽縣城”,既無史料記載,又無遺跡遺名。晉陽西城之中有晉陽縣治而無晉陽縣城,與明太原府城(即今太原市)中有陽曲縣治而無陽曲縣城的情況相同,無非是兩級政府的衙門同居一城而已。持“晉陽西城中有晉陽縣城”觀點的人,看見舊方志中有“南關(guān)舊基”字樣,便想象(或者叫“捏造”)出一個“晉陽縣城”來。如按其說,明太原縣城建筑在唐晉陽縣城之上,那“南關(guān)”二字又如何解釋?
舊方志對明太原縣城建在古晉陽遺址上的“南關(guān)舊基”所載不錯,但不是“古晉陽南關(guān)舊基”,更不是“故唐城南關(guān)舊基”和“晉陽縣城南關(guān)舊基”,而是一座名叫“廢縣”的“南關(guān)舊基”。這座“廢縣城”,乃是筆者1993年撰寫《也論晉陽古城城垣——兼與王建霓、常一民、薛愈同志商榷》時發(fā)現(xiàn)的[21]。筆者20世紀(jì)70年代曾在古城營村返鄉(xiāng)務(wù)農(nóng)十余年,知曉造紙廠往南稻田有城墻遺跡,遺跡之中及附近有許多磚塊瓦片,附近地名為“城墻圪瘩”、“香爐圪瘩”;1993年實地考察時又發(fā)現(xiàn)此段城墻遺跡往南一直至?xí)x源城北城墻一線,還聽說后營里(第九生產(chǎn)隊,在造紙廠以北)張效恭院后亦有城墻遺址。后來查閱史料,看到“宋平劉繼元,城邑宮闕盡廢。靖康初,金人圍太原于城下,筑舊城居之,又曰廢縣”[22],方知北宋末年,金人(女真族)滅遼(契丹族)后分兵兩路南下滅宋,西路軍粘罕久攻太原不下,曾在太原西南的晉陽城遺址上“筑舊城居之”;繼而參閱相關(guān)資料,“……晉源縣西北……一段殘長220米的古城墻遺跡……土質(zhì)松散,夯土中瓦片很多……采集到唐代的蓮花紋瓦當(dāng)和破碎的繩紋磚塊。這段城墻較以上兩城的建筑年代更晚,而且修補痕跡很多,未能斷定它的建筑年代……”[23],最后筆者斷定:古城營村東稻田中的城墻遺跡與晉源鎮(zhèn)北城墻往西的220米古城墻遺跡是同時期的同一座建筑;夯土及附近有大量的殘磚破瓦,顯然是宋毀晉陽城之后所為,夯土取自晉陽城廢墟;這座晚期建筑就是“金人圍太原于城下,筑舊城居之”的“廢縣城”。這種學(xué)術(shù)觀點雖然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但最近幾年的考古探索,卻也證實了這座城曾確實存在。
綜合以上論述,可知明太原縣城的北城墻筑在金人“廢縣”的南城墻之上,整座明太原縣城正好處在“廢縣南關(guān)舊基”上。這種說法應(yīng)該是言之成理、符合歷史的;太原縣城如果筑在“故唐城南關(guān)”,當(dāng)在今古城營村中七三公路南北,如果筑在“晉陽西城(府城、州城)南關(guān)”,則應(yīng)該在今晉源區(qū)政府一帶。
中國古代建筑城池時,有模仿動物形狀為造型的習(xí)俗,如平遙城“烏龜城”[24]、忻州“臥牛城”等[25]。明初所建之太原縣城,模仿的卻是傳說中的“鳳凰”。
關(guān)于太原縣“鳳凰城”一事,正史未曾有過任何記載,民間傳聞卻是代代口碑,層出疊現(xiàn);所謂鳳凰城,僅是指城池的整體形狀而言,太原縣城東西寬,而南北窄,其造型如同一只展翅飛鳥,故有“鳳凰”之美稱??h城東西長1公里,形同鳳之翅膀,南北寬0.75公里,如同鳳凰的身軀;北門為鳳首,甕城門面東,好似鳳首向東顧盼,取“丹鳳朝陽”之意,甕城之間路兩旁各有水井一眼,如鳳之雙目;南門為鳳尾,城門與甕城門均南向,城外寶華閣(俗稱寺樓)好像鳳凰高翹之尾;東、西二門為鳳凰的翅膀,兩座甕城門均折向南,如同鳳之雙翅;城中央十字街心有“好漢坡”,象征隆起的鳳腹,相傳好漢坡下有許多蛇蟲,如同鳳凰之內(nèi)臟。古代城垣造型有兩種說法,一是講究風(fēng)水,另一是與所處地形及戰(zhàn)爭攻守有關(guān)。太原縣城建筑于古晉陽廢墟之上,而晉陽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塞外游牧民族入侵的軍事重鎮(zhèn),素有“北門鎖鑰”之譽;太原縣北門甕城向東,亦是沿襲古晉陽之軍事功能,不無堵截入侵者長驅(qū)直入之意,而南方卻是漢民族農(nóng)耕文化的聚居腹地,建造城垣時自然用不著考慮設(shè)險攔堵,故將東、西、南三門折向南開。至于“鳳凰”一說,那不過是一種想象、精神上的寄托或者向往,因為城池形似“鳥”狀,總不能舍去尊貴的鳳凰,而以燕子、麻雀命名吧?
近年,有一些學(xué)者說古之晉陽也是“鳳凰城”,依據(jù)是唐開元十一年(723)玄宗李隆基在晉陽所作“……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依晉野,仰觀乃參虛。并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詩[26],并“把中城看做腹部,東西二城看做雙翼……如振翅翱翔的鳳凰”[27]。如果單憑這一點就說晉陽城是鳳凰城,未免有點牽強附會。李隆基詩的大意是“緬懷周成王封唐之地,其實也是我大唐王朝發(fā)祥開國所在處。低頭俯察這里依然是原來晉國的土地,抬頭仰望卻是參星的分野。并州的城池,都是我祖先龍躍鳳翔之地。林塘和臺榭,好像還保持著原來旺盛的模樣”,此與置北都制中“……應(yīng)天受命,龍躍晉水,鳳翔太原,建萬代之模,為億兆之主,猶成湯之居亳,有(西)周之興岐……”意思一樣[28],并不是說晉陽城好像鳳凰的形狀,何況前詩“并邑”可解作“并州的城池或城市”。然而近年出土的兩塊唐代墓志碑上卻刻有“……葬于鳳城之西,龍山之側(cè)……”和“……于北京西五里,左距鳳城,面晉祠……”字樣[29],所以不能排除唐代晉陽確有“鳳城”之稱。唐代晉陽“里三城,外三城”[30],是由春秋、西晉、北齊、隋、唐歷朝先后而建,跨度越千年之久,設(shè)計者們是否考慮到最終要將城池建為“鳳凰”模樣,不得而知。所以說,唐代晉陽城形似鳳凰,不過是巧合或附會而已。
叫“鳳城”也好,叫“龍城”也罷,都不重要,這只是一種具有浪漫和藝術(shù)的別稱或者雅稱,晉陽城就是晉陽城,太原縣城就是太原縣城,那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不過把唐代晉陽東西二城附會為鳳之雙翼,起碼說明汾水兩岸的東、西二城,規(guī)模、大小基本相等,可以證實筆者“……唐代晉陽的東城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長約4公里余,東西將近2.5公里,規(guī)模與西城不相上下……”[31]學(xué)術(shù)觀點之正確。
太原縣城肇建以來,歷經(jīng)明、清、民國500余年,一直是今晉源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由于城池建于古晉陽遺址上,所以在祭祀、建筑、民情、風(fēng)俗等各方面都凸顯著晉陽古城的人文傳承或者烙印。
尹鐸是春秋晉國卿大夫趙鞅(一名趙簡子)的家臣,早年與創(chuàng)建晉陽城的董安于相厚。董氏自殺后,尹鐸受命趙鞅繼任晉陽宰,采取許多收攬民心的措施,將晉陽治理為趙氏與晉國諸卿進(jìn)行軍事抗?fàn)幍拇蟊緺I;以至于趙鞅臨終時告誡繼承人趙無恤(一名趙襄子):“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yuǎn),必以為歸”[32]。果然后來智伯圍灌晉陽城時,城外“不浸者三版”[33],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34],而眾百姓無叛意。趙無恤所以能敗中取勝,離不開當(dāng)初尹鐸治晉陽之良苦用心。由于以上原因,太原縣城西關(guān)路北建有尹公廟,專祀晉陽宰尹鐸。趙襄子是趙鞅的庶子,繼位后公開擴(kuò)展地盤,喪服未滿即北登夏屋山宴請姐丈代王,席間令宰人用銅勺擊殺代王,唾手吞并代國。他還自行紀(jì)年,建立國中之國,將繼位的第一年定為“趙襄子元年”,公開與晉公室分庭抗禮。當(dāng)晉國正卿智伯借口伐越,讓其他卿大夫各獻(xiàn)地百里時,唯趙襄子抗命,遵父囑退守晉陽。智伯攻晉陽失敗后,趙襄子與韓、魏二卿瓜分智氏的土地,隨后又經(jīng)過“三家分晉”,將中國的歷史帶入了封建社會。由于趙襄子常年在晉陽居住,所以太原縣城南門外建有趙襄子廟,舊志有載“:趙襄子廟,縣南,祀晉無恤?!盵35]漢文帝劉恒未當(dāng)皇帝前任代王,在晉陽度過17年的時光,實行比較寬容的經(jīng)濟(jì)政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不僅將代國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為日后治理國家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劉恒入繼大統(tǒng)后,始終保持著在晉陽養(yǎng)成的謹(jǐn)慎、節(jié)儉、關(guān)心民眾等諸多好作風(fēng),是封建社會有名的“賢明帝君”。劉恒曾4次巡幸故地晉陽,史有“因幸太原,見故舊群臣,皆賜之,舉功行賞。諸民里,賜牛酒,復(fù)(免)晉陽、中都民三歲租。留游太原十余日”之載[36]。今太原縣城南關(guān)龍?zhí)鞆R(一名劉王祠),正是晉陽人民緬懷劉恒而建的廟宇。另外,太原縣文廟名宦祠里還供奉著晉陽城時代董安于、張孟談、劉琨、辛公義、張祥、劉文靜、李世、崔神慶、富嘉謨、吳少微、谷倚、李、裴寬等人的牌位[37]。
除上述建筑、祭祀以外,太原縣城還有地方與晉陽古城有關(guān)聯(lián)。北城門上的“德化”匾額,無疑是漢文帝劉恒“專務(wù)以德化民”[38]的縮寫,從中可以看出晉陽人民對這位“寬厚仁慈”的代王念念不忘。南城甕城門上“桐蔭晉陽”4字,則進(jìn)一步說明太原縣城與晉陽古城之間的一種文化延續(xù)。至于民情風(fēng)俗等方面的傳承,另有專文論述,這里不再贅言。
綜上所述,明建太原縣城繼承了晉陽古城的文化積淀,其古老的建筑遺存和濃郁的人文內(nèi)涵與晉陽古城一脈相承,可謂晉陽文化的延續(xù)。■
[1][2]太原市南郊區(qū)志·建置.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94,11.
[3][5][15][16][19]元和郡縣制·河?xùn)|道二.
[4][6][9][22][28][37]太原縣志(清道光).
[7]劉文炳.徐溝縣志·地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8][35]太原縣志(明嘉靖).
[10]中國古代建筑史·元明清時期的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4,6.
[11]尹鈞科.唐北都太原城初探.晉陽古都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1.
[12][29]魏金山,姚富生.明太原縣城遺跡現(xiàn)狀.晉陽文化研究(第六輯).三晉出版社,2012,3.
[13][17]永樂大典·太原府.
[14]新唐書·地理志.
[18]古代文化常識.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5.
[20]太原市古城營村志·文物古跡.三晉出版社,2009,11.
[21]太原地方志.1993(4).
[23]謝元璐,張頷.晉陽古城勘察記.文物,1962(4).
[24]李彬.晉中旅游大觀·平遙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
[25]五臺山瑰寶·名勝古跡.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10.
[26]李隆基過晉陽宮.太原市南郊區(qū)志·文藝.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94,11.
[27]李海清.唐代太原稱鳳城.太原晚報,2010-06-21.
[30][31]張德一.晉陽古城的創(chuàng)建時間及城垣探討.中國古都研究(二十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5.
[32]國語·晉語九.
[33]戰(zhàn)國策·秦策四.
[34]戰(zhàn)國策·趙策一.
[36][38]前漢書·文帝紀(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