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權, 劉 娟,2
(1.中山大學 中文系,廣東 廣州510275;2.湖南商學院 文學院,湖南 長沙410205)
別傳寺坐落在世界自然遺產——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上,因史傳世尊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說而得名。丹霞山原為明遺臣李永茂、李充茂兄弟的私產,清順治十八年(1661)由李氏捐給了佛門。康熙元年(1662)著名遺民僧澹歸今釋受其師天然函昰禪師的委派來山,從而揭開了別傳寺的歷史序幕。經過澹歸與后來歷代方丈的苦心經營,別傳寺名聲鵲起,成為了與曲江南華寺、乳源云門寺三足鼎立的粵北名剎。乾隆四十年(1775)澹歸《徧行堂集》文字獄案發(fā),韶州官府遵朝廷之命將曹洞宗華首臺系僧人率數驅趕下山,天然法屬在別傳寺歷時109年的弘法活動遂告中輟。其后別傳寺的歷史因文獻失載,隱晦不明。民國21年(1932),時任廣東省主席的李漢魂集資恢復了別傳寺?!拔母铩逼陂g,別傳寺再次廢毀。20世紀80年代,當代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在原址上重建別傳寺,實現了古剎的重光,近年來,別傳寺又經過大規(guī)模擴建而更加宏大巍峨、古雅莊嚴。
2012年11月17日,來自廣東、北京、河北、陜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專家學者及宗教界人士共60余人會聚于丹霞山別傳寺,參加了“紀念別傳寺開山350周年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與韶關市丹霞山別傳寺聯合主辦,中山大學中文系及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的楊權先生主持研討,別傳寺方丈釋頓林大和尚致開幕詞,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林有能先生到會致賀。研討會總共收到論文44篇,與會學者主要圍繞下列問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
近年來嶺南明清佛教研究呈日漸繁盛之象,學術界對嶺南的禪教史、寺剎史、僧人的活動及佛門的藝文成就等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而這種局面的形成,與以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為主力的一批學者們對嶺南佛門史料的苦心整理發(fā)掘有密切的關系。中山大學原副校長張榮芳先生在其《沿著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軌則”開展的嶺南禪宗史研究》一文中,對這些學者們的工作與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在最近十多年中,這些學者們遵循陳垣的學術路數,不斷發(fā)掘與拓展新材料,并把佛教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去研究,成績斐然。到目前為止,該研究群體已整理出版《嶺南名寺志·古志系列》七種(《光孝寺志》、《曹溪通志》、《丹霞山志》、《華峰山志》、《禺峽山志》、《鼎湖山志》、《陰那山志》),《嶺南名寺志·今志系列》一種(《丹霞山錦石巖寺志》),《華嚴叢書·天然系列》七種 (《海云禪藻集·海云文獻輯略》、《天然和尚年譜》、《天然昰禪師語錄》、《天然襌墨》、《瞎堂詩集》、《楞伽經心印》、《首楞嚴經直指》),《清初嶺南佛門史料叢刊》四種(《瞎堂詩集》、《徧行堂集》、《咸陟堂集》、《大汕和尚集》)。這些文獻加起來有數百萬字之多,整理起來既耗時又費力,但這些學者們以“板凳能坐十年冷”的精神,一直在默默無聞地工作。他們高質量的工作為嶺南佛門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在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基礎上,該群體還出版了《悲智傳響》、《天然之光》兩部論文集及《天然函昰傳》、《澹歸今釋傳》等頗有學術參考價值的專著。
作為別傳寺的開山祖師,澹歸和尚在這次研討會上很自然地成為學者們重點關注的對象。澹歸將自己在別傳寺的所居之室命名為“徧行堂”,其詩文集亦被命名為《徧行堂集》。學者們就“徧行”二字的來歷與意義進行了研討。河北省社科院劉洋先生的《〈徧行堂集〉之“徧行”義試析》一文,從澹歸自身的經歷、《徧行堂集》所涉及的對象以及澹歸對佛法的理解等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徧行”的意義,認為澹歸在動蕩的明末屢涉危難、出生入死,嘗遍了世間苦,學道修行、發(fā)大宏愿,亦嘗盡出世間之苦,這是“徧行”的一義;其次,“徧行”還代表了《徧行堂集》文體的多樣性、記錄事件的廣泛性與唱和對象的繁雜性;再次,“徧”指無所不在,澹歸以“徧行”名集,有希望佛法之光普照眾生之意;最后,澹歸認為禪宗是修無為法門的極致,故欲以一心統御萬法,以不遍行而入于遍行。廣東省博物館的牛曉琰女士在研究《徧行堂集》的“說”部文體時也分析了“徧行”的含義,與劉洋的觀點相似的地方是,她認為“徧行”固然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應追求藝術風格的多樣性,但更重要的是指應有普度眾生的胸懷。在澹歸眼里,所有人都可以是度化的對象,包括權貴。華南農業(yè)大學的何方耀教授基本認同牛曉琰的解讀,認為“徧行”之“徧”具有“平等”的意義,“徧行”即為“平等行”。廣州市人事局的曹其文先生在其《文化的悖論:從當代眼光看金堡及其〈徧行堂集〉》一文中,從中外歷史的大視角,對金堡(即澹歸)及其著作做了獨特的論評。
澹歸出家前為南明永歷朝的重臣,但為僧后一改從前的政治態(tài)度,與清朝的許多官員包括平南王尚可喜都有往還,故常為人所詬病,黃宗羲、全祖望等都對他做過批評,指其人“不足觀”,近代學者陳垣先生亦表示過對他的鄙薄。在本次研討會上,有學者就此問題提出了新見。何方耀教授的《澹歸所撰光孝寺大佛寺碑記述評》考察了澹歸與平南王府的文字因緣,認為他與平南王的文字交往始于《光孝寺大殿碑記》,碑記極力褒揚平、靖二藩修繕光孝寺的首善之功,而實際上二藩僅施銀數百兩,與其他大檀越相比不過是區(qū)區(qū)之數,澹歸這樣做,其實是為了贏得當道者的支持,以減少恢復光孝寺的阻力,實為“善巧方便、續(xù)佛慧命的大智慧”。澹歸寫給尚氏及其家人的四封信,包括《請改正明室稱謂疏》、《題所上平南王啟后》、《題所上平南王書后》和《上尚將軍書》,前三封都因維護南明的尊嚴而都受到世人贊賞;最后一封是寫給尚可喜之子尚之孝的 (內容為祭奠尚可喜),則受到世人的責難,原因之一是澹歸對助清滅明的叛徒尚可喜曲意頌揚,之二是自曝曾得尚可喜的恩惠。而何方耀認為,佛門只有迷與悟之分,而無是與非之界,尚可喜雖然殺人如麻,但鎮(zhèn)粵后廣泛布施,成為嶺南最大的檀越主,于佛門而言,便是值得肯定的;其次,當時吳三桂正在造反,他叛清是真、復明是假,對此澹歸早已識破。這封信實際上是告誡尚之孝不要隨其兄弟一起作亂。由此可見,澹歸并未喪失佛門中人的操守。韶關學院的曹廣濤先生也認為應當考慮到佛教的超民族、超政治和超倫理特性來評判歷史人物,而不能用一般評判歷史人物的方法來評論澹歸,其論文題為《莫把是非來辨我,刀刀只砍無花果——澹歸的歷史評價問題簡論》。同單位的宋會群先生遞交的論文 《出世者的入世——讀〈徧行堂集〉三則》探討了澹歸的財富觀與權力觀。陜西中醫(yī)學院的張星女士與中山大學的莫尚葭女士從醫(yī)學史料與醫(yī)學思想的角度研究了 《徧行堂集》。廣東工業(yè)大學的吳曉蔓女士則通過對《徧行堂集》中的九首作品的詳細注解,闡釋了澹歸某些作品的內涵。
澹歸本為南明朝臣,由儒入僧,背景復雜,因此其社會交游情況亦成為某些學者關注的熱點。畢業(yè)于中山大學的周松芳博士在其 《澹歸 〈列朝詩集傳序〉發(fā)微》一文中分析了錢謙益與澹歸的關系,認為他們的交誼系基于 “半個老鄉(xiāng)”、“法海同道”、“遺民情結”三大因緣,并分析了錢謙益對劉基的自擬與澹歸對劉基的認同,以及二人殊途同歸的遺民心態(tài)。中山大學的郭鵬飛先生所撰的《曹溶、龔鼎孳入粵與澹歸交游考》一文,比較深入地探討了曹溶、龔鼎孳入粵的原委以及與出家前后的澹歸交往的情況,認為他們相善的原因在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江西師范大學李舜臣先生專撰《王夫之與金堡澹歸關系考論》一文闡述了王夫之與澹歸二人在出仕永歷朝前后的關系。韶關學院廖銘德先生從《徧行堂集》李復修所作的序切入,梳理了澹歸與韶州知府李復修的關系。東莞博物館的麥淑賢女士以《徧行堂集》為依據,分類考察了澹歸與東莞的僧人、遺民、官宦、失名節(jié)者的交游情況。中山大學的趙鐵鋅、王宣標先生通過有關的往來唱和作品考察了澹歸與錢謙益的交往,中山大學的李福標先生撰文考察了澹歸與袁彭年、伍瑞隆、張穆、弘贊、徐仲遠的交游情況。
今年是丹霞山別傳寺開山350周年,因此該寺的營建歷史很自然地成為了與會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之一。韶關學院李明山先生的《澹歸對丹霞山別傳寺營建發(fā)展的重大貢獻》一文認為別傳寺能成為與曹溪、云門相鼎立的粵北名剎,其開創(chuàng)者澹歸厥功至偉。澹歸的貢獻有五:一是親自擘劃了別傳寺的建構布局。從《丹霞營建圖略記》、《丹霞建置說》、《募建丹霞山別傳寺疏》等文可見澹歸是按大叢林的規(guī)制與弘法傳道的需要來構建別傳寺的,寺中的所有殿堂樓閣都經過了他的悉心規(guī)劃,寺院在籌建階段便確立了“與天臺、雁蕩爭衡,與曹溪、云門鼎峙”的目標。二是為寺院的營建而東奔西走、化行四方,甚至不惜攀附權勢、結交名流?!稄绦刑眉分杏写罅康男蛘f疏記、傳贊頌偈、題跋書牘、詩古文辭,在它們當中,有相當部分是應酬文字,澹歸撰寫這些文字,目的是換取有求者對別傳寺營建的護持,并為寺僧們乞討果腹之米、避寒之衣。三是以老邁之齡、羸弱之身,爽心操勞寺務。在《徧行堂集》中,對作者勞累過度、生病臥床的記錄并不鮮見。四是多次率眾勘察全山,發(fā)現了多處勝景。五是在別傳寺初具規(guī)模之后,又化緣續(xù)建了不少輔助設施。湖南商學院劉娟女士的論文《陸世楷(今亙)與別傳寺之建設》討論了澹歸的表親南雄知府陸世楷對別傳寺營建的鼎力支持與特殊貢獻,東莞展覽館的李君明先生在其《清初丹霞山別傳寺下院——南雄龍護園》一文中勾勒了有關該下院的不少相關史料,韶關學院的余志勇先生則從佛教文化旅游的角度討論了澹歸對丹霞山開發(fā)的意義。
曹洞宗華首臺系高僧對佛教經義是如何闡釋的,向來是本領域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但此種局面在本次研討會上有了一定的改觀。這一點反映在中山大學的江暉女士所撰《“涅槃三德”解〈心經〉——略論天然和尚之〈般若心經論〉》與北京大學的孫國柱先生所撰的 《試論佛教的小三災與轉壽法——以天然函昰和澹歸今釋的八萬四千歲說為例》兩文中。江文從“智慧二用”、“心本自如”、“諸法性空”三個方面,梳理了天然《般若心經論》各部分的論點,認為作者闡釋了《心經》的精髓,給人們提供了進入佛法大門的鑰匙。孫文從天然的詩句“若教八萬四千歲,地角天涯好弟兄”及澹歸的《入八萬四千歲說為凌髭放司李初度》入手,剖析了“小三災”、“轉壽”等重要佛教概念,規(guī)則了師徒二人超越國家仇、民族恨的心靈世界以及他們在踐行菩薩道時所體現的悲智雙運精神。
清初在嶺南曾形成了一個以天然和尚為核心、以華首臺系“十今”為骨干的的僧人藝文創(chuàng)作集團,他們被稱為“海云詩派”。這個頗具規(guī)模的集團留下了大量的詩文作品,其創(chuàng)作成就為人所矚目。佛山大學的陳恩維先生從詩學的角度考察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他指出,因僧人對于“文字禪”和詩禪關系的理解各有不同,歷代雖不乏詩僧出現,但他們的寫作多為個人行為,詩僧集團鮮見。天然函昰提出了“似詩”理論,認為僧人之詩除了具有一般切近人情的特點之外,還可見證佛性之樂,因而“似詩而實偈”。此理論承認僧詩具有一般詩歌的普遍性,又強調其還具有“自明本心”的獨特性,認為詩禪可以溝通,從根本上解決了僧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禪宗“不立文字”宗旨的矛盾。澹歸則從禪宗修持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溝通,論證了詩僧作“似詩”的必然性,進一步發(fā)展了天然的“似詩”論。至于如何寫詩,寫什么樣的詩歌,天然提出了“依情達性”論,澹歸提出“以心平境”說,其本質都為“始乎情而終乎道”,這些理論為僧詩言情掃清了道路。陳恩維還談到了天然及其弟子對其詩歌理論的實踐情況。天然認為詩歌寫作當“以悟為則”,途徑是嘗試各種詩歌題材和體裁的寫作;澹歸則主張 “自尋出路”,反對模擬。陳恩維認為,這種詩學觀是建立在禪教并重的宗趣觀以及禪家之妙明心體與施法方便基礎之上的,是一個宗旨明確、切實可行的詩學體系。在此理論指導下,海云系詩僧輩出,而且他們的創(chuàng)作具有共同的精神內核。廣東省社科聯陶原珂先生的《龍榆生選今釋澹歸詞試讀》考察了龍榆生所選澹歸詞的創(chuàng)作因由、構詞章法和情境特點,對澹歸詞的基本風貌和藝術境界做了總結。中山大學的王偉女士注意到了澹歸《徧行堂詞》的通俗化傾向,她認為澹歸詞的通俗化主要表現在題材的日?;⒄Z言的俚俗化和風格的諧趣化諸方面,而造成這種通俗化傾向的原因主要是澹歸自身的文學觀和禪學觀。
天然和尚及其座下弟子還形成了一個禪墨團體,他們留下了不少書法墨寶。澹歸書法在天然的弟子中當居其冠。廣州藝術博物院的杜靄華女士的《禪墨之緣》研究了現藏其單位的14件澹歸墨跡,認為澹歸書法源出李邕與米芾,用筆正偏鋒兼用,結字不事收宮,轉折提頓巧于變化,并品評了其書法的布局與意境。中山大學的鐘東先生的《禪、墨不二》則專門探討了澹歸的書法觀,他認為澹歸的書法與其領悟禪機、崇尚禪意息息相關,澹歸之書法完全契合于佛教的道法。
近年來,隨著嶺南佛門史料整理工作的進行,學者們陸續(xù)發(fā)現了不少可深化清初嶺南佛教史研究的新材料。中山大學的楊權先生在其《〈咸陟堂集〉中的丹霞資料》一文中談到了他在與人合作整理清初嶺南臨濟宗高僧成鷲的 《咸陟堂集》時見到的丹霞資料,它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于丹霞山與別傳寺的資料,二是關于丹霞山的開法祖師天然及其法屬的資料。楊權還在《咸陟堂集》中發(fā)現了不少成鷲與華首臺系僧人交往的資料,他與廣東教育出版社唐娓娓女士在《臨濟宗僧成鷲與曹洞宗華首臺系的關系》一文中探討了成鷲與他們關系密切的原因。
華首臺系是曹洞宗空隱道獨一脈,其法脈是按“道函今古傳心法,默契相應達本宗。森羅敷演談妙諦,祖印親承永紹隆”的法偈來傳派的,由于史料記載的缺乏,華首臺系的法脈在乾隆初年的密因古如之后就付之闕如了。中山大學的仇江先生在其《曹洞宗華首臺寺法脈新知》中向學者們報告了他于今年所得的一份與華首臺系法脈直接相關的文件,該文件詳細記錄了曹洞第三十一世壽昌無名慧經禪師至第三十三世華首空隱道獨至第四十六世圓行宗園禪師的法脈傳承情況。與會學者們認為這份文獻從內容到形式都符合華首臺法系的傳承規(guī)則,是可填補華首臺寺法系研究空白的珍貴文獻。
來自江西九江的廬山閑人劉勇先生以個人親身考察與文獻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在其《天然禪師與廬山》、《〈徧行堂集〉棲賢舍利記》等多篇文章中,勾勒、梳理了天然及其法屬在廬山進行弘法活動的大量材料。中山大學的于曼玲女士則從多種方志中輯出了金堡(即澹歸)的傳記資料。這些資料,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均具參考價值。
研討會氣氛生動而熱烈,學者們不僅各自陳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對不少共同關心的問題還展開了商榷辯論。最后,主持人楊權先生作了總結性發(fā)言,他認為本次研討會本著求是的精神,研究了與澹歸禪師及其創(chuàng)建的別傳寺相關的不少重要問題,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新見,深化了對歷史的認識,堪稱是一次成功的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