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科育
(四川理工學院 外語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所有的交際活動行為都是把價值觀、道德觀和倫理的基石上,翻譯實踐活動作為跨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也不例外。在倫理學的視野下探討譯者的選擇觀,把處于主體地位的譯者作為核心因素來研究,從而出現(xiàn)了“倫理轉(zhuǎn)向”(the ethical turn)這個應用于翻譯研究的新視角。
許鈞認為在“理解、闡釋與再創(chuàng)造這一翻譯活動過程中,作者、譯者、讀者形成了一個各種因素起著相互作用的活躍的活動場,而在這個活動場中,從傳統(tǒng)的原作者獨白和無限度的讀者闡釋,走向了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的積極對話,而譯者處于這個活動場最中心的位置”[1],駱賢鳳[2]指出對于翻譯倫理觀的關注亦落實在“譯者倫理”上,即翻譯倫理首先解決譯者應該翻譯之必然性及究竟為誰翻譯等等一系列涉及到譯者的職業(yè)倫理方面的問題,在這一前提下,應該如何翻譯以及怎樣翻譯好等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學者皆把翻譯活動提升到了倫理層面,而倫理選擇的最高點是關乎翻譯中的譯者的倫理觀。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對于倫理的把握尤其存在決定作用。因為譯者的翻譯倫理選擇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及方法的選擇,尤其對于文學翻譯來說,譯者的倫理選擇具有更大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譯者的發(fā)揮余地更大。所以,譯者該樹立怎樣的態(tài)度、調(diào)整哪種選擇觀來解決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可避免的差異性是決定文本倫理價值能否實現(xiàn)的主要因素。毋庸置疑,這關系翻譯過程成與敗的關鍵,而譯者就是這個關鍵的操縱者、主導者。
英國語言學家萊昂斯·約翰(Lyons John)[3]說過:特定社會的語言是這個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每一種語言在詞語上的差異都會反映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的事物、習俗、以及各種活動在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典型獨特的重要特點。 對于英漢這兩個民族來說,都是擁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自然在上述各個方面帶有巨大的不同,那么,同樣體現(xiàn)在語言運用上的差異亦是不可輕視。所以,正是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性,突出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選擇重要性。法國的翻譯理論家貝爾曼[4]的翻譯理論同樣主張保留差異,提倡盡量異化翻譯,他認為“翻譯的本質(zhì)就是開放、對話、雜交、繁育、非中心化,它使不同的語言文化之間發(fā)生交往關系”,顯然正是由于翻譯的本質(zhì)特性從而決定了翻譯的倫理。古今中外的學者都把“異質(zhì)”和“差異”作為共同的關注點。
王大智[5]提出譯者的倫理觀就是尊重原作、尊重原作中的語言文化差異,其翻譯倫理目標就是通過對“他者”(the other)的傳介來豐富自身。據(jù)此,可見翻譯的本質(zhì)屬性使其倫理價值得以實現(xiàn)。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是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精髓,是中國歷史的傳承,也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傳播我們的文學是一個長期以來困擾的難題。
“該怎么譯”這個問題存在久矣。最初在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原則中就強調(diào)了“信”,“信”其實也就是翻譯學術用語“忠實”?!爸覍崱边@一說法是具有明顯的倫理因素的概念。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當代學者對翻譯本質(zhì)的理解,古代的譯論家有道安、玄奘,他們提出的“五失本”、“三不譯”和“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都是對“忠”與“不忠”矛盾的困惑。當代的學者有林語堂,他曾經(jīng)提出忠實的程度可以分為四類,即直譯,死譯,意譯,胡譯。同時也定義“忠實非字字對譯之謂”,“忠實須求傳神”,也就是要求譯者要重視與原文的字句神氣和其中的言外之意。而在國外,法國有梅納日理解的翻譯本質(zhì)“l(fā)es belles infidels”(不忠的美人)是非常典型之翻譯倫理價值判斷。這兩種翻譯價值觀又強調(diào)了“不忠”的實踐意義和必要性。
譯者具有的極大靈活性使譯者的倫理選擇貫穿在翻譯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查明建[6]等學者認為譯者的這種主體性指的是作為翻譯主導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所以一般說來,在譯介極具文化特色的作品時,“忠”與“不忠”的倫理價值判斷更明顯。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自從19世紀中期以來,各種語言的全譯本相繼在西方出版,例如,英語、俄語、德語等,甚而還有同一語言出現(xiàn)十幾種譯本。就英語而言,有兩個最著名的譯本: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共同翻譯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7]和大衛(wèi)·霍克斯和約翰閩福特合作翻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8]。這兩個譯本都可以說是成功的翻譯。但區(qū)別在,他們的譯者采取的倫理標準不一樣,心懷的翻譯使命不一樣,那么當然注定所持的翻譯態(tài)度也不一樣;而態(tài)度又決定了翻譯策略,相異的翻譯策略達到了不一樣的翻譯的目的,那么自然收獲的目的語讀者群亦不一樣。那么比較、分析,商榷、討論譯者在譯文中透露出的倫理選擇、譯文得失不失為一種探索交流、傳播古典文學合適途徑的好方法。
先從譯者在進行翻譯前樹立的動機來看,楊憲益夫婦翻譯中他們是采用的是異化翻譯策略,是為了實現(xiàn)譯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他們奉行了“忠為上”的原則,采用了“文獻翻譯”法,是指譯作者采用譯入語的語言來重現(xiàn)原語中原作者和原文的讀者之間的實際交往場景,在語言表達形式上、文化各異的種種方面,均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方式。 所以,就嚴復的楊氏夫婦依然遵從“信、達、雅”翻譯原則而言,他們是絕對的“忠信”無二。 魏芳[9]曾引用楊氏夫婦的話,他們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權威性著作,因此他們傾向采用較為保守的直譯法,盡量避免對原文進行改動”。從中,不難看出楊氏夫婦的翻譯主張與異化相通。
在楊譯和霍譯兩個版本中,在《好了歌》中有一句“世人都曉神仙好”,楊譯是把 “神仙”直接換成“immortals”,因此運用“異化”的譯法,可以保持文化的異質(zhì)性,這也就是譯者的 “忠”?;糇g則變通使用“salvation”(拯救)這個詞。“神仙”在中國道教中指的是最高的理想;而“拯救”卻是基督教的概念,對于基督徒們來說,那是最高的最求。當時在曹雪芹的靈魂里絕對沒有“基督徒拯救”的概念,所以他的譯文尊重、迎合了讀者,考慮到讀者的接受,霍譯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卻背叛了作者、原作。
但是,在實踐中,有學者對170多年來的《紅樓夢》十幾種英譯本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在讀者借閱數(shù)、研究引用數(shù)量,還有發(fā)行量、再版數(shù)量上,楊譯本都遠遠遜于大衛(wèi)·霍克斯譯本。恰如胡安江[10]指出要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并不是解決好了“忠實”的文化身份和堅持保留原作中文化的“異質(zhì)性”的翻譯策略就能解決的問題。
因此,當“歸化”和“異化”概念由美國學者韋努蒂(Venuti)[11]在1995年提出的時,不是把它們作為絕對的、不可兩立的對立面來認識的,她同時指出,歸化與異化實際上包含著兩種價值觀和倫理觀的矛盾。而“忠”也就是“信”,就是運用在翻譯過程中翻譯“異化”策略實現(xiàn)忠實于原文。相反,“不忠”是出于種種原因,比如翻譯動機、文本選擇等,在“歸化”的策略指導下,服從文本類型、迎合譯入語讀者等原因的翻譯。
對于中國文學文化的對話與傳播,也可以通過分析“忠”與“不忠”的共時性和歷時性,尋找適當?shù)耐黄瓶凇U缬袑W者提出的那樣,可以先用歸化法,使中國的文本走進西方的讀者,融進西方主流文化中,這樣西方讀者就有了解我們文化的可能性,然后再用“忠實原作”、植入“差異性”的策略實現(xiàn)平等對話,爭取到話語權力,這樣才可以談影響西方文化的話題。正如韋努蒂(Venuti)[11]主張的“通過干擾目標語盛行的文化常規(guī)的方法,來彰顯異域文本的差異性”。異化翻譯策略是值得推廣的,尤其在當英美文化政治霸權盛行下,這種不尊重“他者”和少數(shù)族裔的強勢文化心理更應該抵抗。由此,在翻譯過程中,堅持保留“文化異質(zhì)性”,主張忠實原文的翻譯策略是值得提倡的。
在對外傳譯的過程中,首先不得不注重的是選擇性標準,這其中包括,譯誰的作品,譯什么,怎么譯,何時譯,等等。這是一個譯者的翻譯立場的問題。在翻譯過程中,從譯者的角度來看,“忠”是要忠實于原文,但又不是不顧條件,一概盲目的“忠”,只是一味地“忠”,那只能是“盲從”,無法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選擇性標準的確定的確對于是否得到迎合讀者意識,是否滿足市場那個需求,起到關鍵的作用,而這種考慮市場業(yè)績、出版商利益的選擇原則是否在中國文化與西方讀者間真正架起了文化溝通的橋梁,在翻譯的處理策略上還要斟酌。最初需考慮讀者意識,才能夠擴大譯本在讀者中的流通與接受范圍。
當然,如果僅僅為了讀者的 “可接受性”、“可讀性”,任意做刪減或者增補處理,那就是徹底的“不忠”。所以,“不忠”不是完全的沒有原則性的“胡譯”、“亂譯”,而是譯者應該盡量做到不能犧牲原作獨到的文體,應該證明作品背后的差異是在表達方式而非思維方式上。可見,去除文化差異的“同化”的“不忠”式翻譯,為那些愿意了解中國文化的讀者架起了橋梁,在對話、交流的開始也起到了傳輸中國文化、介紹中國文化的目的。因此運用“同化”的譯法,可以為輸入文化的異質(zhì)性起到開路先鋒的作用,盡管這是譯者的“不忠”。 而保留文化差異的“異化”的“忠”式翻譯,為那些愿意了解中國文化的讀者架起了橋梁,也起到了傳輸中國文化、移植中國文化、介紹中國文化的目的。
對于“忠”與“不忠”這一對矛盾的價值觀和倫理觀,唐健禾[12]等認為這是一對相生相克,不可分割的矛盾共同體。這對矛盾體既有共時性也有歷時性的特點。共時性指的是,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文本,可以有“忠”的譯本亦可以存在“不忠”的譯本,可以有各種譯本,以供不同的用途,消遣、研究、收藏等等;歷時性指一個一本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譯文版本,時代改變的背景同樣也對譯文版本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林紓的譯本在當時盛行一時,對于西方文學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如果用現(xiàn)在的標準來衡量他譯文的質(zhì)量,那可定義為極大的“不忠”。因此,“忠”與“不忠”又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tǒng)一的,在一定條件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在當今世界中,沒有一種文化(原始的或者是現(xiàn)代的)可以做到100%的原滋原味。猶芝士·阿塔爾[13]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化可以完全逃避開各種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和碰撞,而各文化相互混雜的狀態(tài)才是文化能夠生存下去的力量所在。所以,譯者對于“忠”與“不忠”的選擇起著關鍵的決定作用。在譯介初期,可以利用歸化式的“接受性”和“可讀性”的優(yōu)勢,正如張歡雨[14]認為的采用“不忠”的譯法,讓目的語讀者了解中國文化;隨后,再采用“忠”的異化式翻譯,移植文化,達到傳輸文化的目的。
所以,在復雜的文化背景下,要實現(xiàn)文本的真實性,譯者如何采用合理的策略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從翻譯的宏觀和微觀的視野中,同時兼顧,把握住“忠”與“不忠”的轉(zhuǎn)化的動態(tài)尺度,來實現(xiàn)最佳的翻譯倫理道德價值。
當前,我國正處在譯介中華文化,介紹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平等交流的偉大使命時期,對于古典文學作品的翻譯,這種語言文化高度集中的文本,譯者應該首先審視翻譯語境,文本語境與文外語境,而且要宏觀上尊重“忠”與“不忠”的共時性和歷時性的特點,在其轉(zhuǎn)化的可行性的“尺度”內(nèi),尋找方法,還要尊重“忠”與“不忠”的共時性和歷時性,把握住使國外讀者的接受心理,才能實現(xiàn)更大意義的交流和對話的可能性。
[1]許鈞.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駱賢鳳.中西翻譯倫理研究述評[J].中國翻譯,2009,(3):13-17.
[3]Lyons John.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4]Antonie Berman.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C]//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In Lawrence Venutied(ed.).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000.
[5]王大智.“翻譯倫理”概念試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12):48-51.
[6]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19-24.
[7]楊憲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Z].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
[8]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Z].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73.
[9]魏芳.翻譯策略:譯者在特定情境下的選擇[M]//劉世聰.紅樓譯評——紅樓夢翻譯研究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10]胡安江.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J].中國翻譯,2010,(6):10-15.
[11]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 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2]唐健禾.翻譯行為限制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文化透視[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60-64.
[13]猶芝士·阿塔爾.全球化與語言差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權利[C].阿努拉·古納錫克拉,塞斯·漢彌林克等編,張毓強等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5.
[14]張歡雨.級差系統(tǒng)與翻譯主觀性——析權威教材中的“不忠實”譯例[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