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斌
(中國地質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兒童文學是指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文學作品。從對兒童文學下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兒童文學作為文學體系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其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其讀者的特殊性。兒童文學是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是寫給孩子們看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這一特殊性就決定了兒童文學的語言就必然受其閱讀對象的制約,符合其讀者——兒童的特點,才能最終為兒童所接受。怎樣的語言才是孩子們所能接受的語言呢?對此,許多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孫毓修在其《童話》序言里說:“每成一編,輒質諸長樂高子。高子持歸,召諸兒語之。諸兒聽之皆樂,則復使之自讀。其事之不為兒童所喜,或句調之晦澀者,則更改之?!保ㄍ艏胰?007)葉圣陶認為:“給少年兒童寫東西……一定要使少年兒童喜歡,看了能懂,能得到好處……”(黃侃1995)。列夫·托爾斯泰指出:“……為了使兒童熱愛讀書,必須讓他們閱讀易懂的和有趣的……趣味性乃是有益性和通俗性唯一的標志?!保ɡ盥暀?992)綜合看來,學者們強調的無外乎兩點:兒童文學的語言必須是兒童所“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簡言之,就是要有“兒童味兒”。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兒童文學的語言受到方方面面的諸多制約。本文就試圖從句子的層面上,對具有“兒童味兒”的兒童文學語言進行分析,結合具體實例,分析兒童文學語言為了實現(xiàn)“兒童味兒”、實現(xiàn)“易”于、“樂”于接受,在句子的形式上具有的特點,以期對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和翻譯者可以怎樣在句子的層面上進行處理、采取相應的策略有所啟示。
要實現(xiàn)“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兒童文學的語言既要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又要生動形象、充滿趣味性。作為語言表述的基本單位,兒童文學中使用的句子在形式上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特點。那么,怎樣的句子形式才是小讀者們所喜聞樂見的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兒童文學作品中,尤其是低幼故事作品中,句子形式上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相同句式的重復使用。田華(2008)指出“年齡越小的兒童越喜歡重復故事的詞語句子甚至內容”,“因為學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多依靠條件反射的強化,所以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學前兒童文學中,反復是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相同句式的重復使用起到“渲染氣氛、強調語氣或著力抒情”的作用,“讓兒童在迷人的語音刺激中感受到文學語言的魅力”。例如:
(1)聽,鳥兒在和森林說些什么?
聽,魚兒在和小河說些什么?
聽,風兒在和葉子說些什么?
聽,雨水在和屋檐說些什么?
聽,蜜蜂在和花兒說些什么?
聽,蟋蟀在和月亮說些什么?
聽,海螺在和小姑娘說些什么?
(奕陽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中心 《聽……》)
(2)廚房里,媽媽的水果刀剛碰到蘋果皮。
圖圖:“危險!媽媽不要玩刀子!圖圖是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安全最重要了!”
媽媽:……“媽媽給阿姨燒水泡茶?!闭f著擰開了煤氣。
圖圖:“危險!媽媽不要玩煤氣!圖圖是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安全最重要了!”
圖圖:“危險——”
一位正抽著煙打量著周圍的樓群的叔叔被嚇了一跳。
圖圖:“叔叔,抽煙危害健康哦,圖圖是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安全最重要了!”
(《大耳朵圖圖故事屋》編寫組 《大耳朵圖圖故事屋》.4)
(3)在農場一個滑嗒嗒的肥料堆上,這只不幸的鴨子咯咯叫著。兩只母雞說:“鴨子是不咯咯叫的?!薄翱墒俏业母赂侣暡灰娏耍銈兡軒臀野阉一貋韱??”于是,這一只不幸的鴨子和兩只愛幫忙的母雞在雞棚里找啊找??墒悄膬阂舱也坏竭@嘎嘎聲。
在農場一個潮濕的院子里,這只不幸的鴨子汪汪叫著。三只打瞌睡的狗說:“鴨子是不汪汪叫的?!薄翱墒俏业母赂侣暡灰娏?,你們能幫我把它找回來嗎?”于是,這一只不幸的鴨子和三只打瞌睡的狗爬進狗窩找啊找??墒悄膬阂舱也坏竭@嘎嘎聲。
在農場一塊滑溜溜的草坪上,這只不幸的鴨子喵喵叫著。四只機靈的貓說:“鴨子是不喵喵叫的?!薄翱墒俏业母赂侣暡灰娏?,你們能幫我把它找回來嗎?”于是,這一只不幸的鴨子和四只機靈的貓走進農舍找啊找。可是哪兒也找不到這嘎嘎聲。
…… (任溶溶 《幸運的鴨子》)
例(1)是相同句式的連續(xù)重復,讓小讀者們在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例(2)是相同句式的間隔重復,讓我們在忍俊不禁中看到了一個淘氣頑皮而又認真可愛的胡圖圖形象。例(3)是相同句段的重復使用,使故事的講述簡單而又不失趣味性,非常適合幼兒閱讀,讓幼兒在相同格式的反復刺激下,學習數(shù)字一到十。
“由于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兒童尤其偏愛韻律感強的語言”(黃穎2011),打油詩就是這樣一種語言。一方面,打油詩是“詩”,有著詩一樣的韻律、詩一樣的節(jié)奏,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富于音樂性;另一方面,打油詩是“打油叫街語”,不似正體詩那樣受約束,表述更為簡單靈活、更貼近兒童的話語,更具親和力。例如:
(4)曹操大軍八十萬,東吳箭少怎么辦?急得周瑜團團轉。
諸葛立下軍令狀,三天造船至十萬。魯肅偷偷捏把汗。
第三天,大霧漫,請來魯肅上草船。
草船輕快奔對岸,戰(zhàn)鼓咚咚齊吶喊。
(《小橘寶國畫館》編寫組 《草船借箭》)
(5)老鼠家里好熱鬧,大紅喜字墻上掛,又吹喇叭又敲鑼,原來女兒要出嫁。
女兒穿金又戴花,美麗神氣人人夸,可她不知嫁給誰,只能去問爸和媽。
爸媽都是老糊涂,爭來爭去才定下:誰最神氣嫁給誰,為找女婿咱出發(fā)!
(根據(jù)中國民間故事改編 《老鼠嫁女》)
例(4)中草船借箭這樣一個歷史故事通過打油詩的形式被展現(xiàn)了出來,而且格式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根據(jù)敘事的需要有所變化,但都保持了特有的韻律,使得這樣一個嚴肅的歷史故事一下子變得簡單、生動起來,充滿了趣味性,非常適合小讀者的口味。老鼠嫁女這樣一個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有著多種版本,例(5)中這種打油詩的形式在眾多版本中脫穎而出,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表述方法,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兒童文學的語言應該是豐富多彩、富于變化的,但無論是采取什么樣的句子形式,最根本的都是要從兒童的角度的出發(fā),要是符合兒童心理的,適合兒童閱讀的,為兒童所樂于接受的。具體看來,兒童文學中常采用的有以下幾種特殊句式:
(6)咦?野生動物園里怎么沒有動物???
誰把這么漂亮的扇子忘在草叢里了?
哦!原來這是一只美麗的孔雀。
河里的那塊大石頭怎么還會動呢?
好險啊!原來那是一只可怕的鱷魚。
這個大樹枝怎么晃來晃去呀?
噢!原來那是一只調皮的小猴子。
誰把繩子忘在這里了?
快走!那是一條花花綠綠的蛇。
啊!野生動物園真有趣!
(李文玲 《野生動物園里怪事多》)
(7)馬良后來怎樣了呢?有的說,他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和那些種地的伙伴在一起。有的說,他到處流浪,專門給窮苦的人畫畫。(洪汛濤 《神筆馬良》)
例(6)中使用了一連串的設問,先提出問題引起小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再回答問題幫助小讀者找到答案,一問一答,充分調動起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例(7)中采用了設問句的形式作為故事的結尾。在兒童文學中,很多故事的結尾都會采取設問句的形式,很自然地從讀者的角度提出讀者想要知道的問題,再給出可能的答案,既部分地滿足了讀者想要刨根究底的心理,又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為讀者的想象留有了余地。
(8)因為笑瞇瞇嬸嬸對他們很好很好,而且:
她的微笑就像向日葵一樣,總是美美的!
她的聲音就像奶油蛋糕一樣,總是甜甜的!
她的懷抱就像太陽一樣,總是暖暖的!”
(吉玉、曹小影 送禮物:一本關于錢的來歷的書)
(9)從此,馬良就用這支神筆給窮人畫畫,窮人家里缺什么,他就給窮人畫什么。 (禾稼 《神筆馬良》)
(10)馬良有了這支神筆,天天替村里的窮苦人畫畫:誰家沒有犁耙,他就給他畫犁耙;誰家沒有耕牛,他就給他畫耕牛;誰家沒有水車,他就給他畫水車;誰家沒有石磨,他就給他畫石磨…… (洪汛濤 《神筆馬良》)
例(8)中通過一組排比的運用從視覺、味覺、感覺三方面對笑瞇瞇嬸嬸做了細致地描敘,整齊的句式、郎朗的節(jié)奏,使得整個語言既富于音樂性又具有美感。例(9)、(10)表述了相同的意思,但很明顯用了排比的例(10)比平鋪直述的例(9)要生動形象得多。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作為面向兒童的文學作品,其讀者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語言也必然具有特殊性,必須是兒童所“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語言,必須具有“兒童味”。為實現(xiàn)此目的,兒童文學的語言必然受到方方面面的諸多制約。本文從句子的層面上對兒童文學的語言展開了討論,通過對具有“兒童味兒”的兒童文學語言實例的分析,從句子的形式上歸納了兒童文學語言上的特點。筆者相信在這一方面進一步深入細致的研究對于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或翻譯者可以怎樣在句子的層面上對兒童文學的語言進行處理、采取相應的策略一定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注: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科研項目“《英漢兒童讀物語言形式的對比研究及其應用》”,項目編號:CUGW120234)
[1]汪家熔.從《童話》看鄭振鐸的兒童讀物編輯思想[J].中國編輯,2007,(5):81-83.
[2]黃侃.作家談兒童讀物[J].中國出版,1995,(6):37.
[3]李聲權.列夫托爾斯泰論兒童文學的語言[J].文化譯叢,1992,(4):11-13.
[4]田華.兒童文學作品的句式特點[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4):77-80.
[5]黃穎.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語言美學特征的建立[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