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元白唱和詩用典研究

2013-08-15 00:49:28張敬雅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元稹用典典故

張敬雅

(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用典,又稱用事,是中國詩歌史上長時期存在的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劉勰曾于《文心雕龍·事類》中言“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將典故劃為“舉人事以征義”和“引成辭以明理”兩類[1]614。這里所指“據(jù)事”、“援古”,針對具體文學作品中用典現(xiàn)象而發(fā),也即說,用典是在創(chuàng)作中靈活地將歷史故事、往昔人物、經(jīng)典詩文語句融會貫通,以實現(xiàn)凸顯作品欲表達主題、彰顯蘊含思想情感的效果。羅積勇則在《用典研究》中亦明確:“為了一定的修辭目的,在自己的言語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來歷的現(xiàn)成話,這種修辭手法就是用典?!保?]2“通常我們把典故分為事典和語典。事典是指被引用的前代典籍中的古代神話傳說故事、歷史故事、寓言故事、宗教故事等。語典指被引用的從典源文句中摘取的語詞?!保?]7

詩歌依廣闊的社會背景取材,以抒情言志為基礎,著力再現(xiàn)當世環(huán)境及詩人心境。中唐時代的元稹、白居易,他們的創(chuàng)作無不浸潤著個體際遇。對元、白唱和詩所用典故進行分析,可從中探究詩人的思想、感情、偏好,加深對二人的理解。

一、元白唱和詩中典故征引范圍

以白居易著,丁如明、聶世美點校的《白居易全集》,謝思煒的《白居易詩集校注》,及元稹著、冀勤點校的《元稹集》,楊軍的《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為底本,筆者統(tǒng)計,今可見元白唱和詩238首,由元稹所作唱詩與和詩共103首,白居易所作唱詩與和詩共135首兩部分組成。繼而參閱《中國典故大辭典》、《全唐詩典故辭典》等書目對此238首唱和詩實際用典按先后順序梳理,印證了元白唱和詩所引典故在數(shù)量上大為可觀的預想。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在元白可考的唱和詩范圍內(nèi),元稹有42首詩歌用典,占二人唱和詩中元稹詩歌總量的40.8%,且在這42首詩歌間用典210處;白居易有57首詩歌用典,占二人唱和詩中白居易詩歌總量的42.2%,且在這57首詩歌間用典251處。略從引征范圍看,元白唱和詩所引典故,經(jīng)史子集均有涉入。

(一)元稹詩歌用典情況

(二)白居易詩歌用典情況

引用經(jīng)部典故63次:《詩經(jīng)》18次,《左傳》14次,《論語》13次,《禮記》8次,《易》4次,《孟子》3次,《周禮》、《爾雅》、《尚書》各1次;史部典故100次:《史記》35次,《晉書》25次,《后漢書》19次,《漢書》6次,《三國志》4次,《戰(zhàn)國策》、《宋書》各2次,《北史》、《華陽國志》、《舊唐書》、《三輔黃圖》、《列女傳》、《吳越春秋》、《高士傳》各1次;子部典故49次:《莊子》10次,《世說新語》7次,《古今注》4次,《列子》、《淮南子》、《老子》各3次,《博物志》、《韓非子》、《列仙傳》、《搜神后記》各 2次,《藝文類聚》、《尸子》、《說苑》、《潛夫論》、《法言》、《西京雜記》、《幽明錄》、《初學記》、《風俗通義》、《世語》、《東觀漢記》各1次;集部典故39次:《楚辭》7次,《古樂府》2次,《鄴都故事》1次,潘岳文集4次,宋玉、曹植文集各3次,賈誼、枚乘文集各2次,陶淵明、王褒、班固、鮑照、劉伶、李康、皇甫松、張華、宋之問、崔鴻、陸機、庾信、李白、郭璞、杜甫等人文集各1次。將白居易唱和詩所引典故與元稹相較,亦同樣偏重《史記》、《晉書》、《后漢書》、《漢書》等史書,其次是《詩經(jīng)》、《左傳》、《論語》、《禮記》等經(jīng)書,使用次數(shù)與白居易對典故的價值認同程度相關(guān)。

元、白二人之所以慣用史部和經(jīng)部典,與社會因素及個體經(jīng)歷密不可分。他們將史部典故作載體借古喻今,恰若楊義《李杜詩學》所言,“是一種有關(guān)時代對應性與心靈對應性的歷史精神系列的選擇”[4]460。與此同時,唐代儒釋道并存,處于其間,很少有人單受一家影響,元、白亦然。舉白居易為例,早年通讀儒家經(jīng)典,后關(guān)注佛、道等典籍,思想基本以儒家為主干,對待三教持兼容并包的圓融立場。元白多年的唱和詩作,其典故出處靈活多樣,覆蓋宏闊。有正史、雜史,有神話故事、漢魏雜傳,又有唐傳奇、筆記小說等。它們按某種特定的規(guī)律分布,既增強詩歌表現(xiàn)力,又使作品言簡意賅,余韻回蕩。

二、元白唱和詩中事典分類考察

(一)元白唱和詩中,元稹唱詩與和詩所引事典情況

1.涉及經(jīng)部事典?!蹲髠鳌?參商、乘軒、祈招、南風不競、鐘儀戀楚;《尚書》:霖雨等。

2.涉及史部事典?!妒酚洝?游夏之徒、伊尹心、棗如瓜、子房帷、穿楊、脫穎而出、商山四皓、李斯溷鼠、憶黃犬、北里當絕聽、張良椎車輪、趙高殺二世、摧悴戚夫人、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明珠暗投、屈原沉湘、喪家狗、莊舄之吟、張儀舌存、奇貨可居、三閭憤、五羖大夫百里奚、負荊請罪、韋編三絕、三島、紫氣逢真、賈誼為才、渭津、雕龍、五大夫等;《后漢書》:二星徼外、避驄馬、孟光梁鴻、直如弦、馬融帳、黃憲萬頃、遺布、鳥哭楊震、范甑塵、桑榆、奧區(qū)、五袴、銅柱、鳶跕方知瘴、蔡女、借寇、壺公、葉縣王喬、銅盤釣魚等;《晉書》:鄧攸無子、城社有狐、墮淚碑、莼羹鱸膾、豐城劍、改詞曹、折桂、二妙、洛陽紙貴、貪泉、三刀、犬書;《漢書》:窺園、改弦更張、惡影當務息、棄繻、揚雄諫獵、燕蒯受揶揄、布鼓、于公門戶、滿籝金;《三國志》:阮籍哭窮途、木奴、陳琳檄、賢人;《戰(zhàn)國策》:牛后、驥服鹽車;《列女傳》:黔婁;《舊唐書》:還帝笏;《梁書》:飛蛾撲火;《北史》:八米盧郎;《吳越春秋》:穴為探符坼等。

3.涉及子部事典?!肚f子》:冰雪容、大鵬九萬、涸轍之魚、濡沫、探珠驪龍、嚇飛燕、邯鄲學步、魏王瓠、章甫;《世說新語》:王子猷夜訪戴安道、嘯阮、披云霧;《續(xù)晉陽秋》:情會招車胤、牛渚吟;《孔子家語》:商瞿有慶遲;《說苑》:雍門沾襟、茅焦脫衣諫;《述異記》:蛟女、柯爛;《漢武故事》:曼倩竊桃、王母顧方朔;《山海經(jīng)》:丹穴;《列子》:狎鷗;《幽明錄》:劉阮;《搜神后記》:烏龍;《西京雜記》:文君白頭吟;《韓非子》:齊竽;《古今注》:別鶴操;《神仙傳》:縮地;《神異經(jīng)》:玉女投壺等。

4.涉及集部事典。《楚辭》:歌牛下;司馬相如《長門賦·序》:金屋賦;宋玉《對襄王問》: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蔡邕《琴操·梁山操》:梁山曲;劉公干《贈五官中郎將四首》:公干臥等。

(二)元白唱和詩中,白居易唱詩與和詩所引事典情況

1.涉及經(jīng)部事典?!蹲髠鳌?乘軒、雄雞斷尾、孔丘傷麟、鐘儀戀楚、蟲莫智于龍等。

2.涉及史部事典?!妒酚洝?管鮑之交、賈誼南遷、商山四皓、張儀舌存、群輕折軸、靈均獨醒、翦桐、張陳、趙襄骨肉、客結(jié)任安、魯連箭書、荊山銅、李斯戮辱、酈其被烹、八難、陳平心、張良黃石、為我楚舞,我為楚歌、穿楊、賈誼懷沙、鈞天廣樂、支床、甘棠、三島、范蠡乘舟、履舄交錯、三哺;《晉書》:山公醉酒、墮淚碑、豐城劍、改詞曹、彥輔憐衛(wèi)叔、折腰、莼羹鱸膾、貪泉、何曾箸、陶潛籃輿、臥甕、孟嘉落帽、洛陽紙貴、折桂、車胤聚螢、阮籍白眼;《后漢書》:梁鴻孟光、避驄馬、張綱埋輪、薏苡謗、鸚鵡賦、文姬才稚、袁安臥雪、褰帷、五袴、文舉酒、膠漆、破柱、葉縣王喬、杜母;《漢書》:戚夫人、侏儒飽、棄繻、頓首伏青蒲、谷永、持斧;《三國志》:王粲赴荊、陳琳檄、銅雀臺、書籍相與、賢人;《戰(zhàn)國策》:伯樂識馬、驥服鹽車;《宋書》:謝公屐、漉酒巾;《北史》:側(cè)帽檐;《華陽國志》:五丁開險;《舊唐書》:三矢平虜庭;《三輔黃圖》:相風銅烏;《列女傳》:吹簫;《吳越春秋》:子胥濤;《高士傳》:箕潁等。

3.涉及子部事典。《莊子》:涸轍之魚、濡沫、腐鼠、刳腸、徐無鬼;《世說新語》:一柱難支、坦腹東床、吳牛喘月、玉山頹、鬼揶揄、東山妓、蒹葭倚玉樹;《古今注》:蟬鬢、別鶴操;《列子》:余音繞梁、巨鰲載三山;《淮南子》:楊朱泣路岐、蘧伯知非;《博物志》:前日醉;《韓非子》:守株待兔;《列仙傳》:王子晉、漢皋佩;《搜神后記》:烏龍、丁令威遼東化鶴;《尸子》:盜泉;《說苑》:雍門沾襟;《幽明錄》:劉阮;《初學記》:青田鶴;《世語》:雞樹;《東觀漢記》:張堪等。

4.涉及集部事典:賈誼《鵩鳥賦序》:鵩集于舍;《鄴都故事》:望銅臺;潘岳《楊仲武誄》并《序》:潘楊;宋玉《對襄王問》: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

對元、白唱和詩中各自用事典歸納,從整體角度能觀察二人均傾向引《左傳》、《史記》、《后漢書》、《晉書》、《漢書》、《三國志》、《戰(zhàn)國策》、《舊唐書》、《吳越春秋》、《北史》、《列女傳》、《莊子》、《世說新語》、《列子》、《古今注》、《說苑》、《幽明錄》、《韓非子》、《搜神后記》等古籍所含故事作為詩歌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若以細處而論,則選取點面又有不同:元稹還側(cè)取《尚書》、《梁書》、《續(xù)晉陽秋》、《孔子家語》、《述異記》、《漢武故事》、《山海經(jīng)》、《西京雜記》、《神仙傳》、《神異經(jīng)》、《楚辭》等書目的典故為我所用;白居易則將興趣著眼于《宋書》、《華陽國志》、《三輔黃圖》、《高士傳》、《淮南子》、《博物志》、《列仙傳》、《尸子》、《初學記》、《世語》、《東觀漢記》等反映的信息。

三、元白唱和詩中語典分類考察

元、白唱和詩所引語典多樣,《詩經(jīng)》、《楚辭》、《論語》、樂府歌謠、諸家賦作及初盛唐詩歌等,都為其取典來源。

(一)元白唱和詩中,元稹唱詩與和詩化用語典情況

《詩經(jīng)》:死則同穴、白華、伐木、貝錦、鹿鳴、一日三秋、好逑、三星、蕣華、女蘿、徂暑、百夫之特、青蠅、罍滿罄瓶、執(zhí)殳、瞻言百里、一葦、北堂;《論語》:五人而天下治、色難、益者三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⑿U貊可行、拱北辰、謀道不謀食、驚歲寒、直道、乘桴浮海、擊磬、朽株;《左傳》:衛(wèi)足葵、肉食、棼絲;《尚書》:巧言令色、沃心;《孟子》:獨善、滄浪濯纓;《易》:出處、改邑不改井;《禮記》:宿草;《史記》:千慮竟一失;《戰(zhàn)國策》:書十上而說不行;《莊子》:實之賓、彭殤、精誠之至;《孔子家語》:飽肆;《老子》:寵辱何驚;《抱樸子》:魯魚;《淮南子》:肝膽胡越;《呂氏春秋》:蠹樞;《道德經(jīng)》: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楚辭》:江離、辛夷車、楚臣傷楓、丹丘;《文心雕龍》:秀發(fā);賦作:扣玄、白發(fā)鬢垂、橫波目、荒于禽、好光儀、潤色鴻業(yè)、潘鬢;樂府:烹鯉、冉冉府中趨、碧玉;他人詩文:南風、瑤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織素、風摧秀木、傾國傾城、梢云、臨仙壇、委泥沙等。

(二)元白唱和詩中,白居易唱詩與和詩化用語典情況

《詩經(jīng)》:貝錦、烏之雌雄、巷伯、無縱詭隨、人百其身、顛倒衣裳、蒹葭、執(zhí)殳、十月蟋蟀、日居月諸、鹿鳴、白駒、吐茹、嘉魚、補袞、弄璋;《左傳》:藥石規(guī)、掎角、鷹鞲、盜憎主人、鳳兆、掉鞅、懸磬;《論語》:造次必于是、磷緇、驚歲寒、三黜、迅雷風烈必變、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三復白圭、孔子逝川、乘桴浮海、聞韶;《禮記》:鄭衛(wèi)之音、鸚鵡能言、緇衣、絲綸、君子比德于玉、松筠、貫珠歌、輪煥;《易》:金蘭、尺蠖、憧憧往來、存誠;《孟子》:失人唯恐不傷、濯纓歌、人爵;《周禮》:肺石達窮民;《爾雅》:會稽竹;《尚書》:友于;《史記》:金馬門;《后漢書》: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莊子》:巧者勞而智者憂、稊米、白駒過郤、淡水交情、櫛風沐雨;《古今注》:薤上朝露;《列子》:負日;《淮南子》:鐘山之玉;《老子》:寵辱若驚、希夷、荊棘生焉;《博物志》:屈佚;《韓非子》:吹毛求疵;《藝文類聚》:秋蘭榮;《潛夫論》:百犬吠聲;《法言》:鴻飛冥冥;《西京雜記》:遠山眉;《風俗通義》:烏鵲填;出自《楚辭》:江離、歠醨、射天狼、鶗鴂、羿落九烏、紉秋佩、神龍失水;賦作:潘鬢、半死梧桐、沃雪、孤雌寡鶴、曄煜、徒望歲以自必、斷岸、東鄰女、巫山云雨;樂府:隴水、烹鯉、商洛紫芝;他人詩文:北窗風、幕天席地、風摧秀木、葵藿、君子飲、宜城醞、月中桂、秀色可餐、南國有佳人、孤鸞、斗十千、二八年、青溪道士、流涎等。

就經(jīng)史子集言,元稹引《詩經(jīng)》18次、《論語》12次、《楚辭》4次占其唱和詩大部分來源。白居易引《詩經(jīng)》16次、《論語》10次、《禮記》8次、《楚辭》7次占其唱和詩大部分來源。舉《楚辭》中語典化用為例,王逸《楚辭章句》云:“《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5]2-3《楚辭》滲透的浪漫主義色彩,屈原憂國憂民的思想,均對元、白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作用。此外,元、白還多從集部取,化用詩句賦句。就元稹唱和詩語典化用集部,涉及劉勰、陸機、徐陵、左思、傅武仲、謝偃、禰衡、班固、潘岳、司馬相如、孫綽、東方朔、傅玄、李康、宋玉、蔡邕、李延年、劉孝先、陰鏗、虞世南、劉公干等人作品。就白居易唱和詩語典化用集部,涉及潘岳、枚乘、陶淵明、王褒、班固、潘岳、鮑照、宋玉、賈誼、劉伶、李康、曹植、皇甫松、宋玉、張華、宋之問、崔鴻、陸機、庾信、李白、郭璞、杜甫等人作品。值得注意的是,班固、潘岳、宋玉,對元、白皆影響較大。

四、元白唱和詩選用典故的現(xiàn)實意義

沈德潛說道:“實事貴用之使活,熟語貴用之使新,語如己出,無斧鑿痕,斯不受古人束縛?!保?]524經(jīng)由敘述可覽,前代文學作品在為后人提供可參照寫作素材的同時,亦成為爭相模仿的對象。元、白唱和詩,包含流露心跡抒寫壯志豪情之語,更有感慨人事變遷之語。典故的使用增強了詩文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頗具價值。

高友工先生曾于《唐詩的魅力》言:“一個典故有兩個極點:一個與現(xiàn)實問題相關(guān),一個與歷史事件相關(guān),兩個互相比較,而比較的目的則在于顯示它們的相似之處,從而提供機會以使詩人描述或評論現(xiàn)實的問題?!保?]161元、白唱和詩由事典語典顯露出的現(xiàn)實意義亦即其用典的目的所在。

(一)元、白唱和詩借典故感慨懷才不遇

元稹元和五年庚寅(810)作于江陵的《予病瘴,樂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題四韻以慰遠懷開坼之間因有酬答》中寫道:“金籍真人天上合,鹽車病驥軛前驚。”[8]202化用《戰(zhàn)國策·楚策四》驥遇伯樂事。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不能不與詩人的遭遇相聯(lián)系,尤以元稹對此描繪為突出。此年春,元稹因與仇士良在敷水驛爭廳,回到長安以后,宦官和舊官僚誣指他“務作威?!保毁H為江陵府士曹參軍。元稹無絲毫準備,接詔后即刻踏上貶途。道路險阻,環(huán)境惡劣,心情可想而知。詩文以此典,強調(diào)有才之人總難被伯樂關(guān)注、賞識,暗指自己在貶地亟待援助,渴望大展宏圖。又如白居易作于長安的《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賈生離魏闕,王粲向荊夷?!保?]164化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保?0]367好友被貶江陵,白居易為其抱不平,字里行間諷刺時政。并用賈誼屈才遭疏離事寫盡流放飄零之悲,對元稹的濃重擔憂及深重掛念躍然紙上。

(二)元、白唱和詩借典故憑吊追憶先賢

如元稹作《思歸樂》:“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保?]1化用《晉書·羊祜傳》中晉征南大將軍羊祜曾都督荊州諸軍,死后荊州百姓為他在峴山立碑表示懷念事。適逢元稹赴江陵途經(jīng)此地,有感于斯,頓然淚下,既贊揚羊祜為地方長官美政有績,也詠襄陽?!蛾柍求A》中:“今來過此驛,若吊汨羅洲。”[8]16化用《史記·屈原列傳》:“自屈原沉汨羅后百有余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保?0]367戰(zhàn)國時,楚大夫屈原忠君愛國,遭讒遠謫,投汨羅江自盡。西漢才士賈誼中讒遭貶,途經(jīng)湘水,曾作《吊屈原賦》,抒發(fā)心中不平。后因以“吊屈原”作為傷嘆貶謫典。元稹亦引此事述及自身遭讒陷害被貶離京的憤懣之氣。

(三)元、白唱和詩借典故尊崇魏晉風度

如白居易作《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殘席喧嘩散,歸鞍酩酊騎?!保?]164化用《晉書·山濤傳·山簡傳》“山簡醉酒后倒接籬”事,描繪隨意放松,能灑脫享受現(xiàn)世生活的人物形象?!逗臀⒅姸住ず托聵潜眻@偶集從孫公度周巡官韓秀才盧秀才范處士小飲鄭侍御判官周劉二從事皆先歸》:“臥甕鄙畢卓,落帽嗤孟嘉?!保?]326化用“畢卓臥甕”、“孟嘉落帽”典,襯托諸人北園宴集興致之高?!对绱何骱e游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鏡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韻寄微之》:“立換登山屐,行攜漉酒巾?!保?]342化用《宋書·謝靈運傳》“靈運登躡常著木屐”事及《宋書·隱逸傳·陶潛傳》“以葛巾流酒”事。魏晉名士多任誕不拘,縱酒曠達,元、白舉此類事典以表達對自由般生活情趣的向往。

(四)元、白唱和詩借典故贊美堅定友情

如白居易所作《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分定金蘭契,言通藥石規(guī)?!保?]163分別化用《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保?1]364《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孟孫死,吾亡無日矣?!保?2]780以“金蘭”喻元、白間志趣相投,以“藥石規(guī)”謂自己同元稹間能直言奉告,毫不遮掩的行為,盡顯真誠情感。元稹于是年所作《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近朱憐冉冉,伐木愿偲偲?!保?]116化用《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保?3]253此期間,兩人分隔江陵、長安,即用“伐木”等語詞表示對友人白居易的深切思念。再或元稹《陽城驛》言:“一夕不相見,若懷三歲憂?!保?]14化用《詩·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歲兮。”[13]112帶有夸張性質(zhì)地表現(xiàn)了彼此因幾日不能見面便倍覺恍如隔年的感受。

(五)元、白唱和詩借典故嘆息時光易逝

如白居易貞元十八年(802)所作《秋雨中贈元九》:“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9]168元和四年己丑(809)的《曲江感秋》:“昔人三十二,秋興已云悲?!保?]114元稹元和五年庚寅(810)作于江陵的《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寧牛終夜永,潘鬢去年衰?!保?]118詩中“二毛年”、“三十有二”、“三十二”,皆化用自潘岳《秋興賦·序》:“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14]19231 歲的詩人,因與潘岳所處共同年齡階段而引其典述說愁苦,發(fā)出白絲滿頭的嘆老之音,確為自然之事。且嘆老同時仍懷揣著對再次獲得回朝委以重任機會的憧憬。

(六)元、白唱和詩借典暗潛無嗣之憂

如元稹作《遣悲懷三首》:“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保?]99《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孫無。”[8]138化用《晉書·良吏傳·鄧攸傳》中伯道于逃難途,舍棄自己而保全亡弟之子,卒無子嗣事。元和十四年己亥(819)作于通州《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因成三十韻(次用本韻)》:“阮籍驚長嘯,商陵怨別弦?!保?]143白居易《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為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商陵追禮教,婦出不能止?!薄靶颐馍鷦e離,猶勝商陵氏?!保?]314化用崔豹《古今注·音樂》:“《別鶴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子五年而無子,父兄為之改娶。妻聞之,仲夜起,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15]9元、白當時皆暮年無子,這里以商陵牧子被迫休妻為襯托謂自己與元稹雖無兒而能與妻偕老亦足以欣慰。白居易的《余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寫道:“琴書何必求王璨,與女猶勝與外人?!保?]340元稹作《酬樂天馀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答:“商瞿未老猶希冀,莫把籝金便付人?!保?]247化用《孔子家語》“孔子弟子商瞿年過四十方得子”事。詩以“商瞿”為喻,謂自己與白居易有可能如商瞿晚年得子,不必急忙把家業(yè)傳給外人,彼此間進行情感勸慰。

大體而論,兩人抒情方式的選用多種多樣,有“直筆”“曲筆”之分。當身處某種不能、不愿明說的境地,元、白便會習慣性地借助文字隱晦敘述,這就必要用典故作為支撐,以將內(nèi)心真切體驗和感悟揮灑紙間,引起讀者聯(lián)想、共鳴。

詩歌大量用典是社會歷史文化發(fā)展和文人自覺繼承的產(chǎn)物,更是一種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綜合以上分析,元白唱和詩用典靈活自如,建構(gòu)了一系列完整的意象,從而使詩歌意蘊豐富。元、白唱和詩用典手法大體一致,均側(cè)重取史部和子部典以用事,沿襲經(jīng)部和集部前代作家字句以用語;都偏好舉屈原、賈誼、司馬相如等楚漢文人,孔子、莊子、老子等儒家圣人,以及張翰、阮籍等魏晉名士。但元、白唱和詩在引用人物典故上又各有側(cè)重,白居易詩歌出現(xiàn)了以魯仲連為代表的俠客群體,這是元稹詩歌所沒有的。雖然在引魏晉人物典方面存在諸多相同處,但差別也很大。元稹詩歌常提及戴奎,白居易詩歌則多提及王羲之、劉伶、王粲等人。元稹詩歌慣舉黃憲、王烈、于定國、寇恂例為美政典,白居易詩歌熟用周召公、杜詩等事。元稹詩歌典故融匯了褚遂良、茅焦等一系列忠臣形象,白居易詩歌典故凸顯了張儀、仁安、史丹的赤膽真誠。元稹詩歌還借以費長房、安期生為代表的道家神仙為典,白居易詩歌轉(zhuǎn)以關(guān)注東方朔、黃帝、蕭史、弄玉等。

[1]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2]羅積勇.用典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王鵬飛.李白詩歌用典研究[D].暨南大學,2010.

[4]楊義.李杜詩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5]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王夫之.詩清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高友工,梅祖麟.唐詩的魅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元?。〖跰].冀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

[9]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丁如明,聶世美,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司馬遷.史記[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11]郭彧.周易[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2]李夢生.左傳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蕭統(tǒng).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崔豹.古今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

猜你喜歡
元稹用典典故
懸壺濟世典故的由來
元?。耗悴欢业膽n國憂民
百家講壇(2019年2期)2019-07-18 13:56:04
用典與墓志文字考釋舉隅
讀成語典故偶得六首
岷峨詩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1:58
共苦的愛
習近平用典
中華書畫家(2018年1期)2018-01-14 21:50:32
元稹與燈影牛肉
漫談詩詞“用典”
中華詩詞(2017年8期)2017-02-06 03:15:46
趙學敏書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館嚴澗宅》
旅游縱覽(2016年10期)2016-10-13 23:02:28
七夕節(jié)有什么典故呢
铜梁县| 靖江市| 太康县| 双鸭山市| 广饶县| 辽阳市| 济源市| 大石桥市| 汉川市| 肇源县| 淳化县| 霍山县| 关岭| 依安县| 台北市| 威海市| 盐亭县| 新兴县| 略阳县| 泾阳县| 抚松县| 枣阳市| 苍南县| 阿荣旗| 手游| 澎湖县| 延川县| 渝北区| 虞城县| 洞头县| 丰台区| 平罗县| 西充县| 上栗县| 青海省| 沅江市| 昔阳县| 巫山县| 唐海县| 赣榆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