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 物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超高速星是一類能夠從銀河系逃逸的恒星,它們是銀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有力證據(jù),也是研究銀河系暈的形狀、銀河系引力勢模型以及銀心初始質量函數(shù)等問題的有力工具,在科研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超高速星具有的空間速度一般大于等于30km/s.這些高速星的壽命大約百萬年數(shù)量級,這表明高速星從誕生到發(fā)生核塌縮超新星爆發(fā)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距離。
產生高速星的機制有三類,一是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吞噬,二是在雙星系統(tǒng)中發(fā)生Ⅰb型、Ⅱ型超新星,三是雙星系統(tǒng)在演化中發(fā)生Ⅰa型超新星爆發(fā)。
當雙星系統(tǒng)或是幾顆星產生的星族經過銀河系中心黑洞時,被中心黑洞所捕獲,而未被其捕獲的哪顆星,將以很大的初速度被拋出。這類高速星速度極大,一般在200km/s 以上,遠大于二三類高速星很容易被識別。至今發(fā)現(xiàn)的此類高速星僅有9顆。
這類高速星主要發(fā)生在雙星演化的過程中,當大質量的主星演化至發(fā)生Ⅰb型、Ⅱ型超新星爆發(fā)。由于超新星爆發(fā)的不對稱性,使得主星獲得較大的kick 速度,而主星將演化成為中子星或者黑洞,從而對雙星系統(tǒng)產生影響。
這類超高速星也是發(fā)生在雙星演化階段,區(qū)別于第二類的是,此時主星發(fā)生的是Ⅰa型超新星爆發(fā),這種超新星爆發(fā)之后,整個主星將消失殆盡,只剩下伴星。這顆伴星將繼承所有的角動量,以較高的速度運行,這是我們要討論的另一類超高速星。
黑洞吞噬的超高速星,具有亮度高,速度快的特點。其速度大小一般在200km/s 以上,至今決定的只有9顆。
其在觀測上有如下特點:
(1)較多的He 含量,較大的旋轉速度,當主星填滿洛希瓣接受了質量和角動量的伴星將變?yōu)樗偬有?。當主星中只有He時,質量轉化停止,伴星轉速加劇。
(2)伴星轉化為藍偏移星,由于吸收He 核,使其的金屬豐度降低,因而具有更年輕的年齡。
(3)主星先演化,但超高速星的年齡大于主星。
以此為觀測依據(jù),我們共觀測到56顆星,相對于原來軌道的速度均介于30km/s到200km/s 之間。
我們采用蒙特卡羅大樣本計算的方式,對雙星演化進行計算機模擬。用以上的兩個模型對Hurly2002年的雙星演化程序進行改編,計算一千萬個雙星樣本,從而得到兩類超高速星速度分布的統(tǒng)計規(guī)律.
本文選取了適當?shù)奈锢砟P停瑢Τ绦虻倪M行改編。利用蒙特卡羅大樣本模擬計算,得到超高速星速度分布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最后,利用origin 畫圖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利用觀測數(shù)據(jù)和大樣本的理論計算進行對比,得到理論和已有觀測可以較好的吻合。
超高速星是一類能夠從銀河系逃逸的恒星,它們是銀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有力證據(jù),也是研究銀河系暈的形狀、銀河系引力勢模型以及銀心初始質量函數(shù)等問題的有力工具,在科研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本文的通過理論計算發(fā)現(xiàn),由Ιa型超新星爆發(fā)產生的超高速星,其速度遠大于其他類型的超新星爆發(fā)產生的高速星。從而能對超高速星的發(fā)現(xiàn)及分類,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1]Anderson B.,Lyne A.G.,1983,Nat.303,597
[2]Bailes M.,1989,ApJ.342,917
[3]Blaauw A.,1961,Bull.Astron.Inst.Netherlands,15,265
[4]Boersma J.,1961,Bull.Astron.Inst.Netherlands,15,291
[5]Burrows A.,Hayes J.,F(xiàn)ryxell B.A.,1995,ApJ.450,830
[6]Christensen-Dalsgaard J.,1995,Lecture Notes on Stellar Structure and
[7]Evolution,Aarhus University Press
[8]Cordes J.M.,Romani R.W.,Lundgren S.C.,1993,Nat.362,133
[9]De Cuyper,J.P.,1984,in:Binary and multiple stars as tracers of stellar evolution eds:Z.Kopal and J.Rahe,IAU Colloquium 69
[10]Dewey R.J.,Cordes J.M.,1987,ApJ.321,780
[11]Frail D.A.,Kulkarni S.R.,1991,Nat.352,785
[12]Fryxell B.A.,Arnett W.D.,1981,ApJ.243,994
[13]Gott J.R.,Gunn J.E.,Ostriker J.P.,1970,ApJ.160,L91
[14]Gunn J.E.,Ostriker J.P.,1970,ApJ.160,979
[15]Hills J.,1983,ApJ.267,322
[16]Iben I.,Tutukov A.V.,1993,ApJ.418,343
[17]Shklovskii I.,1970,Astron.Zh.46,715
[18]Taam R.E.,F(xiàn)ryxell B.A.,1984,ApJ.279,166
[19]Tauris T.M.,Bailes,M.,1996,A&A 315,432
[20]Tauris T.M.,1997,in:Pulsar Timing,General Relativity and the In-
[21]ternal Structure of Neutron Stars,eds:Arzoumanian Z.,Van den
[22]Heuvel E.P.J.,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Sciences
[23]Van den Heuvel E.P.J.,1994,in:Interacting Binaries,eds:H.Nuss-
[24]baumer,A.Orr,Saas-Fee 1992 lecture notes,Springer-Verlag
[25]Van den Heuvel E.P.J.,Van Paradijs J.,1997,ApJ.in press
[26]Wheeler J.C.,Lecar M.,McKee C.F.,1975,ApJ.2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