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老藤 縮寫 瑾軒
一
鄭遠橋又嗅到了那種奇怪而又熟悉的味道,市委書記老黃正在講話,這是五年一屆的換屆大會。奇怪的味道從何而來呢?莫不是身體出了問題?
閉幕午宴上,他向黃書記請假,說是老能聞到一種奇怪的味道,藍城的耳鼻喉科是弱項,要去外地檢查。黃書記頓了一下說,政府組成人員等著你常委會下任命,但身體要緊,還是抓緊去檢查吧。
本次換屆,省里本來確定老黃退,到人大當主任,鄭遠橋接任書記,不知哪里出岔子,五十八歲的老黃留任書記,五十五歲的鄭遠橋卻到了人大,省里派了一個叫何陽的年輕干部來藍城當市長。
其實,鄭遠橋主要想借著看病的由頭到外地走走。人大秘書長王義和周老板陪著他到了上海。四年前,鄭遠橋招商引資把周老板從大連引到藍城,兩人走得很近。周老板通過朋友聯(lián)系了一家上好的醫(yī)院,給鄭遠橋做了體檢,結果基本正常,只是肺部有一處陰影還需確診。
鄭遠橋讓王義對外先不提檢查結果。把所有來電話詢問的人都記下來。
這期間,鄭遠橋也接了幾個電話,分別是老黃、何陽和王梅打來的。王梅是他擔任副市長期間在故鄉(xiāng)灞縣發(fā)現(xiàn)的一個人才,后來改行當了東山賓館經理。
夜深,他在床上輾轉反側,突然想到戴老。當市長期間,作為省里實權派的戴老給他介紹了一個客戶,想開發(fā)改造藍城中心廣場,他很重視,讓規(guī)劃、土地、城建等部門都提前介入了,如果這個開發(fā)商真的有實力,同等條件下應予以關照。結果項目招投標時,牌被別人給摘了。
事后,開發(fā)商陰陽怪氣地打來電話,怪藍城政府一開始就沒想把項目給他做。這話著實沒根沒據,鄭遠橋早料到這個項目是塊群狼撕咬的肥肉,他不想在這個項目上弄臟了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暗箱操作。他給戴老打了個電話,想解釋一下原因,但戴老說不記得給他介紹過人。他心里有點忐忑,謹慎地注意著藍城換屆前的風向,當省里傳出這次換屆讓他接任市委書記的消息后,他覺得自己真是多慮了。
換屆前夕,戴老來藍城搞調研,他請戴老去臘頭驛吃了一次河豚。臘頭驛原來是王梅開的一個小店,王梅調到東山賓館任經理后,酒店由她父母經營。王家祖上做過揚州知府的家廚,烹調河豚是祖?zhèn)骷妓?。戴老在臘頭驛坐下后便雅興漸高,他說,吃河豚是吃一種精神,我分管干部工作多年,我認為在吃河豚問題上顧慮重重的人需要考察他的膽識。
當羊脂一樣色澤的壓軸菜端上時,戴老一雙睿智的眼睛忽然充了血一般:西施乳!戴老很高興,講了很多典故,版本有諸多新意,比如臥薪嘗膽,戴老強調的是另一種含義:人不能總是裝孫子,有仇不報非君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省委關于藍城換屆的人選公布后,和事先設計的版本有了較大出入,鄭遠橋出人意料的到了人大。關于這種安排,說法不少,他在省里的關系也暗示他,高層在他的使用上似乎產生了分歧。
二
鄭遠橋離開上海想到揚州討幾天清閑。周老板的朋友朱女士帶他們去郊外的瓜洲吃晚餐。酒喝到好處,朱女士隆重推出了一道菜,正是西施乳。鄭遠橋想起了6年前在臘頭驛那頓晚餐。
那時他擔任市委副書記,也是換屆前夕,省委組織部考核組來到藍城。組長姓喬,過早地白了頭,被稱為喬老爺。
對于這次政府換屆,身為市委副書記的鄭遠橋沒有動過念頭,因為換屆前市委書記老周在常委會上說過,省委領導已經打過招呼,本次換屆是大局穩(wěn)定,局部微調。什么是大局穩(wěn)定?也就是說人大、政府、政協(xié)的三個巨頭不會動。
喬老爺和鄭遠橋談話,問了許多問題,尤其是關于市長老孫。他給了老孫高度評價,說他有能力、有魄力、會干敢干,能擔重任。其實鄭遠橋對老孫有些意見,老孫一門心思抓G D P,在預算方面對黨群口是能減就減,但這是換屆考核,他必須維護市委班子的團結。
談完話已是飯時,喬老爺說想換換口味,鄭遠橋帶他去了臘頭驛。這個小店是市評劇團下海的王梅所開。王梅人生得標致,一襲白衣早早地就在門口迎候。鄭遠橋歪打正著,喬老爺就喜歡吃河豚。
喬老爺告訴鄭遠橋,這是他第二次出來,第一次市委書記老周請,不好不出來,這次是自己主動要鄭遠橋請。鄭遠橋問孫市長沒請?喬老爺停頓了片刻道:老孫忙,一市之長嘛,那天談話,四十分鐘他接了七個電話。
菜上來了,兩人邊吃邊聊。喬老爺說,換屆的事情雖然大政方針已定,但天下之事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事在人為。
鄭遠橋叫王梅進來敬杯酒。酒至三瓶,王梅和喬老爺已經談得很熟了,王梅雖是評劇演員,卻喜歡越劇,現(xiàn)場來了段《西施斷纜》。
壓軸菜上了,喬老爺夾了一塊來吃,一入口,感覺鮮美無比。好吃!喬老爺禁不住贊美了一聲。
這是河豚的精囊,只在特定的季節(jié)里才會有,王梅解釋著這道西施乳。
喬老爺臨走時給鄭遠橋打了個電話,他說:老鄭啊,有朝一日別忘了再請我吃西施乳,那個臘頭驛的王梅是個人才,有朝一日應該用用。
讓藍城上下沒有想到的是,省委對換屆的班子做了較大調整,市長老孫突然調整到人大當主任,新一屆市長是副書記鄭遠橋。老周五十七歲,次年市委換屆時退下來,鄰市市長老黃過來當書記。
鄭遠橋每年都請喬組長來藍城吃一次西施乳,并讓市政府秘書長李正把王梅調來東山賓館任總經理。王梅調走時把父母從灞縣接來接管臘頭驛。
三
鄭遠橋認識王梅很偶然。十幾年前,他還是藍城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的副市長,春節(jié)回故鄉(xiāng)灞縣省親。幾個中學同學拉著他聚餐唱歌,老拿他和同桌孫小杰開玩笑,當年就他們倆考上了大學,現(xiàn)在他是藍城的副市長,孫小杰在藍城師專當歷史系主任。
在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當民警的大樁安排了地方,大樁是鄭遠橋在灞縣的死黨,鄭遠橋一回來,大樁就成了他的專職秘書。那天,一身白衣白裙的王梅進了他們的包房,為大伙點歌服務。
鄭遠橋唱了一段越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越劇是和孫小杰學的。初二時,孫小杰轉學來到班上,和他成了同桌,作為班長他自然就擔負起呵護新同學的責任,但他從來沒向她表示過什么,孫小杰曾試圖戳破窗戶紙,刻了一枚高山流水的閑章贈他,鄭遠橋明白是知音之喻,卻沒敢越雷池半步。大學畢業(yè)后,孫小杰回藍城師專當了歷史老師,鄭遠橋留在省城娶了領導的女兒,幾年后,作為省直機關的明星他被派到藍城擔任副市長。
大樁問王梅,聽說你是戲校畢業(yè)的,來一首怎么樣?從不陪唱的王梅居然也來了段越劇《西施斷纜》,唱得十分專業(yè),恍惚間,鄭遠橋覺得她特別像孫小杰。
王梅是省戲校畢業(yè)的,主攻評劇,選修越劇,沒找到工作,在歌廳打工。鄭遠橋馬上就想到了藍城自己分管的文化系統(tǒng)的評劇團,他覺得這女孩是個人才,就給推薦去了。王梅也長志氣,幾年后就成了評劇團的當家花旦。后來,劇團改制,她下海開了那家臘頭驛。
王梅進入藍城評劇團后,她的父母非要表示一點心意,鄭遠橋堅決不要任何東西,他聽說王梅的父母是廚師,就到灞縣她家開的小店吃了一頓野生河豚火鍋。王師傅說自己有道祖?zhèn)鞯膹N藝,如果弄到材料一定給鄭市長展示一道西施乳,當時鄭遠橋就記住了這個菜名。
四
鄭遠橋正在揚州江邊一個魚塘垂釣,王梅打來電話,李正已經正式通知她,市政府接待體制要改革,東山賓館將改制,她打算去北京開一家河豚館。鄭遠橋覺得這事太突然了。
改制是他和老黃之間沒有公開的分歧。老黃是個貫徹上級文件不走樣的書記,來藍城后,一直在推動國企改制。鄭遠橋并不抵觸上級政策,可做為市長,自己手里一定要有牌可打,為此,他堅持留下了三家效益好的企業(yè)。
百密一疏,老黃在忽略了眼皮底下的東山賓館。一次公務接待,老黃發(fā)現(xiàn)了這一疏忽,他對李正說,吃喝接待完全可以社會化嘛。李正回來向鄭遠橋一傳達,鄭遠橋笑笑,未置可否。李正看出了門道,東山賓館改制的事就一直拖著沒辦。好在老黃工作忙,也沒再過問此事。
鄭遠橋等著李正來電話,王義的來電記錄里沒有李正。他也想過,新市長剛剛上任,身為秘書長李正跑前跑后一定忙得不可開交,或者是李正處于一種不被信任的危險境地,所謂內官不用舊臣,這樣想,李正急于改制東山賓館就意圖明顯了,無非是想向老黃和何陽表明一個態(tài)度。
王義接了個電話,回來后告訴鄭遠橋,家里正在動干部,李正要由秘書長改為發(fā)改局長,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安排。
鄭遠橋發(fā)話,明天回去,但不是藍城,回灞縣。
回到灞縣,鄭遠橋下榻在縣政府的白洋淀賓館,他以身體不適拒絕了灞縣領導的所有宴請。疑惑的話傳來傳去,便傳出鄭遠橋肺上長了個東西的說法。
組織部蘇部長受黃書記委托,給鄭遠橋帶來了一份名單,征求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構成意見。李正果然是發(fā)改局長的人選,而政府秘書長由原財政局長季衛(wèi)東接任,財政局長則新提拔了一個副處級干部劉清。鄭遠橋問:這個劉清是誰???蘇部長說,劉清不是政府系列的干部,是市委政研室的副主任。鄭遠橋知道這一定是老黃提名的人選了。鄭遠橋表示對名單沒有大的異議,只是有些重要的綜合部門,還是要用一些能看準的好干部。蘇部長明白話里的含義,表示會將意見向黃書記轉達。
五一是鄭遠橋的生日,大樁張羅著要找?guī)讉€人聚聚。鄭遠橋讓大樁打電話叫上李正。過了約定的開飯時間,李正還沒有到。鄭遠橋不動聲色,王義起身到外面打電話,不一會回來匯報,李正說有事,來不了了。
鄭遠橋在灞縣逗留的日子,又接到兩條讓人煩心的消息。一個是東山賓館的改制停止了,新任命了一個經理,聽說有點背景。另一個消息是周老板被檢察院立案調查了,原因是偷漏稅。
王梅已經辭職去了北京,周老板的事卻不能不管,藍城上下都知道周老板是他引進的企業(yè),這個時候拿周老板問罪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梅打來電話說自己準備訂婚了,對方是個姓單的高干,大她20歲,以前在省里當廳長時去臘頭驛吃飯便相識了,后來他提拔到了北京。不久前,他在車里看到王梅新開業(yè)的臘頭館,進門問有沒有西施乳這道菜,就遇到了。
王梅在電話里說欠鄭遠橋的,她一定會想辦法補償,還問了他在周老板身上有沒有閃失,鄭遠橋說他的座右銘是:女人和錢,是從政的兩條高壓線。
五
鄭遠橋接到上海專家的電話,經過會診,他肺上的黑影是個鈣化點,并無大礙,也無需治療。
鄭遠橋來到黃書記辦公室銷假,表示身體檢查正常。關于政府組成人員名單,鄭遠橋說藍城總體上是吃飯財政,收支壓力大,何市長又剛上任,這個時候換局長,可能不太合適。黃書記表示新選的財政局長劉清雖沒有財政工作經驗,但是個可造之才。
鄭遠橋本意是虛晃一槍,談判的藝術就在于有選擇地放棄,自己真正想說的是李正的使用問題,他不希望李正改任發(fā)改局長,政府秘書長的位置等于準副市級,離開了這個位置,將來提拔就沒了優(yōu)勢。他端起茶杯似乎很隨意地問:李正同志由秘書長改任發(fā)改局長,從使用的角度講是平調偏下,他會同意嗎?
黃書記笑著說,這個要去問李正自己。鄭遠橋噎住了,難道到發(fā)改局去是李正自己的想法?
下午,市長何陽來了,他堅持要給老市長接風,去臘頭驛吃河豚。鄭遠橋沒想到何陽來了不久就知道了臘頭驛。何陽說要感謝李正,五一節(jié)那天陪著自己去那兒吃了,真是一絕。鄭遠橋明白自己生日那天李正缺席的原因了。
臘頭驛還是老樣子,只是不見了一身白衣的王梅。鄭遠橋到后廚和王師傅見了個面,王師傅的老伴心直口快,讓他小心那個李秘書長,上次吃飯,服務員聽到李正和新市長說他和王梅的壞話了。
六
鄭遠橋在辦公室開始了他的談話。第一個談的是人大副主任老柳,老柳表示自己到什么時候都是個忠臣,鄭遠橋怎么說,他怎么畫圈。鄭遠橋微微嘆口氣說:有些干部,只有靠時間去檢驗。沒等鄭遠橋說完,老柳便打斷了他的話,道:老市長你甭說了,我明白,其它幾個主任你也甭說了,我來打招呼。
接下來,鄭遠橋又找了一些人大常委談話。這些常委來自黨政群企各個階層,除了一些法定的職務常委外,其它常委都是經過他同意才進來的,對他很尊重。談話著重強調了人大常委會依法任免干部的重要性,他說既要講大局,在政治上和市委保持一致,又要對政府負責,對于那些群眾不認可的干部,使用后對政府會產生負面影響的干部要敢于說不。鄭遠橋這種談話不是常規(guī)的出牌方式,是一種不是動員的動員。
市委出了個上訪事件,被拘留的周老板的夫人是省城文化系統(tǒng)的干部,人脈豐富,她帶了四個知名網站的記者來上訪。周夫人提出的問題很尖銳:如果企業(yè)在稅收方面有問題,稅收稽查部門為什么連個招呼都不打?即或有問題,企業(yè)任罰任殺就是了,為什么要抓人還不允許保釋?負責接待的老大姐,沒有接待媒體的經驗,信口說連劉曉慶偷漏稅都能抓,你丈夫怎么就不能抓?不抓怎么順藤摸瓜?這些話被記者們在媒體上炒了起來,弄得沸沸揚揚,倒救了被拘留的周老板,使他得以取保候審。
人大常委會如期舉行,43個常委悉數到場,所有的議程進行都十分順利,但在人事任免事項上出了個問題。其它政府組成人員基本高票當選,包括黃書記很擔心的財政局長劉清。誰也沒想到平調偏下的李正卻沒通過,差兩票不夠半數。問題是他的政府秘書長免職卻通過了,季衛(wèi)東也順利當選為新的政府秘書長。這樣,李正的任職就成了大問題。
散會后,老黃把鄭遠橋和何陽召集到一起商議。何陽說李正是老市長的秘書長,還是老市長拿主意。鄭遠橋說,這事出乎意料,李正是平調偏下,按理通過沒問題,我們人大黨組都力保劉清當選,這也是黃書記交給我的政治任務,誰想跟了我五年的秘書長卻翻了船。
老黃提議任李正發(fā)改局黨組書記兼副局長主持工作,過段時間再推薦上會一次。鄭遠橋很堅決地搖搖頭道:這樣不妥,雖然按規(guī)定可以推薦兩次,但這是人大第一次常委會,第一次,要有嚴肅性,市委要求重點保的劉清同志盡管很多人有意見,卻一票不少,說明人大常委和市委是保持一致的,李正的問題也許是大家認為他應該走上更高的崗位才不同意這么安排,是一種民意,如果硬要讓他副職主持工作,勢必和代表們頂起牛來,不僅以后工作不好做,再次通不過的話也把李正徹底毀了。另外,大家都知道,李正是我當市長期間的秘書長,和我關系不錯,對此我更應該慎重,否則,我在人大不好說話。
鄭遠橋建議由組織部在市委所屬的部門里給李正找個位置,既體面又不用選舉,也不耽誤今后的使用。后來李正被調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一年多沒有去過省城的鄭遠橋在次年藍城市委換屆時被省委任命為市委書記兼人大主任。老黃因年齡問題,調回省城工作,享受副省級待遇。當戴老代表省委來藍城宣布這一決定時,鄭遠橋一時沒有轉過彎來,他覺得運氣這個東西真是不可捉摸。
孫小杰來電話,要約他吃飯。鄭遠橋走進臘頭驛看到了王梅,這是她離開藍城后他們第一次見面。王梅說報答他的愿望算是還上了。原來,王梅通過她老公幫鄭遠橋做了不少工作。
這里還有一個插曲,上次政府換屆前,省委的戴老吃了臘頭驛的西施乳中毒了,回去病了好久,那天王師傅有病沒有親自上灶,讓徒弟加工的,估計湯中帶進了河豚卵。
王梅說,戴老并沒有怪你,這次我老公找他時,他說了,讓你當人大主任本來就是一個過渡,將來省委要求各市人大主任和市委書記一人兼,才會這樣安排。
鄭遠橋又嗅到那股神秘味道,他知道,讓他榮辱交匯的那道菜又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