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艷 艾靈秀 黃素華 吳政庚
在臨床上,經(jīng)常會遇到需給予小兒持續(xù)胃腸減壓的情況。胃腸減壓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患兒的腹脹,而且能通過對引流物的量和性質(zhì)的觀察來判斷病情,為治療提供依據(jù)。臨床上使用的胃腸減壓裝置均適合于成人使用的負壓吸引器,由于小兒胃黏膜薄、血管豐富等生理和解剖原因,臨床上使用的普通胃腸減壓器不能適應兒童使用。本院自2009年以來使用50 mL一次性注射器改裝成小兒胃腸減壓器在臨床中應用,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需胃腸減壓的小兒患者50例,實驗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0歲5個月~5歲,平均(2.82±1.44)歲;對照組25例(男14例,女 11 例),年齡 4 個月~5 歲,平均(2.28±1.39)歲。
1.2 方法
1.2.1 分組 使用自制簡易小兒胃腸減壓器減壓為實驗組;使用普通胃腸減壓器減壓為對照組。所有臨床資料均遵從患兒家屬同意并符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學規(guī)范。
1.2.2 實驗組 采用改良方法:取一次性小兒胃管1根,一次性50 mL無菌注射器1支。常規(guī)無菌操作下留置胃管,成功固定后取50 mL注射器取下針頭和針栓末端黑色栓帽,把針頭插入黑色栓帽中,塞入針筒50 mL刻度處,針乳頭連接胃管外漏口。如不需要負壓吸引時可將針筒放置妥當作為引流瓶使用,如需負壓吸引或懷疑胃管有堵塞時,可在尾端針頭處連接10 mL注射器緩慢抽吸直至癥狀緩解或堵塞消除。
1.2.3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方法:胃管置管成功后,采用直接開放鼻胃管,將鼻胃管開口置于消毒衛(wèi)生紙上,讓其自然引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間患兒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床單位污染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胃腸減壓留置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間年齡、床單位污染次數(shù)、胃腸減壓放置時間比較
自制簡易小兒胃腸減壓器應用了重力作用和液體流動原理,使胃內(nèi)容物通過胃管流入針筒內(nèi),起到胃腸引流作用,與普通的負壓胃腸引流器相比,此胃腸減壓器有避免小兒胃黏膜受損的優(yōu)點。小兒胃黏膜層較薄,用普通的負壓胃腸吸引器因其負壓值難以準確掌握,極易使小兒胃黏膜受損、出血,并可能與疾病引起的胃出血相混淆,導致誤診。此裝置可避免這一矛盾,減輕小兒痛苦;便于準確記錄引流量及其形狀。目前臨床上一次性使用負壓引流器產(chǎn)品設(shè)計上沒有明確的負壓值標識,使不同操作者壓力測定值不盡相同,不合適的壓力值,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對患兒的康復存在負面影響,負壓器標注壓力刻度在胃腸減壓實施過程中非常必要[1]。此裝置的針筒部分刻度清楚,筒壁透明,密封性能好,醫(yī)護人員在記錄引流量的操作過程中,不易污染雙手,并可準確記錄引流量及其形狀變化,為醫(yī)生了解病情及治療提供準確依據(jù)。
臨床上,持續(xù)胃腸減壓有效的負壓吸引壓力值為-5~-7 kPa[1]。傳統(tǒng)成人進行胃腸減壓時采用一次性胃腸減壓管連接,但-5~-7 kPa的壓力可能會造成小兒胃腸道黏膜的損傷。故在臨床上小兒胃腸減壓多采用直接開放鼻胃管,將鼻胃管開口置于消毒衛(wèi)生紙上,讓其自然引流,胃管放置位置難以固定,引流物易污染床單位,且無法準確地記錄引流物的量和性質(zhì)。負壓過小,胃內(nèi)容物不能充分引流,達不到胃腸減壓目的,隨著腹內(nèi)壓的增加可導致嘔吐;負壓過大,容易使胃管吸引胃壁或胃管張力的減少使胃管腔變小、粘連,造成胃黏膜損傷及引流堵塞,引流不暢[2]。改良的方法是采用鼻胃管連接自制簡易小兒胃腸減壓器,從而減少了胃腸道的逆行感染,胃管放置位置不限,便于護理和小兒離床活動,能準確地記錄引流量和性質(zhì)。俞國琴等[3]認為采用蝶形膠布固定胃管,將胃管置于患兒的口角一側(cè),臨床上可操作性強,而且容易固定。為了維持有效的胃腸減壓,4~6 h沖洗胃管[4]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nèi)或堵管。
從表1結(jié)果可以看出兩組間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實驗組床單位污染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實驗組胃腸減壓留置時間少于對照組。說明自制簡易小兒胃腸減壓器減壓引流對胃黏膜損傷小,床單位污染次數(shù)少,引流效果好,可以減少胃腸減壓留置時間,臨床上值得推廣。
[1]朱開梅,曹玉剛.胃腸手術(shù)后胃腸減壓負壓吸引器的最佳壓力值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16):7-8.
[2]陳曉春,陳瓊,潘迎潔.自制新生兒胃腸減壓器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17(9 A):58-60.
[3]俞國琴,單燕燕.新生兒口腔留置胃管應用蝶形膠布固定的體會[J].護理學報,2009,16(8 A):42.
[4]莫春容,黃秀容,劉瑾,等.小兒胃腸減壓出血原因及護理對策[J].重慶醫(yī)學,2008,37(20):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