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衛(wèi),劉 英
(1.青島衛(wèi)生學校,山東 青島 266071;2.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43)
醫(yī)學英語本身的特點,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處于枯燥無味的現(xiàn)狀,醫(yī)學英語詞匯的學習是醫(yī)學生感到最難的事,其實醫(yī)學英語詞匯的構(gòu)成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其中一個顯著特點是希臘/拉丁語占“統(tǒng)治”地位。因此,在理解醫(yī)學英語構(gòu)詞特點的基礎上,為學生選擇最佳詞匯習得策略——詞根策略,可以幫助他們了解醫(yī)學英語詞匯的特點,很好地記憶醫(yī)學英語詞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對衛(wèi)生職業(yè)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詞根策略的文獻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幾乎局限于普通英語詞匯,且方法枯燥、不吸引學生。Nation認為應用詞根策略是最適合英語詞匯學習的策略,他的這一習得策略富有學習樂趣,在學習詞匯知識的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諸多能力(如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因而筆者較推崇,是筆者所了解的最適合中職醫(yī)學英語詞匯習得的策略,因此,怎樣將Nation的詞根策略應用于醫(yī)學英語詞匯教學是筆者所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而且把Nation的詞根策略運用到醫(yī)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尚屬首次?!白詈玫霓k法是教給學習者學習單詞的策略,而不是單詞本身?!盵1]英語詞匯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希臘/拉丁詞根上通過加前綴和后綴構(gòu)成的,如anuria(無尿癥)=an-+uria(lack of uria無尿的),anemia(貧血癥)=an-+emia(lack of blood缺血的)[2]。因此,應用詞根策略可讓醫(yī)學生更好地掌握醫(yī)學英語詞匯。
從ESP(為特殊目的的英語)的語言觀點和交際能力的概念來說,詞根策略的應用是必須的也是有意義的,不僅在課堂而且在課外。詞根策略能克服目前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的缺點,它的學習過程是多角度、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啟發(fā)性的,能為學生提供很多學習機會,把學生的個人經(jīng)歷作為課堂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有效的學習因素。詞根策略嘗試把課堂語言學習和課外語言活動結(jié)合起來。
運用詞根策略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因為詞根的意義是整個醫(yī)學英語詞匯的核心意義,占主導位置。結(jié)合詞根和詞綴的意義,就能得到整個單詞的意義。因此,只要學生能記住詞根的意義且在單詞中能辨認出詞根,就能理解這個單詞并記住這個單詞,如學生知道vis-是“看”的意思,那么就不會忘記 visible、visit、television、supervise、visual、visage等。
Hymes指出,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交場合下發(fā)生的,是為了表達一定的社交目的。英語語言的學習不僅是學習語言知識,還是學習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與他人交往的適合的方法。以教師為主導的英語教學早已不適合醫(yī)學英語教學,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更好的教授醫(yī)學英語詞匯的方法,這是學生進一步進行英語閱讀和交際的重要途徑。詞根策略是學習醫(yī)學英語詞匯最好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料,學生運用自學能力與他人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作為教育者,我們一直在倡導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去交際等諸多能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英語課堂沒能實現(xiàn)這一點。根據(jù)Swain的觀點:只有當我們能為學生提供機會去操練他們所學的知識時,語言學習才能有所提高。而使用詞匯策略的課堂教學恰好能為學生提供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學習、提高語言使用能力的機會。教師在基于詞根策略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建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而學生在這種真實、輕松的環(huán)境下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和使用所學醫(yī)學英語詞匯,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提高了醫(yī)學英語詞匯學習效果。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交流合作的機會,這是學好醫(yī)學英語詞匯的一個重要因素。圍繞詞根策略所設計的學習材料和活動通過Pair-work和Group-work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不得不相互交換信息和思想,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為了同一個目標而積極分享各自的觀點和想法,從而提高了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醫(yī)學英語詞匯最顯著的特點是嚴謹、明確、單詞長、不易發(fā)音和記憶、數(shù)量眾多,對學生特別是中職學生來說是很難學習和記憶的。Nation提出:顯而易見,如果教師幫助學生對付低頻率詞匯,那么更好的方法是花時間讓學生掌握對付這些單詞的策略而不是單詞本身。當然本文所探討的詞根策略并不是唯一可以用于醫(yī)學英語詞匯學習的,它必須結(jié)合其他學習策略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醫(yī)學英語詞匯。
戴俊霞等指出,為學生構(gòu)建希臘/拉丁詞根的知識對學生學習詞匯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先從希臘詞根開始還是先從拉丁詞根開始較難確定。Templeton建議先從希臘詞根開始,因為這會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盡管普遍都是從拉丁詞根開始。如學生能很容易掌握telephone和telegraph中的tele,而拉丁詞根中的regere,以reg的形式存在regular中就較難理解一些[3]。
Templeton還指出,拉丁詞根有其固定的形式和意義,應在根詞構(gòu)成中被關注,如 spir(tobreathe),press(topress),port(tocarry)。教師從學生已知的一個單詞開始,然后列舉一系列的含有同一個詞根的單詞,如porter,export,transporta和 teleport。
根據(jù)N a tio n的觀點,使用詞根策略需要學習者掌握3個技巧:一是能把新詞拆分成幾個部分,即詞綴和詞根;二是能理解這幾部分的意思;三是能理解這幾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N a tio n認為這些技巧可通過不同的方法習得。
3.3.1 辨認單詞部分 學生需要把所給單詞拆分成幾部分,既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重新寫出這個單詞,也可以劃出單詞的每一部分。如果學生以這種方法分析幾個單詞,那么他們就會把含有相同詞根的單詞歸納到一起。如:
neurobiology → root+suffix=neuro(meaningnerve)+biology
neurocardiac → root+suffix=neuro(meaningnerve)+cardiac
neurofiber → root+suffix=neuro(meaningnerve)+fiber neurohormone → root+suffix=neuro(meaningnerve)+hormone
據(jù)此,Nation引用了一個有趣的練習識別詞根和詞綴的游戲——Stemgo(Bernbrock,1980)。在每個方塊上方都已寫出一個詞根或詞綴,幾個學生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在每一個方框內(nèi)寫出3個含有相同詞根或詞綴的單詞,如下表:
對于每一個方框,教師會宣布并解釋自己所寫的兩個含有相同詞根的單詞。對學生來說,如果哪個方框中所寫單詞恰好有兩個和教師宣布的一樣,那么這個方框就可以被打上一個√;哪一小組如果同一行的4個方框都有√或交叉線上的4個方框都有√,或4個對角上的方框都有√,那么這一小組在這個游戲中就會獲勝。
3.3.2 學習詞根所含意義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一系列的詞根。學生所拿材料是被折疊的,只有詞根的意義能被看到,其中一個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教師”所拿資料能看到完整的詞根及其意義?!敖處煛闭f出一個詞根,如gen(意思是producing),其他學生嘗試在所列詞根意義中猜測出哪一個才是gen的意義。學生可以有3次機會,3次后仍猜不對則由“教師”給出答案。這一練習一直持續(xù)到學生能很快說出所列詞根的意義為止,然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學會了每個詞根的意義,“教師”就說出學習材料上的某個單詞,如oncogenict(意義是pertaining to tumour producing),其他學生就要在不看學習材料的前提下,重復這個單詞的詞根及意義,即oncogenict、gen、producing。
3.3.3 使用詞根 教師先向?qū)W生解釋詞根的意義,即詞根的意義與特定單詞的意義有一定的聯(lián)系,學生用已知單詞來描述單詞中所含詞根的意義與單詞本身的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轉(zhuǎn)到描述教師所選擇的新單詞上。如當教師想教授心臟學cardiology(cardi+ology)時,教師首先告訴學生cardi是希臘詞根,意為heart(心臟),當學生把heart與已知的ology聯(lián)系起來時就會獲得cardiology的意義。
總之,由于醫(yī)學英語詞匯的特點、教師教學策略的貧乏和中職生入學水平低的限制,使得學生對醫(yī)學英語詞匯的學習非常困難,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探求新的語言學習教學策略和方法,到目前為止,Nation的詞根策略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是最適合中職醫(yī)學英語詞匯習得的。
[1]Nation I S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0.
[2]韓永堅.醫(yī)學專業(yè)英語詞匯速成[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戴俊霞,陳宗倫.當代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