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通
北京市場2012年蔬菜價格走勢分析
□ 劉 通
劉通,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區(qū)花鄉(xiāng)新發(fā)地,100070,電話:010-83714766
過去的2012年,北京市場的蔬菜價格都出現了哪些異常波動?在新一輪的蔬菜種植過程中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經驗?
2012年12月31日,北京新發(fā)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69元·kg-1,2011年同期是2.15元·kg-1,同比上漲25.12%。由圖1可以看出,2012年全年蔬菜的價格走勢有3個特點。第一,2012年全年蔬菜的價格在大部分時間內均在高于2011年同期的價位上運行。第二,3月中旬、5月上旬至6月中旬、12月中旬的價格達到5年來同期的最高點。1年中3次出現同期的峰值,峰值累積的時間達到3個月之久,為近5年來之罕見。第三,10月中旬的價格回落到5年來同期的最低點。
圖1 2008~2012年蔬菜加權平均價走勢對比
以上的3個特點,反映出2012年全年蔬菜價格波動幅度是近幾年最大的一年。
經過幾年的努力,各地對于農業(yè)生產上的“大小年”現象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農業(yè)的小生產方式與社會需求的大市場并不匹配,短時間內“大小年”現象在所難免。
2012年發(fā)生“大小年”現象的蔬菜作物主要有:春季的大蔥,秋季的洋蔥、大白菜、芹菜、白蘿卜等。
①大蔥。由于前兩年春季大蔥的價格跌入低谷,2012年春季大蔥的種植面積大幅減少,導致價格一度達到8元·kg-1,成為當時社會關注的熱點。
② 洋蔥。洋蔥也是前兩年價格過低,蔥農虧損,2012年秋季洋蔥的種植面積銳減,導致甘肅等地的黃皮洋蔥價格達到3元·kg-1,而2011年底的價格只有0.64元·kg-1。
③ 大白菜。2012年秋季山東、河北、北京的大白菜同時上市,而且早茬、晚茬湊在一起,產地收購價每667m2一度跌到100元。2010年秋季大白菜價格偏高,但實際上是虛高(韓國泡菜危機),2011年大白菜價格就偏低,2012年秋季大白菜價格繼續(xù)偏低,很難保證2013年秋季大白菜的種植面積。
④白蘿卜。2010年秋季白蘿卜的價格偏低,2011年秋季白蘿卜的價格偏高,2012年秋季白蘿卜的產地收購價每667m2一度低到50元。
其他蔬菜如秋季芹菜、萵筍、生菜等價格“大小年”現象表現也同樣明顯。還有生姜、大蒜、辣椒、甜椒等價格年同比波動幅度也相當大。這些出現“大小年”現象的品種,也曾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
“大小年”現象年年有,只不過是不同品種罷了。在新發(fā)地市場,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不同的品種,供應過剩和供應短缺的蔬菜同時出現;同一品種,供應過剩和供應短缺的現象交替出現。但是2012年蔬菜價格的大幅波動,更主要的原因是異常天氣造成的。2012年,影響北京蔬菜供應的異常天氣是比較多的。
① 春季。全國大范圍的低溫天氣對蔬菜的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北方地區(qū)長時間的低溫,造成北京市場上蔬菜供應鏈的斷口。3月中旬價格峰值的出現,就源于全國大范圍的低溫天氣影響,造成蔬菜的生長周期延長,蔬菜的生長速度緩慢,蔬菜供應偏緊。5~6月,南方蔬菜退市以后,北方蔬菜受到前期低溫天氣的影響,上市期推遲,供應出現斷茬,整體價格上漲,導致5~6月的菜價又一次達到5年來同期的最高值。
② 夏季。北京市場上夏季蔬菜的供應主要依賴于我國北方地區(qū),其中包括北京的自產蔬菜。2012年夏季,我國北方地區(qū)暴雨連連,許多地區(qū)的降水量創(chuàng)下了幾十年同期的最大值。甚至于臺風也掠過山東、河北、遼寧的沿海地區(qū)。北京也不例外,特別是7月21日夜間的特大暴雨,大面積的菜地受淹,不少地塊的蔬菜絕收,北京的菜價再一次上漲,到8月中旬,幾乎接近近幾年同期的最高點。
③ 秋季。北京市場上秋季蔬菜的供應主要依賴北方地區(qū)。2012年秋季,北方地區(qū)的氣溫高于常年同期,為蔬菜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氣象條件。但是,由于氣溫偏高,許多晚熟的蔬菜幾乎與早熟的蔬菜同時上市,一下子把菜價壓到近幾年同期的低谷。由于菜價過低,農民對正在生長的蔬菜疏于管理,導致晚熟蔬菜產量下降,為冬季蔬菜價格的上漲埋下伏筆,大白菜、芹菜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山東晚熟的大白菜因少澆了2遍水而造成減產;河北、天津日光溫室的芹菜種植面積減少造成減產。冬季的大白菜、芹菜價格大幅度地高于2011年同期。
④ 冬季。北京市場上冬季蔬菜供應主要由3部分組成:儲存蔬菜、設施蔬菜和南方蔬菜。2012年入冬以后,氣溫明顯偏低于常年,不斷出現同期極值,對北方大棚蔬菜的生長極為不利,特別是大棚的番茄、黃瓜難以成熟。日光溫室的韭菜在正常條件下,20多天可以割一茬,現在需要40多天才能割一茬。即使種植面積大體相當,產量卻低于往常。
在上市的3部分蔬菜中,冬儲蔬菜和設施蔬菜的價格高于2011年同期,只有南方蔬菜的價格低于2011年同期。因此,2012年12月中旬的菜價又一次達到近幾年同期的高點。
天氣的變化對菜價的影響有些是短時間的,有些則持續(xù)的時間較長。比如暴雨、暴雪對蔬菜的收獲、運輸、銷售的影響持續(xù)時間較短,但對正在生長的蔬菜造成了災害,影響的時間就會較長。2012年8月,臺風“達維”淹沒了河北唐山韭菜田地,使正在蓄根的韭菜根部受損,以至于冬季遲遲不能上市,而且還造成減產,影響到北京冬季韭菜的供應。同時,由于北京市場上韭菜短缺,需要每天從廣東湛江收購韭菜,僅北京新發(fā)地市場每天從廣東湛江收購的韭菜量就超過200 t,而且持續(xù)了將近2個月,造成廣東冬季韭菜價格飛漲,成為當地的話題。
在蔬菜供應大流通的條件下,任何一個地區(qū)蔬菜的生產出現過?;蛘叨倘钡默F象,都會影響到其他地區(qū)蔬菜的價格。短缺或者過剩的程度越大,影響的范圍就越大。
北京新發(fā)地市場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特別是蔬菜,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銷地集散市場。新發(fā)地市場的蔬菜來源地遍布全國各個省區(qū)(新疆、青海、西藏、貴州除外),包括臺灣。因此,新發(fā)地市場蔬菜的價格對全國各地蔬菜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2012年新發(fā)地市場蔬菜價格出現極值的幾個時間節(jié)點,有些是種植面積變化造成的,但大部分是氣象條件造成的,菜農需要分析清楚,確定主要原因,不要僅僅依據2012年同期價格的高低來確定2013年的種植面積。
實際上,新發(fā)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反映的是蔬菜的總體價格水平,以后還會用價格指數來表述。這種表述,并不能完全反映某一個單一品種的價格波動。蔬菜的種植是分品種的,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單一品種種植面積的增減需要具體分析。
上市量大的品種對加權平均價影響大,上市量小的品種對加權平均價影響小。但是,消費量大的主要品種的價格應該趨于穩(wěn)定。前面提到的幾個曾經出現“大小年”現象的蔬菜品種,2013年的種植面積可以適當調整,但調整的幅度不要過大。
在我們還不能準確做出蔬菜價格預警的情況下,在農業(yè)生產仍然處于分散的生產方式的條件下,提醒、引導農戶的種植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目前農戶可以依據種子的銷售狀況來確定自己的種植品種和面積。一般情況下,熱銷蔬菜種類的種子,往往會引發(fā)“賣難”,在調整種植結構和種植面積的過程中,應盡量回避;不妨多考慮“冷門”種子。
2013-01-21;接受日期:20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