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鄧彩霞
1.深圳市龍崗區(qū)布吉預防保健所,廣東深圳 518112;2.深圳市龍崗區(qū)坂田預防保健所,廣東深圳 51811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本身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職工預防性健康檢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進行體檢過程中,靜脈采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出現暈針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暈針與強烈刺激、迷走神經亢奮、短暫性腦供血障礙密切相關[1],臨床表現為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視力模糊,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胸悶,惡心想吐,四肢發(fā)冷發(fā)軟,重者突然意識喪失,血壓訊速下降,脈搏減慢,少數可伴驚厥發(fā)作。暈針現象增加了體檢者的痛苦,為減少暈針的發(fā)生,我們針對誘發(fā)暈針的各種因素采取了多種靈活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F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1月—12月在我所體檢門診接受靜脈采血的健康體檢者,對照組20356人(2011年1—6月),干預組22639人(2011年7—12月),其中男21803人,女21192人,年齡16~52歲。2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差異。
1.2.1 體檢前 預約集體體檢,在體檢前3 d將體檢須知送達工廠企業(yè),再由工廠企業(yè)下發(fā)給體檢者,如為個人前來門診體檢,領取體檢表的同時下發(fā)體檢須知并要求先閱讀再體檢。體檢須知內容包括:①體檢前2 d不吃過于油膩及含高蛋白的食物,避喝酒、服用藥物等。②采血前1 d晚餐飲食宜清淡,飯后不喝咖啡、濃茶,不熬夜。③采血當天,做好個人衛(wèi)生,保持采血部位的皮肢清潔干凈,避免引起抽血后感染。穿袖口寬松的上衣,采血時容易將衣袖往上卷,亦有利于采血后按壓止血。④因大多數血清酶不受飲食影響,體檢當日晨可酌情餐后采血[2]。
1.2.2 采血時 常規(guī)備齊搶救物品、藥品、氧氣、溫開水、葡萄糖水等。采血由技術嫻熟的護士進行操作,采用一次性雙向真空采血針和采血管,采血前常規(guī)檢查試管有無裂痕,試管帽有無松動。選擇好合適的血管,充分暴露采血部位,在穿刺部位上方6 cm處扎緊止血帶,囑握緊拳頭,用消毒棉簽以中心向外滾動式消毒,右手持針,左手繃緊穿刺下方皮膚,迅速刺入皮膚,見回血后將雙向針的后部插入準備好的真空試管,每次采血量在3~9 mL,有抗凝劑的試管充分混勻。采血結束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簽按壓穿刺部位3~5 min進行止血。采血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guī)程。采血工作完成后及時標貼血樣,確保準確無誤。對照組按常規(guī)程序進行采血,干預組采用靈活的方式給予個體化心理護理。
1.2.3 干預組個體化護理方法 ①創(chuàng)造舒適良好的環(huán)境:室內色調柔和協調,環(huán)境安靜溫馨,在體檢大廳放置休息椅,墻上設置衛(wèi)生健康宣傳欄。采血室每日消毒2次,早晚通風1次,每次30 min,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②儀表大方,熱情接待體檢者:采血是普通健康體檢項目中唯一一項侵入性的操作,前面抽血者的痛苦表情往往會增加體檢者的緊張情緒。護士端莊穩(wěn)重的儀表,和藹親切的態(tài)度以及細致、嫻熟的操作技術可增加體檢者的信心和安全感,提高他們的心理應急水平能力。③個體化的心理疏導:少數初次體檢或曾有過穿刺失敗的體檢者,采血前會表現出高度緊張或恐懼的情緒,采血護士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比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體檢者講解靜脈抽血常識、暈針發(fā)生的常見原因等,消除其思想顧慮,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有暈針史者,采血護士要傾聽其主訴,幫助分析其發(fā)病的主客觀原因,操作中囑其深呼吸,避免觀看操作過程,通過交談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還可采取臥位或坐位頭伏于采血臺上抽血,一旦發(fā)生暈厥,由于頭部處于一個相對代的狀態(tài),可減輕或避免大腦缺血缺氧。按壓太沖穴也是預防暈針的重要措施,此穴有降低神經興奮性,松弛肌肉痙攣的作用,從而預防疼痛刺擊誘發(fā)的暈針[3]。
暈針發(fā)生時間短,歷時3~5 min,需及時快速處理。暈針反應可分為三期:①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視力模糊,耳鳴,心悸,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②發(fā)作期:輕者頭暈胸悶,惡心想吐,四肢發(fā)冷發(fā)軟,搖晃不穩(wěn)。重者突然意識喪失,血壓訊速下降,脈搏減慢至每分鐘40~50次。③恢復期:經及時處理恢復后,患者神志轉清,面色由白轉紅,四肢轉暖,心率脈搏正常,患者可有顯著疲乏。上述為典型發(fā)作過程,但輕者可僅出現先兆期即直接進入恢復期。
數據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對照組發(fā)生暈針綜合征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采血前有暈針先兆3例,采血中暈針6例,拔針后暈針2例,1例在排隊等待采血時暈倒,倒地時引起頭皮輕度擦傷,經搶救于5 min后恢復正常,頭皮輕度出血按壓后停止出血。其余經醫(yī)護人員的心理指導及改變采血體位后均能順利完成采血操作,無后遺癥,全部恢復良好。干預組發(fā)生暈針綜合征1例,經平臥休息并給予口服葡萄糖水后恢復。干預組和對照組暈針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梢哉J為兩組總體暈針率不等,即可認為干預組暈針率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干預組和對照組暈針率比較
暈針就是心理反應到生理反應的一個過程[4]。一旦發(fā)生暈針,應立即置患者平臥位,通知醫(yī)生,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安撫患者情緒,開窗保持空氣流通,解開患者衣服最上面的扣子以保持呼吸通暢,給予溫熱開水或葡萄糖水口服,注意保暖。經上述處理無效,患者出現昏迷或虛脫,立即按壓人中,使患者盡快恢復。必要時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或遵醫(yī)囑給予腎上腺素注射等。本文對照組12例患者中,只有1例由于醫(yī)護人員觀察不夠細致,未能及時發(fā)現暈針先兆,導致體檢者因暈倒而發(fā)生意外。
4.1.1 心理因素 是靜脈采血者發(fā)生暈針的主要因素,此類人平時少去醫(yī)院看病,對抽血知識了解甚少,認為抽血后會損害身體,看到自己的血源源不斷被抽吸到試管中人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初次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因遠離親人,陌生環(huán)境以及因為招工體檢擔心體檢不合格進不了工廠而增加了緊張情緒。
4.1.2 疼痛因素 疼痛是身體對有害物刺激的威脅發(fā)生的警告反應,由于個體差異,體檢者對疼痛刺激的反應也不同。一般來說,16~28歲的青年心理反應較為敏感,抽血時精神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當機體和精神痛苦超過所能承受時,易出現血管迷走反應(虛弱、頭暈、出汗),過度換氣綜合征(呼吸困難、窒息感、心悸)從而發(fā)生暈針[5]。
4.1.3 體質因素 盡管已下發(fā)體檢須知,但由于有的青年職工晚上喜歡熬夜,或者是三班倒的職工利用下夜班后的休息時間前來體檢,使身體處于疲憊狀態(tài),身體的抵抗反應就會降低,很小的刺激也容易產生與刺激強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應而發(fā)生暈針。另在空腹狀態(tài)下暈針發(fā)生率較高,可能是體檢者抽血時心情特別緊張,使消化系統(tǒng)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蠕動加劇,此時若處于空腹狀態(tài),易出現虛脫[6]。
4.1.4 時間因素 集體體檢時,安排的時間比較緊張,體檢者采血比較集中,較長時間的排對站立等待會加重其緊張焦慮情緒,導致迷走神經興奮,內臟血管擴張,大腦供血不足突然暈倒。
4.1.5 環(huán)境因素 氣候悶熱、采血室人多嘈雜,空氣流通不好等不良環(huán)境容易造成有效呼吸障礙而導致暈針。
4.1.6 護理行為 集體體檢時工作量大,時間緊,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服務態(tài)度及溝通能力都是影響暈針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護士態(tài)度生硬、動作粗暴,就會增加患者的恐懼心理,促使其出現暈針現象。
對于體檢采血,每個人會因年齡、性別、工種不同,其心理狀態(tài)也各異,采血護士應熱情主動與其溝通,觀察情緒及心理反應,耐心傾聽主訴,用溫和的語言向其解釋抽血的過程,使他們心情放松,減輕心理負擔和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他們的主動配合。
對血管細,彈性差者,采血穿刺前,囑其下垂穿刺肢體2~3 min以利血管內充盈,天冷時用熱水袋熱敷或先按摩穿刺肢體,拔針后還要告知正確的按壓方式、部位、時間,在采血后1 h內避免握、提、推、拉等劇烈運動。
采血過程盡量分散體檢者的注意力,使不適感減輕或消失,特別是高危人群,更要給予特別的關注。操作時應做到動作規(guī)范,操作準確,采用無痛技術,穿刺時做到一針見血。
做好健康體檢采血者的心理護理,有針對性地對健康檢者進行心理干預,消除內外因素刺激及提高采血者心理應變能力,是預防采血暈針的有效措施。干預組健康體檢者只有1例在采血時發(fā)生暈針現象,最大限度地改善并有效減少了暈針的發(fā)生率,從而提高了體檢者對采血服務過程中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1] 唐曉梅,閆軍.靜脈采血暈針54例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誤治雜志,2008,8(29):7165.
[2] 康格非.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46.
[3] 梁巧珍.指壓太沖穴防治肌肉注射時疼痛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4,19(9):43.
[4] 朱念瓊.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9-45.
[5] 趙利娟,武素玲,雷淑玲.預防性健康檢查抽血暈針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3):104.
[6] 帥淑華,江翠娥.健康體檢抽血時暈厥分析及護理對策[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4,10(1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