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陽
摘 要:翻譯不是將語言進行簡單的轉(zhuǎn)換,而是包括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作者心理等在內(nèi)的寬泛的文本轉(zhuǎn)換。本文提出當今翻譯學應(yīng)借鑒西方當代新修辭學的意義理論指導翻譯理論、翻譯方法,加強修辭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譯者對譯文受眾、對譯語修辭傳統(tǒng)和譯文話語修辭力量的理解與重視,強調(diào)以受眾為中心,充分展現(xiàn)譯文的修辭力量,以及受眾對譯文形式的認同感,并采取順應(yīng)源語文化的翻譯方式影響受眾,使其領(lǐng)略不同文化與語言的風采,最終將修辭的力量有效地傳達出來。
關(guān)鍵詞:翻譯;修辭意識;修辭力量;受眾;影響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8-0188-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47
1 . 引言
中國作家莫言2012年10月11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當代中國文學在經(jīng)歷多年的努力后,進入西方主流視野的標志性事件。西方文學向中國打開了大門,中國文學準備好擁抱世界了嗎?在國內(nèi)評論界看來,莫言或許并非中國唯一有實力獲得此獎的重要作家,他的得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譯”這座文化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國外出版的莫言小說翻譯作品部分顛覆了莫言原作品的結(jié)構(gòu),作品中大部分地道的中國當?shù)卣Z言用歸化法翻譯,以西方受眾的接受度為基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社長莊智象認為:“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翻譯。”隨著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向世界宣傳中國、向世界推廣中國的工作顯得益發(fā)重要,翻譯擔負著此種重任,在參照“信、達、雅”的標準外,還應(yīng)參考語言的民族化問題。翻譯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培養(yǎng)優(yōu)秀翻譯人才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緊密的人才,有效地影響譯文受眾是翻譯行為的主要目的(陳小慰,2012)。但是,這方面的努力在當前的翻譯人才培養(yǎng)中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yīng)付各種專業(yè)考試,如工程英語、銀行英語、GRE、TOFEL等,進而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潛下心來立志將翻譯作為終身職業(yè)的人才少之又少。而從事翻譯的人才因為并未重視譯文受眾心理上的接受度,翻譯值得商榷。比如:
我的同學就添油加醋地敘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煩,說:“我家死人,你倒有了故事了?!保ò⒊恰镀逋酢罚D(zhuǎn)引自陳宏薇,1998)
這句話中,如果將“我的同學就添油加醋地敘了我一番”簡單地譯為My classmate then added inflammatory details to him about my story就不能向母語為英語的譯文受眾傳神地表達出這句話的原來意蘊,漢語中有“添油加醋”一詞,比喻敘述事情或轉(zhuǎn)述別人的話,為了夸大,添上原來沒有的內(nèi)容。恰巧英語里有“add spice to”和“spice up”兩個詞組,非常恰當?shù)?、并貼近原文文本意義地表達出“添油加醋”這個詞的準確意義;所以把這句話翻譯成“My fellow student then told him a well-spiced version of my story”。
這類譯文翻譯的不準確性原因在于譯者對原文的修辭話語力量認識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修辭話語影響譯文受眾。為此,本文提出,應(yīng)加強修辭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譯者對譯文受眾、對譯語修辭傳統(tǒng)和譯文話語修辭力量的理解與重視,在翻譯過程有意識地認識到修辭的力量并將這種力量有效地傳達出來。
2 . 修辭的定義
“修辭”兩個字連用,早在先秦就開始了。《周易》上就有“修辭立其誠”的話。這里的修辭是修飾文辭的意思。古代希臘人很重視修辭的研究,古代希臘的修辭學(或叫修辭術(shù)),指的是演說的藝術(shù),包括立論的藝術(shù)和修飾語句的藝術(shù)。修辭,狹義上就指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文字修辭。今天,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修辭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不僅研究語言材料的修辭特色,還要研究語言材料和各種語言之外的因素(如語言環(huán)境、交際對象等)的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修辭不僅同語音、詞匯、語法、邏輯密切相關(guān),還同語言環(huán)境、交際對象、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密切相關(guān)。
修辭除了具有說服藝術(shù)及加深別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等傳統(tǒng)意義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接受的意義就是運用語言去有效地影響讀者,對讀者施加潛在影響力,接受語言所傳達的思想,并讓讀者采取相應(yīng)行動(邱文生,2012)。也就是說,修辭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是一種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語言表達行為,作用在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提升語言的審美價值。修辭是一種認知活動,而且在認知活動中伴隨著審美的追求。而譯者在修辭語言的刺激下,進入修辭認知活動,重構(gòu)概念之間的審美關(guān)系,并將審美認知結(jié)果盡可能地映射到譯語文本中,從而讓譯文受眾也能在譯入語語言的刺激下產(chǎn)生審美共悟(邱文生,2012)。
3 . 在翻譯中引入當代西方修辭學的視角
譯者在工作中,應(yīng)將翻譯與修辭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譯者應(yīng)在翻譯過程中具備修辭意識,了解修辭與翻譯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chǔ)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zhuǎn)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是對原文的再創(chuàng)作,是一種語言活動。既是語言活動,就存在修辭問題,因為修辭就是研究語言表達效果的藝術(shù),修辭就是運用語言去影響讀者,是語言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古典修辭學基礎(chǔ)上繼承并發(fā)展起來的當代西方修辭學,是強調(diào)用言辭影響受眾,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將話語的象征力量置于研究的中心位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象征資源影響受眾的認知行為是其關(guān)注的焦點,這也是一種社會實踐的觀點。西方新修辭學從社會符號學的視角將話語理解為社會行為,是發(fā)話人、話語以及受眾在社會情境中的互動(柴改英,2008)。修辭學家肯尼斯·博克(Kenneth Burke)在談到話語行為的象征特性時表示,現(xiàn)實的搭建是人類通過象征完成的,因此話語是以“話語動機”(motives of discourse)這一社會符號性質(zhì)的特征參與社交,從而推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人類群體之間的和諧。
而在翻譯的研究領(lǐng)域中,我們已經(jīng)從語言、文化、功能、規(guī)范等角度入手,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卻缺乏對譯文受眾的研究力度,對譯文語言的修辭力量缺乏認真的研究。翻譯是交際,翻譯學對研究人類交際問題的學問,也是研究語言使用問題的學問;當代西方修辭學將言語視為作者與受眾之間建立的廣泛、密不可分的社會聯(lián)系,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文本對象,言語脫離社會環(huán)境是不可能想象的。因此,翻譯涉及的不僅是單純的言語轉(zhuǎn)換,而是包括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作者心理等在內(nèi)的寬泛的文本轉(zhuǎn)換,翻譯學需要借鑒西方當代新修辭學的意義理論指導翻譯理論、翻譯方法,在寬泛的文本轉(zhuǎn)換基礎(chǔ)上著眼于對譯語受眾的研究力度,研究如何進行正確的翻譯來影響譯語受眾。
4 . 翻譯過程中的修辭意識和方法
西方修辭學家肯尼斯·博克創(chuàng)立的“認同說”(identification)里認為只有當這個人的言語被我們認同時,我們才有說服他的力量(Burke, 1969)。人類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是由人本身、職業(yè)、社會關(guān)系、社會活動、信仰、價值觀、世界觀等多樣的特性構(gòu)造而成,當我們與他們享有某些共同物質(zhì)時,如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參與同一個社會組織時,即取得了與他人的同一(柴改英,2008)。當今敘利亞內(nèi)亂中,美國與西方各國團結(jié)起來譴責共同的敵人——敘利亞,就是典型的同一??夏崴埂げ┛说挠^點對翻譯研究有著重要的補充作用,也就是說,只有受眾在譯文文本中感受到譯文語言的認同感,也就是說,在價值觀、態(tài)度、情感特點、知識結(jié)構(gòu)、認知心理等方面認同時,譯文文本才有可能對受眾產(chǎn)生影響。修辭在與個人經(jīng)驗和背景的互動中形成了修辭構(gòu)想,而這些構(gòu)想只有被受眾接受并吸收,才能呈現(xiàn)譯文言語本來的意義。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有必要對修辭意識進行深度的關(guān)注、研究,以受眾為中心,體現(xiàn)語言的象征力量,讓譯文言語在受眾心中產(chǎn)生與譯者同樣的修辭的構(gòu)想,才能影響受眾,達到譯文行為的目的。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4 . 1 以受眾為中心,充分展現(xiàn)譯文的修辭力量
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轉(zhuǎn)換,翻譯方法多種多樣,異化法與歸化法是常常談到的兩個重要方法,受眾中心化是歸化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受眾中心化以讀者為中心,譯者首先將譯文讀者的需要置于首位,符合譯文讀者的閱讀習慣。由于各國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模式、歷史、風俗、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并形成各自獨特文化特性和語言表達方式,在研究、翻譯文本時語言或文化上的差異導致不可譯性。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考慮到文化因素和受眾的心理特征,對源語信息進行重組,使譯文受眾產(chǎn)生與原文受眾同樣的反應(yīng)。這體現(xiàn)了翻譯以受眾為中心,采取歸化的翻譯手法以排除社會背景等方面的差異,使信息順利傳達(李春光,2012)。從修辭的角度分析,這也是一種致力于對譯文受眾產(chǎn)生影響的象征活動的實質(zhì)(陳小慰,2012)。例如:
我銀行里為你掛個名,你白天去走走,晚上教教我兒子,一面找機會,好不好?(錢鐘書:《圍城》,轉(zhuǎn)引自陳宏薇,1998)
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周經(jīng)理得知方鴻漸回國后職業(yè)無著落,表達安慰、顯示好意的話?!白咦摺痹谡Z境中不是單純的take one step,也不是walk,而是“到銀行去露個臉,露個臉也等于讓大家知道你是銀行的職員”的意思。譯文應(yīng)為:
Ill put you on the payroll at the bank. You can drop in during the day and in the evening tutor my son while looking for a job. Hows that?(珍妮·凱特、茅國權(quán)譯,轉(zhuǎn)引自陳宏薇,1998)
drop in意思是pay a causal visit,象征性地“上上班”的意思。
在文學翻譯中,受眾意識的重要表現(xiàn)得很明顯,但在應(yīng)用性翻譯中,則更應(yīng)重視受眾的接受度,在翻譯中,去有效地影響受眾,讓受眾接受譯文話語,相信譯文話語傳遞的信息,實現(xiàn)翻譯的目的。
例如,“有目共賞”是一電視機廣告,在漢語語境中,“有目共賞”明顯地套用了成語“有目共睹”的形式以產(chǎn)生新鮮的效果,但其字面譯文You can enjoy it if you have eyes在英語語境中失去了廣告中最重要的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意義怪異,不具備讓受眾信服的理性基礎(chǔ),更談不上產(chǎn)生廣告效應(yīng)。該廣告如套用英語習語,改譯為Seeing is believing,一方面向客戶顯示出了產(chǎn)品的優(yōu)質(zhì)質(zhì)量,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簡潔明快的語言美,貼近了受眾的訴求策略,較好地對譯語受眾產(chǎn)生了預(yù)期的影響。
鑒于以上例證,翻譯應(yīng)考慮譯文受眾的接受度,不是簡單的文本轉(zhuǎn)換,譯者自身應(yīng)學會從受眾心理出發(fā),認識到譯文話語的修辭力量,嚴格重視用譯文對受眾施加影響,達到翻譯的目的。
4 . 2 應(yīng)考慮到受眾對譯文形式的認同感
肯尼斯·博克認為,所有的文字形式都是一種行為(Burke, 1969),一個民族習慣的話語表達傳統(tǒng),對于另一個民族來說,是不合規(guī)范、難以理解的,熟悉的行文方式能有效地影響受眾,達到預(yù)期的效果(陳小慰,2012)。譯者應(yīng)充分熟悉兩種語言的結(jié)構(gòu)、表達等特點,在翻譯中,使用譯文受眾熟悉且具有認同感的相應(yīng)表達方式,在結(jié)構(gòu)及形式上貼近譯文受眾,讓譯文地道自然,貼近受眾的心理,對其產(chǎn)生預(yù)期的影響。
例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中國諺語是對偶句,形式對稱均衡、整齊美觀;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內(nèi)容凝練縝密、互相映補:“無心”對“有意”;“插柳”對“栽花”;“柳成蔭”對“花不開”。但翻譯成英語時,應(yīng)考慮譯文受眾的接受度,從有效影響受眾的角度考慮,按譯文受眾習慣的“對偶工整”手法來安排,翻譯成:
Follow love, and it will flee; flee love, and it will follow you.(李定坤,1994)
再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對蘇州和杭州的贊美,是一對對偶句,前后兩句對稱,翻譯成:
In heaven is paradise; on earth are Suzhou and Hangzhou.(朱佩芬:1995)
原文中“堂”和“杭”壓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然而英譯文未將原文的尾韻譯出,這是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導致的,在翻譯中無法避免,但譯者盡量將損失減到了最小,采用了譯文受眾接受的形式,提高對譯文受眾的影響程度。
4 . 3 采取順應(yīng)源語文化的翻譯方式影響受眾,使其領(lǐng)略不同文化與語言的風采
在譯者翻譯的過程中,并不總是以受眾為中心,順應(yīng)受眾來完成對受眾施加影響的任務(wù)。奈達(1993)曾說過“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堅信自己國家的語言是最美的”,保留源語的語言文化特征,才能體現(xiàn)源語民族文化的真正特色。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的簡單轉(zhuǎn)換,翻譯也要巧妙地說服、誘導受眾,使受眾在傾聽的基礎(chǔ)上,接受譯者的影響,實現(xiàn)譯文的修辭任務(wù)。通過翻譯采用譯語受眾接受的方式將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用受眾接受的方式介紹過來,滿足譯語受眾的好奇心,使其領(lǐng)略異域文化以及語言的風采,讓其情感上與源語文化受眾同一化,這實際上也是一個譯者與受眾“雙贏”的互動過程。例如:
這對年輕夫婦并不相配,一個是西施,一個是張飛。
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 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 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轉(zhuǎn)引自陳宏薇,1998)
這句話里的西施和張飛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卻為譯文受眾不知。因此,在翻譯時必須作一下加工,在人名或其他專用名詞的前后加幾個詞,以作簡短的說明,使其了解這兩個人物的基本特點。
5 . 結(jié)語
修辭與認知相關(guān),是人類思考的表達方式。譯者在翻譯中,需要在修辭認知活動中,重建譯文體系,以受眾為中心,用受眾接受的方式向受眾傳達信息,譯者與受眾的情感同一程度越高,譯文就能更有效地影響譯文受眾。只有這樣,譯者才能在兩國人民之間建構(gòu)和諧的跨文化交互影響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Burke, K.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0.
Burke, K. A Grammar of Motive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
柴改英.從肯尼斯·博克的話語修辭觀看公示語的和諧功能及其翻譯[J].外語電化教學,2008(3):36-41.
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ch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陳小慰.翻譯教學中修辭意識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3):86-90.
李春光.論外宣翻譯中受眾中心化與譯者主體性的和諧統(tǒng)一[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7):54-57.
李定坤.漢英辭格對比與翻譯[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劉亞猛.西方修辭學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邱文生.修辭認知與翻譯[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5):26-31.
朱佩芬.實用英漢口譯技巧[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