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焱,龍姍姍
(1.長春市朝陽區(qū)重慶街道辦事處,吉林 長春 130000;2.長春市朝陽區(qū)前進街道辦事處,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還有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較低,家庭人均收入未達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政府的低保金保證基本生活需求,而對于低保人員生存狀況的調查則有助于基層更好地推進低保工作的開展。
筆者根據在長春市朝陽區(qū)南湖街道湖東社區(qū)工作的實際,結合社區(qū)低保工作情況,開展了關于低保人員生存狀況的調研。主要通過搜集資料、入戶調查、發(fā)放問卷、組織座談等方式,總結低保人員的生存現(xiàn)狀,分析低保人員生存的實際困難,并提出相應建議和對策。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部分,指出要“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xù)方針,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今年企業(yè)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繼續(xù)提高10%,城鄉(xiāng)低保和優(yōu)撫對象補助標準也進一步提高”。低保補助標準的進一步提高,體現(xiàn)了政府對低保人員物質生活保障的重視;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對保障城市包括低收入居民群體在內的特殊群體的文化生活需求作出了具體規(guī)劃;政治生活是整個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它與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形成有機整體。因此,為全面了解低保人員的生存狀況,筆者從物質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三方面入手,不僅關注低保人員的物質生活狀況,也了解他們在文化和政治生活方面的需求,這樣便于基層在開展工作中幫助低保人員提高物質生活、增強文化生活、保障政治生活。
長春市朝陽區(qū)南湖街道湖東社區(qū)共有居民戶數3834 戶,總人口13356人,現(xiàn)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共計47戶,80人。在低保人員中,因疾病享受低保金的有22 戶,占總數的47%;因殘疾享受低保金的有15 戶,占總數的32%;低保戶家中有學生的共19 戶,占總數的40%。
為了解低保人員的物質生活狀況,主要對湖東社區(qū)低保人員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醫(yī)療、教育等實際消費情況進行調查。通過數據比對,反映出在日常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消費中,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30%。然而這也只是滿足他們基本溫飽的要求,只是“吃飽”,而非“吃好”,導致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價的普遍上漲與低保金額漲幅不同步。
除了食品支出外,醫(yī)療和教育支出是低保人員的重要支出部分。因病、因殘而享受低保的戶數占低??倲档?9%,而又有40%的低保人員家中需要支付教育費用。因此,低保人員的主要消費項目為食品、醫(yī)療和教育,這顯示出低保人員的物質生活狀況仍處在相對拮據的狀態(tài),大部分支出只是在維持滿足基本生活要求。同時,教育作為支出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明低保家庭渴望通過對下一代的教育投入,改變生活狀態(tài),是積極面對生活的表現(xiàn)。具體消費支出比例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湖東社區(qū)低保人員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情況
為了解低保人員的文化生活狀況,主要對低保人員參與社區(qū)內外文體活動情況行調查。在調查中顯示,湖東社區(qū)80個低保人員,除去19人為學生,能夠正常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外,剩余61人中能夠參加社區(qū)內外文體活動的僅有6人,其余均不參加。這6人的主要情況為:孤寡老人1人,身體狀況良好;殘疾人3人,生活行動能夠自理;患病2人,生活行動能夠自理,并希望通過參加文體活動增強體質,改善身體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低保人員參與文體活動較少,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低保人員為大病患者或殘疾人,這極大限制了低保人員參與文體活動的程度。同時,較為拮據的生活狀態(tài)限制了低保人員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使得其文化生活并不活躍。
為了解低保人員政治生活狀況,主要對低保人員關心時事政策、日常參與政治生活、行使公民權利情況進行調查。調查顯示,湖東社區(qū)80個低保人員中,有中共黨員5人,該5人對于政治生活的有一定的要求,注重關注時事,定期參與社區(qū)黨組織的政治生活,參加民主選舉,行使民主權利。其余75人則對政治生活的要求不高,只有在“關心時事政策”方面達到了三分之一,比例相對高些,主要是由于一些時事政策內容與低保人員生活實際息息相關。而對政治生活的參與程度、民主權利的行使程度的調查結果來看,低保人員的主動性并不高。具體政治生活狀況如圖2所示:
圖2 湖東社區(qū)低保人員政治生活狀況圖示
通過對湖東社區(qū)低保人員的物質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情況的調研,了解到雖然在政府低保金的扶持下,低保人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還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物價與低保金漲幅不同步,導致低保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近兩年來,我市CPI 指數上漲較快,物價顯著提高。然而,低保金額的漲幅與物價的上漲并不同步,因此低保戶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在對低保戶的物質生活調查中,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近三分之一。物價上漲、生活壓力加大的狀況使得低保人員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時有增加,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的穩(wěn)定。
2.醫(yī)療費用過高和醫(yī)療保障機制不健全,導致低保家庭大病致貧現(xiàn)象較為普遍
在調查的47 戶低保戶中,有22 戶為因疾病享受低保金,占總數的47%;有15 戶為因殘疾享受低保金,占總數的32%。在調查的80 名低保人員中,除去19 名學生在學校參加醫(yī)保外,其余61人均辦理了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因疾病和殘疾享受低保的家庭都存在醫(yī)藥治療的狀況,而在調查中,低保戶的醫(yī)療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25%,這進一步顯示出醫(yī)療費用之于低保人員生活的壓力。雖然低保人員均享有醫(yī)療保險,但個人仍需承擔大量費用,導致生活拮據現(xiàn)象比較普遍。
3.現(xiàn)行教育費用較高,導致低保家庭教育負擔較重
在調查的47 戶低保戶中,需擔負教育支出的有19 戶,占總數的40%。對低保人員消費支出的調查顯示,教育支出占有18%,比衣、住、行三項的支出比例都要高。雖然學校對低保家庭的子女就學有一定的減免措施,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額外的學習任務仍是低保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而受調查的低保戶都表示,為了讓子女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即使再苦再難,他們也要堅持讓子女完成學業(yè)。
4.低保人員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參與熱情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低保人員對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較低,這主要是由于物質生活的滿足程度不高決定的。在低保人員的收入支出中,除衣、食、住、行、醫(yī)療、教育這些生活必需支出外,“其他”的支出比例僅占3%,這勢必影響低保人員參與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程度。
對于因物價上漲等客觀因素給低保家庭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建議應建立起與居民基本物質生活支出費用相關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及時掌握影響低收入群體物質生活的評估體系及社會保障機制,以便適時采取有效措施,與物價上漲同步提高低保補助標準,實現(xiàn)關于低保金額政策的動態(tài)掌握與管理,使面向弱勢群體的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促進基層的穩(wěn)定。
目前,我國的醫(yī)療制度改革正在進行,改革的具體方案直接關系著低收入家庭的實際利益,尤其是患有疾病的弱勢群體。政府部門應采取適當措施加大對弱勢群體的醫(yī)療傾斜力度,如設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等有效措施來切實保證他們擁有基本的醫(yī)療保障。
教育部門應進一步通過政策傾斜,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就學提供更多的幫助,以降低這些家庭的教育負擔。同時,還應注重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在興趣培養(yǎng)方面的教育支出,不僅保證他們能與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同等教育,也盡量滿足低收入家庭子女與其他同齡人同等追求精神層面生活的需求。
低保人員身體素質較差是影響其參加文體活動的重要原因之一?,F(xiàn)在政府正在倡導實施“全民健身”,其主要目的是號召全民參加文體活動,加強體育鍛煉,以此改善身體素質。在調查中,低保人員因大病享受低保的數量有22 戶,占總數的47%,身體素質較差也是導致低保人員貧困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更應該在低保人員中倡導積極的生活方式,通過開展適合低保人員身體實際狀況的、強度適中的文體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實際鍛煉來改善身體狀況,減少自身就醫(yī)的經濟負擔,豐富自身的文化生活。
低保人員文化水平較低是影響其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應該通過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政策法規(guī)教育等方式,鼓勵低保人員通過掌握實際技能、參與社會勞動改變自身生活狀況。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低保人員的文化素質教育,促使其提高文化層次和水平,為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權利奠定基礎。
[1]熊傳東.“文化低?!薄吧畹捅!笔胼p孰重[EB/OL](2011-12-14)[2012-04-23].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12/14/c_111242184.htm.
[2]劉春怡.論城市低保群體的社會融合[J].西北人口,2011(1).
[3]王磊,李曉南.城市低保的目標重構與制度創(chuàng)新[J].理論探索,2011(4).
[4]黃晨熹.城市低保對象動態(tài)管理研究:基于"救助生涯"的視角[J].人口與發(fā)展,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