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強,陳穹,汪茂文,王鋼,路明,應偉峰,錢海洋,虞鯤,陳小昕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多層螺旋CT 的出現(xiàn)以及多平面重組軟件的升級,急性闌尾炎的術前診斷準確性大大提高,對傳統(tǒng)的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方法進行了革命性的補充[1],避免了大量的術前誤診和漏診,尤其對特殊位置的闌尾炎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DCT 的另一個重要的優(yōu)勢是對急性闌尾炎周圍組織的受累情況有著準確的顯示。闌尾周圍滲出是急性闌尾炎的重要間接征象,而對闌尾炎解剖學位置與滲出的關系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56例急性闌尾炎伴周圍滲出的病例資料,了解其滲出液部位與闌尾的解剖學關系,旨在為臨床手術前提供更準確的指導。
搜集本院2010年1月18日-2012年9月18日以右下腹痛急診來院行下腹部CT 平掃檢查的急腹癥患者中的271例闌尾炎患者的病例資料,排除急性穿孔性闌尾炎及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搜集其中56例經(jīng)過手術及病理證實的急性非穿孔性闌尾炎伴周圍滲出積液的病例資料。其中男32 例,女24 例,年齡16~72歲,平均42歲,患者均有右下腹壓痛及反跳痛病史,其中6例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3例表現(xiàn)為右上腹疼痛,2例有麻痹性腸梗阻表現(xiàn),5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細胞增高。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層螺旋CT 機,56例患者均行普通平掃檢查,均未口服任何陰性或陽性造影劑,掃描范圍從膈下平面至恥骨聯(lián)合下方層面,容積掃描,層厚1.5mm,卷積核31sharp;原始圖像傳送至Siemens工作站,運用3D 軟件及INSPACE 軟件進行MPR 重組,橫軸面重組層厚7mm,MPR 冠狀面及矢狀面重組層厚1.5mm;部分患者行曲面重組,重組層厚1.5mm。在工作站調整圖像窗寬窗位以顯示系膜與脂肪間隙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為佳。
所有病例均有兩名副高以上職稱影像科醫(yī)師在術前在Siemens工作站運用3D 軟件進行獨立診斷,診斷不一致時通過討論達成一致結果。評價結果包括是否為急性滲出性闌尾炎,闌尾位置,闌尾周圍間隙積液位置。闌尾位置確定是指闌尾走行及與盲腸、末端回腸關系為準,共分為回腸前位、回腸后位、回腸下位、盲腸下位、盲腸前位、盲腸后位和盲腸外位共7個位置,并在3D 工作站后處理后根據(jù)其起始位置及指向性分為腹膜腔型、腹膜后型及盆腔型。我們定義回腸前位、回腸后位、回腸下位、盲腸前位、盲腸外位闌尾以及部分盲腸下位闌尾但闌尾末端指向上方腹膜腔的闌尾為腹膜腔型闌尾;盆腔型闌尾定義為盲腸下位且闌尾末端指向盆腔的闌尾,腹膜后型闌尾定義為盲腸后位(包括腹膜外位)闌尾。
與手術后病理結果對照,評價根據(jù)指向性分型的三型闌尾炎與其周圍解剖間隙滲液的關系。運用SPSS 17.0軟件對腹膜腔型、腹膜后型及盆腔型闌尾炎間滲出間隙位置數(shù)采用兩兩比較檢驗[2],對總數(shù)n<40的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檢驗,檢驗水準a=0.05。
56例急性滲出性闌尾炎與手術及病理對照。按照闌尾起始解剖位置共發(fā)現(xiàn)回腸前位3例,其中右腸系膜竇積液2例,盆腔積液1例;回腸后位1例,伴有盆腔積液與腹膜后積液;回腸下位10例,伴右腸系膜竇積液5例,盆腔積液6例;盲腸下位20例,伴有盆腔積液20例,右腸系膜竇積液2例,結腸旁溝積液1例,腹膜后間隙積液2例;盲腸前位6例,其中腸系膜竇積液2例,盆腔積液4 例;盲腸后位12 例,腹膜后積液12例,盆腔積液2例;盲腸外位4 例,結腸旁溝積液3例,腹膜后積液1例。影像診斷解剖位置及滲液情況與手術結果完全一致,影像診斷符合率達100%。
圖1 女,40歲,腹膜后型闌尾炎。a)CT 矢狀面重組示腹膜后型闌尾(箭)及腹膜后間隙積液(箭頭);b)橫軸面掃描示腹膜后闌尾(長箭),腹膜后間隙積液(短箭),腎后筋膜增厚(箭頭)。 圖2 男,37歲,腹膜腔型闌尾炎。a)CT 橫軸面掃描示闌尾明顯增粗(長箭)伴右腸系膜竇積液(短箭);b)冠狀面重組示闌尾明顯增粗(長箭),右小腸系膜水腫(短箭)。 圖3 男,15歲,盆腔型闌尾炎。a)CT 冠狀面重組示闌尾增粗伴周圍筋膜增厚明顯(箭);b)橫軸面掃描示盆腔少量積液(箭)。
根據(jù)闌尾位置分型,共發(fā)現(xiàn)腹膜后型闌尾炎12例(圖1)、腹膜腔型闌尾炎24 例(圖2)、盆腔型闌尾炎20例(圖3)。12例腹膜后型闌尾炎,均出現(xiàn)腹膜后積液(圖1b),2例伴有盆腔積液,1例伴有右結腸旁溝積液。腹膜腔型闌尾炎共發(fā)現(xiàn)右腸系膜竇積液9例(圖1a),右結腸旁溝積液3例,腹膜后積液1例,盆腔積液14例。20例盆腔型闌尾炎均出現(xiàn)盆腔積液(圖3b),其中2例出現(xiàn)右側腸系膜竇積液,1例出現(xiàn)右結旁溝積液,2例見腹膜后積液。
對三型闌尾炎間盆腹腔積液情況進行兩兩比較。①腹膜腔型與腹膜后型比較:結腸旁溝積液在兩者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腸系膜竇積液、盆腔積液和腹膜后間隙積液在兩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②腹膜腔型與盆腔型比較:結腸旁溝積液和腹膜后間隙積液在兩者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腸系膜竇積液和盆腔積液在兩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③腹膜后型與盆腔型比較:右腸系膜竇積液和結腸旁溝積液在兩者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盆腔積液和腹膜后積液在兩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1 腹膜腔型與腹膜后型闌尾炎比較 (例)
表2 腹膜腔型與盆腔型闌尾炎比較 (例)
表3 腹膜后型與盆腔型闌尾炎比較 (例)
急性闌尾炎的影像學檢查技術較多,其中國內外對急性闌尾炎的影像學檢查比較的相關研究也較多,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chuàng)且經(jīng)濟的檢查方法,但是與MDCT 相比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國外曾有學者對此做過比較,認為MDCT 診斷闌尾炎的符合率及敏感率均明顯高于多普勒超聲[2]。超聲檢查對檢查者的操作手法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而闌尾位置的變異較多,更對檢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于超聲檢查,MDCT還可發(fā)現(xiàn)很多右下腹相關疾病。近年來隨著低劑量MDCT 的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認可[3]。本文所有病例均為急診患者,均未采用增強CT 及口服造影劑檢查,關于是否行口服造影劑及增強CT,國內外學者也做過相關的研究,認為是否口服造影劑在診斷符合率上無明顯差異[4];國內學者對此也做過研究,認為非增強CT 可基本滿足急性闌尾炎的CT 診斷[5],MDCT 的出現(xiàn)更是提高了非增強CT 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符合率。MRI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力,是顯示闌尾炎較好的方法,但是與CT 相比,其費用較高,檢查時間也較長。隨著MDCT 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后處理軟件不斷的進步,其強大的后處理功能可多方位、多層面的觀察闌尾及其周圍情況,對周邊的解剖學間隙顯示有著較高的空間分辨力。
解剖學上闌尾為一蚓狀突起,其根部大多位于盲腸后內側壁[6],遠端變異較大,急性闌尾炎根據(jù)其闌尾遠端位置可分為回腸前型、回腸后型、回腸下型、盲腸前型、盲腸后型、盲腸下型以及盲腸外型,這種分型方法是根據(jù)其闌尾發(fā)生與盲腸及末端回腸的關系所分類的,是臨床分類常用的方法。隨著多層螺旋CT 各向同性技術的完善,通過3D 工作站可完全對此進行解剖學分型,但筆者通過大量的CT 圖像的分析,認為更據(jù)其位置是腹膜腔還是腹膜后以及其指向性,分為腹膜腔型、腹膜后型及盆腔型更有實用意義。
腹膜腔型闌尾炎:腹膜腔型闌尾炎根據(jù)其走向可分內前位、上位及外位,由于闌尾完全走行于腹膜腔內,其炎癥滲出之液體順自然腔隙積于相應低點或竇腔位置,由于小腸系膜根部從左上斜向右下,所以右結腸下間隙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三角形,其最低點剛好位于右腸系膜竇的位置,腹腔內前位型闌尾炎滲液可在右下鄰近腸系膜竇聚集。當闌尾炎滲液較少時,可僅表現(xiàn)為右腸系膜竇積液,但當滲液較多時,液體則通過右結腸下間隙越過腸系膜竇流入盆腔間隙。腹膜腔外位型闌尾炎滲液本組4例,3例可見右結腸旁溝積液,右結腸旁溝是升結腸與右側腹壁腹內膜間形成的腹膜反折溝,向上連接右肝上、下間隙,向下連接右髂窩,是一個相對比較寬大的間隙,腹膜腔外型闌尾炎滲液根據(jù)液體力學原理最容易沉積于此,本組病例也得到了證實。由于腹腔和盆腔的連通關系,腹腔型闌尾炎滲液較多時可沿腹腔間隙向盆腔滲漏,這也是本組資料統(tǒng)計顯示腹腔型闌尾炎伴有盆腔滲液較多的原因。
腹膜后型闌尾:本型定義為腹膜內位闌尾走行在腹膜后或變異的腹膜外位闌尾,由于升結腸是腹膜間位器官,其后壁腸壁位于腹膜后腎旁前間隙內,該間隙其實是相對比較疏松的脂肪組織,腎旁后間隙是指是指腎后筋膜和圓錐側筋膜后方與腹橫筋膜之間的區(qū)域,內無臟器,主要含較多脂肪組織。由于腹膜后間隙空間較小,相對固定,且由于壁層腹膜與臟層腹膜的雙重阻隔作用,腹膜后型闌尾炎癥滲液多聚集于腎旁前間隙,但是炎癥較明顯,滲液較多時,仍可通過腎旁后間隙與盆腔側間隙相通,特別是穿孔性闌尾炎,穿孔性闌尾炎多由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惡化或壞疽性闌尾炎發(fā)展而來,闌尾管壁壞死或部分壞死,闌尾腔內積膿,壓力升高,闌尾血液循環(huán)障礙。穿孔部位多在闌尾根部和近端。闌尾穿孔后,闌尾內容物及氣體可進入腹腔或腹膜后間隙引起廣泛性腹膜炎或膿腫,正常的解剖間隙及筋膜結構破壞,炎癥滲液或膿液的引流聚集便不規(guī)則。本組病例未將穿孔性闌尾炎納入統(tǒng)計范圍,因為一旦闌尾穿孔,其特定的滲液范圍或者聚集間隙便沒有任何意義,可能就和其病理特點相關。而升結腸旁的右結腸旁溝后方與腹膜后間隙緊鄰,炎癥的滲液可通過后腹膜在結腸旁溝聚集,本組統(tǒng)計顯示結腸旁溝積液在腹膜后闌尾與腹腔闌尾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此。
盆腔型闌尾炎:盆腔型闌尾通常闌尾位置相對較低且指向性向下,由于液體的重力關系通常流向盆腔間隙,且由于小腸系膜根部從左上斜向右下,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盆腔間隙的液體向上流入右側腸系膜竇間隙。急性闌尾炎積液男性患者通常滯留在直腸膀胱間隙或右直腸旁間隙,女性則為直腸子宮凹,相對而言,女性的盆腔積液考慮相關疾病較多,特別是闌尾周圍膿腫形成時需與婦科疾病及部分腸道腫瘤性病變鑒別。由于本組資料未將闌尾膿腫納入研究范圍,僅統(tǒng)計闌尾滲液與盆腹腔間隙的關系,有些盆腔型闌尾炎本身闌尾增粗并不明顯,此時就會面臨著盆腔積液來源的鑒別的問題,相對而言,盆腔炎會有婦科相關疾病的病史,且CT 能確定大部分盆腔病變[7],再結合臨床相關病史及超聲檢查不難鑒別。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急性非穿孔性闌尾炎伴滲出患者,根據(jù)闌尾炎解剖位置其滲液有一定的規(guī)律,MSCT 能對其滲液部位做出準確的判斷,給術前提供有價值的指導。
[1] Neville AM,Paulson EK.MDCT of acute appendicitis:value of coronal reformations[J].Abdom Imaging,2009,34(1):42-48.
[2] Gaitini D,Beck-Razi N,Mor-Yosef D,et al.Diagnosing acute appendicitis in adults:accuracy of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and MDCT compared with surgery and clinical follow-up[J].AJR,2008,190(5):1300-1306.
[3] Kim SY,Lee KH,Kim K,et al.Acute appendicitis in young adults:low-versus standard-radiation-dose contrast-enhanced abdominal CT for diagnosis[J].Radiology,2011,260(2):437-445.
[4] Anderson SW,Soto JA,Lucey BC,et al.Abdominal 64-MDCT for suspected appendicitis:the use of oral and IV contrast material versus IV contrast material only[J].AJR,2009,193(5):1282-1288.
[5] 周根泉,何之彥,劉愛群,等.非增強螺旋CT 掃描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22(9):758-760.
[6] 鄒昌旭,張琰君,武勝昔.闌尾的大體解剖學研究及其影像學意義[J].解剖科學進展,2008,14(2):145-147.
[7] 王省白,查二南,許有生,等.女性盆腔病變的CT 診斷(附125例分析)[J].放射學實踐,2009,24(12):133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