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波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200)
平衡軸是懸架系統(tǒng)重要承力部件,在使用中出現(xiàn)局部斷裂,為了進一步找出其斷裂破壞原因,對懸架系統(tǒng)進行靜強度及疲勞分析,靜強度分析采用汽車行業(yè)功能強大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軟件Hyper-Works,疲勞分析采用FEMFAT5.0.圖1、圖2為整體式平衡軸斷裂后的照片。
圖1 整體式平衡軸斷裂狀態(tài)
圖2 整體式平衡軸斷裂局部
在 Hyper Mesh11.0中,選擇 Radioss(Bulk Data)模板,截取部分車架總成模型,建立包括各相關零件的較為完整的分析計算模型。車架支撐板、縱梁、內襯梁等板件采用二維殼單元,單元尺寸為10 mm;鑄造橫梁、平衡軸支架、平衡軸采用四面體單元,單元尺寸為6 mm。平衡軸支架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車架上;考慮平衡軸支架與平衡軸之間有2 mm的間隙,在其接觸處采用1 D里面G AP單元進行模擬。圖3所示為懸架系統(tǒng)有限元模型。
圖3 懸架系統(tǒng)有限元模型
懸架系統(tǒng)各部件所對應的材料屬性如表1所示。
懸架系統(tǒng)各部件,根據(jù)具體的螺栓連接關系,采用Rbe2+Beam進行模擬,在車架前后兩端約束全自由度 1,2,3,4,5,6.平衡軸左右兩端均布沿 Z 向25t均布力,平衡軸支架下端孔處沿X負方向集中力各3.375 t,重力加速度取g,如圖4所示為懸架系統(tǒng)分析有限元模型的約束和荷載示意圖。
圖4 懸架系統(tǒng)約束和載荷示意圖
從計算結果(圖5~圖8所示)可以看出,平衡軸支架下端處最大位移1.542,平衡軸左端軸線上翹0.207°,右端軸線上翹0.222°.平衡軸支架最大應力為481.2 MPa,安全系數(shù)為0.67;平衡軸最大應力284.3 MPa,安全系數(shù)為1.13.
圖5 平衡軸位移計算結果
圖6 平衡軸軸線上翹量計算
根據(jù)實際的工程經驗,對于疲勞破壞的鋼結構來說,在靜力工況下,當應力達到某一極限值時,結構就會發(fā)生疲勞破壞,但是,該應力極限一般要比材料的屈服應力值小。該平衡軸所用材料的屈服強度RP是320 MPa,極限拉伸強度σ是500 MPa,根據(jù)經驗公式,在106次循環(huán)破壞時,對應的應力值是250 MPa.對于平衡軸這樣重要的部件來說,其重要性非常高,定義這些部件的壽命為106次。如果其結構應力超過該極限值,則有疲勞破壞的危險。
平衡軸疲勞極限大小取為:0.5 σ=250 MPa.由平衡軸應力計算結果知,最大應力及次大應力均超過其疲勞極限250 MPa,有發(fā)生疲勞破壞的危險,該位置與實際斷裂的位置完全相同。
在FEMFAT5.0中,以懸架系統(tǒng)的應力結果為疲勞應力幅值,計算對稱應力循環(huán)(即R=-1)時,對懸架系統(tǒng)進行疲勞分析,計算平衡軸支架和平衡軸的最小疲勞安全系數(shù)及疲勞壽命,如圖9~圖12所示。
經過分析,平衡軸、平衡軸支架存在局部應力集中部位,最小安全系數(shù)只有0.67;結合疲勞耐久性分析計算,支架最小疲勞安全系數(shù)為0.43,疲勞壽命為1.40×102次;平衡軸最小安全系數(shù)為1.13,最小疲勞安全系數(shù)為0.43,疲勞壽命約5.67×104,低于存活率達到99.9%條件下,零部件安全系數(shù)需達到1.32的要求。
表1 材料屬性
圖7 平衡軸支架應力計算結果
圖8 平衡軸應力計算結果
圖9 平衡軸支架疲勞安全系數(shù)
10 平衡軸疲勞安全系數(shù)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市場上出現(xiàn)的平衡軸斷裂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平衡軸所用材料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過低,容易產生疲勞破壞所致,可考慮對平衡軸支架及平衡軸更換材料或改進結構,從而提高其強度安全性。
圖11 平衡軸支架疲勞壽命
圖12 平衡軸疲勞壽命
文章針對某平衡軸支架斷裂的具體問題,在Hyper Mesh11.0-Radioss軟件環(huán)境下建立了懸架系統(tǒng)有限元模型,并對其進行了靜強度分析,找到了平衡軸破環(huán)的具體原因為疲勞失效引起;在FEMFAT5.0中對該懸架系統(tǒng)進行了對稱應力循環(huán)下的疲勞耐久性分析,由分析結果,平衡軸不能滿足疲勞安全系數(shù)的要求。最后對平衡軸提出了建議,為設計優(yōu)化改進指明了方向。
[1]陳家瑞.汽車構造[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2]王望予.汽車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李楚琳.HyperWorks分析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4]周中堅,盧耀祖.機械與汽車結構的有限元分析[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5]龔培剛.有限元方法及其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88.
[6]馬文華.彈性塑性有限元[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