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 宗 海
匈奴悲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再讀,依然感到刻骨的疼痛!
這座被匈奴敬重為“天”的山脈,橫亙在甘、青大地之上,綿延、沉穩(wěn)、神圣,有父性的沉默偉岸,有母性的胸襟包容!
在生活的瓜州小城,曾無數(shù)次仰首南望,無數(shù)次傾聽到自己內(nèi)心的噼啪作響。
一座山脈,潛移默化地溶進我的體內(nèi),擴充我,驅(qū)動我,壓迫我,使我鬼使神差地一步步接近它的精神領(lǐng)域,一次次體驗它的龐大、沉穩(wěn)、崇高和驚世駭俗!
這里當(dāng)是我的家園,物質(zhì)的、精神的,曾經(jīng)的、現(xiàn)在的、將來的!
我的血脈可追隨至祁連山的尾麓,童年的我,曾在那兒放過牛羊,挖過中藥材,采摘過蘑菇、山果,飲用過它清凌凌的山泉……
而現(xiàn)在,我依然生活在它的護佑里。
人的一生是游弋的一生,而山脈,永遠沉穩(wěn)地矗立在那兒。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沿河西走廊的狹長地帶,我將足跡印在了這條古絲綢之路的沿途。我的遷移的孤單,探索生命的迷茫,都曾因在南望若隱若現(xiàn)的祁連山脈中得以撫慰。它將包容和大度暗暗傳遞與我,將神性之光灑遍我因生活而奔波的匆忙身影。
這是一座普通的山脈!有草木、稼禾,有村落人家,有遠天的白云,有悠揚的牧歌!
這又不是一座簡單的山脈!它不僅僅是大地的隆起,更是一種大地深沉的表達,一種崛地而起的精神!
在它沉淀的肺葉里,有瀚海走遠的記憶,也有歷史浩瀚的風(fēng)聲!
無數(shù)月圓之夜,馬蹄形的月亮枕于它光亮的肩頭,邊城的風(fēng)聲便不絕于耳!仿若聽到時光再次策馬,演繹那一段段兵戎相接、羯鼓騰躍的壯觀場景。
無數(shù)靜穆的清晨,黃金的酒樽,斟滿一杯杯邊地的蒼涼,傾灑在褐色突兀的山體,又使人悄然升騰起一種莫名的敬仰、虔誠、寧靜和感激!
祁連,祁連!
你用黑河、托來河、疏勒河、黨河的乳房喂養(yǎng)的子民,生生不息!
你用青稞、馬鈴薯、油菜籽、豌豆和瓜果喂養(yǎng)的子民,生生不息!
也相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們粗壯的血管里,肯定如我一樣,還汩汩流淌著“天山”無聲贈予的膽識、堅強、自信和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