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坤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固本之道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英語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
曾健坤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國際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主動適應、融入國際化浪潮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的有益探索。英語教育對于國際合作辦學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從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育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辦學環(huán)境、師資隊伍等方面著手進行分析,探討英語教育的宏觀戰(zhàn)略,以推進國際合作辦學的良性發(fā)展。
國際合作辦學;英語教育;戰(zhàn)略
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高校利用國外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縮小與名校差距,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求發(fā)展、出特色、出品牌的難得機遇和巨大挑戰(zhàn)。我國部分高校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jīng)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一種新的合作交流形式,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主要問題之一是當前的英語教育無法滿足項目對于學生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由此引發(fā)的諸多弊病也逐漸暴露。
目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大多來自全國各地招生分數(shù)線邊緣的考生,有的還沒有達到高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屬于變相的降分錄取。學生英語底子較差,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方式主要是與英語國家高校聯(lián)合辦學,其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可想而知,此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突出矛盾。項目的部分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課程設置及評估等都是外方制定的,其主要特點是將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與專業(yè)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應該有,而且必須有與眾不同的英語教育策略;應該有,而且必須有高于一般本科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應該有,而且必須有較濃厚的國際化氛圍。然而當前,業(yè)界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微觀的具體的對于英語教學模式、方法的改革上,即停留在我們所說的“頭疼醫(yī)頭、腳疼治腳”的“治標”上,而很少從英語教育的宏觀戰(zhàn)略上去思考,沒有重視“本固則枝繁”的重要性,沒有邁出“治本”的關鍵步伐。因此只有改變目前的英語教育的傳統(tǒng)思路,結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實際和特點,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diào)動教、學雙方積極性,真正培養(yǎng)項目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實現(xiàn)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國際合作辦學的重點在于國際合作四字,整個項目都將圍繞其展開,而從源頭上布局英語教育戰(zhàn)略則是其中關鍵一環(huán)。筆者認為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育戰(zhàn)略也應以國際化為根本指導方針,始于國際化并終于國際化。具體來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教育理念國際化;2.課程體系國際化;3.辦學環(huán)境國際化;4.師資國際化。
1.教育理念國際化。
“理念”一詞可理解為理想和信念,英文分別是ideal和idea。(張楚廷)理想是奮斗目標,信念是長期堅持。因此在國際合作辦學中,對于英語教育,學校管理層、老師,學生務必都要樹立國際化教育理念,且為之而長期奮斗。它是一個長期過程,并非短期可一蹴而就的。首先,學校從上至下都要有國際化辦學理念,將學生英語水平視作學生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重要考核指標,將英語教育教學放在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中與專業(yè)教學同等重要位置;將英語教育國際合作提升到影響國際合作辦學成敗的高度出臺相關政策規(guī)定,使英語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從教師層面講,要努力融入國際化浪潮,率先實現(xiàn)自身的國際化。個體國際化,才能最終實現(xiàn)學校師資的國際化,只有有了國際化的師資,才為實現(xiàn)教育的國際化提供了可能性。從學生層面講,要知道作為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學生,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能否享受國際教育,英語是難點。
2.課程體系國際化。
所謂課程國際化,主要是指從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到具體的課程內(nèi)容,實施方式都體現(xiàn)出國際化趨向,課程國際化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交往能力的人才。[1]課程國際化應包含課程目標的國際性與課程體系的國際通行性。具體應從三方面理解:課程目標的國際化、課程設置的國際化、課程內(nèi)容的國際化。[2]我們可以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課程國際化理解為“外語課程、國際區(qū)域研究課程的開發(fā)設置過程”和學科普遍化的(universaliation of disciplines)”的過程,[3]具體到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是我們所稱的雙語課程,即某些專業(yè)課程要使用國際學術界通用語言——英語來進行教學。學生能否聽懂,適應雙語教學,考驗著學生的外語能力,也考驗著項目英語教育水平。課程國際化首先要強化學生英語基本功,同時要增設英語人文課程,使學生不僅有英語技能,還要“有文化”;第三要以引進國外優(yōu)質(zhì)課程資源為主,加強雙語課程與教材建設,深化教學內(nèi)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4]并積極與外方合作院校聯(lián)合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制定課程建設規(guī)劃。
3.辦學環(huán)境國際化。
目前,我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各高校都有較為成熟的依托體——國際學院(或為國際教育學院,或為國際交流學院,名稱不一而足),國際學院與其他院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先驅(qū)與試驗田,可以說舉校矚目。國際學院無論從硬件還是從軟環(huán)境,都應該有深深的國際化印記,并充斥著濃厚的國際化氛圍。辦學環(huán)境國際化的實現(xiàn)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以國際學院名義積極與合作院校及國外其他大學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共享國際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2)同時出臺鼓勵政策與措施,鼓勵國際學院師生出國進行長短期交流,使教育國際化在個體身上付諸實踐。(3)盡可能開通網(wǎng)上教育市場,使學生在規(guī)定的引進課程之外,能最大限度的享受不出國門就能獲得的國際化教育資源。(4)在與外方合作過程中,以各種方式擴大與外方學生的各項交流互換活動,吸引外方學生到中方學習部分課程,并以此為契機開展“國際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組織外語學習的實踐系列活動,營造良好的外語教育國際化氛圍。[5]
4.師資隊伍國際化。
教師個體也要樹立國際化理念,理念樹立之后,才能堅定地將之付諸實踐。教師是課程建設與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具備國際視野和全球視野、掌握良好的外語基礎和高文化素養(yǎng)的教師才能勝任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工作;只有有了“具有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具備良好外語水平的教師”,才能成就國際英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師資相較于其他一般學院,在國際化程度上已有了較大提高。首先是引進來。項目都會引進若干門外方課程,并由外方教師親自執(zhí)教,是項目師資隊伍國際化的重要力量。同時也要走出去。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一般每年都會派遣中方教師到國外學習、培訓、交流,以便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和外語能力,尤其是基礎課骨干教師的業(yè)務學習和培訓。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國際化師資。但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盡管有以上措施,師資隊伍的國際化程度還遠遠不夠,應采取多種途徑,調(diào)動各方因素,利用好現(xiàn)有資源,積極開辟,尋求新的資源,從引進和培養(yǎng)兩方面同時入手,充分實現(xiàn)師資隊伍國際化。
綜上所述,在我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英語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從教育理念、課程體系、辦學環(huán)境、師資隊伍等方面采取具體的國際化措施,才能真正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中外合體辦學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培養(yǎng)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所需要的國際化人才,實現(xiàn)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助推高??缭绞桨l(fā)展。同時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也將推動和支持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fā)展以及英語教育的發(fā)展。二者之間是一種良性互動。因此英語教育國際化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重要戰(zhàn)略組成部分,也是項目發(fā)展擴大的先決和基礎。對于學校發(fā)展乃至于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都具有重大意義(如圖1所示)。
圖1
[1]胡建華.中國大學課程國際化發(fā)展分析[J]. 中國高教研究,2007(9):69.
[2]季誠均.關于大學課程國際化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3(4):70.
[3]Asa S. Kn owle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Jossey Bass Publishesrs, San Francisco,1977,2293-2295.
[4]教育部.關于本科教育進一步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btrc.edu.cn.
[5]張貞愛,王克非.韓國外語教育國際化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5):345-349.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OntheStrategyofInternationalizingEnglishEducationintheSino-foreignJointProgram
Zeng Jianku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China)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 in running schoo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 adapt itself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blend in its tide. The Program is an exploration and a practice for the reform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 Under the mod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nglish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iculum system, school environment, teaching staff, etc.. The goal of the analysis is to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find the methods to develop the program sustainably.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English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曾健坤,博士,湖南師范大學;講師,湖南文理學院。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地方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設置改革研究,編號12YBA241)的階段性成果。
1672-6758(2013)10-0074-2
H3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