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華,鄭 瑜,魏 毅
(江西農業(yè)大學 a.圖書館;b.高等教育研究所,南昌 330045)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期實現效益的最優(yōu)化,就必須對高校圖書館的投入和產出進行有效的設計和規(guī)劃。圖書館的投入,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但了解和掌握圖書館的產出就比較復雜。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1) 圖書館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不但將文獻的使用價值,也將其自身的價值轉移到了讀者身上,但其服務價值與自身的智力價值并不直接顯現在其提供的服務中,而是通過享受圖書館服務的讀者隱性顯現;(2) 圖書館效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圖書館的效益不是通過直接創(chuàng)造價值來實現,而是通過投入與產出及其實效的顯示實現的,它不完全體現在圖書館活動及自身收益中,而更多的蘊含于圖書館用戶利用信息資源產生的效益中。[1]此外,在收回圖書館服務應得的效益時,遇到的一個嚴重障礙是圖書館服務帶來的利益總是姍姍來遲,這是一個令所有圖書館人感到尷尬和沮喪的特點。
目前,國內學者從效益的角度研究圖書館信息資源優(yōu)化配置,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工作經驗,提出優(yōu)化配置的對策。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從數學、運籌學和經濟學等不同視角進行研究,[2]其中,投入—產出分析即通常講的成本—效益分析,是經濟分析中對效益評價的常用方法,也是系統(tǒng)分析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可以用于對圖書館整體效益的分析。
筆者依據2008、2009、2010年的相關統(tǒng)計數據,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對圖書館三年來的投入及資源變化情況做如下分析。
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建設的主體,館員隊伍建設一直都是館領導關心的議題。近年來,根據專業(yè)需求,江西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引進全日制統(tǒng)招碩士研究生6人,主要為植物保護、動物學、獸醫(yī)學等學科專業(yè)。在館員繼續(xù)教育方面,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館員參加各種培訓、教育、學術會議,促進館員自我知識更新,提高綜合素質。
圖書館的經費逐年增長(見表1)。
表1 2008~2010年圖書館經費投入支出情況
截至2010年底,全校藏書142.47萬冊(其中電子圖書49.25萬冊),擁有中外文數據庫22個,已基本建成較完善的資源體系。新館建成以來,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優(yōu)化和完善文獻資源建設。
(1) 堅持以用為主,優(yōu)化館藏文獻資源結構,提高文獻資源經費的使用效率。根據學校學科及新館建設的總體要求做好圖書經費的預算及執(zhí)行工作;加強對各類型文獻資源利用情況的分析,調整文獻資源采購策略,逐步優(yōu)化現有館藏資源結構,提高文獻資源建設的針對性。
(2) 加強電子資源采購和特色數據庫建設。逐年增加電子資源的訂購經費,積極參加江西省高校圖工委和CALIS農學中心組織的數據庫聯合采購。加強學校特色資源的收集和利用,做好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科研成果數據庫建設工作。
(3) 館際合作深入發(fā)展。積極參與CALIS農學中心項目建設,江西昌北高校圖書館聯盟工作有序推進。2010年3月,江西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和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共同發(fā)起成立了江西昌北高校圖書館聯盟,整合數據庫元數據2億條、中外文數據庫70余個,包括280萬種中文圖書、5620多萬篇中文文獻和8672萬篇外文文獻,并每天以10萬篇的數量遞增。
近年來,我館逐漸重視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尤其是在新館啟用之后,充分利用新的發(fā)展機遇,大力推進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例如:精心準備每年的新生入館教育,成立專門的教研室面向全校學生開展文獻檢索課程教學,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加強與院系之間的聯系,每周定期播放學術報告,不定期舉辦電子資源培訓講座等。此外,圖書館還積極尋求與學校宣傳部、團委、學工處等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爭取更多的支持,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如每年舉辦讀書月活動。同時,在開展宣傳推廣工作時,廣泛吸納大學生參與其中,與學校讀者協會加強聯系,舉辦如校園百家講壇、圖書漂流等活動。
圖書館的理念,有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經營理念。在物質條件之外,決定圖書館發(fā)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圖書館理念。在圖書館的建設發(fā)展過程中,不管是人、財、物的投入,還是服務活動的開展,都是人們意識活動的產物,正所謂“糧草未動,理念先行”。理念可以幫助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現有物質條件的束縛。在實踐過程中,以“資源共知、服務共享”為目標,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打破地域限制,積極開展合作,為師生提供服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會反響。
新館為藏書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間,館藏更加豐富,新書上架及時。資源和環(huán)境的變化,直接帶來了到館人數和借還書數量的穩(wěn)步增長。
表2 2008~2010年到館人數統(tǒng)計
圖書館與江西省省級查新站江西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信息研究所、教育部查新站中國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合作,于2008年10月,“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NO1)·中國農業(yè)大學合作單位”和“江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情報所委托查新站”在江西農業(yè)大學圖書館正式掛牌,將江西農業(yè)大學圖書館科技查新業(yè)務引入了全新的發(fā)展階段。目前江西農業(yè)大學圖書館有專職查新員6人,兼職查新員12人;6人獲得教育部發(fā)展中心科技查新人員培訓資格證書。自2008年以來,完成查新量穩(wěn)步增長,三年共完成196項。
經費的增加,新館的啟用,極大改善了服務條件和環(huán)境;人員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讀者滿意度得到顯著的提高。為了了解和掌握讀者對圖書館的總體評價,圖書館每年都會定期在學生群體中進行問卷調查,2008~2010年讀者滿意度分別為84%、97%、95%。
近三年來,圖書館的科研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全體館員在省內外刊物上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37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各類會議論文42篇;科研項目申報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先后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江西省“十一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1項、省高校教改立項資助項目1項、CALIS農學中心項目3項等。
近年來,圖書館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部門的充分肯定以及省內外同行的廣泛贊譽。圖書館先后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小家”、江西省教育廳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先進集體”等。同時先后當選為中國農學會農業(yè)圖書館分會常務理事單位、科技情報分會理事單位、江西省圖書館學會理事單位、江西省高校圖工委自動化建設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等等。
[1]潘志薇.圖書館效益的投入產出分析 [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3):59-61.
[2]田昊.對高校圖書館效益問題的思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6(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