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瑞,張召千,鄭金平
(1.太原理工大學 礦業(yè)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2.長治三元中能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大采高開采技術正在我國煤炭生產中普及,但在長治礦區(qū)深埋深、厚基巖條件下,大采高開采技術是否能夠很好的應用呢?這個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三元王莊煤業(yè)通過大采高開采技術的工業(yè)實踐,對其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觀測、分析,對于長治礦區(qū)推廣大采高開采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1)地質條件。3043工作面是王莊煤業(yè)大采高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后退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工作面走向長度1 710 m,傾斜長度260 m,埋深149~153 m,基本為一個向西南傾斜的單斜式構造,開采3號煤層,煤厚4.65~5.2 m,平均5.17 m,傾角2°~7°。
2)順槽巷道頂板管理。工作面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采用錨桿+金屬網+錨索聯(lián)合支護(錨桿間距900 mm,排距1 000 mm,錨索每排一根,排距2 000 mm);超前支護采用π 型梁加大板配合單體液壓支柱(DW38-150/110、DW42-150/110L型單體液壓支柱)加柱帽(規(guī)格為300 mm×200 mm×60 mm)進行支護,超前支護范圍30m。
1)支承壓力產生機理。目前研究表明,支承壓力的集中應力系數(shù)、峰值距煤壁距離、支承壓力影響范圍主要由于采場覆巖的變形破壞,使其引起支承壓力是根本原因即“力源”;煤的力學性質[1]。
2)塑性區(qū)內支承壓力計算。根據(jù)彈塑性理論,工作面前方極限平衡區(qū)內支承壓力算式,塑性區(qū)內支承壓力σy[2]為:
式中:τ0cotφ 為煤體的自撐力;φ 為煤的內摩擦角;f 為層間摩擦系數(shù);x 為塑性區(qū)內任意一點到煤壁的距離;m 為煤層厚度。令σy=KγH,支承壓力的峰值距煤壁的距離為x0:
式中:K 為應力集中系數(shù);γ 為上覆巖層的容重;H 為煤層埋深。
3)彈性區(qū)內支承壓力計算。彈性區(qū)內的支承壓力為σy:
設彈性區(qū)內的范圍為x1,則x=x0+x1、支承壓力為σy、原巖應力γH,代入式(3)得:
由式⑵和⑷式構成了工作面前的支承壓力分布形式;工作面前的支承壓力分布范圍隨開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支承壓力疊加作用,應力集中系數(shù)K 增大,造成工作面采空區(qū)側的支承壓力大于實體煤側支承壓力。根據(jù)工作面的開采條件,將相關數(shù)據(jù)代入上式得: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峰值為42~45 MPa,峰值距工作面的距離7~9m,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40~45m。
1)觀測站的位置及觀測方法。根據(jù)工作面的開采情況和實際情況的需要,采用鉆孔應力計,每隔兩小時記錄一次并保存,利用數(shù)據(jù)采集儀每隔3 d收集一次、并測量測點距工作面的距離、做好記錄。3043工作面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各布置2個測區(qū),每個測區(qū)布置4個測點,共16個測點,測點1~12布置在實體煤,測點13~16布置在采空區(qū)側。
2)實體煤側分析。由于安裝、地質條件、人為因素等造成鉆孔應力計沒有讀數(shù)或損壞,只能按部分鉆孔應力計的數(shù)據(jù)分析。見圖1,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分布規(guī)律,大致分為。a.原巖應力區(qū):距工作面30~55 m,應力開始緩慢上升、且其應力增加速率較緩慢。圖1中1號、2號、3號、9號鉆孔應力計,得到距工作面30~55m范圍應力分別上升了2.93MPa、2.3 MPa、1.93 MPa、1.97MPa。說明此時煤壁前方的支承壓力分布,主要受到連續(xù)彎曲下沉帶的影響。b.彈性區(qū)應力增高部分:距工作面7~35 m,應力顯著上升、其增加速率較快。圖1中1號、2號、3號、9號鉆孔應力計,得到距工作面7~35 m范圍應力分別上升了27.97 MPa、26.19 MPa、21.97 MPa、26.27 MPa。說明此時采場處于內力場中,直接頂及下位巖層斷裂,破壞斷裂線出現(xiàn)在工作面煤壁前方,由于地質條件的差異,造成覆巖變形運動規(guī)律有所不同,引起煤層層面的支承壓力的分布不同,各測點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約為2.29~2.87。當各測點距工作面7m左右時,各測點曲線出現(xiàn)峰值,說明此時煤體已經進入塑性區(qū)。c.塑性區(qū)。距工作面煤壁3~7m,應力迅速降低、且降低速率較快。圖1中1號、2號、3號、9號鉆孔應力計,得到距工作面3~7m范圍應力分別下降了18.55MPa、14.06MPa、15.05 MPa、17.33MPa。說明此時煤體受到垮落帶的影響,煤體已發(fā)生了塑性破壞,進而導致煤體的承載能力迅速下降。d.破碎區(qū)。距工作面煤壁0~3 m,煤體低于原巖應力,基本失去承載能力。
3)采空區(qū)側分析。由圖2分析得:13號、14號鉆孔應力計處于采空區(qū)側,工作面超前壓力影響范圍在53 m左右,相對于實體煤側影響范圍增加了10~13 m。顯著影響范圍在35m左右,相對于實體煤側顯著影響范圍增加了10m左右。支承壓力峰值距工作面煤壁9~13 m,相對于實體煤側支承壓力峰值距工作面增加了1~6 m。由于采空區(qū)側上覆巖層“三帶”運動形成的破壞范圍比實體煤側大,因此采空區(qū)側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峰值及分布范圍有所增大。
圖1 實體煤側支承壓力分布曲線
圖2 采空區(qū)側支承壓力分布曲線
4)觀測結論。a.實體煤側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在40 m左右;顯著影響范圍在25 m左右;支承壓力峰值為40~46 MPa,其距工作面煤壁為7~10 m。b.采空區(qū)側工作面超前壓力影響范圍在53m左右;顯著影響范圍在35 m左右;支承壓力峰值為50~53 MPa,其距工作面煤壁為9~13 m。說明工作面前方采空區(qū)側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大于實體煤側支承壓力影響范圍。
為進一步分析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也為巷道現(xiàn)有超前支護范圍和支護強度評價提供實測依據(jù),故對巷道表面位移進行觀測。
1)觀測站位置及觀測方法。3043工作面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的布置表面位移測區(qū),觀測方法采用十字布點法。
2)實體煤側實測分析。距工作面30~40m范圍時,頂板和兩幫均觀測到有變形量,說明受到了支承壓力的影響。距工作面23~28m范圍時,頂板和兩幫變形量明顯增大,受到上覆巖層中垮落帶運動的影響。距工作面6~7 m處,頂板和兩幫變形量最大,頂板最大下沉速度27 mm/d左右,最大下沉量162 mm;兩幫移近速度29 mm/d,最大移近量142mm。
3)采空區(qū)側實測分析。距工作面60m左右時,頂板和兩幫均觀測到有變形量;距工作面50 m左右時,頂板和兩幫變形量明顯增大,相對實體煤側的采動影響范圍增加了20~30m左右。距工作面煤壁12.1m處,頂板和兩幫變形量最大,相對實體煤側的增加了5 m左右;頂板最大下沉速度109mm/d,相對實體煤側的增加了80 mm/d左右,最大下沉量550 mm;兩幫最大移近速度113 mm/d,相對實體煤側的增加了89 mm/d左右,最大移近量為621mm。
4)觀測結論。a.實體煤側工作面采動影響范圍一般在40 m左右,顯著影響范圍在26 m左右,影響峰值位置為6~7 m。b.采空區(qū)側工作面采動影響范圍一般在50~60 m左右,顯著影響范圍在33 m左右,影響峰值位置為10~13m。
1)根據(jù)理論計算,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峰值42~45 MPa,峰值距工作面的距離7~9 m,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40~45m。
2)實體煤側由超前支承壓力分布實測和巷道表面位移變化觀測得到: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40 m左右,其顯著影響25 m左右;支承壓力峰值42~45 MPa,應力集中系數(shù)2.3~2.8,其峰值距工作面的距離7~10m。
3)采空區(qū)側由超前支承壓力分布實測和巷道表面位移變化觀測得到: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53 m左右,其顯著影響35 m左右;支承壓力峰值50~53 MPa,應力集中系數(shù)3.1左右,其峰值距工作面的距離9~13m;其支承壓力的影響范圍及峰值比實體煤側的大。
4)根據(jù)理論計算與實測二者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壓力規(guī)律基本一致。3043工作面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在兩側均為實體煤區(qū)域現(xiàn)有的超前支護距離定為30 m能夠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當回風順槽一側為采空區(qū)時應加大巷道超前支護強度,超前支護距離不宜小于45 m。特別是當工作面推進到地質構造區(qū)域應進一步加強支護。
[1]弓培林.大采高采場圍巖控制理論及應用研究[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6.
[2]靳鐘銘,魏晉平,靳文學.放頂煤采場前支承壓力分布特征[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2(3):216-218.
[3]馬念杰,侯朝炯.采準巷道礦壓理論及應用[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