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結束,老張照例拿出女兒買的善存片來吃,老李見了,直夸老張的女兒孝順懂事,曉得給老父親補鈣。陳嬸在一旁聽了,卻說道,補鈣啊,哪用這么費錢費事?多喝喝骨頭湯不就行了!
老張說,嗨,我之前也是這么想的啊,還埋怨女兒亂花錢??膳畠簠s說喝骨頭湯補鈣沒用,還找了些書報來好好給我補了一課。
哦?女兒怎么給你講的?快給我們說說。一旁眾人都來了興趣。老張喝了口水,開始慢慢道來——
骨頭湯補鈣是誤區(qū)
眾所周知,鈣在體內主要以骨骼、牙齒的形式存在。人體中99%的鈣質存在骨骼與牙齒中,支持人體的運動和咀嚼能力。豬、牛等動物也是一樣,體內的鈣質主要在其骨骼當中。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如果用豬、牛等動物的骨頭熬湯,就能將骨頭中含有的鈣熬進湯中,通過喝湯就能夠達到補鈣的效果。但這種想法雖好,卻存在很大的誤區(qū)。
一般煲湯都是用水煲而不加任何的酸性調料,湯中不會形成鈣沉淀,故湯中的鈣含量實際上與水中鈣含量接近,其數(shù)值并不高。除非將骨頭一直熬成骨頭渣,連渣一起攝入,但實際上,人們通常不會這樣做。有關測定結果顯示,一碗豬骨頭湯中所含鈣量僅有1.9毫克,與更年期婦女每日所需1000毫克以上鈣量相去甚遠。如果僅靠喝湯來滿足補鈣的話,那她至少每天要喝400碗骨頭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喝骨頭湯能補鈣是一個認識誤區(qū)。
高湯含鈣未必高
另外,當今很多飯店投消費者之所好,以高湯、濃湯為招牌吸引顧客,比如大骨玉米湯、大骨海帶湯、大骨黃豆湯、野生竹菌湯、以及各種海鮮湯,等等,幾乎都是一鍋經過長時間熬制的乳白色的濃湯。那么,這些看起來營養(yǎng)豐富、經過長時間熬制的高湯是不是含鈣高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多數(shù)餐館飯店是怎么做這些所謂高湯的——
材料 乳化劑(一種化學制品,用來使水看起來有濃濃的乳白色);骨髓膏(一種化學制品,使水聞起來有大骨湯的味道);一滴香(一種化學制劑,比如30升的水里滴2~3滴就香得不得了,這種被禁止直接使用于食品的化學制劑被廣泛用于飯店、鹵料店、路邊的鐵板煎豆腐等);大量的雞精和高湯精(也是化學制品,絕對不含雞的成分)。
做法 先是燒一大鍋開水,放入骨髓膏融化使水有豬腿骨的味道,加入雞精、高湯精調味,然后加入一滴香加香,最后加入立白熬骨湯料調水的顏色(使之變乳白,做濃湯的話就多放點),前后不用10分鐘,一鍋聞起來香氣四溢、看起來精心熬制的“化學高湯”就做完了,上桌時在盛湯的大沙鍋中放入主料,然后在電磁爐上加熱保溫即可。這樣的高湯當然沒有多少營養(yǎng),更談不上能補鈣了。
聽了老張的話,大家議論紛紛。陳嬸說,我家兒子可沒你女兒那么孝順,我也不想吃什么藥片,那該怎么補鈣呢?老張接著說——
科學補鈣可以不缺鈣
其實科學補鈣并不難,方法也簡單,只要遵循科學、合理的飲食原則,采取多樣化、均衡的膳食,在日常飲食中多注意奶類、豆制品的攝入,即可達到補鈣的目標。
首先,應盡量考慮從天然食品中獲得鈣質,而不主要依靠鈣片或者其他的保健品。而天然食品中,補鈣首選食物是牛奶。因為每100克牛奶中平均含有的鈣質有104毫克;奶酪中鈣質含量又是鮮牛奶鈣質含量的7~8倍。因此,喝牛奶是補鈣最佳選擇。中老年人或血脂異常等疾病的患者,不宜選擇全脂牛奶,可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對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酸奶或奶酪。
其次,如果對牛奶過敏或不愿意喝牛奶者,可以通過選擇含骨小魚、蝦皮、綠色椰菜、薺菜、蘿卜纓、雪里蕻、油菜苔等來補鈣。綠色椰菜是一種含鈣極高的蔬菜,每100克綠色椰菜中含鈣量約為70~80毫克。
第三,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因此豆腐中的鈣含量是較為可觀的.如100克的南、北豆腐分別含有116毫克、138毫克的鈣,100克的香干含有近300毫克的鈣。
老張最后說,利用食物補鈣,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食補和鈣片結合 選擇牛奶和奶制品、豆制品、蝦皮、魚、蛋類、綠葉蔬菜、堅果、芝麻、海帶、紫菜、堅果等這些食物補鈣,補鈣效果是比較好的。如果缺鈣癥狀明顯(如骨質疏松、腳抽筋等),僅僅通過食物補鈣是不夠的,應加用鈣片。
膳食蛋白質應供應充足 這樣有利于鈣的吸收。蛋白質消化分解為氨基酸,氨基酸可與鈣形成容易吸收的鈣鹽,故膳食中適量的蛋白質可增加由小腸吸收鈣的速度,但是蛋白質不宜過量,否則增加尿鈣排出。
多運動 補鈣不僅要注意加強膳食平衡與補充,更要注意多運動。戶外運動時還能多曬曬太陽,這樣可以在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遠離煙酒和碳酸飲料 不要喝酒和吸煙,不要喝碳酸飲料,因為這些都會造成人體鈣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