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前一年,我在某大醫(yī)院里當實習醫(yī)師。在那短短的一年,醫(yī)院中生、老、病、死的故事不斷上演,每一個都真真實實,而我何其有幸,能夠參與,或是目睹,這些關于人生的故事。
第一個實習的病房便是安寧病房。所謂的安寧醫(yī)療,就是對于醫(yī)學上預測患者已經(jīng)到了生命末期,為了改善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的生活質量,而發(fā)展出來的醫(yī)療。記得當時我照顧的一位老先生,他有著幸福的家庭,孝順的兒女,但全身癌細胞擴散,治療已經(jīng)無力回天,醫(yī)療的目標只有一個:讓他在祥和中過世。于是,在親人的陪伴下,老先生走完了最后一程。他的手握著家人的手,嘴角是微笑的,但略蹙著的眉間仍流露著對人間的眷戀。
另一位患者則沒有老先生那么幸運,他年齡只有三十幾歲,妻子的手里抱著快滿1歲的兒子,肝癌使他全身發(fā)黃,肚子脹得比他老婆臨盆時還要大。我不忍去看他去世時的模樣,但病房里傳來的哀嚎,我老遠還是聽得到。他出生于貧窮家庭,打工的時候還不忘在口袋里藏著書。好不容易考上一所不錯的學校,也認識了漂亮的女孩子,但人家嫌他家世不好,把他甩了,如今這老婆也是后來工作上的同事。好不容易攢了點錢,生了個白胖胖的娃兒,醫(yī)生卻在這時候告訴他是肝癌晚期。他的故事如果拍成電視劇,肯定是賺人熱淚。那時候,我感覺到醫(yī)療的無力。人家說醫(yī)師懸壺濟世,對付的是病魔,但是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那時我很迷惘。
之后到了內、外科,那時候的主任喜歡對我們說,外科的手術刀是“仁者之劍”。雖然在患者身上劃下一道道的傷痕,卻可以用傷口的疼痛換來病灶的消除。還記得有一個心臟衰竭的患者要換人工心臟瓣膜,老師牽著我的手,去摸那因為年老而鈣化了的主動脈瓣膜。那是我第一次親手摸到仍在跳動的心臟。那心情很是神圣!我想,這世上還有哪些人可以像我一樣觸摸到別人的心臟,藉此去幫助他脫離心衰的痛苦?手術相當成功。雖然我只是在一旁的小小助手,但我每天去幫開完刀的患者傷口換藥,看著傷口一天天好轉,他也慢慢地脫離了病魔的掌控,我仍然覺得無比自豪。有一次患者送給我一個漂亮的水梨,水梨很大很甜,飽含水分,而且它包含了患者的感激和對我的肯定,嘗起來特別的甜美。我重新對醫(yī)師這個職業(yè)感到驕傲。
后來到了婦產科實習,有幾次協(xié)助接生的經(jīng)驗。記得第一次參與分娩的過程,看到寶寶努力地擠過產道,一開始只能看到長著稀疏毛發(fā)的頭,隨著母親的陣痛,一點一點地出來,然后是雪白的肩膀、身體。出來那一瞬間,羊水和胎糞濺得我滿身都是?!巴郏⊥弁?!”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寶寶哭了出來。我親手剪斷了他與媽媽相連的臍帶,周圍的人都充滿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悅??v使產道還在流血,可是媽媽似乎也不痛了,抱著新生兒親著吻著,那一幕非常神圣感人。
醫(yī)師誓詞中提到:“我要對人類的生命從受胎起保持極度的尊重。”這是每個醫(yī)生都曾宣誓過的。在實習的那一年,我深刻體認到那誓詞的偉大與實際。生命是如此無常,但也因此而珍貴。生老病死,每天不斷在重演。珍惜生命、活在當下,每一天都是那么珍貴,我們都應該認真去過好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