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思是數(shù)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使教學得到了及時的小結歸納,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交往的快慰。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教學反思;教學診斷
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那么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一、在教學設計中經常多問自己為什么
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于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出現(xiàn)這些情況后如何處理?”“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怎么辦?”“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xiàn)爭議怎么辦?”“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的有效策略與措施?”等。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xiàn)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么?”等。
例如,“垂直”與“平行”這節(jié)課數(shù)學知識概念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本節(jié)課,我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1.準確把握教學起點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復習有關“直線”知識入手,喚起學生的回憶,為新知的探究學習做了較好的銜接準備。
2.關注新知的生長點,體現(xiàn)新知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以分類為主線”展開探究活動,提出“在無限大的平面上同學們把想象的兩條直線的樣子畫下來?”“能不能把這幾種情況進行分類?”這樣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學生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等多種活動進行觀察、思考,逐步認識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情況,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兩種情況。
3.精心設計練習,把握新知的訓練點和拓展點
除了從主題圖中找垂直與平行現(xiàn)象,從生活中找,從幾何圖形中找,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引導學生用三根小棒擺一擺,使兩根小棒都與第三根平行或垂直。通過這些練習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克服學習數(shù)學的枯燥感。
實踐下來,我覺得課堂使用激勵語言還遠遠不夠,導致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氣氛不濃。同時給我一個很好的啟示:不管教案設計得多好,還需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教師減少教學遺憾
教師不妨從教學時出現(xiàn)的問題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后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后歸類分析,“對癥下藥”。
1.在解題的方法規(guī)律處反思
在解題后反思、歸類方法、揣摩技巧,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4,底長為6,求周長。(原例題)
變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長為4,周長為14,求底邊長。(這是考查逆向思維能力)
變式2:已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前兩題相比,需要改變思維對策)
變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顯然“3只能為底”,否則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嚴密性)
變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
變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周長是14。請先寫出二者的函數(shù)關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標內畫出二者的圖象。(與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
2.在學生易錯處反思
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這就難免有“錯”。出錯后反思,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理數(shù)的計算是初一代數(shù)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筆者便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小結:
(1)計算常出現(xiàn)哪些方面的錯誤?
(2)出現(xiàn)這些錯誤的原因有哪些?
(3)怎樣克服這些錯誤呢?
學生各抒己見,針對各種“病因”開出了有效的“方子”。實踐證明,這樣的例題教學是成功的,學生在計算的準確率、計算的速度兩個方面都有極大的提高。
3.在情感體驗處反思
整個的教學過程或解題過程并非僅僅只是一個知識運用、技能訓練的過程,而是一個伴隨著交往、創(chuàng)造、追求和喜、怒、哀、樂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參與。其間他既品嘗了失敗的苦澀,又收獲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他可能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過合作協(xié)同解決,既體現(xiàn)了個人努力的價值,又無不折射出集體智慧的光芒。在此處引導學生進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學習動機;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學習;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學習毅力和意志品格。
反思是數(shù)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使我們的教學得到了及時的小結歸納,使我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交往的快慰。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渭源縣龍亭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