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是一個中國人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120年前的這一天,一陣嬰兒的啼哭從湖南韶山鄉(xiāng)下的一座村莊里傳來,他就是前無古人的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是集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于一身的傳奇領(lǐng)袖。直到今時今日,他依然在影響著中國,影響著世界。
毛澤東的革命活動及定都北京的故事,與北京這座千年古城結(jié)下不解之緣。
埋下革命的種子
在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前,毛澤東僅來過北京兩次。第一次是在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歷時206天;第二次是在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歷時115天。但這兩次在北京短暫的經(jīng)歷對青年毛澤東卻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住皇城根下 短暫結(jié)束北京之行
1918年8月15日,25歲的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踏上了北上的征途。毛澤東有這次進京的機會,得感謝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xué)時的恩師楊昌濟。1918年6月,楊昌濟應(yīng)北京大學(xué)校長蔡元培的邀請,出任北京大學(xué)倫理學(xué)教授,全家隨之遷往北京。楊昌濟在給他鐘愛的學(xué)生毛澤東的信中告訴他這樣一個消息:法國政府來中國招募工人。蔡元培、吳玉章等人提出“勤以作工,儉以求學(xué)”,并組織華法教育學(xué)會來主辦此事。楊昌濟希望湖南的有志青年參加。8月19日夜,毛澤東等25人抵達北平。那一晚,毛澤東住進了爛漫胡同的湖南會館。第二天,他去看望楊昌濟先生。不久,毛澤東搬到豆腐池胡同9號(現(xiàn)15號)楊昌濟家暫住,和看門的老頭住在一間小屋里。之后以北大學(xué)生的名義在北京大學(xué)附近租了三間很小的房子,這就是地安門內(nèi)三眼井胡同吉安所東夾道7號。
毛澤東到北京后,楊昌濟讓女兒楊開慧陪著毛澤東80908f7cffb363877cee9e23c140eead四處去走一走、看一看,楊開慧陪著毛澤東走過鼓樓大街,向南穿過地安門大街,隔著環(huán)繞紫禁城的金水河看皇宮。1918年,溥儀雖已退位,但仍被準許居住在故宮內(nèi)。面對著紫禁城的紅墻黃瓦和玲瓏高聳的角樓,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的毛澤東定是感慨萬千的。
毛澤東在北平生活雖很清苦,但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他后來回憶說:“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條件很差,可是在另一方面,古都的景色是鮮艷而生動的,這對我是一個補償。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7個人合住在一間小屋子里。當我們大家都擠在炕上睡覺時,擠得幾乎透不過氣。每逢我要翻身,往往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但是,在公園里和故宮廣場上,我卻看到了北方的早春:當北海仍然結(jié)著冰的時候,我看到白梅花盛開。我看到了北海的垂柳,枝頭懸掛著晶瑩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詩人岑參詠雪后披上冬裝樹木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北京數(shù)不盡的樹木引起了我的驚嘆和贊美?!被蛟S,令年輕毛澤東心動的,還有和楊開慧之間那萌芽了的愛情。
1919年3月,因母親病重,毛澤東繞道上海返回湖南,結(jié)束了他的第一次北平之行。
從毛澤東的年譜上看,1919年3月毛澤東離開北平后,除同年12月率驅(qū)張(張敬堯)請愿團再次來北平,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再未進京,直到1949年3月25日率人民解放軍總部進駐北平。
北大冷遇 從未踏入故宮半步
1949年后,毛澤東與故宮的接觸,僅有1954年4月毛澤東四日內(nèi)三登故宮城墻的記載,三次路線相加,他正好在故宮城墻上繞行一周。毛澤東分段且基本連續(xù)地完成了繞行,這與他的愛好有很大的關(guān)系,他說過:“《三國》上有名的徐州城墻,歷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墻,我都環(huán)繞過一次”,并把登城繞圈看作“可以同步行游歷湖南相媲美的。”
毛澤東1918年為赴法勤工儉學(xué)之事到北京后,為解決生計,經(jīng)楊昌濟介紹,到李大釗負責的北大圖書館當了一名助理員,工作地點就在圖書館第二閱覽室。
當時的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而北京大學(xué)更是這個中心的中心,是新舊思想、新舊文化激烈交鋒的戰(zhàn)場。對于當時的毛澤東而言,這里是一個廣闊的天地。一次聽課時,他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斗膽向胡適提了個問題,胡適問提問的是哪一位?當?shù)弥且晃粵]有注冊的旁聽生時,這位少年得志的名教授竟傲慢地拒絕與他交談,這對毛澤東的刺激很大。多年后,當他提起這段生活的時候,還無不感慨地說:“我職位低微,無人理我。我的一項任務(wù)就是登記來讀報的人的姓名,但對他們大部分人來說,我這個大活人是不存在的。從這些來閱讀的人中,我認出了啟蒙運動的著名領(lǐng)袖的名字,如傅斯年、羅家倫等等,我對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我試圖與他們就政治和文化的問題交談,但他們都是大忙人,無暇去聽一個圖書助理員的南方土話。”但是,這時又有誰會想到這位來自湖南的“土里土氣”的青年會成為世界歷史上的風云人物呢?
萬里長征第一步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村邊的大路旁排著十多輛軍用吉普車,這些繳獲來的美式戰(zhàn)場指揮車馬力強大。就是在這一天,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出發(fā)前往北京。在出發(fā)之前,毛澤東笑著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走啦,咱們這是進京趕考;第二句是: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清華園車站進北京 一個全新的國家誕生
毛澤東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組織并且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場決戰(zhàn),并且兵不血刃拿下了北京城。毛澤東在隨即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實現(xiàn)黨的工作重心由農(nóng)村向城市轉(zhuǎn)移,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黨內(nèi)確定將北京作為新政權(quán)的首都。而在當時的北京城內(nèi),國民黨的秘密警察也在尋找機會,處處布滿危機。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在北京清華園車站下車,第一次以領(lǐng)袖的身份踏上北京的土地。當天下午,毛澤東穿著一件舊大衣、戴著一頂舊棉帽,站在敞篷的吉普車上,檢閱排列在西苑機場的軍隊。而此時,原國民黨駐防北京的司令官傅作義也在歡迎的人群之中。
進駐北京城的第一天晚上,毛澤東住在頤和園的佛香閣,但那一夜,他休息的并不好,第二天毛澤東就搬進了更加清凈的香山雙清別墅。在這座別墅里,春日賞花、酷夏避暑、秋觀紅葉、嚴冬踏雪,被稱為是香山的“園中園”。毛澤東在這里指揮百萬雄師打過長江占領(lǐng)蔣介石的南京總統(tǒng)府,寫下了著名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
1949年8月23日,毛澤東由雙清別墅搬進中南海,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這堵紅墻之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時刻左右著國家的命運。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批準由毛澤東主持新政權(quán)的組織和組成,會議的最后,朱德做了閉幕詞,他的結(jié)束語是:“毛主席萬歲!”從此這個口號在中國響徹了30多年。第二天,56歲的毛澤東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亞洲的東方,一個全新的國家正式誕生。
當人民廣場上齊呼“毛主席萬歲”時,毛澤東的回應(yīng)是“人民萬歲”,而這也成為此后每當國慶節(jié)時,在天安門廣場上演的最激動人心的一幕。
開國大典后的第二天,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見了蘇聯(lián)代表團,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建立后接見的第一個外國代表團。他的開場白是這么說的:“人家一直叫我‘土匪’,前一個時期才不這么叫了;人家一直叫‘剿匪’,現(xiàn)在也不這么叫了。我這個‘土匪’的名字丟的時間并不長?!?/p>
50年代初的中國,誕生不久的紅色政權(quán)仍然脆弱,國內(nèi)建設(shè)百廢待興,西方世界又拒中國于千里之外,唯一能夠指望的蘇聯(lián)又擺出老大的姿態(tài)。已經(jīng)打下江山的毛澤東再次強調(diào):“萬里長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
中南海內(nèi)艱難決定 痛失愛子愛惜兒媳
1950年6月,朝鮮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美軍越過三八線向平壤逼近,金日成急電毛澤東。中南海紅色高墻之內(nèi),打與不打,毛澤東作著艱難的決定。
毛澤東在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這個決定之后,不顧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的極力反對,將他和楊開慧的長子毛岸英送到了朝鮮前線,此時的毛岸英才剛剛結(jié)婚不久,在和妻子短暫告別之后,就奔赴朝鮮戰(zhàn)場。
然而來到朝鮮僅僅4個多月,毛岸英就在美軍的轟炸中壯烈犧牲了。周恩來總理在接到彭德懷從朝鮮發(fā)來的電報,并沒有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毛澤東,在經(jīng)過總理深思熟慮一段時間之后,毛澤東才得知毛岸英已經(jīng)犧牲了。經(jīng)歷喪子之痛的毛澤東卻一直對兒媳保密,直到三年之后,毛岸英的夫人劉思齊才知道丈夫再也回不來了。
走進北京城,中國共產(chǎn)黨開創(chuàng)了歷史的新紀元;走進北京城,步入老年的毛澤東結(jié)束了半生的戎馬生涯。
一個偉大時代的結(jié)束
1973年12月,毛澤東請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并在中南海接見了八大軍區(qū)司令員。
中南海會議室 偉人遺體保存爭議
1976年9月初,毛澤東再度病危,中央政治局成員開始在毛澤東的住地輪流值班。到了9月8日下午,毛澤東的血壓開始下降,這以后的五六個小時,他已經(jīng)完全無法說話,當晚,他的血壓繼續(xù)下降,心電圖顯示只有微弱反應(yīng),沒有明顯的心臟跳動。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一代偉人毛澤東,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享年83歲。
9月9日凌晨,中南海202室燈火通明,中央政治局在這里討論毛澤東的治喪工作,是否保存毛澤東的遺體成了會議爭論的焦點。經(jīng)過最后的商議,由葉劍英、華國鋒等提議,對遺體先做保存的準備,時間定為15天。然而,僅僅過了不到一天,中央政治局又改變決定,要對毛主席遺體作永久性的保存,并建立毛主席紀念堂,以供“子孫萬代永遠瞻仰”。當時的中國共產(chǎn)黨政治局,包括了華國鋒、葉劍英,內(nèi)情不得而知。
毛主席紀念堂 子孫萬代永遠瞻仰
1977年8月20日,位于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完工,毛澤東的遺體被轉(zhuǎn)運到紀念堂內(nèi)。經(jīng)過適應(yīng)性處理后,遺體被移入水晶棺內(nèi)。
毛澤東的遺體保存在紀念堂地下室一間無菌、無塵、恒溫的密室內(nèi)。每年毛澤東的生日即12月26日后,他的遺體都要停止瞻仰一段時間,作年度性的保護。
在人們悲痛的痛哭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個偉大時代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