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應圍繞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組織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地設計課堂練習和作業(yè),最終科學地進行評價,使教師“教”與學生“學”融為一體,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本文記錄了作者上的一節(jié)以學定教的公開課。
關鍵詞: 數(shù)學課堂教學 以學定教 教學情境
有一句話說得好:“課改沒有正確的答案,但會留下我們共同的探索的足跡?!闭n改前學校組織筆者去山東學習了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即墨二十八中的高效課堂,參加了全國高效課堂的理論培訓。培訓完最大的感受是:完成由“灌輸式”“接受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轉變是必需的,但途徑不是唯一的。新形勢下的數(shù)學教學應重在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每一節(jié)課都充滿新意,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
“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才能學得會。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只是演示給我,我會記住,如果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明白”。從這個意義上說,體驗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式。
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靈活運用它們解決與線段、角有關的問題,領悟分析數(shù)學問題思想方法,形成建立數(shù)學模型及運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根據(jù)以學定教的理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獲得不同的發(fā)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多維教學目標,筆者在我校上了一節(jié)以學定教的公開課。
一、課前導學
(一)知識點整理
讓學生課前自主整理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質和判定定理,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第一類基礎問題。
(二)挖掘“隱含條件”判全等
以上3題方法總結:
二、學生分組討論
上課一開始,學生便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組討論前面的知識點和基礎練習,每組的組長記錄好本小組的錯誤并組織小組內學生互幫互助,一一討論其中的錯誤,并及時把典型錯誤寫到黑板上,展示出來。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負責關注各小組討論情況并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參與小組討論。討論快接近尾聲時,老師組織各小組的學生上黑板糾正本小組的錯誤,其他同學認真聽講,并指出該學生講解不正確的地方。
課堂上,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充分發(fā)揮了思維能力的表達能力,老師只需要不斷鼓勵學生對教科書上的概念定理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只要點撥,不需講廢話。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學生從中學會了分工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三)熟練轉化“間接條件”判全等
方法總結:
學生先獨立思考書寫過程,完成后,組長組織學生一起討論每題的書寫到位與否,是否有不同的證明方法拿出來小組分享。組里如果有不會的同學,立即會有其他同學一對一講解直至該同學完全弄懂。老師只需關注每組的問題是否全部解決,不用像以前上課一樣全班講解,浪費時間。雖然有個別學生不會,但組里有學生教會他就夠了,這樣講解既清楚效果又好。
老師和學生的重點就放在這類問題常用方法的總結上,即怎樣將線段、角的間接條件轉換成三角形全等的證明需要的直接條件,反之要證明線段和角的關系完全可以通過全等來轉化。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兩個問題掌握了一類問題。
三、課堂評價檢測
(6)如圖,兩塊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紙板ABC和DEF,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疊放,陰影部分為重疊部分,點O為邊AC和DF的交點,不重疊的兩部分△AOF與△DOC是否全等?為什么?
在總結了方法后,筆者開始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顯然這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了。筆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誰先想到,可以到黑板上畫圖書寫過程,講解自己的思路,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筆者認為,這節(jié)課的優(yōu)勢在于,結合新課程理念合理地設計了課堂教學程序,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自主性、探究性和有效性。雖然學生板書有時很零亂,但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