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管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如何變化,軍人的物質待遇都只能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優(yōu)秀軍人的物質待遇也不可太高,但可以在精神層面加以補償。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了的
[關鍵詞]待遇;使命感;責任心;思想力;行動力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10 — 0093 — 02
《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與軍事人才建設》一書主要有三大創(chuàng)新點:
一、提出現行軍人工資福利待遇的時間結構與軍事人才貢獻的時間結構錯位,是軍隊吸引保留優(yōu)秀軍事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科技人才難的重要原因。軍隊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軍事人才在為軍隊建設做貢獻的黃金年齡獲得的報酬和社會地位與其實際貢獻的價值差距過大,與地方同類人才形成巨大反差?,F行軍隊工資福利待遇由貨幣化工資和實物性待遇兩部分構成,其時間結構的特點是:工資性待遇隨服役年限、職務晉升線性增長,且起點較低、增長較慢;實物性待遇隨職務非線性增長,多數年輕、職務低的干部基本享受不到。這種工資待遇時間結構設計的價值取向是向資歷和職務傾斜,隱含著退休(或獲得較高職務)后可以享受較高待遇。這種滯后于軍事人才當前貢獻的遠期激勵,雖然可以鼓勵軍人長期服役,對一般人才吸引力較大,但是,對于軍隊急需的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吸引力不大。這是因為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人生價值的實現是與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冒險精神、競爭意識、效率觀念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他們所追求的是既在年輕時就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業(yè)績,也在自身創(chuàng)新的黃金年齡得到應有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因此,在人才資源國際競爭國內化、白熱化、各競爭主體都以特殊優(yōu)厚待遇“獵取”高層次人才的當今時代,現行工資福利待遇政策對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難以起到預期的激勵作用。這就找到了軍隊吸引保留高層次軍事人才難題的一個重要癥結,為深化軍人工資福利待遇的制度改革,建立以貢獻和能力為導向,體現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原則,實現知識、技術、技能、科研成果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向優(yōu)秀人才傾斜的激勵性工資福利待遇制度,提高軍事人才管理科學化水平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提出必須客觀認識軍事人才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特性,建立軍事人才資本產權制度,為軍事人才資源市場化運作提供基本制度支撐,從而確保軍隊建設發(fā)展與軍事人才價值實現的科學統一。決策部門應重視軍事人才資本產權制度建設問題,改變軍事人才產權全部屬于國家和軍隊的傳統觀念,把軍事人才資本產權分解為所有權、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并根據各種權益的不同特性,明確界定,合理劃分人才資本投資者(國家、軍隊、單位)與軍事人才個體在人才資本收益分配中的關系,確保軍隊與高層次軍事人才合理分享人才資本收益,既保護軍隊和相關組織的利益不受損失,又保護軍事人才個體的合法權益。這就為我軍運用市場機制在更大范圍配置人才資源,吸引地方乃至全球的高層次人才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服務,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
三、從國家長治久安和現代化建設戰(zhàn)略全局高度,提出把軍官轉業(yè)安置問題納入國家制度建設總體布局中,進行統籌計劃,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yè)化制度的設想。在借鑒中外近代國家軍人退役安置的經驗教訓,特別是近年來我軍干部轉業(yè)安置遇到難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把軍官轉業(yè)(退役)安置問題納入國家制度建設全局中進行整體設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相銜接、與軍隊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與現代國家社會管理制度相協調的軍官職業(yè)化制度的建設。建立這項制度,既可以解決轉業(yè)軍官安置難題,降低國家安置轉業(yè)退役軍官的整體社會成本,促進政治穩(wěn)定與社會和諧,又可以提高軍事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社會地位,吸引更多優(yōu)秀社會青年從軍,對于形成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對以上三大觀點,筆者有一點不同看法。趙周賢教授強調:“軍隊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軍事人才在為軍隊建設做貢獻的黃金年齡獲得的報酬和社會地位與其實際貢獻的價值差距過大,與地方同類人才形成巨大反差?!雹龠@個觀點說白了就是:軍隊嚴重流失的高層次人才,是因為他們嫌軍隊給的待遇太低。再進一步往白里說就是:你給我的錢太少了,所以我不干了。
我們必須首先探討一下“優(yōu)秀軍人”的腳下是什么這一問題。
筆者認為,“軍隊高層次人才”也好,“軍事人才”也好,大概統稱為“優(yōu)秀軍人”是合適的。那么優(yōu)秀軍人的腳下是什么呢?至少中國當代優(yōu)秀軍人的腳下絕不是錢。是什么呢?當然是使命感與責任心、思想力與行動力這些“大道理”。
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使命,使命要回答的是這個組織生存的理由。在人民軍隊發(fā)展的各個時期,總有一些目光遠大且意志堅定者,使一代代的優(yōu)秀軍人有了前行的動力和目標。他們中有戰(zhàn)略家、思想家,有指揮員、戰(zhàn)斗員,有將軍、有士兵。他們的職務有高有低,他們發(fā)揮的能量有大有小,但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正是那些在前進途中有預謀的“設伏”或是不期而至的“阻力”成就了他們。他們將使命與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化成一種生死攸關的動力,生命因此放射出光華,也由此極大程度地影響了他們所依存的組織。
由此,我們懂得,任何強大軍陣所擁有的真正力量,從來都是來自于一個個具體的優(yōu)秀軍人。他們在呼喚,期待著杰出統帥人物和睿智的謀略人物的同時,也在一刻不停地對自身的精神品質和能力素質進行有效地塑造,將使命感、責任心灌注進自己的心靈而變成不斷增長的力量。透過硅片、導線、彈藥排布成的技術迷霧,拂去兵器上散發(fā)的冷光,穿過戰(zhàn)場上彌漫的硝煙,我們就清晰地發(fā)現,無論千軍萬馬的陣勢如何炫目,無論披堅執(zhí)銳的軍人如何超視距的對抗,說到底,真正的決戰(zhàn),就是每一個活生生的優(yōu)秀軍人心智與精神意志的比拼。
走向戰(zhàn)場、訓練場,不但帶著武器,帶著技術,更重要的是帶著優(yōu)秀的自己。對于所有的優(yōu)秀軍人而言,從踏入軍營大門的那一刻起,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四個字,“一名戰(zhàn)士”,他們是智慧、勇氣、榮譽、責任、自覺等勇于擔當、敢于挑戰(zhàn)、機智威猛特質的象征。我們感受那些優(yōu)秀軍人在戰(zhàn)場、訓練場所煥發(fā)的斗志時,總是會被他們內心的“戰(zhàn)士”特質所迸射出的力量所激蕩,并將這樣的意志和力量傳遞下去。
二、 思想力、行動力
思想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對事物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獨特見解,而這種見解能為實踐證明它的正確性,從而對事物發(fā)展產生重大而長遠的影響。
思想力作為優(yōu)秀軍人的根本標志,首先是由思想力的內涵決定的。思想活動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思想能力是人類一切能力要素的根本。任何一種現實都可能成為明日黃花,唯有思想的光芒才有穿透時光的力量。誰站在了思想的前沿,見人所未見,誰就擁有了反制和制勝的先機。所以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法國大文豪雨果也曾說過:“思想就是力量”。無形的思想產生強大的物質力量,是人的認識力、判斷力、預見力、表達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思想力的軍人,就率先擁有了優(yōu)秀軍人的潛質。
就拿軍中高級指揮員來舉例。高級指揮員者,領軍、治軍者也,是優(yōu)秀軍人中的佼佼者。要領軍治軍就必須有目標有方向,就必須對領向何方、治為何樣有明確的思路和規(guī)則,這是高級指揮員的職責。誰能把握軍隊發(fā)展的大勢,誰能超前進行建設規(guī)劃和訓練,誰就為贏得未來戰(zhàn)爭的勝利增添了勝算。在這個意義上,決戰(zhàn)決勝是由高級指揮員思想力的較量開始的。卓越的指揮員總是從大局出發(fā),從國家和軍隊的整體利益考慮問題,而不是瞻前顧后,盤算著個人的利害得失,這就使他們的決策不僅充滿了智慧感,還充滿了道德美。
思想力上的優(yōu)勢,是形成和保持軍力優(yōu)勢的首要因素。從各國軍隊不同的發(fā)展模式和發(fā)展戰(zhàn)略上看,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高級指揮員思想力的高下差別。著名管理學家塞尼加曾說過:“當一條船不知道駛向哪個港灣的時候,什么風也不是順風”。當一個軍隊高級指揮員不知道他想要一支什么樣的部隊,他又怎么可能在軍隊建設上取得歷史承認的建樹?縱觀歷史,那些卓越思想所產生的沖擊波,對軍隊建設進而對整個國防建設的深遠影響,早已成為改變戰(zhàn)爭進而改變歷史的決定力量。
在世界軍事發(fā)展史上,有思想、有遠見者并不罕見。但是思想上的超前,并不必然地使他們成為一代卓越將領。在卓越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指揮員之間,有一道必須逾越的鴻溝,那就是行動力。行動力,就是把思想變?yōu)楝F實的能力。具備這一能力,不僅要求有思想,還必須有方法和工作藝術,善于在理想和現實、現實與可能之間找到可行的路徑和方法;必須有意志有毅力,不被困難和挫折所動搖,堅定地為達成理想而不懈奮斗。阿諾德在推動美國空軍成為世界一流空軍的道路上,可謂步履維艱。他要對付保守狹隘的軍隊官僚的反對,要對付愚昧短視的議員們的質疑,還要承受多年之交好友的責難。但是阿諾德具有戰(zhàn)勝阻力所必需的靈活性和耐受力——兩者都是行動力的核心要件,最終在米切爾等空軍先驅倒下的地方獲得了成功。與他相反,創(chuàng)造了制控權理論的意大利人杜黑,也曾經因為他的超前思想三起三落。但在實踐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并因此被任命為國防部航空署主任幾個月后,本該有機會親自把自己的思想轉化為現實的杜黑,卻因受不了來自各方面的制約,工作難以展開而辭去官職,開始潛心于制空權理論的研究探索。思想力成就了杜黑作為軍事思想家的地位,卻也成了杜黑欠缺高級指揮員行動力的佐證。由此可見,思想力與行動力,同是優(yōu)秀軍人的核心素質,思想力是行動力的先導,行動力是思想力的保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分析至此,筆者認為:嫌軍隊待遇低的軍人大有人在,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算不上優(yōu)秀軍人。既然他們不是優(yōu)秀軍人,他們的流失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大浪淘沙,他們喜歡錢,就掙錢去好了。如果中國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話,她的最優(yōu)秀、最可愛的兒女,就不應該是一群為了暫時的一己利益,沒有一點家國奉獻精神的人,而應該是吃苦在前、犧牲在前的一群人。他們說到底是為理想、信念而穿軍裝的。
所以筆者的結論是:不管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如何變化,軍人的物質待遇都只能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優(yōu)秀軍人的物質待遇也不可太高,但可以在精神層面加以補償。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了的。
〔責任編輯:譚 蕊〕